社會學觀點看媒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Media

基本上就是讀書時的紀錄順便丟上來,做個摘要w

範圍是Sociology In Modules這本書的Chapter 6 Module 20


媒體,相信也不用多對這個詞做些名詞定義,但還是可以將媒體做個簡要分類。媒體可以分為大眾媒體(mass media)以及社群媒體(social media)。前者就是指新聞、報紙這種提供大量訊息給群體的載體;後者則是如臉書、ig等線上應用程式供人們在上面發文、留言等參與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的媒體。

本篇文章將以社會學的理論觀點描述其對於媒體這項工具的觀點與詮釋,主要包含常見的功能論(functionalist)、衝突論(conflict)、以及互動論(interactionist)等。

功能論觀點

功能論顧名思義即為注重媒體在社會中所來的效益與功能。其認為媒體在社會中扮演著社會化代理人(agent of socialization)的工作,比如在20世紀初期的美國,報紙就作為當時移民者調整其生活習慣、價值觀的重要媒介,以幫助自己融入當地生活。但當然,媒體對於社會化的作用也不僅是僅有益處,其仍有可能對人們產生不好的影響,如色情、暴力遊戲,尤其是對青少年,這相信也不用多說。

此外,媒體亦有「執行」(enforce)社會規範的功能,媒體會藉由重申(reaffirm)若從事社會不被允許的行為則會被懲罰,比如卡通中常會以警察打擊犯罪的形象告訴幼童不可以有犯罪行為,進一步強化社會規範。在社群媒體中亦然,通過參與或觀察他人的互動可以意識到哪些行為是被社會所不認可的,違反規範可能會被「公審」。

在經濟上媒體也可以促進消費,因為廣告商可以透過投放廣告來創造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以及增加購買不必要物品的期待,這被稱為過度消費(hyperconsumerism)。

但在功能上媒體也會有一些負面功能(dysfunction),如麻醉效用(narcotizing effect),這是指當我們接觸到過多的報導時會對事物變得麻木以及不敏感。研究表明縱使我們透過媒體或得了比之前更大量的資訊,但我們會因此認為事情應該都能夠圓滿地被其他人解決、事情可能沒這麼嚴重等,造成了我們常常不會做出應有的行動,最終導致危機發生或放任事情發生。

衝突論觀點

衝突論者則認為媒體的出現與興盛會加劇我們社會的衝突與分歧,包含基於性別、種族、民族與社會階層的分歧。

首先提出一個媒體守門人(gatekeeping)的概念,媒體作為資訊的傳遞者,有權力決定要放送何種類型的內容或特定議題給閱聽者,而這決定權在少數人手上,衝突論者認為媒體會因為商業利益或其他考量而影響內容品質。

再來還有媒體觀測(media monitoring)的概念,簡言之就是某些組織觀測使用者的用戶習慣、喜好議題來分析要如何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這點就容易產生被「監控」的感覺,甚至部分組織也會利用這些蒐集而來的資訊「掌控」群眾。

衝突論者亦主張媒體可以主導意識(dominant ideology),媒體透過訊息的傳遞可以塑造出一種強大的文化信仰,本質上定義了我們所認為的真實世界。在美國,由於媒體決策者主要皆為男人、白人、異性戀者,因此在影視題材中就少見黑人或同性戀等少數族群,更有甚者媒體會塑造一些對少數族群的偏見(stereotypes)使群眾更不易接納這些少數族群。

最後,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有的地區可以使用最新的科技,但有些地區則因為各種因素無法,這種差距稱為數位落差(digtal divide),這可能發生在低收入戶、鄉村地區或開發中國家,總而言之,這些數位科技可能最後仍落在特權階級手上。

互動論觀點

互動論者關心並嘗試了解人們的受社會因素影響後產生之行為,以微觀的角度觀察人們的日常行為如何被塑造。

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提出了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概念,社會資本基於人們互惠的信任而產生,而媒體會增加人們之間的聯繫,產生更多的社會網絡,進而促進社會資本的形成。而網路同樣也提供人們不一樣形式的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Reference

Schaefer, Richard T. (2020) Sociology In Modules, 5th Edition. McGraw- Hil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 Ali的沙龍
19會員
39內容數
正在準備轉學考,所以會把轉學考準備期間練題的擬答放上來。如果能對未來的學弟妹有所幫助那我覺得就有價值了!
Na Al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16
在資本主義下,雖然有開放一定程度的階級流動機會,白手起家創業致富的故事也確實存在,這讓人們相信只要有開放、自由的競爭環境,就能夠有機會成為上層階級的人,如果失敗那是自己的能力問題,怨不得別人。
2023/09/16
在資本主義下,雖然有開放一定程度的階級流動機會,白手起家創業致富的故事也確實存在,這讓人們相信只要有開放、自由的競爭環境,就能夠有機會成為上層階級的人,如果失敗那是自己的能力問題,怨不得別人。
2023/09/15
資本主義在二十一世紀對我們一般人而言,已經成為社會中習以為常的經濟秩序,並也認為資本主義是科技進步的主要原動力之一。然而,現已有相當多的證據顯示資本主義並沒有想像中地那麼美好,甚至,反而正在摧毀人類的幸福感。
2023/09/15
資本主義在二十一世紀對我們一般人而言,已經成為社會中習以為常的經濟秩序,並也認為資本主義是科技進步的主要原動力之一。然而,現已有相當多的證據顯示資本主義並沒有想像中地那麼美好,甚至,反而正在摧毀人類的幸福感。
2023/09/09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預言最廣為人知的即為「資本主義的矛盾最終將摧毀其自身」,而作者Erik Olin Wright作為新馬克斯主義者對此有提出關於此項結果之所以未於我們的社會中實現的幾個原因。
2023/09/09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預言最廣為人知的即為「資本主義的矛盾最終將摧毀其自身」,而作者Erik Olin Wright作為新馬克斯主義者對此有提出關於此項結果之所以未於我們的社會中實現的幾個原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算是想要跟那些經營自媒體的人說的一些話,我也是想要整理一下跟一些對媒體表演形式的基本教義派說些話,順便戒掉自己指導廚的習慣,把些想對自己愛看的網紅們說的話作一個整理,希望如果你正在經營自媒體的人有多一點的思考吧。
Thumbnail
算是想要跟那些經營自媒體的人說的一些話,我也是想要整理一下跟一些對媒體表演形式的基本教義派說些話,順便戒掉自己指導廚的習慣,把些想對自己愛看的網紅們說的話作一個整理,希望如果你正在經營自媒體的人有多一點的思考吧。
Thumbnail
最終反璞歸真的思考媒體是什麼? 上次我有說與一個人的認知或人格靈魂是由記憶與時間軌跡構成的,進而說到了媒體識讀不能的問題,那麼媒體識讀中的媒體又是什麼? 如果無形的訊息與資訊是看不到又存在的描述也就是軟體,那麼媒體如果從字面描述,就是搭載訊息資訊的媒介物體與實體,因此可以從此訊息推導出來媒體其實就是
Thumbnail
最終反璞歸真的思考媒體是什麼? 上次我有說與一個人的認知或人格靈魂是由記憶與時間軌跡構成的,進而說到了媒體識讀不能的問題,那麼媒體識讀中的媒體又是什麼? 如果無形的訊息與資訊是看不到又存在的描述也就是軟體,那麼媒體如果從字面描述,就是搭載訊息資訊的媒介物體與實體,因此可以從此訊息推導出來媒體其實就是
Thumbnail
如今這個社會中,因為網路的發達,媒體製造議題及傳播的能力範圍越來越大,但是近年來無論是台灣媒體還是全球,由於媒體第四權的權利,許多人開始批評對於新聞未經查證,不負責任的態度感到不信任甚至憤怒,那麽是什麽造成媒體的問題呢?
Thumbnail
如今這個社會中,因為網路的發達,媒體製造議題及傳播的能力範圍越來越大,但是近年來無論是台灣媒體還是全球,由於媒體第四權的權利,許多人開始批評對於新聞未經查證,不負責任的態度感到不信任甚至憤怒,那麽是什麽造成媒體的問題呢?
Thumbnail
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到某種能夠帶來獎勵和報酬的交換活動所支配。
Thumbnail
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到某種能夠帶來獎勵和報酬的交換活動所支配。
Thumbnail
我看《理解媒介》:從假新聞肆虐談起 先前曾看過一份國外的統計調查,上頭提到現在的年輕世代整天黏著手機,都不看報紙或電視新聞了!他們的目光焦點被五光十色的社群媒體所吸引,連攝取新聞資訊的管道也從大眾傳播媒體,迅速轉為Facebook、Twitter或LINE。 從比較正面的角度來看,社群媒體搭上智慧型
Thumbnail
我看《理解媒介》:從假新聞肆虐談起 先前曾看過一份國外的統計調查,上頭提到現在的年輕世代整天黏著手機,都不看報紙或電視新聞了!他們的目光焦點被五光十色的社群媒體所吸引,連攝取新聞資訊的管道也從大眾傳播媒體,迅速轉為Facebook、Twitter或LINE。 從比較正面的角度來看,社群媒體搭上智慧型
Thumbnail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根據谷歌、臉書、 推特、 Instagram等公司前主管跟員工的訪問,探討智能科技便利背後的隱憂,以及社群、網路媒體怎麼操控言論跟我們的思想。紀錄片進一步說明網路如何導致政治兩極化、社會信任度下降、青少女自殺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Thumbnail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根據谷歌、臉書、 推特、 Instagram等公司前主管跟員工的訪問,探討智能科技便利背後的隱憂,以及社群、網路媒體怎麼操控言論跟我們的思想。紀錄片進一步說明網路如何導致政治兩極化、社會信任度下降、青少女自殺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 https://paratext.hk/?p=2865 民粹的時代,民主的概念被極端推演成政治社會中的事物必須連庶民都具有可及性,專業被貶斥成賣弄筆墨、故作玄虛,象牙塔成為形容知識份子封閉系統的象徵,高聳入雲卻不近人情。有點像是處在法治國家中—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 https://paratext.hk/?p=2865 民粹的時代,民主的概念被極端推演成政治社會中的事物必須連庶民都具有可及性,專業被貶斥成賣弄筆墨、故作玄虛,象牙塔成為形容知識份子封閉系統的象徵,高聳入雲卻不近人情。有點像是處在法治國家中—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香港六月推逃犯條例,引起了大型的示威遊行,不同的民眾都發起了行動去回應逃犯條例,無論是在社交媒體、報章、網上的資訊、新聞都彌漫著一陣緊張的氣氛,社會各界議論紛爭各持分者 今篇文章,不是要說怎樣看逃犯條例、警民衝突,而是提出如何去憑證傳媒資訊的真偽。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香港六月推逃犯條例,引起了大型的示威遊行,不同的民眾都發起了行動去回應逃犯條例,無論是在社交媒體、報章、網上的資訊、新聞都彌漫著一陣緊張的氣氛,社會各界議論紛爭各持分者 今篇文章,不是要說怎樣看逃犯條例、警民衝突,而是提出如何去憑證傳媒資訊的真偽。
Thumbnail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Thumbnail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Thumbnail
若在實體書店逛個幾圈,會發現以前專屬於「媒體類」的書籍早已不見。媒體在現今就如同空氣、陽光、水一般地普及,甚至到了無法分割的地步,但我們真的對「使用媒體」具有基本的危機意識嗎?還是我們就是一群被餵養的受眾? 大媒體世代來臨,瞭解媒體是未來無可避免的課題一文希望先透過一個較概略性的討論嘗試引起相關的意
Thumbnail
若在實體書店逛個幾圈,會發現以前專屬於「媒體類」的書籍早已不見。媒體在現今就如同空氣、陽光、水一般地普及,甚至到了無法分割的地步,但我們真的對「使用媒體」具有基本的危機意識嗎?還是我們就是一群被餵養的受眾? 大媒體世代來臨,瞭解媒體是未來無可避免的課題一文希望先透過一個較概略性的討論嘗試引起相關的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