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
當初是在逛書店時偶然看到此書,乍看其中文書名《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及英文書名《World War C: Lessons from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How to Prepare for the Next One》,還以為這是一本著重在檢討過去三年全球在抗疫行動上的缺失及如何對付下個未知敵人的防疫科普書,沒想到才翻了幾頁,竟看得我心情激動,幾度熱淚盈眶,書中描述作者自身在疫情期間的經歷,勾起我過去三年從驚惶無助,到靠著閱讀、寫作、從新聞學習疫情相關知識,到漸漸適應疫情下的生活模式,逐漸站穩腳步的抗疫記憶。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兼具撫慰及教化人心的層面。作者先以自身經驗為例,描述抗疫過程中,個人及家人在心理上出現的創傷:因缺乏正常社交活動,內心無以名狀的憂鬱油然而生,進而對心智產生的負面影響,並鼓勵有相同感受的讀者,在疫情趨緩的此時,鼓起勇氣重拾與親友聚會的時光(在兼顧基本防疫的前提之下),以及藉由出門散步或健走等活動,喚回身心的活力。
另一方面,作者指出美國在此次抗疫過程中,犧牲慘重的幾個原因:政府為了安定民心,剛開始選擇隱匿疫情嚴重的程度、公衛專家誤判病毒傳播之情勢、無法有效遏止社群媒體傳遞假消息,以及民眾不配合政府公衛防疫政策(例如:居家、戴口罩、打疫苗),並藉由回顧及檢討過去幾年來抗疫上的缺失,提出未來的改革方向,例如加強公衛教育的落實,讓人民具有摒除假消息的能力,以及提供更多社區的身心狀況協助服務,幫助民眾回歸正常生活。
誠如作者於書中所言,公衛不若建造大樓或創立機構那般,人人都看的到其大破大立的作為,公衛是一個不顯眼的工作,政府公衛政策落實的好,至多就是成功遏止傳染疾病發生,但遏止傳染疾病發生所展現出的表象就是「生活一切如常」,但「生活一切如常」經常被普羅大眾視為理所當然。在疫情之前,誰會想到沒有罹患傳染病是政府公衛政策得宜的成就呢?此外,正因為過去大多數的民眾自幼便注射許多疫苗,因此歷史上曾流行的幾種傳染病逐漸絕跡,人們習慣了平靜的生活,致使近年來有人開始質疑打疫苗的意義,進而推動拒打疫苗活動。這也是美國在這次抗疫中,即使率先研發並量產疫苗,仍無法推動多數人民施打疫苗的原因。
很感謝作者寫出《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這本兼具新冠肺炎疫情史紀錄、政府缺失檢討,及給予大眾正面鼓勵及建議的書,對非身在美國的我們而言,也可參酌美國這次抗疫上的缺失,作為台灣日後防範其他傳染病的借鏡,也應學習美國在跌跌撞撞後團結一致研發疫苗的決心與衝勁。就像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地,全球每個角落的傳染病都可能擴散到全世界,地球上的人們都是一家人,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都安全,地球上的人類才能健全發展。
讀畢《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心情由最初激動變得舒緩許多,另一方面,也彷彿感受到抗疫時期產生的,悄悄埋藏在心中某個角落的心理壓力,也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徹底釋放出來。真心推薦此書給每一個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55內容數
這裏是我收藏書籍讀後感的地方,文章或為長篇大論,或為幾句短評,皆屬肺腑之言,歡迎大家看看,更歡迎發表意見,一同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資訊爆炸時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閱讀? 在這個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我們只需輸入關鍵字,就能輕易找到各種懶人包、短影片,迅速獲取想要的知識。然而,為什麼我們仍然需要閱讀?除了資訊以外,閱讀能帶給我們什麼? ▍📖 「Brain Rot」——資訊過載時代的隱憂 2024年,牛津英語大辭典選出了年度代
Thumbnail
溫水煮蛙其實不會發生,因為青蛙會慢慢感到熱而跳出去。相反,熱水可能會直接會把青蛙燙傷而逃不出去。而為什麼我們常常困在自己的盲點裡,卻沒有跳脫? 每個人都喜歡以最舒適的方式思考,因為「質疑」會讓世界變得難以預測,甚至威脅到我們的自我認同。但這樣的 「順思維」,是否讓我們劃地自限、拒絕改變?你相信嗎?
Thumbnail
當每個人都能輕易發布與分享內容時,資訊的真實性往往被取代為吸引眼球的價值。因此,我們必須認清資訊民主化不僅賦予我們發聲的權力,也帶來查證真相的責任。審視資訊的來源與意圖,避免成為誤傳者或誤導者的工具,是防止被誤導、維持批判性思考的關鍵꒰ᐢ. .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現代人因生活忙碌,飲食、運動及作息紊亂,導致免疫力失調問題日益嚴重。本書從認識免疫系統、免疫失調的疾病、維持免疫力平衡的觀念,到日常生活指引(運動、睡眠、水分攝取)及飲食建議(均衡飲食、飲食禁忌)等面向,提供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n8QoDzGJY也好,就當我杞人憂天。 因為,我在三年前,就有慈惠醫院日間部大停課的經驗了。 最近的新冠肺炎再度進入流行期,有的星星兒就有和我類似,容易焦慮不安。 而在打新冠疫苗,也只是降低嚴重程度。 只是,星星兒比較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資訊爆炸時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閱讀? 在這個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我們只需輸入關鍵字,就能輕易找到各種懶人包、短影片,迅速獲取想要的知識。然而,為什麼我們仍然需要閱讀?除了資訊以外,閱讀能帶給我們什麼? ▍📖 「Brain Rot」——資訊過載時代的隱憂 2024年,牛津英語大辭典選出了年度代
Thumbnail
溫水煮蛙其實不會發生,因為青蛙會慢慢感到熱而跳出去。相反,熱水可能會直接會把青蛙燙傷而逃不出去。而為什麼我們常常困在自己的盲點裡,卻沒有跳脫? 每個人都喜歡以最舒適的方式思考,因為「質疑」會讓世界變得難以預測,甚至威脅到我們的自我認同。但這樣的 「順思維」,是否讓我們劃地自限、拒絕改變?你相信嗎?
Thumbnail
當每個人都能輕易發布與分享內容時,資訊的真實性往往被取代為吸引眼球的價值。因此,我們必須認清資訊民主化不僅賦予我們發聲的權力,也帶來查證真相的責任。審視資訊的來源與意圖,避免成為誤傳者或誤導者的工具,是防止被誤導、維持批判性思考的關鍵꒰ᐢ. .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現代人因生活忙碌,飲食、運動及作息紊亂,導致免疫力失調問題日益嚴重。本書從認識免疫系統、免疫失調的疾病、維持免疫力平衡的觀念,到日常生活指引(運動、睡眠、水分攝取)及飲食建議(均衡飲食、飲食禁忌)等面向,提供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n8QoDzGJY也好,就當我杞人憂天。 因為,我在三年前,就有慈惠醫院日間部大停課的經驗了。 最近的新冠肺炎再度進入流行期,有的星星兒就有和我類似,容易焦慮不安。 而在打新冠疫苗,也只是降低嚴重程度。 只是,星星兒比較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