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記疫也是記憶/你還記得疫情前的模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去年九月底收到的記疫團隊的邀請,收錄一篇我在疫情期間寫的短篇散文,為大塊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記疫』一書所用,前陣子終於收到實體書了,雖然只是其中短短一篇,但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印出來裝訂在書本裡面,莫名覺得感動以此文紀錄我雀躍的心情~
  • 疫情前的模樣
某天睡前男友隨口問一句:『你還記得疫情前我們都是怎麼聚會、跑趴的嗎?』『嗯…..疫情前嗎?那不就是三年前的事了怎麼可能記得』回顧這三年實在覺得有點模糊恍惚,加上最近外出幾乎能不用戴口罩了,甚至都有點回想不起來疫情剛爆發時的冷清與害怕,我想人們大概只能專注在當下的感知吧,我們會不停接收新的資訊,產生新的情緒新的記憶,進而慢慢淡化舊的記憶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表示我們不會永遠處在傷心害怕的時刻,縱使在那樣不停前行的記憶裡總會有一篇你無論如何都不想忘記的故事吧?因此我們需要像這樣的一本書來替自己牢牢記住,它是記疫也是記憶
  • 關於記疫
記疫一書,記載2020-2022疫情期間完整的時間軸,疫情爆發、升級三級警戒、口罩短缺、疫苗施打、開放出國、實施居家隔離等等....內文主要分為八個主題,透過經濟、科技、醫療、政治、生態環境、公民人權、社會價值、疫情新日常來紀錄這三年疫情對我們的影響與發展
另外收錄在個別主題前後的『記疫風景』跟『行動記疫』也很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每篇文章都是來自不同領域的人所寫,有書店老闆、音樂家、醫護人員、家庭主婦、老師、旅居海外的國人、經融顧問、市井小民、文字創作者、社工,透過不同視角一窺疫情所帶來的故事與生活樣貌,非常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實體書購買通路:大塊文化
  • 後疫情時代
偶爾我會懷念空蕩蕩的街道還有不用人擠人的捷運車廂,疫情帶給我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光明正大拒絕不想參加的社交聚會,多了與自己的獨處時間,以及開始認真提筆寫文紀錄,有時候忍不住這樣思考:到底是我們被疫情偷走了三年,又或者....其實是我們從疫情那裡偷走了三年?
文章的最後想引用韓劇二十五,二十一燦美教練對希度說的話:『因為你沒放棄,所以機會才會找上門,是時代幫助了你,羅希度』
如果你因為疫情而受到了一些影響,請不要放棄只要保有初心仍做著自己喜愛的事,最壞的時代也會變成最好的時代,共勉之。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或附上原文連結喲❤️
👍🏻用一杯咖啡支持我寫作的動力吧這邊請
avatar-img
709會員
125內容數
這裡是竹間小姐的聊天室,一些日常生活片段與心情紀錄,說晚安之前陪你聊個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說晚安之前 的其他內容
[ 好好休息、放下工作 ]是這次生病最深刻有感的體悟,除了前幾日發燒暈眩、喉嚨癢,剩下的時間幸好沒有太多不適,也算是過了一場愉快的偽假期
死亡從來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你發現自己是被遺留下來的人 六月隨著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心情也跟著焦躁低落著,在臉書上看到一些醫護人紀錄的文章,很多人確診後無法跟家人好好道別,只能透過遠遠的、小小的、冰冷冷的手機螢幕,簡單的交代幾句話,有些人甚至連說話都覺得困難就只能靜靜的看著對方,也很多家庭一起確診被
看的見的地方全力以赴,看不見的地方真心相待 台北夜晚的街道猶如空城一般,人們緊張地抱著物資,快步往回家的路上移動,只差沒有出現電影情節裡,會四處亂竄瘋狂咬人的喪屍,疫情比喪屍更可怕的地方是,我們看不見它,不知它從何而來從何而防,未知的恐懼會一點一點吞食我們的耐心、理智、同理心、當我們開始不團結,失去
在這著個任何興趣都能變成專業來販售的時代,無論從喜歡看書、喜歡健身、喜歡料理、喜歡打扮、甚至從喜歡一朵花開始,日積月累你的興趣都會變成養分與厚度,某一天一定會開始閃閃發亮 這幾天除了擔憂疫情狀況,朋友間的line群,首要擔心的就是各自的工作跟收入會不會受到影響,疫情期間除了焦慮之外,也能思考在家能不
空蕩蕩的百貨,有一種全世界都去避難,只剩下我一個人的遺棄感 疫情動盪不安的日子,百貨公司沒有停業,依舊要正常上班,空蕩蕩的百貨,有一種全世界都去避難只剩下我一個人的遺棄感,此時此刻還能正常上班是該感到慶幸,卻也不免焦慮擔憂著,雙北疫情宣布三級緊戒開始,櫃姐們都顯得躁動不安,彼此都有默契的遠遠避開減少
[ 好好休息、放下工作 ]是這次生病最深刻有感的體悟,除了前幾日發燒暈眩、喉嚨癢,剩下的時間幸好沒有太多不適,也算是過了一場愉快的偽假期
死亡從來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你發現自己是被遺留下來的人 六月隨著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心情也跟著焦躁低落著,在臉書上看到一些醫護人紀錄的文章,很多人確診後無法跟家人好好道別,只能透過遠遠的、小小的、冰冷冷的手機螢幕,簡單的交代幾句話,有些人甚至連說話都覺得困難就只能靜靜的看著對方,也很多家庭一起確診被
看的見的地方全力以赴,看不見的地方真心相待 台北夜晚的街道猶如空城一般,人們緊張地抱著物資,快步往回家的路上移動,只差沒有出現電影情節裡,會四處亂竄瘋狂咬人的喪屍,疫情比喪屍更可怕的地方是,我們看不見它,不知它從何而來從何而防,未知的恐懼會一點一點吞食我們的耐心、理智、同理心、當我們開始不團結,失去
在這著個任何興趣都能變成專業來販售的時代,無論從喜歡看書、喜歡健身、喜歡料理、喜歡打扮、甚至從喜歡一朵花開始,日積月累你的興趣都會變成養分與厚度,某一天一定會開始閃閃發亮 這幾天除了擔憂疫情狀況,朋友間的line群,首要擔心的就是各自的工作跟收入會不會受到影響,疫情期間除了焦慮之外,也能思考在家能不
空蕩蕩的百貨,有一種全世界都去避難,只剩下我一個人的遺棄感 疫情動盪不安的日子,百貨公司沒有停業,依舊要正常上班,空蕩蕩的百貨,有一種全世界都去避難只剩下我一個人的遺棄感,此時此刻還能正常上班是該感到慶幸,卻也不免焦慮擔憂著,雙北疫情宣布三級緊戒開始,櫃姐們都顯得躁動不安,彼此都有默契的遠遠避開減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親愛的,我把香菜、鹽酥雞、鳳梨酥、珍珠奶茶變成一首歌😆😆😆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你喜歡看動畫、漫畫,或許會覺得這些作品相當賺錢,但實際情況並不如想像中美好。雖然日本動漫產業據說有超過 2 兆日圓的市場規模,並持續推出各式各樣的作品,然而身處第一線的動畫師卻常面臨低薪、工時長等艱辛環境。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親愛的,我把香菜、鹽酥雞、鳳梨酥、珍珠奶茶變成一首歌😆😆😆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你喜歡看動畫、漫畫,或許會覺得這些作品相當賺錢,但實際情況並不如想像中美好。雖然日本動漫產業據說有超過 2 兆日圓的市場規模,並持續推出各式各樣的作品,然而身處第一線的動畫師卻常面臨低薪、工時長等艱辛環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回想起三級警戒的那年,你會想起什麼?似乎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們心照不宣地,當說起「因為疫情」,不需要解釋,人們便懂那是哪一種疾病,是怎樣的情況與無奈了。 我相信那場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常常會想,出生在疫情時代,或者在那時開始有記憶的孩子,會不會有一種新的世界觀?對他們來說,或許出門需要戴口罩就像出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回想起三級警戒的那年,你會想起什麼?似乎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們心照不宣地,當說起「因為疫情」,不需要解釋,人們便懂那是哪一種疾病,是怎樣的情況與無奈了。 我相信那場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常常會想,出生在疫情時代,或者在那時開始有記憶的孩子,會不會有一種新的世界觀?對他們來說,或許出門需要戴口罩就像出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