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妖怪的中年大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位日本女作家曾寫過一段對自己有趣的描述:「一個女人跑來大城市,既不結婚,又不生小孩,也不談戀愛,更不賣身體,並沒有鐵飯碗,也說不上獨立,無論如何,在東京一直生活下去,到了四十歲左右,忽然變成妖怪!」
或許不同人對妖怪有不同的想像,但是大部分妖怪都會變身,或許是身材走樣令人驚恐,卻又時而妖嬌美豔令人炫目,不過一旦被視為妖怪,從此就不再在乎別人眼光,進入隨心所欲的境界,類似台灣人眼中無敵的歐巴桑或大嬸婆吧。
不過我覺得中年女性改變最大的應該不是外表,而是內在的心情,就像日本在十多年前流行的「阿拉佛」現象。

像蟑螂般在陰影走動的敗犬中年

雖然知道日本作家酒井順子在2003年就以「敗犬的遠吠」這本書爆紅,甚至她創造出來的敗犬成為日本年度流行語之首,但是我一直到這兩天才看了她在2015年寫的「人到中年,更是理直氣壯」看到書裡有許多有趣的比喻。
她所創造出的敗犬一詞,是相對於勝犬,意指超過三十歲,未婚未生育的女性。她們的自我感覺良好,可是別人總是說三道四,所以她提出的戰術就是,主動認輸,自稱為「敗犬」,以此免除不再被「勝犬」們干涉的自由。(我都自認失敗了,你就不要來管我了吧!)
從此過著逍遙自在的敗犬人生。
可是敗犬也會年華老去,隔了十多年,來到中年,酒井順子又有何感想呢?
此時她最開心的是看到「以前的美女變老了」,在青少年時代,身為美女這件事可以勝過一切的優勢,是位於學校種姓制度裡的最高級。如今令她意外又雀躍的是,種姓制度的排列順序出現了變化,因為以前醜的,老了後似乎變順眼了,而前美女的老去所形成的落差令人心驚。
酒井順子從二十多歲起,幾乎每年去夏威夷渡假,青春的肉體肆意地曝曬在陽光下,但是隨著歲月,臉上長出許多斑點,然而,等到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拒絕日曬後,就算去到夏威夷,她會塗上一層厚厚的防曬乳,像蟑螂一樣鬼鬼祟祟地在樹蔭下走動。」
腦海浮現著在樹蔭涼傘下全身包緊緊地中年婦女與穿三點式泳裝在沙灘跳躍的年輕女孩,不禁哈哈大笑。眺望著她們然後看自己的酒井,知道自己已悄悄越過畫分人生夏天與秋天的線。
她還是主張人生應該認輸就要爽快地認輸,因為堅決主張自己「沒有輸」的中年人,有時會變得很難相處,因為別人必須時常讚美他們「哇!完全看不出已經這個年齡!」或者「還沒老花眼,真是太厲害了!」
其實示弱,比較容易找到同病相憐的朋友,當一群中年人一起抱怨身體衰老,就好像參加心理治療般,心情會感到莫名的輕鬆。
是的,當我們知道別人過得比自己還慘時,就會覺得自己還蠻好的,日子也似乎可以繼續過下去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在數位世界中,如何透過創作手工書,重新認識和重拾真實自我的過程。作者分享了面對更年期症候群所引發的情緒挑戰,以及書寫和繪畫如何成為自我解離和面對社交恐懼的重要工具。透過這些創作,逐漸恢復與自我的連結,並重拾生活中的鮮活感受。
Thumbnail
年紀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失去價值或魅力,而是一個人經歷過生活、成長跟智慧養成的過程。正因為閱歷跟智慧的增長,讓女人風情萬種,才能散發出獨特的氣質及魅力,這可是年輕美眉比不上的,所以我驕傲,哈哈😆! 誰說女人四十就是大嬸?誰說上了五十就沒有了陽光歡笑?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個讀者對於蕭瑋萱的小說《處女座》的感想兼書評。作者描述了自己對於書中情節的反應,並且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回憶進行共鳴。文章通過對母女關係以及作為母親自我反省的探討,呼應了小說中的主題。這篇文章通過個人情感的抒發,營造了一種與讀者之間的共鳴。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1999年日劇《三十拉警報 》,距今25年前了,那時候的我準備迎接20代,30歲距離我還有些距離,等我來到30歲,出現了“大齡女子”這個詞。 在某篇瞎聊談到求偶焦慮,因為我沒有要婚生,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所謂適婚年齡也是以女性最適合生育年齡去訂定,約莫是28歲。 等我來到了40代,隨著婚生率下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你我都將變老,希望我們老了時仍可以悠遊世界、感嘆生活的美好,而不是成為路上人人喊打的老狗
Thumbnail
宮部美幸,平成時代的日本國民作家,在台灣也是重量級大家,多少人看著宮部美幸長大,她的創作題材多元,其中時代感強烈的作品主要以江戶時代為主,而這次,我要跟著讀步文化經典回歸,重新回到江戶時代的下町風情,走進雜院庶民的人生,跟著不正經捕快一同辦案。 宮部美幸是東京人,身為江戶四代子的她,成長於舊時稱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在數位世界中,如何透過創作手工書,重新認識和重拾真實自我的過程。作者分享了面對更年期症候群所引發的情緒挑戰,以及書寫和繪畫如何成為自我解離和面對社交恐懼的重要工具。透過這些創作,逐漸恢復與自我的連結,並重拾生活中的鮮活感受。
Thumbnail
年紀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失去價值或魅力,而是一個人經歷過生活、成長跟智慧養成的過程。正因為閱歷跟智慧的增長,讓女人風情萬種,才能散發出獨特的氣質及魅力,這可是年輕美眉比不上的,所以我驕傲,哈哈😆! 誰說女人四十就是大嬸?誰說上了五十就沒有了陽光歡笑?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個讀者對於蕭瑋萱的小說《處女座》的感想兼書評。作者描述了自己對於書中情節的反應,並且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回憶進行共鳴。文章通過對母女關係以及作為母親自我反省的探討,呼應了小說中的主題。這篇文章通過個人情感的抒發,營造了一種與讀者之間的共鳴。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1999年日劇《三十拉警報 》,距今25年前了,那時候的我準備迎接20代,30歲距離我還有些距離,等我來到30歲,出現了“大齡女子”這個詞。 在某篇瞎聊談到求偶焦慮,因為我沒有要婚生,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所謂適婚年齡也是以女性最適合生育年齡去訂定,約莫是28歲。 等我來到了40代,隨著婚生率下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你我都將變老,希望我們老了時仍可以悠遊世界、感嘆生活的美好,而不是成為路上人人喊打的老狗
Thumbnail
宮部美幸,平成時代的日本國民作家,在台灣也是重量級大家,多少人看著宮部美幸長大,她的創作題材多元,其中時代感強烈的作品主要以江戶時代為主,而這次,我要跟著讀步文化經典回歸,重新回到江戶時代的下町風情,走進雜院庶民的人生,跟著不正經捕快一同辦案。 宮部美幸是東京人,身為江戶四代子的她,成長於舊時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