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獸」創造出內心中另一個自己

太陽雨-avatar-img
發佈於傾聽內心的聲音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透過創作手工書,

遇見生活中真實的自己。❤️

Justine 《更年獸》繪本

Justine 《更年獸》繪本


有時候長時間在網路的世界裡,

努力營造一個假象的自己,

然而不知不覺中,

就把那個假象的自己當作是真正的自己。

可是,

當有一天跟真實的自己再次相遇時,

會發現那個真實的自己似乎變得「陌生」了。

於是,

想要在現實的世界裡面,

當一位「隱形人」。


更年期症候群讓我成了一位「陌生人」,

無端的恐懼、害怕人群、眾人的眼光是很強的殺傷力、膽小、害羞、盜汗、熱潮紅、心悸、低落⋯,

以上這些都是一隻隻嗜血猛獸,

把真實的「我」給吞噬了。


書寫繪畫在更年期遇見「更年獸」時的自我解離和社恐狀態,

感謝當年透過繪畫與創作,

讓我解放了被「禁錮」的自我,

順利度過了難熬的更年期,

打敗了「更年獸」。

#Zine繪本《更年獸》

#獨立創作

avatar-img
51會員
476內容數
畫繪本是一種情緒抒發,或是對至愛的一份思念,透過圖文抒發與弔祭,原來創作繪本是一種心靈療癒。 而繪本創作成了自我療癒的方式,慢慢發現,原來好多人都有自己的傷痛,只是運用不同的方式療傷, 繪本畫著畫著,在分享的過程中居然落淚了,這是一種抒發吧? 強忍著讓淚水落下的當時,創作的圖文卻偷偷的出賣了我的心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太陽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下午把生活步調放慢,刻意什麼都不做,就讓自己望著窗外的院子發呆,好像好久沒有發呆了⋯。享受寧靜時光,讓思緒放鬆,暫時沈浸在深深的思念裡,接著準備迎接忙碌的生活。
在臺灣常常聽到有人說:「我很忙耶!哪有那些美國時間?」等到來到美國之後,我才發現我忙到真的沒有那些「美國時間」。美國生活注重獨處、與大自然對話,讓自己感到更自在與自由。本文討論了在美國的生活方式與臺灣的不同之處。
上個月,我和閨蜜蓉安排了一趟兩天一夜的青年旅館藝術之旅,第二天參觀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我們在臺南高鐵站會合,搭乘H31公車前往U.I.J Hotel & Hostel - 友愛街旅館。這趟旅程中,我們享受了臺南美食、寫意的青旅時光,以及友愛街旅館的舒適住宿環境。
這是一個關於母親節的感人時刻,講述了媽媽送給女兒們康乃馨的故事。這個故事充滿愛和感動,希望將這份愛永遠珍藏在心中。同時也感謝丈夫和寶貝女兒的驚喜禮物,讓母親節更加溫馨和感恩。
某一天和辣媽閒聊, 我問她:「完美女人與特別女人你要選做哪一個?」 辣媽說:「我要選擇當特別的女人,生活才不會太痛苦。」 我知道她在反指我追求完美的個性, 她反問我:「那你呢?」 我不加思索的回答:「我兩個都要!我要大完美。」 她瞪大眼睛,我也為自己的回答嚇了一跳, 哈!〝大完美〞ㄟ~ 「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眩暈持續的情況,以及醫生建議的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了自己在就醫過程中的一些迷糊經歷。
下午把生活步調放慢,刻意什麼都不做,就讓自己望著窗外的院子發呆,好像好久沒有發呆了⋯。享受寧靜時光,讓思緒放鬆,暫時沈浸在深深的思念裡,接著準備迎接忙碌的生活。
在臺灣常常聽到有人說:「我很忙耶!哪有那些美國時間?」等到來到美國之後,我才發現我忙到真的沒有那些「美國時間」。美國生活注重獨處、與大自然對話,讓自己感到更自在與自由。本文討論了在美國的生活方式與臺灣的不同之處。
上個月,我和閨蜜蓉安排了一趟兩天一夜的青年旅館藝術之旅,第二天參觀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我們在臺南高鐵站會合,搭乘H31公車前往U.I.J Hotel & Hostel - 友愛街旅館。這趟旅程中,我們享受了臺南美食、寫意的青旅時光,以及友愛街旅館的舒適住宿環境。
這是一個關於母親節的感人時刻,講述了媽媽送給女兒們康乃馨的故事。這個故事充滿愛和感動,希望將這份愛永遠珍藏在心中。同時也感謝丈夫和寶貝女兒的驚喜禮物,讓母親節更加溫馨和感恩。
某一天和辣媽閒聊, 我問她:「完美女人與特別女人你要選做哪一個?」 辣媽說:「我要選擇當特別的女人,生活才不會太痛苦。」 我知道她在反指我追求完美的個性, 她反問我:「那你呢?」 我不加思索的回答:「我兩個都要!我要大完美。」 她瞪大眼睛,我也為自己的回答嚇了一跳, 哈!〝大完美〞ㄟ~ 「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眩暈持續的情況,以及醫生建議的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了自己在就醫過程中的一些迷糊經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到底是什麼樣子?從外貌上看去?從內心看去?什麼才是我?怎樣才像我? 自我絕非是單一面向的,但一定需要向內探索,只有誠實面對自己,也才能平衡「本我、自我與超我」,我們會看見生命更高屠次及無限可能,我想對自己說:「一個有生命底蘊的人,會逐漸歸於平靜、沉穩、寬容。」
Thumbnail
寫作時,我們都是孤獨的。 正因為潛進了這樣的孤獨裡,我們得以與自己相遇。
27歲這年我突然發現自己身上有另一個人格,他總是在我睡著時跑出來, 在我的IG留下大量不明意義的創作。醫生說我是先天性的躁期發作,但我知道不是。 是我體內有另一個人格在控制我的生活,讓我的行為脫序,但我無從辯解。 我有很多很多的病症,但我很確定這應該不是天生的吧?
Thumbnail
透過探索自我,我們不斷暴露自己的缺點及不完美。通過面對自身的恐懼與情緒,我們可以實現更深層的自我覺醒和成長。本文描述了作者在靈性探索過程中的個人體悟,以及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和內在衝突,進而尋求和解的過程。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談論人如何去面對自己的黑暗面,提出作者蘇予昕心理師的觀點,以及她提供的方法。透過身體對話、生命走勢圖等方式,書中教導讀者如何辨識原廠設定與外在制約,並正視自己的真實渴望,以回歸真我。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作者自我的成長歷程及對社會化、宗教化和角色化的疏離感。作者強調放下對外界的批判和限制,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全心全意追求自己的興趣和作品,並最終實現自己最美麗的樣子。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唯有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深層的恐懼才能獲得人生遊戲裡的解答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到底是什麼樣子?從外貌上看去?從內心看去?什麼才是我?怎樣才像我? 自我絕非是單一面向的,但一定需要向內探索,只有誠實面對自己,也才能平衡「本我、自我與超我」,我們會看見生命更高屠次及無限可能,我想對自己說:「一個有生命底蘊的人,會逐漸歸於平靜、沉穩、寬容。」
Thumbnail
寫作時,我們都是孤獨的。 正因為潛進了這樣的孤獨裡,我們得以與自己相遇。
27歲這年我突然發現自己身上有另一個人格,他總是在我睡著時跑出來, 在我的IG留下大量不明意義的創作。醫生說我是先天性的躁期發作,但我知道不是。 是我體內有另一個人格在控制我的生活,讓我的行為脫序,但我無從辯解。 我有很多很多的病症,但我很確定這應該不是天生的吧?
Thumbnail
透過探索自我,我們不斷暴露自己的缺點及不完美。通過面對自身的恐懼與情緒,我們可以實現更深層的自我覺醒和成長。本文描述了作者在靈性探索過程中的個人體悟,以及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和內在衝突,進而尋求和解的過程。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談論人如何去面對自己的黑暗面,提出作者蘇予昕心理師的觀點,以及她提供的方法。透過身體對話、生命走勢圖等方式,書中教導讀者如何辨識原廠設定與外在制約,並正視自己的真實渴望,以回歸真我。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作者自我的成長歷程及對社會化、宗教化和角色化的疏離感。作者強調放下對外界的批判和限制,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全心全意追求自己的興趣和作品,並最終實現自己最美麗的樣子。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唯有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深層的恐懼才能獲得人生遊戲裡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