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研究所】中年人,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我輩中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心理學大師榮格

《我輩中人》的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大學教授;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本書便是作者紀錄中年覺醒,成為照顧者的心情。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

他在這本書中,從「通往大人的路」寫下中年人夾在東西方文化、上下世代間的窘境,因為體驗過上半生的精彩與失敗,學到哪些是無需看重、可放手;儘管會感嘆,但跌倒的經驗,讓中年人更聚焦回自身所喜歡、所需要留在生命裡的是什麼,然而終究有些人,到了中年仍然沒有長大。在「照顧老去的父母,才真正理解人生」,他用身為照顧者的第一人稱,同理著每位有照顧經驗的人和自己,照顧很苦,不該是他人口中評論好壞的行為,照顧者值得愛自己,光榮圓滿地完成照顧之路。

閱讀這本書,引領剛步入中年的我,跟著思考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對於感到中年危機或迷惘的人,值得閱讀。我在本書中所獲得的學習與體會分享如下。

①中年危機,促發中年的暫停與覺醒

作者寫道,中年階段所有的東西都在流失,只有心靈可以填補。使人不得不回頭問自己要的是什麼,唯有心靈獨立之後,才能思考生存的意義。雖然這看起來應該是在生命初始就要思考的問題,但到了中年才有餘裕、氣力與膽量去面對,不再隨波逐流。

小時候我很羨慕他人有舊傷,認為是很酷的象徵;長大後才知道,其實不用急,人生會有很多很多的舊傷,有些可修復,還有更多是需要學習共處或放下的傷;若是沒有跨過去,傷造成的疼痛,反而會卡住前行的步伐。當我還卡在傷裡面時,總以為是自己過於懦弱或沒用。多年後回頭看,佩服那時的我能帶著傷往前,無論是用走還是用爬的,終究通過了生命的關卡。有些直到現在還等待出土的傷,透過歲月的醞釀,傷似乎變得沒有這麼可怕,也可能如作者所說,是中年的我累積膽量和智慧,得以有勇氣去多看幾眼。就像承認父母不如我所想,但我仍對他們有愛。

集體主義年代成長的你我,步入中年需要發掘個人的價值、信念,好跨越中年危機,走出自己的路(圖/PIXABAY)

集體主義年代成長的你我,步入中年需要發掘個人的價值、信念,好跨越中年危機,走出自己的路(圖/PIXABAY)


②不再等待他人的賞識、疼愛、改變命運

不用等待父母、伴侶、上司、世界的認可,中年的我們,等久了寧願拿回自己生命的主導權;當最疼愛自己的父母、作為最願意與自己商量的伴侶、成為挖掘賞識自己才能的上司;因為活越久,發覺還有誰比我更懂我。當伴侶以為我又無限迴圈來到同樣關卡時,唯獨我自己知道,對於這個關卡我有新的詮釋、回應與收穫;可以試著解釋給對方聽,不過就算他聽不懂也沒關係,我是最需要懂,也最想要懂的那個人。

③成為大人,還是老小孩

作者認為中年人不再大聲呼喊要改變世界,而是做些踏實的事。就像齊柏林導演累積二十多年空中攝影的經驗,籌備一年,拍攝三年,誕生《看見台灣》紀錄片,帶動台灣人民與政府改變對待土地的方式。有大人,相對也有步入中年的老小孩,忙著要別人為他過去的傷、現在的苦負責,活在自己永遠是最美好的夢幻世界裡。

叛逆青春時期的我,從批判大人與社會中,反定位自己想要處在的位置;活到四十歲,不再這麼在乎他人如何,是承認世界總會有黑有白,與其評論外界,不如成為想要世界中的一員,更為實際。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對人、對社會,誠實、有感受且務實主義的實踐者。就算任性,也是對自己耍賴,不外推生命責任給他人,行有餘力多點付出,好好報答滋養我的土地與社會。

結語:成為自己喜歡的大人

相信你我或多或少都有過對成年人、長輩、上司等不滿意過,那時的我們嘴上說著對方有多糟,等到我們身處同樣位置時,有做得比較好嗎?中年的我偶爾就被年少時自己說過的話打臉,提醒著我別以為自己老,觀點就會比較好。如果不懂得尊重異己,那也只是拿著年長的權柄說著迂腐的話語,智慧沒有因為歲月而累積。身為中年人,我想為下一代、上一代還有自己,留下什麼?

《我輩中人》推薦給,想要直視、整理自己生命中的擁有與缺憾的人,用完整的個體狀態,走向下一個人生階段,平靜圓滿。

------------‐‐------------------------------------------------

謝謝你看到這裡,我是也木心,喜歡透過寫作整理、反思生命。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或點下愛心,支持我繼續寫作。

⭐如果你對於這邊的文章們有共鳴,歡迎追蹤加入沙龍,互相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之前讀這本書時,讀到眼淚也流下來了。中年人的擔憂與苦困,曼娟老師都寫出來了。
也木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31
I'm just Ordinary 我也被老師深深同理著,老師的文字好有溫度❤
avatar-img
中年覓路
15會員
63內容數
步入中年,人生倒數的真實感,讓我開始思考人生想如何活。 在這個地方記錄沿途覓路的風景、體驗、學習。 中年不設限 X 閱讀開眼界 X 清爽小日子 歡迎你的到訪: )
中年覓路的其他內容
2024/09/18
「如果有個人說自己曾去過那裡,現在已經從裡面逃出來了,當然就能帶給人希望。」 作者金允那就是那個走出創傷的希望代表,面對棄她離家的生母,現在她能用深邃又溫暖的眼神回應。本書中,她坦誠寫出在創傷泥濘中掙扎的歷程。
Thumbnail
2024/09/18
「如果有個人說自己曾去過那裡,現在已經從裡面逃出來了,當然就能帶給人希望。」 作者金允那就是那個走出創傷的希望代表,面對棄她離家的生母,現在她能用深邃又溫暖的眼神回應。本書中,她坦誠寫出在創傷泥濘中掙扎的歷程。
Thumbnail
2024/08/20
《人生使用說明書》遠流出版,是小湛的靈界運作系列書籍第二本,書中介紹我們是如何來到地球成為人類。從行政流程上的地球靈魂輪迴規畫區介紹起;到人生命運的鋪成,包括人生課題、業力、福報等;最後是人類的體驗,之所以這輩子想成為男女、人、動物、遭逢意外疾病等,是靈魂預設的人生藍圖,還是降落地球後的臨時動議。
Thumbnail
2024/08/20
《人生使用說明書》遠流出版,是小湛的靈界運作系列書籍第二本,書中介紹我們是如何來到地球成為人類。從行政流程上的地球靈魂輪迴規畫區介紹起;到人生命運的鋪成,包括人生課題、業力、福報等;最後是人類的體驗,之所以這輩子想成為男女、人、動物、遭逢意外疾病等,是靈魂預設的人生藍圖,還是降落地球後的臨時動議。
Thumbnail
2024/08/12
看不見的世界,你相信存在嗎?對於未知世界你是帶著敬畏的心,還是? 遠流出版的《靈界運作》是一本導覽靈界生態的百科全書。 從大自然日夜的氣脈變化,到精靈、精怪、亡靈、活靈等眾生的適合互動方式,還有許多人都會困擾的如何辨識正神。甚至是追尋靈性的修行,可以超越生命障礙,獲得真正的自由嗎?
Thumbnail
2024/08/12
看不見的世界,你相信存在嗎?對於未知世界你是帶著敬畏的心,還是? 遠流出版的《靈界運作》是一本導覽靈界生態的百科全書。 從大自然日夜的氣脈變化,到精靈、精怪、亡靈、活靈等眾生的適合互動方式,還有許多人都會困擾的如何辨識正神。甚至是追尋靈性的修行,可以超越生命障礙,獲得真正的自由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中年覺醒三部曲」第三本, 有更多的人生歷練與人生體悟, 重新思考家的意義與歸屬感。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中年覺醒三部曲」第三本, 有更多的人生歷練與人生體悟, 重新思考家的意義與歸屬感。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中年覺醒三部曲」第二部, 都中年了還要「覺醒」什麼? 但人往往到了中年還不明白什麼是覺醒。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中年覺醒三部曲」第二部, 都中年了還要「覺醒」什麼? 但人往往到了中年還不明白什麼是覺醒。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