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非常有感,不是因為心疼明日香而是因為這就是自己的故事。
真嗣跟爸爸打架
人必須回到回憶的當下安撫自己,抱抱自己才能走到下一關。這跟我最近在做的自我療癒方法一模一樣。看到畫面表現跟我的方法一樣的時候真是又驚又喜,喜極而泣。
真嗣直接穿過源堂的AT立場
最近自我療癒的一環是在回憶安撫之後,我會問我媽當時的事情,然後她會用他的視角跟我解釋,了解到她的想法,學習讓自己接受來自最親近的人的好意。
開頭小零對各種事物的學習跟好奇
可以跟別人不一樣,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跟感受,可以選自己喜歡的名字。
寂寞、宿命的複製
源堂無法融入社會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他拒絕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被拋棄,延續了「我跟社會格格不入」的宿命。
大人總是希望小孩不要步上自己的後塵,但在不知不覺中,大人把自己的價值觀跟習慣都交給了小孩並讓他吸收。
該如何走出宿命的複製?目前自己的做法是—察覺到自己正在宿命之中、正複製父母的行為與習慣,再來好好重新建構「自己」。
死與新生 人生如戲
就像宇宙的起點是大霹靂、終點可能是無盡的黑洞一樣。有開始就會有結束,但毀滅也會是一切的開始。
最後以電影拍攝佈景表現從回憶中脫離。回憶會一直跟著自己、纏著自己,讓自己無法掙脫。但只要戲中人發現必須改變,一切就能有所改變!
這些是每個人的故事。
解救陷在回憶中的自己,就等於掙脫掉套在脖子上的自爆裝置,讓自己不再受到自己的詛咒跟束縛。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治癒自己的方式,只是我剛好跟劇裡使用同一種方式而已。
最後,也謝謝讓明日香有個很棒的抱抱跟摸摸頭。
太好了,妳真的很棒!我們真的都很棒!
avatar-img
5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先說看完的心得:這是一個用畫面情境說故事的作品,題材很日常,後勁卻很強。《驀然回首》是王道漫畫《鏈鋸人》作者藤本樹的短篇作品,改編為動畫電影。故事描述兩位喜愛畫畫的朋友相遇成為好朋友,展現成長與患難情誼。文章中提及3個傳遞核心觀點,包括人會因悔恨而成長、命運的註定沒有好壞之分、及驀然回首。
Thumbnail
🍀🍀🍀fumi老師:❤️❤️❤️ 🥰🥰🥰靈氣點化是一場靈性世界之旅,帶來深層的釋放與自我覺醒,在過程中引領至內心深處,探索自己的生命課題。 🖼️🖼️在靈氣點化的過程中,是在非常安全的狀態下進入靜心,放下外在的干擾與煩惱,聚焦於內在的靈性探索,這些課題可能是你心中的疑惑與困惑,也可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次的遠距離靈氣療癒深深的震撼到fumi老師⋯⋯ 😅😅😅同學的個案有先跟老師說過狀況,因為個案的狀況比較特殊,所以特地挪出時間在旁邊協助。 🪄🪄🪄在一開始的時候,fumi老師發現個案的靈魂是一個不完全的靈魂,人有三魂七魄,如果少了魂
Thumbnail
我知道所有被視為斬釘截鐵的,必定得略去千瘡百孔的襯裡,我也相信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 讀田威寧的《彼岸》 從未想過和缺席生命中三十多年的母親再見面:「明明早就結束了,卻缺乏真正的句號。」 我想起平路《坦露的心》,同樣在某一刻突然發現了瘡疤底下的秘密,像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如何建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概念,以及生命終極議題中的「存在孤獨」。 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 首先,我們得先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解?待在原處不行嗎!(真嗣口吻)」。
Thumbnail
劇情發展魔幻,角色誠實面對自己、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社交平臺上僅展現給他人看的面向,人生幸福不應依賴外在,應善解人意。人生如戲,迷惘使人們學習清明生活,沒有走錯的路,只有必經的風景,未來充滿可能性。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看完動漫之後思考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作者借用了動漫中的角色Zuko和個案G來比喻自己過去的一些情緒和行為,透過與個案G的相似之處,作者深入探討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情緒。文章通過作者的內心掙扎和思考,讓讀者對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也產生共鳴,體會成長中的煎熬和迷惘。
Thumbnail
2020.12.30 原來自我療癒,靈魂對議題的順序與進程有自己的安排,我們要做的只是有願意療癒、願意面對自己的心。 在第一次清理家族業力時,雖然在老師的冥想帶領下,有進入、並看見爸媽各自身後所揹負的業力與框架,當時只是”看見”,並無法真心原諒與接納。 之後各種想趕快清理自己,好讓自己輕盈舒服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先說看完的心得:這是一個用畫面情境說故事的作品,題材很日常,後勁卻很強。《驀然回首》是王道漫畫《鏈鋸人》作者藤本樹的短篇作品,改編為動畫電影。故事描述兩位喜愛畫畫的朋友相遇成為好朋友,展現成長與患難情誼。文章中提及3個傳遞核心觀點,包括人會因悔恨而成長、命運的註定沒有好壞之分、及驀然回首。
Thumbnail
🍀🍀🍀fumi老師:❤️❤️❤️ 🥰🥰🥰靈氣點化是一場靈性世界之旅,帶來深層的釋放與自我覺醒,在過程中引領至內心深處,探索自己的生命課題。 🖼️🖼️在靈氣點化的過程中,是在非常安全的狀態下進入靜心,放下外在的干擾與煩惱,聚焦於內在的靈性探索,這些課題可能是你心中的疑惑與困惑,也可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次的遠距離靈氣療癒深深的震撼到fumi老師⋯⋯ 😅😅😅同學的個案有先跟老師說過狀況,因為個案的狀況比較特殊,所以特地挪出時間在旁邊協助。 🪄🪄🪄在一開始的時候,fumi老師發現個案的靈魂是一個不完全的靈魂,人有三魂七魄,如果少了魂
Thumbnail
我知道所有被視為斬釘截鐵的,必定得略去千瘡百孔的襯裡,我也相信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 讀田威寧的《彼岸》 從未想過和缺席生命中三十多年的母親再見面:「明明早就結束了,卻缺乏真正的句號。」 我想起平路《坦露的心》,同樣在某一刻突然發現了瘡疤底下的秘密,像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如何建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概念,以及生命終極議題中的「存在孤獨」。 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 首先,我們得先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解?待在原處不行嗎!(真嗣口吻)」。
Thumbnail
劇情發展魔幻,角色誠實面對自己、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社交平臺上僅展現給他人看的面向,人生幸福不應依賴外在,應善解人意。人生如戲,迷惘使人們學習清明生活,沒有走錯的路,只有必經的風景,未來充滿可能性。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看完動漫之後思考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作者借用了動漫中的角色Zuko和個案G來比喻自己過去的一些情緒和行為,透過與個案G的相似之處,作者深入探討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情緒。文章通過作者的內心掙扎和思考,讓讀者對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也產生共鳴,體會成長中的煎熬和迷惘。
Thumbnail
2020.12.30 原來自我療癒,靈魂對議題的順序與進程有自己的安排,我們要做的只是有願意療癒、願意面對自己的心。 在第一次清理家族業力時,雖然在老師的冥想帶領下,有進入、並看見爸媽各自身後所揹負的業力與框架,當時只是”看見”,並無法真心原諒與接納。 之後各種想趕快清理自己,好讓自己輕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