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團談】亞細亞功夫世代(上)|搖滾天團可不是只唱動畫歌

2023/03/14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言

上個季度的人氣日本動畫《孤獨搖滾》,由於層出不窮的笑料、異想天開的作畫,以及高水準的音樂製作,成功獲得全球觀眾的熱烈支持,節目播畢後發行的樂團同名專輯《結束バンド》(Spotify),也迅速在各大排行榜取得銷售首位的佳績。
在這股熱潮之中,還有一個樂團進入,或說「重回」大眾的視野,他們便是被《孤獨搖滾》當作創作藍本,中文稱為「亞細亞功夫世代」,日本2000年代的代表性搖滾樂團ASIAN KUNG-FU GENERATION(以下簡稱AKG)。
若你和我一樣,同屬90年代初~00年代初出生的世代,即使叫不出名字,大概也曾經由《火影忍者》、《死神》和《鋼之鍊金術師》等陪伴許多人成長的經典動畫,聽過AKG製作的片頭曲。
但這樣的「商業搭配」(tie-in)有時就像雙面刃,雖然由動畫曝光收穫大量海內外聽眾,卻也有人印象僅停留在這幾首前期作品,甚至以為他們是專唱動畫歌的樂團,資訊來源有限的海外聽眾尤其如此。
亞細亞功夫世代團照(圖源:Spotify)
米津玄師、KANA-BOON的谷口鮪、羊文學的塩塚モエカ,許多次世代的當紅音樂人,都曾表明自己受AKG影響;台灣樂團滅火器,也曾在2020年和主唱兼吉他手的後藤正文,合作〈The Light〉(MV)一曲。如今難得《孤獨搖滾》引起許多人對AKG的興趣,打鐵趁熱,就用這次專題扭轉其動畫樂團的印象吧。
我將用上中下三篇文章介紹AKG,上篇先從成團背景和團員的特色、演奏風格以及音樂根源說起;中篇將延伸上篇所提的特色,用綜合觀點看待這些元素如何在樂團中組合,發揮獨一無二的效果;下篇則會考慮各位讀者接觸搖滾樂的程度,根據口味濃淡推薦幾張專輯,並以此解說作風流變。
樂團亮點:
🌟早期直率中略帶哀愁的情感嘶吼
🌟作風逐漸沉穩且重視與社會互動
🌟敘情的旋律和抽象內省的詩意世界
🌟蛻變成搖滾巨星的「凡人」
「亞細亞功夫秘笈」播放清單:
基本上從單曲和精選輯外的作品各挑一首,盡量收錄未出現在系列文章的歌曲。無訂閱Spotify可以用YouTube,不過因為只挑有官方MV者,選曲會有差異。
SpotifyYouTube

在正式開始前,可以聽聽下列這些曲目

(我以呈現樂團的不同面貌為準則挑了五首曲子,每首之間都有一定的落差,可以試試其中是否有中意的歌曲。)
〈遙か彼方〉,收錄於《崩壊アンプリファー》(2003)
〈新世紀のラブソング〉,收錄於《マジックディスク》(2010)
〈Re:Re:〉(重錄版),收錄於《ソルファ(2016)》
〈荒野を歩け〉,收錄於《ホームタウン》(2018)
〈星の夜、ひかりの街〉,收錄於《プラネットフォークス》(2022)

成團背景

AKG是一支強力流行(power pop)、另類搖滾(alternative rock)風格的樂團(曲風會在下一篇解說),1996年於關東學院大學的輕音樂研究部組成。剛入學不久,想要入社的後藤正文因為搞錯集合地點,陰錯陽差認識了似乎同樣搞錯的喜多建介,因為當時社內喜歡英國搖滾的只有喜多一人,兩人相談甚歡,成為成團的契機。
最初是五人組成的「三吉他」編制樂團,元老團員除了後藤和喜多,還有貝斯手山田貴洋。另一名吉他手退出後成為四人編制,現任鼓手伊地知潔則是於1999年全員大四之時,原鼓手退團後才加入,不過他在此之前,就曾和分屬社內其他樂團的AKG團員們共演。
團名來自後藤當時喜歡的樂團「THEE MICHELLE GUN ELEPHANT」,想效仿他們用三個英文單字取名(THEE常被省略)。像聯想遊戲一般,喜歡武打片所以用「KUNG-FU」,而說到功夫就想到亞洲「ASIA」,最後再加入有搖滾氛圍的「GENERATION」,帥氣又有東方味的「ASIAN KUNG-FU GENERATION」之名就此誕生。

團員介紹

後藤正文 (Gotou Masafumi)

1976/12/02生,擔任主音和節奏吉他,除了〈Solanin〉(ソラニン/MV)是由同名漫畫的作者淺野一二〇創作,其餘歌詞皆出自他之手,也負責大部分的作曲。自311震災後,開始積極參與慈善和人權活動,也促成在隔年2012年開始以「Gotch」(後藤的綽號)名義發表個人作品,有別於AKG的搖滾路線,風格以節奏藍調(R&B)和嘻哈(hip-hop)為主。
考大學失敗的一年浪人時期,開始傾心於Oasis、Beck、Teenage Fanclub等西洋音樂,作曲深受Oasis的Noel Gallagher影響,從中領悟「只要三、四個和弦就能寫這麼帥的歌,我好像也辦得到」。其吉他演奏確實簡單得任何人只要學三個月都彈得出來,但在作曲方面,情緒豐沛的旋律和有律動意識的節奏設計,賦予歌曲超乎原本可能的靈魂
在英文創作的成團初期,作詞時同樣以Noel為範本模仿;轉而使用日文後,則能看出eastern youth、NUMBER GIRL等樂團的色彩,以抽象又不失畫面、感覺優先於理性的「文學性」歌詞著稱,是AKG重要的特色之一。
歌聲直率,不太特別使用技巧,尤其前期與eastern youth類似,多以不加修飾的嘶吼演唱;出道幾年後追求的聲音改變,加上開始戒菸,銳角逐漸消失,轉變成現在更注重旋律契合的風格,其中也顯見近年受黑人音樂影響的一面。
(圖源:https://spice.eplus.jp/articles/278823)
音樂根源:
除了上述樂團/音樂人,尚有サザンオールスターズ(南方之星)、井上陽水、UNICORN、Sunny Day Service、Weezer等。
延伸聆聽:
▶讓後藤彷彿觸電一般,決定日後創作走向的重要作品|Oasis〈Live Forever〉(MV)

喜多建介 (Kita Kensuke)

1977/01/24生,AKG的團長(發起人),擔任主奏吉他和合音,也有幾首擔當主音的歌曲。和後藤同樣深受英國搖滾影響,也如同他們的偶像,即使無法演奏高深的技巧,卻擅長創造令人難忘的抓耳樂句,與後藤兩把吉他一搭一唱交織的敘情旋律,是所謂「樂團魔法」的最佳實例
(圖源:https://natalie.mu/music/news/499518)
音樂根源:
Radiohead、The Libertines、Blur、XTC、The Cribs、Ash、UNICORN等。
延伸聆聽:
▶由喜多作曲,也是第一次作為主音的歌曲|〈謊言與Wonderland〉(嘘とワンダーランド/Spotify)

山田貴洋 (Yamada Takahiro)

1977/08/19生,擔任貝斯手和合音。影響音樂性最大的是The BeatlesPaul McCartney,和後藤、喜多同樣不以技巧見長,演奏八分的根音*居多,屬於傳統平實的風格,因此在樂團中多處於支援位置而較不亮眼,不過許多曲目始於他的發想,是參與作曲數量僅次於後藤的團員
(根音:和弦組成中的最低音,例如C和弦中do-mi-sol的do。)
(圖源:https://natalie.mu/music/news/284660)
音樂根源:
除The Beatles外,尚有Oasis、The Smashing Pumpkins、Pet Shop Boys等。

伊地知潔 (Ijichi Kiyoshi)

1977/09/25生,擔任鼓手。中學時參加學校的行進樂隊,負責打擊,期間建立了扎實基礎,是演奏經歷最長的團員,技術也屬最純熟,對玩音樂不久的其他團員來說,他的存在功不可沒。
四人之中唯一音樂根源是金屬(metal)風格,而非英國搖滾的團員,這點在銅拔運用上尤其可見其影響。多演奏俗稱「懂大懂懂大」的傳統搖滾節奏,但具備日本搖滾鼓手一貫的高速,以及充滿爆發力的過門,可說是「王道類」代表之一,偶爾也會編像〈Blue Train〉(ブルートレイン/MV)這樣炫技的曲目。
(題外話,在AKG中,鼓以外的樂器確實不難,是許多新手玩團練習的首選,卻也導致容易輕忽鼓的技術要求,往往成為學生樂團cover時最容易翻車的部分,所以如果你是剛開始玩團的學生,可別忘記我有提醒過哦。)
(圖源:https://www.thefirsttimes.jp/news/0000184549/)
音樂根源:
Brian Setzer、Dream Theater、HUSKING BEE、Hi-STANDARD等。
(下篇待續)

後記

原本預計週日要發的,但時間管理上沒有做好,先向各位致上歉意。
這次「上篇」先簡單整理了比較廣為人知的資訊,加上我個人對每位團員的詮釋,希望讓產生興趣的讀者,能為接下來逐漸深入的內容做準備,也讓我寫作能有緩衝的時間(笑)。不好意思沒有提到有趣的故事八卦,不過那類內容網路上俯首即是,各位有興趣再找找看吧。
接下來的兩篇也將延續相同主題,或許不免令人覺得「怎麼還來啊」,但仍想盡量寫得完整,給自己和樂團粉絲一個交代,我會努力讓內容一週比一週精彩!

長文看累了嗎?追蹤
FBInstagram看我的日常碎嘴,即時取得文章發布資訊!
全新發行,學長的音樂評論合輯《音樂談》!追求觀點、尋找同好的各位聽眾,讓我們一起聽音樂,談音樂。|收錄曲目:1.人物談 2.樂團談 3.專輯談 4.本週我在聽 5.其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