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知多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閱讀理解策略#資訊素養#推論策略#教案與教學資源
課程主題:生物多樣性知多少
課程目標:辨析生物多樣性意義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領域/科目:閱讀素養、資訊素養、自然科學、語文
學習目標
  1. 評估不同的觀點並找出支持「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理由。
  2. 蒐集並摘要有關生物多樣性的相關信息。
  3. 連結文本證據與先備知識,提出關於{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個人觀點。
教學設備/資源
  • 圖書館內的主題書區(生物多樣性)
  • 「仁愛國小的謎團」 故事腳本(教師用)
  • 紙條線索、百科
  • 學習單
一、暖身活動
  1. 聆聽「仁愛國小的謎團」故事,嘗試推測故事中的「謎團」。
  2. 線索與觀點配對。找觀點:故事中的觀點是什麼?
  3. 老師示範—> 小組共做:兩兩一組,每組一份「生物威力小百科」與「推理小紙條」。分組進行 「小紙條與小手冊中的生物多樣性短文配對」。(提示:有些短文可能適用於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紙條,他們要在小紙條記下對應的百科短文號碼)。
  4. 學生分享線索與觀點配對結果。
二、發展活動
  1. 師生共做:概括所連結的線索,提取出觀點。《生物多樣性》短片觀賞與百科對應的討論。例如:影片第一章對應百科「生物多樣性」的定義(第1條目)
  2. 學習證據與量規說明
  3. 學生實做:從多元的文本中(每組蒐集的圖書可交換使用) 搜尋生物多樣性重要性或影響的段落,並學生創作百科第15 條的條目。
  4. 學生實做:概括至少兩條生物威力小百科上的條目,並寫一張紙條給你的老師或同學。
三、總結活動
  1. 分享自己蒐集摘要的條目以及創作的小紙條。
  2. 將作品展示於教師,師生給予評價 (紙條收件人也可在紙條上回復自己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今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該紀念日是聯合國於1994年制定,旨在提高大眾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認識,並促進保育生物多樣性。
Thumbnail
筆記系統的涌現 在生物界中,"涌现"通常指的是生物系統中出現的新性質、行為或組織結構,這些特徵不是單個生物個體所具有的,而是整個生物群體或生態系統的性質。生物界的涌现是由生物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群體行為以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看到網路上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想說暢銷書單上很難得會有推薦生物學的書,不知道有什麼過人之處嗎? 更有趣的是書名強調「感人」二字,那真的勾起我的好奇心,生物學這種應該是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的科學,用有趣、新奇、驚訝都還能想像,但用「感人」來形容?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寫作方向進行調整的計畫,包括進行系統書籍閱讀與研究前輩的經驗與背後的故事,以及自由書寫與持續進行寫作的安排。作者計劃從自由工作者的特質及背後的方式和成功的商業模式探索,期望透過系列文更深入地瞭解這些主題。
Thumbnail
學校中的圖書區總是有著各式各樣的繪本, 提供給孩子借閱或是一起分享內容, 而每一階段也可以看出孩子喜歡的內容主題。 這兩週的時間,孩子因為方案課程有帶了與課程討論有關的繪本、 資料書來學校分享,放在展示區提供借閱的同時, 似乎也開啟了「我可以分享自己喜歡的繪本給同學」的開關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小怪獸備忘錄 你不知道的動物生存技》書中動物相關的圖片都是以插畫的形式,依據撰文內容量身打造,讀完文字看到插圖覺得格外生動,也有效作為文字的補充說明。書中精選了60種動物做介紹,筆觸和視覺設計上貼近兒童讀物,但其實更像是將生物學期刊論文中的有趣實驗,用白話的方式說成故事讓更多人看見也看懂。
Thumbnail
一、回憶動物園的經驗  我看到  我聽到  我聞到  我學到  我覺得 二、個人閱讀3分鐘 每個人拿到一種動物的介紹文本,學習整理的功夫,可以從生活地、大小等等去做分析。 三、動物心智圖 1.心智圖的規則:色彩、線條、文字、風格 2.繪製動物小檔案心智圖:從生活地、大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今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該紀念日是聯合國於1994年制定,旨在提高大眾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認識,並促進保育生物多樣性。
Thumbnail
筆記系統的涌現 在生物界中,"涌现"通常指的是生物系統中出現的新性質、行為或組織結構,這些特徵不是單個生物個體所具有的,而是整個生物群體或生態系統的性質。生物界的涌现是由生物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群體行為以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看到網路上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想說暢銷書單上很難得會有推薦生物學的書,不知道有什麼過人之處嗎? 更有趣的是書名強調「感人」二字,那真的勾起我的好奇心,生物學這種應該是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的科學,用有趣、新奇、驚訝都還能想像,但用「感人」來形容?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寫作方向進行調整的計畫,包括進行系統書籍閱讀與研究前輩的經驗與背後的故事,以及自由書寫與持續進行寫作的安排。作者計劃從自由工作者的特質及背後的方式和成功的商業模式探索,期望透過系列文更深入地瞭解這些主題。
Thumbnail
學校中的圖書區總是有著各式各樣的繪本, 提供給孩子借閱或是一起分享內容, 而每一階段也可以看出孩子喜歡的內容主題。 這兩週的時間,孩子因為方案課程有帶了與課程討論有關的繪本、 資料書來學校分享,放在展示區提供借閱的同時, 似乎也開啟了「我可以分享自己喜歡的繪本給同學」的開關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小怪獸備忘錄 你不知道的動物生存技》書中動物相關的圖片都是以插畫的形式,依據撰文內容量身打造,讀完文字看到插圖覺得格外生動,也有效作為文字的補充說明。書中精選了60種動物做介紹,筆觸和視覺設計上貼近兒童讀物,但其實更像是將生物學期刊論文中的有趣實驗,用白話的方式說成故事讓更多人看見也看懂。
Thumbnail
一、回憶動物園的經驗  我看到  我聽到  我聞到  我學到  我覺得 二、個人閱讀3分鐘 每個人拿到一種動物的介紹文本,學習整理的功夫,可以從生活地、大小等等去做分析。 三、動物心智圖 1.心智圖的規則:色彩、線條、文字、風格 2.繪製動物小檔案心智圖:從生活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