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慾望社會做一個高慾望的人

2023/03/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大前研一2016年出版的《低慾望社會》一書,這樣的定義著我們現在身處的時代,由於人口超高齡化、少子化、無欲無求的年輕人不斷增加,日本超前世界各國面臨這個現實問題。
日本早在2013年的流行語大賞「悟世代」就已開啟先端,悟世代(日語:さとり世代/さとりせだい),大約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出生的人或1987年至2004年出生的人,多指「無慾望」的世代。原本的佛系、草食系再成為斷食絕食系。
接著整個亞洲開始接力,韓國的三拋(拋棄愛情、婚姻、生育)到五拋(多拋正職工作、房子)到七拋(多拋人際關係、夢想)到N拋(全都拋)世代,台灣的小確幸不追求大夢想,負能量語錄爆紅,引發喪文化,中國也從原本的狼性文化,在異常”內捲“後,誕生了「躺平世代」,躺平族是對現實環境的失望而做出的「與其跟隨社會期望堅持奮鬥,不如選擇『躺平』,無欲無求」的處事態度。
2021年4月17日百度貼吧的一個題為《躺平即是正義》的貼文引發熱議。
我可以像第歐根尼只睡在自己的木桶裏曬太陽,也可以像赫拉克利特在山洞裏思考『邏各斯』,既然這片土地從沒真實存在高舉人主體性的思潮,那我可以自己製造給自己,躺平就是我的智者運動,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

不得不說,這寫得太好了,憑一己之力定義了整個世代。
躺平被視為逃避現實、不求上進,一度遭到中國官方堅決反制並消失,「躺平」的姿態卻如野火燎原,爆發開來,當然也有贊成的聲音,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認為「躺平」是一種「無奈的積極主義」,雖低消費不能促進經濟,但能達到減碳效果,而且多為和平者並非反社會,「躺平」可引申形容一種低慾望、低社會參與度、不迎合世俗期望或主流眼光的「無為」狀態,以抗衡或抽身於公式化的社會規範。

「不婚、不生、不買」成為新世代的主旋律,大疫後加拿大的YOLO族到美國的「安靜離職」熱潮,經過消費主義、資本社會、炫富物質浪潮、炒房炒樓大賺錢的瘋狂洗禮後,既然追求不起,讓我們開始積極思考,什麼才是真正我們想要的生活?

#低需求是我對生活的高追求

在這低慾望社會,難道真的需要壓抑自己的慾望而憋屈的活著嗎?

不,我想是我們還要再更放大慾望。

心理師說,情緒不會消失只會轉移,如同慾望不可能歸零,一再壓制只會爆發或突變,我們不是神或佛,人有七情六慾本是正常,也因如此世界才有趣,重點是直面自己,不要怕面對內心的慾望,高漲它,它會帶領我們找到喜歡日子的模樣。
當我們對理想生活產出更強的慾望,我們才會放下那些以為重要卻是重要的人事物,像是我太熱愛旅行、太討厭上班,為了實現自由生活,外在的物質自然可以輕易捨棄,不想上班不代表不求上進,只是更喜歡自我的時間而已。

對熱愛的東西不只不需要壓抑,反而要放大,一個名牌包與一場旅行,對我來說很容易就選出後者,看似對物質的低需求,事實上是對生活的高追求。
最近迷戀上看各種兇殺案(我不是變態啊~),所有的動機無外乎為財、為情、為名、為原始慾望,當然過分放大慾望很容易走歪,但慾望本身是中性的,它不會停止,會伴隨人的一生,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把慾望安放在最喜歡的生活上,並利用慾望讓我們行動起來。

#最奢侈的是做熱愛的事


「全世界都被虛偽不實的奢侈給欺騙了,人類的慾望被替換成單純的消費。」
北野武在《超思考》書中的一篇我很喜歡,他說:
「大家說日本社會有貧富差距,為什麼大家反而不那麼飢渴?有人說是因為社會富足了,我認為原因不只如此,畢卡索成了大富翁之後還是不減創作慾望,也不會因為貧窮就比較衝動。我認為民眾少了飢渴的真正原因,是社會把金錢當成唯一的價值。」
「這個思維讓我們只能體驗金錢消費範圍內的幸福,人生就變得空洞乏味,父母也無法教導小孩人生還有更多的喜樂。」
而他認為什麼才是這世上最奢侈的事?那就是第十四代的酒井田柿右衛門(日本陶藝家族)的與第十三代的父親為了作品而吵架,他說:「他們從來不討論錢,我想沒有比這更奢侈的事情。當代柿右衛門或許很有錢,但後代柿右衛門依然保持飢渴,依然明白人生有金錢之外的喜樂。」

我要保持高慾望,更希望這世界奢侈的標準,及世人羨慕的對象不是什麼大富豪或大地主,而是為生活、為夢想、為熱愛的事物而不斷堅持下去的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1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努力了20年終於當上遊民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155會員
119內容數
努力當上老闆才是高階人生?我要努力當上「高等遊民」! 財富自由與人生自由兼得的新理想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