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當時一個同事的先生是個經濟學家
當「出社會工作幾年後有一定經濟基礎後就該買房子」是社會主流時
他卻持相反意見
我不知道他收入多少
這種隱私問題連好友我都不會問
更何況泛泛之交
但從他們租住的公寓來看
要買房子肯定是沒問題
尤其是當時屋價還偏低
但那時對理財沒興趣也就沒追問為什麼他這樣認為
當年屋價還低
付了屋價的10%為頭期之後
其餘90%向銀行貸款
每個月需要付的月供就跟一間房子的租金差不多
甚至有可能更低
我買第一間房子時就是這樣
每個月只需付銀行馬幣7百左右
但同一棟公寓的租金大概1千
所以,為什麼要幫其他人供房子呢?
這是主流看法
20年過去
我到最近終於明白他為什麼會這麼說
確實,對於沒有什麼理財投資概念的人
買房子是不錯的
至少每個月為了還房貸比較不會亂花錢
而且如果房租和房貸月供差不多的話
幫他人供房子倒不如為自己供房子
但是對通曉其他投資工具的人卻未必是如此
除非有很多餘錢
供房子之外還可以做其他投資
不然扣除必須的生活開銷、房貸等之後
可能就沒剩下多少可以做其他方面的投資了
房子如果在對的地方、對的時機,以對的價錢買到
的確可以帶來很好的回酬
跟買股票一樣 -- 在對的時間以對的價錢買到對的公司
然而投資不動產一個很大的缺點是缺乏流動性、不容易折現
急需用錢時一來要賣房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事
二來房子不能拆開來賣
即使我只需要房子市價的10%應急
我還是得出售整棟房子
朋友中不乏有能力者除了自住的房子外
還另外買了一兩間來收租
當包租婆這件事我也曾試過
如果房子是在房價還便宜時買
如果遇到會準時交租把房子維護好的租客
如果一年的租金回酬在扣掉管理費、維修費、稅金等費用後有6%以上
那還不錯
不然我就覺得不是件討好的事了
總之近年來開始認真理財後發現
很多事情還是得拿起計算機算算才行
雖然知道因為自己做錯判斷和決定而造成的損失
會讓人心痛到很想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