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孩子的文章要對等,不是高人一等--大江健三郎給我們的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江健三郎看孩子的文章,不是上對下的給予批評,而是把孩子的地位提升到同等的位階,互相討論。他的觀點實在令我感到汗顏--身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大文豪,居然對等看待孩子的文章;至於我們這種庸材,又哪來的自信對小朋友的作品自以為是地指指點點呢?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教學現場,總是會遇到那種喜歡貶低孩子作品的父母,一攤開文章,劈頭就罵「怎麼錯字那麼多?」「怎麼寫那麼少?」「怎麼字寫那麼醜?」又或是自己看不順眼,就拿起橡皮擦一口氣擦掉整段甚至整篇。
說實在的,我教過不少討厭寫作的孩子,他們原本是有寫作潛力,卻在家長的摧殘下,漸漸失去文字表達的自信心。可見,如果你家小孩不喜歡寫作,在檢討他們以前,最好先檢討自己。
關於大人應該怎麼看孩子文章的問題,享譽國際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觀點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在他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書中主張用英文的elaboration這個詞來指修改小孩子文章的行為;之所以要用英文,是因為日文中的相似詞彙有高人一等或個人觀感的意味,但elaboration,他認為:
這個字給人的印象是在和對方同等地位,一起切磋文章,把對方提高到和自己同等位置。
因此,他看孩子的文章,不是上對下的給予批評,而是把孩子的地位提升到同等的位階,互相討論。他的觀點實在令我感到汗顏--身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大文豪,居然對等看待孩子的文章;至於我們這種庸材,又哪來的自信對小朋友的作品自以為是地指指點點呢?
雖然大江健三郎並沒有針對這個課題深入發揮,但我這些年累積下來的教學經驗中,倒是有幾點和他的觀點呼應,接下來和大家分享:

一、先別管文字與修辭,孩子的感受與想法更重要!

寫作和說話一樣,是一種表達的工具。對於剛接觸寫作的孩子來說,還無法妥善掌握這項工具,但卻無損他們的表達欲望,他們也會想透過文字來呈現他們的情感、想像以及對世界的看法。
所以,這個時候,大人必須多花點耐心,找到他們想透露些什麼,進而看到他們可能沒有說出口的情緒,甚至發掘出他們未開發出來的特質。
然而,當小朋友懷著滿腔表達的熱血,努力寫出來後,家長卻只顧著挑錯字、嫌修辭;被潑個幾次冷水後,再怎麼沸騰的熱血也會冷卻,不再願意提筆寫作,你也少了一個了解孩子的管道。
想像一下:你今天在公司受了委屈,找一位朋友哭訴,可是你一開口,他卻猛挑你文法不正確、用詞不精準、發音不標準……等毛病,害你講一句話被打岔三次,你下次還會想找他談心嗎?同理,孩子的寫出來的東西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槍,那麼寫了也被罵、不寫也被罵,那何必寫呢?
不是說用字遣詞不重要,但為孩子建立寫作自信心應擺在首要任務。

二、與其批評孩子的文章,不如自己寫寫看!

為什麼很多家長看孩子的文章,第一時間只看得到寫錯的字和寫醜的字?通常是因為本身缺乏寫作能力,沒有辦法判斷優劣,只能看表面,所以說不出所以然來。
因此,要給孩子具體實用的建議,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寫寫看,親自揣摩寫作技巧,再和孩子分享;下筆的同時,你也會嚐到腦袋打結的痛苦,體會到孩子寫作卡關的心情。
直到你可以感同身受,理解他們的障礙,自然不會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說長道短,而是站在對等的立場看待他們的作品。
大江健三郎是作家,寫作遇到瓶頸的感受以及作品遭到批判的心情,他比任何人都懂。我猜想是這個緣故,讓他認為不要任意批判孩子的文章,畢竟他們的受挫力還不比成人,不如平等地交流切磋更能夠為孩子培養寫作熱忱。
我自己也時常寫遊記、食記、閱讀心得、生活雜感和短篇小說,並且把個人創作經驗中所提煉出來的寫作技巧分享給孩子;也會從孩子的作品中,獲得不同視角觀察事物的樂趣和啟發,獲益良多。
總之,站著說話不腰疼,自己寫寫看,或許你會驚覺小朋友可以寫成這樣,原來這麼厲害啊!

三、把作文題目當閒聊話題,增進親子交流!

想要對等看待孩子的文章,除了自己寫寫看,也可以藉由作文題目,和孩子聊聊看。爸媽不妨先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刺激小朋友的聯想力,當他提筆處理這個題目時,便可以很快想到例證了。相對的,假如你看題目看了老半天,卻想不到有什麼可分享的經歷,那不是題目太刁鑽,就是你自己的聯想力有待加強,更何況是小朋友呢?
我曾經寫文章說明這個觀念,這裡不再贅述,僅列出三點親子共聊作文的好處:
  1. 讓孩子更加認識你,拉近彼此的距離
  2. 經由不同觀點的刺激,提升觀察力與思辨力
  3. 當孩子樂意表達,你會更加認識孩子
下次當你看到小朋友寫得亂七八糟的作文,正要爆發時,請想想大江健三郎--他和孩子站在同等的位置,欣賞他們的作品,而你卻高高在上,豈不是自以為凌駕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之上?

  •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5K會員
604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橘色的馬》/劉旭恭(台北:小魯文化,2021) 橘色的馬在大城市生活很久了,但他始終鬱鬱寡歡,因為有一件事一直壓在他的心上,那就是,他想找到他的親生哥哥。 他手上唯一有的線索,便是那具有裂痕的半張相片。茫茫人海中,該從何找起呢?
寫景練習不一定要寫風景,從他們最熟悉的生活環境寫起,反而能達到絕佳的學習效果。我曾經設計一堂課,請學生想像自己在書桌上被縮小,彷彿置身在一座巨大無比的城市或森林中,接著創造出奇幻的歷險故事……
本學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徵文的一個主題是「優質教育」。經由引導,學生不但可以認識議論文的架構和陳述技巧,也會建立起公民意識,不只關心自己的權益,同時積極關心並參與推動群體福址的活動。
劉思源:《短耳兔》(台北:親子天下,2006。)   兔子冬冬的耳朵從小就跟別的兔子不一樣,他的耳朵小小的、圓圓的、肥肥的。一開始他不以為意,但是,他漸漸發現,為什麼別的兔子的耳朵這麼修長,惟獨自己不一樣呢?   於是,他開始展開長耳朵計畫,。
如何應付公職作文考試中的知性題?本文教讀者運用「O.R.E.O MAP」的架構表拆解題目,快速組織思緒,進行文章布局。平時可運用這張架構表做練習,一旦熟悉表格內容,考試時腦海裡自然會呈現清楚的文章架構。
帶學生設計班規不僅可用於寫作訓練,加強議論能力,也可以運用在班級事務的管理上,讓學生自由提案,然後在班會一同討論、表決、擬定獎懲辦法,打造公民和法律素養。
《橘色的馬》/劉旭恭(台北:小魯文化,2021) 橘色的馬在大城市生活很久了,但他始終鬱鬱寡歡,因為有一件事一直壓在他的心上,那就是,他想找到他的親生哥哥。 他手上唯一有的線索,便是那具有裂痕的半張相片。茫茫人海中,該從何找起呢?
寫景練習不一定要寫風景,從他們最熟悉的生活環境寫起,反而能達到絕佳的學習效果。我曾經設計一堂課,請學生想像自己在書桌上被縮小,彷彿置身在一座巨大無比的城市或森林中,接著創造出奇幻的歷險故事……
本學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徵文的一個主題是「優質教育」。經由引導,學生不但可以認識議論文的架構和陳述技巧,也會建立起公民意識,不只關心自己的權益,同時積極關心並參與推動群體福址的活動。
劉思源:《短耳兔》(台北:親子天下,2006。)   兔子冬冬的耳朵從小就跟別的兔子不一樣,他的耳朵小小的、圓圓的、肥肥的。一開始他不以為意,但是,他漸漸發現,為什麼別的兔子的耳朵這麼修長,惟獨自己不一樣呢?   於是,他開始展開長耳朵計畫,。
如何應付公職作文考試中的知性題?本文教讀者運用「O.R.E.O MAP」的架構表拆解題目,快速組織思緒,進行文章布局。平時可運用這張架構表做練習,一旦熟悉表格內容,考試時腦海裡自然會呈現清楚的文章架構。
帶學生設計班規不僅可用於寫作訓練,加強議論能力,也可以運用在班級事務的管理上,讓學生自由提案,然後在班會一同討論、表決、擬定獎懲辦法,打造公民和法律素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書裏這麼寫著:「現在已經到了老人年紀的我,再回到故鄉的森林裏,如果遇到是小孩子的我,該說些什麼話才好呢?」他這麼告訴年輕的自己:「你長大之後,也要繼續保持現在心中的想法唷!只要用功念書,累積經驗,把它伸展下去。現在的你,便會在你長大之後的身體裏活下去。
Thumbnail
學弟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勸諫」嚇得不輕,不過待片刻的冷靜過後,緊接而來的是很真誠的發言。 「可能我太久沒有感受到競賽的刺激,才會這幾天這麼投入。回想起當初高中的時候可以單純的寫詩,真的是蠻懷念的」 「單純真的很重要呢!」 每首詩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有的父母會認為,乖小孩就是要成績好、多才多藝。但
Thumbnail
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不要他考不及格或留級,光會打他、罵他,還有講更嚴厲的話:「你下次再這樣.....我就給你怎樣.....」不要講這個。如果這一招很有用,小孩都出類拔萃了?問題是沒有!小孩這樣被折騰,心理變態的很多。所以,要給他(子女)「除障」,去除障礙、消業障,多給他助印佛經,讓他開智慧
Thumbnail
1.兒少文學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性嗎? 2.我們常在講的教育性真的是教育嗎? 3.還是那其實只是規訓的偽裝? 4.這是個長年困擾大家的問題,甚至是困境。 5.而想像力和美,在教育中又扮演何種作用? 6.這次想從伯寧罕的《和甘伯伯一起去遊河》來探索跳脫此困境和了解美、想像力在教育中的基進力量。
孩子寫字作業的背後,是家長期待和孩子的心聲交錯。是否應該要求孩子擦掉重寫字跡?這不僅關乎孩子的寫字能力,更牽動著親子關係的微妙平衡…
Thumbnail
寫作能力越來越重要,各國趨勢皆然。 但即使各界呼籲重視作文,但是,就我的觀察孩子的作文能力還是每況愈下,甚至可以說「作文是現代孩子的酷刑??」,尤其是國小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 我們的建議是:多多閱讀,文字的閱讀,大量閱讀,長文閱讀,找回往日的人類腦袋結構。有結構,有內容,有料。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要求孩子寫好字」是一回事,讓孩子能夠懂得大人寫字的美感,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書裏這麼寫著:「現在已經到了老人年紀的我,再回到故鄉的森林裏,如果遇到是小孩子的我,該說些什麼話才好呢?」他這麼告訴年輕的自己:「你長大之後,也要繼續保持現在心中的想法唷!只要用功念書,累積經驗,把它伸展下去。現在的你,便會在你長大之後的身體裏活下去。
Thumbnail
學弟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勸諫」嚇得不輕,不過待片刻的冷靜過後,緊接而來的是很真誠的發言。 「可能我太久沒有感受到競賽的刺激,才會這幾天這麼投入。回想起當初高中的時候可以單純的寫詩,真的是蠻懷念的」 「單純真的很重要呢!」 每首詩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有的父母會認為,乖小孩就是要成績好、多才多藝。但
Thumbnail
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不要他考不及格或留級,光會打他、罵他,還有講更嚴厲的話:「你下次再這樣.....我就給你怎樣.....」不要講這個。如果這一招很有用,小孩都出類拔萃了?問題是沒有!小孩這樣被折騰,心理變態的很多。所以,要給他(子女)「除障」,去除障礙、消業障,多給他助印佛經,讓他開智慧
Thumbnail
1.兒少文學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性嗎? 2.我們常在講的教育性真的是教育嗎? 3.還是那其實只是規訓的偽裝? 4.這是個長年困擾大家的問題,甚至是困境。 5.而想像力和美,在教育中又扮演何種作用? 6.這次想從伯寧罕的《和甘伯伯一起去遊河》來探索跳脫此困境和了解美、想像力在教育中的基進力量。
孩子寫字作業的背後,是家長期待和孩子的心聲交錯。是否應該要求孩子擦掉重寫字跡?這不僅關乎孩子的寫字能力,更牽動著親子關係的微妙平衡…
Thumbnail
寫作能力越來越重要,各國趨勢皆然。 但即使各界呼籲重視作文,但是,就我的觀察孩子的作文能力還是每況愈下,甚至可以說「作文是現代孩子的酷刑??」,尤其是國小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 我們的建議是:多多閱讀,文字的閱讀,大量閱讀,長文閱讀,找回往日的人類腦袋結構。有結構,有內容,有料。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要求孩子寫好字」是一回事,讓孩子能夠懂得大人寫字的美感,又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