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加盟吸金卻沒事的精心套路

如何用加盟吸金卻沒事的精心套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二年前接了一個案件,這案件讓我見識到如何事先設計遊走詐騙邊緣,用加盟名義吸金,最後背後藏鏡人賺翻卻沒事的精心設計套路:

一、如何吸引民眾:加盟廣告打保證獲利的「被動收入」,並標榜和知名連鎖超市超商合作

誰不想躺著在家就有被動收入?加盟飲料店或早餐店還要自己做多累呀?這家加盟總部抓住大眾心裡,廣告加盟他包到好不用百萬,躺在家裡每天就有被動收入幾千元。

這家加盟總部在網頁和加盟展上都會展示店鋪設在知名連鎖超市超商的照片,讓加盟者以為既然這家加盟總部可以設在知名連鎖超市超商,而知名超市超商應該不會隨便和阿里不打的廠商合作,因而取信加盟者。

再加上業務人員的話術,明明只是承租超市空間或和超商房東承租隔壁或前面的空間,卻講的好像和連鎖超市超商策略聯盟一樣。

二、如何讓檢察官、消保官等都不想管:白紙黑字簽買賣契約

加盟者想要加盟的話,這家加盟總部會要求加盟者付錢後簽「買賣契約」。

就算加盟者付錢後發生種種爭議有被騙的感覺,但在法律上這家加盟總部還不構成刑法上詐騙。如果加盟者提出詐欺告訴,檢察官多會認為算「假性財產犯罪」,進而強烈建議加盟者提起民事訴訟與最後不起訴加盟總部。

因為雙方都簽訂有契約,就算有契約不履行的情形,縱使假加盟總部出於惡意而有遲延給付或不為給付的情況,如果加盟者無法證明假加盟總部有詐欺犯罪的積極證據,不能僅用違反契約來說服檢察官自始有詐欺取財的犯意。

那如何讓消保官不想管了?因為這家加盟總部提供的契約的文件都顯示加盟者是付錢是為了經營賺錢,這時候不是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的消費關係,消費官不管。因為加盟者只有拿到買賣契約,如果直接拿著買賣契約去公平會檢舉,公平會也可能說這是民事爭議,它們不管。

三、如何規避責任:當爭議越來越多,就解散公司再用人頭成立新公司

如果遇到堅持的加盟者而且爭議越來越多時,這家加盟總部就「斷尾求生」,把原來的公司解散,再成立新的公司去招募加盟。

當加盟者追究責任連公司負責人一起告時,公司的負責人是人頭,背後藏鏡人說你咬我呀。

最奇妙的是,網路上隨便查這家加盟總部爭議一堆,卻沒有記者報導。

raw-image


avatar-img
P律師的沙龍
1.4K會員
186內容數
將繁雜難懂的法律專業知識,透過淺顯易讀的文章讓你了解問題並應用觀念,讓大家都能逐步建立正確生活法律的觀念,自然能夠選擇「趨吉避凶」的行為模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法律系學生在上公司法或證券交易法時,老師應該都會上到庫藏股(公司買回公司自己的股份),也應該會上到公司買回自己股份,是為了護盤、作為可轉債來源或激勵員工。庫藏股除了在法律上有其意義外,從過去經驗與文獻來看,也可以觀察一公司實施庫藏股的歷史紀錄來挑選好的股票。
前幾周寫到,有位朋友來問說有家公司一年稅後淨利二千萬,老闆找他投資幾百萬。我說這時第一個要思考的問題是:如果一家公司稅後淨利二千萬,為什麼他要找你投資?執業以來看了太多投資陷阱的法律爭議,我自己後來的體悟是,要自問如果這家公司這麼賺錢,為什麼要找你投資?
我回想曾經接觸過的詐騙案件犯罪者與被害者,如何從中學習經驗,摘選出盡可能不上當的方法。白話說,就是如何幫助常被騙的人改變容易被詐騙的體質,這一週記錄了以下幾點。
這星期同事務所的合署律師接了一件直銷諮詢案件,是一位年輕人被朋友拉進某直銷,大概花了六位數買商品後,經過快一個月了,發現產品不好賣,獎金好像也沒想像中多,想要安然無恙退出,故先來諮詢律師怎麼處理。
前幾天中午和朋友午餐,朋友聊到他自己一個人最近成立一家有限公司。現在他個人需要資金,他問幫他設立公司的業者:可不可以把錢從公司帳戶轉回到自己的帳戶?幫他設立公司的業者說:可以,沒問題!只要驗資設立公司後把錢放在公司帳戶七天後,就可以轉回自己個人帳戶。
過年和老婆回屏東娘家,除夕和老婆家人親戚一起吃年夜飯。老婆表哥聊到最近朋友的公司著手公開發行上市櫃計畫,找了表哥上船買這家未上市櫃公司股票。老婆表哥說:我都快五十了,能不能提早退休就看這次了。我問老婆表哥:有簽契約嗎?他回:朋友找,不用啦。
法律系學生在上公司法或證券交易法時,老師應該都會上到庫藏股(公司買回公司自己的股份),也應該會上到公司買回自己股份,是為了護盤、作為可轉債來源或激勵員工。庫藏股除了在法律上有其意義外,從過去經驗與文獻來看,也可以觀察一公司實施庫藏股的歷史紀錄來挑選好的股票。
前幾周寫到,有位朋友來問說有家公司一年稅後淨利二千萬,老闆找他投資幾百萬。我說這時第一個要思考的問題是:如果一家公司稅後淨利二千萬,為什麼他要找你投資?執業以來看了太多投資陷阱的法律爭議,我自己後來的體悟是,要自問如果這家公司這麼賺錢,為什麼要找你投資?
我回想曾經接觸過的詐騙案件犯罪者與被害者,如何從中學習經驗,摘選出盡可能不上當的方法。白話說,就是如何幫助常被騙的人改變容易被詐騙的體質,這一週記錄了以下幾點。
這星期同事務所的合署律師接了一件直銷諮詢案件,是一位年輕人被朋友拉進某直銷,大概花了六位數買商品後,經過快一個月了,發現產品不好賣,獎金好像也沒想像中多,想要安然無恙退出,故先來諮詢律師怎麼處理。
前幾天中午和朋友午餐,朋友聊到他自己一個人最近成立一家有限公司。現在他個人需要資金,他問幫他設立公司的業者:可不可以把錢從公司帳戶轉回到自己的帳戶?幫他設立公司的業者說:可以,沒問題!只要驗資設立公司後把錢放在公司帳戶七天後,就可以轉回自己個人帳戶。
過年和老婆回屏東娘家,除夕和老婆家人親戚一起吃年夜飯。老婆表哥聊到最近朋友的公司著手公開發行上市櫃計畫,找了表哥上船買這家未上市櫃公司股票。老婆表哥說:我都快五十了,能不能提早退休就看這次了。我問老婆表哥:有簽契約嗎?他回:朋友找,不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