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係裡照見自己的脆弱與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戴阿德勒眼鏡看戲劇】

戲劇《#俗女養成記2》在播出期間屢屢創下高收視率的紀錄。不論是人物角色的設定與發展、第一季與第二季的比較、童年與現今兩個時期的對照,都掀起熱烈的討論。

我很喜歡編劇與導演的手法。在童年小嘉玲與長大陳嘉玲角色之間巧妙地切換,我們可以從童年時期看見每個人的生命風格,也可以從現在卡關的挑戰,重新整理過去的因應方式。

然而,過去好用的習慣模式,在面對眼前的困難時,可能已不再適用。兒時用來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帶著不成熟的思維,也可能因能力不足而作出不合邏輯的決定,對應現在遇上的處境,不見得能夠迎刃而解,甚至會讓我們陷入更辛苦、更膠著的困境。

還好,長大後的我們,可以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風格,重新為自己做選擇與決定,這便是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軟性決定論。

在第六帖颱風夜的劇情中,除了嘉玲母女檔的擁抱吸睛畫面,俗女的親密夥伴蔡永森也佔了重要戲份。一起來看看他的生命風格,他又做了什麼決定?

----------<<<微微雷線>>>----------

以「為別人著想」堆砌自己的生命風格

為了顧家,他放棄自己所愛的棒球,彷彿也放棄了自己的熱情。國中時期的蔡永森,很喜歡打棒球,也很有天份,但為了幫忙媽媽的麵攤,他選擇退出棒球隊,當小嘉玲衝來質問時,他只回了你不懂;長大後的蔡永森,被嘉玲媽逼婚並質疑收入,為了想要有較高的薪水,他又捨去棒球教練的工作。

當情況不如己意,蔡永森總是選擇隱忍,假裝一切沒事。他一貫的溫柔作風,總能在身邊的人需要時,適時伸出溫暖的雙手,對媽媽是、對陳嘉玲也是,但是內心卻吞忍了許多的不舒服,平時多能忍耐,但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或是觸碰到痛點,則是極力反擊。

用摔東西表達憤怒感受,是蔡永森發洩情緒的模式。國中時,蔡永森一氣之下,摔了碗盤,與陳嘉玲為生活、為要不要小孩而爭執時,他又摔了杯子;不論是童年時期或是長大之後,蔡永森用摔東西表現盛怒,這是他處理情緒的方式,也是杏仁核啟動時的攻擊反應,而且,他的言語中,充滿了攻擊對方的用詞,這也呈現出蔡永森內在的自卑感。

#自卑感就是我們的痛點,被踩到時,為了保護自己,會奮力一擊。對蔡永森來說,他沒有所謂經濟無虞的好家境、沒有溫暖的父愛、沒有可以不顧一切就任性的機會,這些不如人的內在感受便是自卑感,當碰觸到這些點時,他用強烈的語言攻擊對方。

面對關係衝突時,他總是選擇切斷連結並獨自離開。第六帖最讓人揪心的一幕就是蔡永森帶著偽裝的雨傘,站在大雨裡哭泣的畫面,許多人的心也跟著落淚,在關係最困難、最需要好好對話時,他選擇離開,選擇迴避、也選擇獨自承受。

看似被決定,其實也是自己的決定。蔡永森怒吼,同居、傢俱、甚至牆壁顏色等大小事,都是由陳嘉玲決定,一如兒時的家庭狀況,爸媽的婚姻關係,也不是蔡永森可以決定,小時候的無能為力,無法自立,只能選擇安然於當下,長大後,他仍決定隱忍這些被決定的不舒服感受。

溫柔體貼的蔡永森沒有預備好面對關係衝突時的處理方式。

#重新正視內在需求

如果可以,請多一些在乎給自己、多一些溫柔給自己。蔡永森有自己的想法,總在以顧全大局為前提之下,忽略自己的內在渴望,試著練習多聽聽內心的聲音,檢視自己的想法,在照顧他人與自己的需求之間找到平衡,而不是一味地滿足別人期待,而留下許多忿忿不平或委屈難過的感受。

#帶著勇氣練習新的溝通模式

如果可以,請多一些溝通互動的練習,在關係裡體會不同以往的經驗。面對衝突,若總是以離開、迴避處理,沒有機會讓對方知道自己真實的想法,也就沒有機會被理解,更沒有機會商討兩人可接受的方式;而當內在想法能夠好好地說出來時,才有機會被對方聽見,試著澄清與對話,才有機會有新的處理方式,進而在關係中有新的互動模式。

我們都是帶著自己的生命風格進入人際或親密關係,在發生衝突時,試著練習看見自己的內在渴望,帶著勇氣展開新的互動模式,透過彼此的對話與理解,找到關係裡的平衡與舒適感。

照片來源: 俗女養成記華視娛樂show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所是,靜行式的沙龍
0會員
12內容數
2023/09/25
舞台劇《倒數婚姻》 舞台布幕上秀出大大的「倒數婚姻」主題字樣,我才終於看懂美術設計的巧思。每個字都方正,卻藏著部分左右顛倒的鏡像效果,看似對又好像錯、看似正又好像反,鏡映關係中彼此的渴望與脆弱。 這部戲劇採用倒敘手法,從婚姻觸礁回溯到相愛初衷,探索著「我們的婚姻,從哪裡開始出了錯?」
Thumbnail
2023/09/25
舞台劇《倒數婚姻》 舞台布幕上秀出大大的「倒數婚姻」主題字樣,我才終於看懂美術設計的巧思。每個字都方正,卻藏著部分左右顛倒的鏡像效果,看似對又好像錯、看似正又好像反,鏡映關係中彼此的渴望與脆弱。 這部戲劇採用倒敘手法,從婚姻觸礁回溯到相愛初衷,探索著「我們的婚姻,從哪裡開始出了錯?」
Thumbnail
2023/04/02
昨晚公視台語台首播的《#阿波羅男孩》,改編自故事工廠兩年前首演的舞台劇《#星空男孩》。兩者的故事主軸差異不大,從主要照顧者、手足的角度切入,探討自閉症家庭議題。 電影的好處是可以從大螢幕近距離觀看演員們的細緻表情與情緒轉折。
Thumbnail
2023/04/02
昨晚公視台語台首播的《#阿波羅男孩》,改編自故事工廠兩年前首演的舞台劇《#星空男孩》。兩者的故事主軸差異不大,從主要照顧者、手足的角度切入,探討自閉症家庭議題。 電影的好處是可以從大螢幕近距離觀看演員們的細緻表情與情緒轉折。
Thumbnail
2023/03/31
自閉症相關議題是我關注的焦點之一。進入諮商領域,我一直有機會與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兒童互動,我真心認為他們是優質的生命,有著豐富的學識以及對待事物獨特的眼光。 然而,他們在適應生活上遇到極大的挑戰。 故事工廠推出新作品《星空男孩 Space Boy》描繪出自閉症的特質及其家人互動的狀況。
Thumbnail
2023/03/31
自閉症相關議題是我關注的焦點之一。進入諮商領域,我一直有機會與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兒童互動,我真心認為他們是優質的生命,有著豐富的學識以及對待事物獨特的眼光。 然而,他們在適應生活上遇到極大的挑戰。 故事工廠推出新作品《星空男孩 Space Boy》描繪出自閉症的特質及其家人互動的狀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戲劇《俗女養成記2》在播出期間屢屢創下高收視率的紀錄。不論是人物角色的設定與發展、第一季與第二季的比較、童年與現今兩個時期的對照,都掀起熱烈的討論。
Thumbnail
戲劇《俗女養成記2》在播出期間屢屢創下高收視率的紀錄。不論是人物角色的設定與發展、第一季與第二季的比較、童年與現今兩個時期的對照,都掀起熱烈的討論。
Thumbnail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看【俗女養成記】又哭又笑的戲劇段落,最珍貴的就是感同身受。第一季主打「四十歲才開始」的女性生存焦慮,到第二季描繪的「家與家人」的生活與愛的羈絆…
Thumbnail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看【俗女養成記】又哭又笑的戲劇段落,最珍貴的就是感同身受。第一季主打「四十歲才開始」的女性生存焦慮,到第二季描繪的「家與家人」的生活與愛的羈絆…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2 應該是第一部我喜歡2勝過於1的作品!! 雖然很多人對於續集會很擔心 是不是單純蹭著熱度拍的? 但導演編劇們還是有好好花時間寫劇本的 而且俗女就是會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的事情啊 根本不用擔心沒故事可說 可能是因為我沒那麼喜歡喜劇浮誇的風格 也可能是因為對這些角色已經有感情了 第二季還是很多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2 應該是第一部我喜歡2勝過於1的作品!! 雖然很多人對於續集會很擔心 是不是單純蹭著熱度拍的? 但導演編劇們還是有好好花時間寫劇本的 而且俗女就是會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的事情啊 根本不用擔心沒故事可說 可能是因為我沒那麼喜歡喜劇浮誇的風格 也可能是因為對這些角色已經有感情了 第二季還是很多
Thumbnail
我們總是在人生的路上用掉很多時間跟家人、朋友、愛人和那些我們會遇到的人建立關係,總是這麼想要得到那些我們所在乎的人他們的認同,於是經常忘記了自己想要的、不要的,於是收斂著不去表現自己的膽怯和害怕。
Thumbnail
我們總是在人生的路上用掉很多時間跟家人、朋友、愛人和那些我們會遇到的人建立關係,總是這麼想要得到那些我們所在乎的人他們的認同,於是經常忘記了自己想要的、不要的,於是收斂著不去表現自己的膽怯和害怕。
Thumbnail
磕磕絆絆了四十年,嘉玲終於開始起步,學習去愛自己,學習在愛裡闊步,或許分分合合,但許多道理與事情,就是在一擺一盪之間,才有了圓滑的曲線,才有了堅定的篤信;情感是如此,跟自己的相處也如此,繞繞轉轉,曲折蜿蜒又何妨,要是少了迷路,我們怎麼會知道,要割棄什麼,又要抓緊什麼。
Thumbnail
磕磕絆絆了四十年,嘉玲終於開始起步,學習去愛自己,學習在愛裡闊步,或許分分合合,但許多道理與事情,就是在一擺一盪之間,才有了圓滑的曲線,才有了堅定的篤信;情感是如此,跟自己的相處也如此,繞繞轉轉,曲折蜿蜒又何妨,要是少了迷路,我們怎麼會知道,要割棄什麼,又要抓緊什麼。
Thumbnail
我是俗女的忠實觀眾,雖然說第一季我是等他播畢又過一段時間後才看的, 不過第一季看完,除了每個角色個性都很鮮明以及每個畫面都充滿情感外,深深感受到自己曾經也是「陳嘉玲」,可能40歲那段我還沒辦法體會(本人剛23),但是在感情、家庭方面都是非常貼近事實。   俗女養成記迷人的點就是,其中某個畫面某句台
Thumbnail
我是俗女的忠實觀眾,雖然說第一季我是等他播畢又過一段時間後才看的, 不過第一季看完,除了每個角色個性都很鮮明以及每個畫面都充滿情感外,深深感受到自己曾經也是「陳嘉玲」,可能40歲那段我還沒辦法體會(本人剛23),但是在感情、家庭方面都是非常貼近事實。   俗女養成記迷人的點就是,其中某個畫面某句台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2》自開播以來,就挾帶超高人氣與收視率成為近期話題關注度最高的台劇之一。目前劇集已正式播出六集,而在第六集「颱風天」裡,角色們各自都在「心內作風颱」,他們都面臨了人生中如同颱風來襲般的風暴事件,再次引起觀眾們心有戚戚的情感經驗。第六集末尾的短短幾分鐘,相信逼出了許多人的鼻水和眼淚!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2》自開播以來,就挾帶超高人氣與收視率成為近期話題關注度最高的台劇之一。目前劇集已正式播出六集,而在第六集「颱風天」裡,角色們各自都在「心內作風颱」,他們都面臨了人生中如同颱風來襲般的風暴事件,再次引起觀眾們心有戚戚的情感經驗。第六集末尾的短短幾分鐘,相信逼出了許多人的鼻水和眼淚!
Thumbnail
這部戲的卡司真的是有夠強 也不負請到了這些好演員👍 整齣戲都非常的有韻味 而演員的表現又更為劇本加分! 俗女or淑女 其實做自己想要的樣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開始對於大小嘉玲穿插的手法還不太能適應 覺得有點像單元劇 但大嘉玲的故事太零碎.片段了 可是看到後來就很喜歡這個手法 每一集回想的小嘉玲都隱
Thumbnail
這部戲的卡司真的是有夠強 也不負請到了這些好演員👍 整齣戲都非常的有韻味 而演員的表現又更為劇本加分! 俗女or淑女 其實做自己想要的樣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開始對於大小嘉玲穿插的手法還不太能適應 覺得有點像單元劇 但大嘉玲的故事太零碎.片段了 可是看到後來就很喜歡這個手法 每一集回想的小嘉玲都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