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係裡照見自己的脆弱與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戴阿德勒眼鏡看戲劇】
戲劇《#俗女養成記2》在播出期間屢屢創下高收視率的紀錄。不論是人物角色的設定與發展、第一季與第二季的比較、童年與現今兩個時期的對照,都掀起熱烈的討論。
我很喜歡編劇與導演的手法。在童年小嘉玲與長大陳嘉玲角色之間巧妙地切換,我們可以從童年時期看見每個人的生命風格,也可以從現在卡關的挑戰,重新整理過去的因應方式。
然而,過去好用的習慣模式,在面對眼前的困難時,可能已不再適用。兒時用來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帶著不成熟的思維,也可能因能力不足而作出不合邏輯的決定,對應現在遇上的處境,不見得能夠迎刃而解,甚至會讓我們陷入更辛苦、更膠著的困境。
還好,長大後的我們,可以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風格,重新為自己做選擇與決定,這便是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軟性決定論。
在第六帖颱風夜的劇情中,除了嘉玲母女檔的擁抱吸睛畫面,俗女的親密夥伴蔡永森也佔了重要戲份。一起來看看他的生命風格,他又做了什麼決定?
----------<<<微微雷線>>>----------

以「為別人著想」堆砌自己的生命風格

為了顧家,他放棄自己所愛的棒球,彷彿也放棄了自己的熱情。國中時期的蔡永森,很喜歡打棒球,也很有天份,但為了幫忙媽媽的麵攤,他選擇退出棒球隊,當小嘉玲衝來質問時,他只回了你不懂;長大後的蔡永森,被嘉玲媽逼婚並質疑收入,為了想要有較高的薪水,他又捨去棒球教練的工作。
當情況不如己意,蔡永森總是選擇隱忍,假裝一切沒事。他一貫的溫柔作風,總能在身邊的人需要時,適時伸出溫暖的雙手,對媽媽是、對陳嘉玲也是,但是內心卻吞忍了許多的不舒服,平時多能忍耐,但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或是觸碰到痛點,則是極力反擊。
用摔東西表達憤怒感受,是蔡永森發洩情緒的模式。國中時,蔡永森一氣之下,摔了碗盤,與陳嘉玲為生活、為要不要小孩而爭執時,他又摔了杯子;不論是童年時期或是長大之後,蔡永森用摔東西表現盛怒,這是他處理情緒的方式,也是杏仁核啟動時的攻擊反應,而且,他的言語中,充滿了攻擊對方的用詞,這也呈現出蔡永森內在的自卑感。
#自卑感就是我們的痛點,被踩到時,為了保護自己,會奮力一擊。對蔡永森來說,他沒有所謂經濟無虞的好家境、沒有溫暖的父愛、沒有可以不顧一切就任性的機會,這些不如人的內在感受便是自卑感,當碰觸到這些點時,他用強烈的語言攻擊對方。
面對關係衝突時,他總是選擇切斷連結並獨自離開。第六帖最讓人揪心的一幕就是蔡永森帶著偽裝的雨傘,站在大雨裡哭泣的畫面,許多人的心也跟著落淚,在關係最困難、最需要好好對話時,他選擇離開,選擇迴避、也選擇獨自承受。
看似被決定,其實也是自己的決定。蔡永森怒吼,同居、傢俱、甚至牆壁顏色等大小事,都是由陳嘉玲決定,一如兒時的家庭狀況,爸媽的婚姻關係,也不是蔡永森可以決定,小時候的無能為力,無法自立,只能選擇安然於當下,長大後,他仍決定隱忍這些被決定的不舒服感受。
溫柔體貼的蔡永森沒有預備好面對關係衝突時的處理方式。

#重新正視內在需求

如果可以,請多一些在乎給自己、多一些溫柔給自己。蔡永森有自己的想法,總在以顧全大局為前提之下,忽略自己的內在渴望,試著練習多聽聽內心的聲音,檢視自己的想法,在照顧他人與自己的需求之間找到平衡,而不是一味地滿足別人期待,而留下許多忿忿不平或委屈難過的感受。

#帶著勇氣練習新的溝通模式

如果可以,請多一些溝通互動的練習,在關係裡體會不同以往的經驗。面對衝突,若總是以離開、迴避處理,沒有機會讓對方知道自己真實的想法,也就沒有機會被理解,更沒有機會商討兩人可接受的方式;而當內在想法能夠好好地說出來時,才有機會被對方聽見,試著澄清與對話,才有機會有新的處理方式,進而在關係中有新的互動模式。
我們都是帶著自己的生命風格進入人際或親密關係,在發生衝突時,試著練習看見自己的內在渴望,帶著勇氣展開新的互動模式,透過彼此的對話與理解,找到關係裡的平衡與舒適感。
照片來源: 俗女養成記華視娛樂sho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電影《無聲》上映後,引起許多討論的聲量。這部電影探討校園安全事件,包括性侵、霸凌、聽障族群等議題,吸引社會大眾的關注,透過媒體報導與影評人的精闢剖析,掀起一波號召身邊親朋好友走進電影院的熱潮。 掌握三方向,家長自在與孩子談電影《無聲》觀後心得。
電影《靈魂急轉彎》是一部從2020年跨到2021年值得推薦的好片。皮克斯電影製作團隊的作品一向令人期待,這次因疫情而延至聖誕節上映,才短短三週時間,在台票房已經突破一億元,也受到影迷的喜愛與熱烈回應。
有些聲音,聽過就會盤旋在腦海中,電影《聽見歌 再唱》就有這樣的渲染魔力。預告片即深深吸引我,上映第一週我就走進電影院,直到現在,我仍為孩子認真的表情以及和諧的歌聲感動。
3月14日除了是白色情人節,也是國際數學日。我們在小學階段都學過,3.14 是圓周率(π)的近似值,國際數學聯盟(IMU)在2019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制定,正式通過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國際數學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Mathematics)。 近
電影《無聲》上映後,引起許多討論的聲量。這部電影探討校園安全事件,包括性侵、霸凌、聽障族群等議題,吸引社會大眾的關注,透過媒體報導與影評人的精闢剖析,掀起一波號召身邊親朋好友走進電影院的熱潮。 掌握三方向,家長自在與孩子談電影《無聲》觀後心得。
電影《靈魂急轉彎》是一部從2020年跨到2021年值得推薦的好片。皮克斯電影製作團隊的作品一向令人期待,這次因疫情而延至聖誕節上映,才短短三週時間,在台票房已經突破一億元,也受到影迷的喜愛與熱烈回應。
有些聲音,聽過就會盤旋在腦海中,電影《聽見歌 再唱》就有這樣的渲染魔力。預告片即深深吸引我,上映第一週我就走進電影院,直到現在,我仍為孩子認真的表情以及和諧的歌聲感動。
3月14日除了是白色情人節,也是國際數學日。我們在小學階段都學過,3.14 是圓周率(π)的近似值,國際數學聯盟(IMU)在2019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制定,正式通過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國際數學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Mathematics)。 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怎麼知道自己愛不愛一個人?從「喜歡」一直到經驗「愛」,從說出「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最後醒在關係裡的無所畏懼,才「知道」自己愛著一個人。內容樸實無華,只保留最大的真誠,描述發現「我無法再帶著惡意看待對方」作為愛的體現。最終,伴侶給我的愛,與我發現對她的愛,讓我將愛情的體驗延伸至對世界的愛。
Thumbnail
前些日子把《換乘戀愛3》看完了!《換乘戀愛》是找來多對分手情侶,一同住在一起,找回逝去的愛或是尋找新戀情的戀愛綜藝節目。看了一二三季,坦白說蠻喜歡這季的出演者,雖然比較沒有前兩季的名場面,但有許多時刻彷彿都能跟著他們一起喜怒哀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依附理論在親密關係中的重要性,闡述了依附風格如何影響個體的關係動態。文章指出,安全型依附可以促進健康的關係,而不安全的依附則可能造成困擾。透過各種心理學觀點,包括人本主義和認知行為心理學,我們能理解並修復過去的創傷,從而在愛與信任中重新建立連結和安全感。
Thumbnail
結構化,也可以說是一種場面構成。 比如你去家裡附近新開的牙醫診所,從掛號、叫號、診療室、牙醫的評估與治療、治療計畫、回診,也是一種場面構成,你大概知道會怎麼進行,所以你不會幻想牙醫拿虎口鉗打開你的嘴巴(可能第一次去會吧?),後續也就比較能安心參與。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與蔡兄的隨意對話探索了各種有趣的社會議題,從健保政策到全民運動的鼓勵。透過他們的閒聊,作者提出了針對目前臺灣社會的觀察與建議,試圖引發公眾對政策執行的思考,並對未來的可能性進行展望。這些小人物的想法雖然非正式,卻充滿了幽默與智慧,值得一讀。
最近一邊工作一邊看風水世家的重播。很多人不是很認同八點檔,覺得沒營養,劇情又灑狗血,但我無聊的時候還是會聽、會看。 原因無他,就是想看看編劇多麼異於常人,看看這些角色的個性、遇到的事情。總讓我有些感想、有些啟發,值得分析。 最近看到楊愛眉做人第三者,最後失戀回老家。
Thumbnail
幾年前在徐漢強導演執導的熱賣電影《返校》中,有一位說話口音純正如土生土長台灣人的香港演員備受關注。幾年後,她的名字因為同為演員的男友劉俊謙而再次成為話題。她是蔡思韵,被香港媒體以「稀有動物」稱呼的科班出身演員,最近即將來台灣參與多部戲劇演出。在正式進組拍攝前,剛好有機會和她聊聊,無論是從她言談中流露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深刻探討了人性、情感、面對生活及態度的主題。主要角色簡慶芬不斷與自己做對比,進而對比自己與他人的生活。文章描述了她對社會期望、親友關係和自身價值的掙扎。全文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探索了人心的癥結,以及選擇的最終結果。故事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所面對的內心掙扎和選擇。
Thumbnail
這部大熱門劇情關係中的遺憾、工作升遷的挫敗感和糾纏的伴侶關係顯示了現代社會的寫實與不完美。這篇文章討論了每個角色在劇中所呈現的不同面向,並提供了茉莉花原精的植物療癒力。該劇能引起觀眾共鳴,因為它貼近生活,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性與價值。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找到了,不必努力讓人喜愛的我:40則插圖日誌×40則心靈諮商,活得越來越輕鬆! 沒有一種關係是只要單方面忍讓就好;在隱忍的過程裡,你就已經過得不好了。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怎麼知道自己愛不愛一個人?從「喜歡」一直到經驗「愛」,從說出「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最後醒在關係裡的無所畏懼,才「知道」自己愛著一個人。內容樸實無華,只保留最大的真誠,描述發現「我無法再帶著惡意看待對方」作為愛的體現。最終,伴侶給我的愛,與我發現對她的愛,讓我將愛情的體驗延伸至對世界的愛。
Thumbnail
前些日子把《換乘戀愛3》看完了!《換乘戀愛》是找來多對分手情侶,一同住在一起,找回逝去的愛或是尋找新戀情的戀愛綜藝節目。看了一二三季,坦白說蠻喜歡這季的出演者,雖然比較沒有前兩季的名場面,但有許多時刻彷彿都能跟著他們一起喜怒哀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依附理論在親密關係中的重要性,闡述了依附風格如何影響個體的關係動態。文章指出,安全型依附可以促進健康的關係,而不安全的依附則可能造成困擾。透過各種心理學觀點,包括人本主義和認知行為心理學,我們能理解並修復過去的創傷,從而在愛與信任中重新建立連結和安全感。
Thumbnail
結構化,也可以說是一種場面構成。 比如你去家裡附近新開的牙醫診所,從掛號、叫號、診療室、牙醫的評估與治療、治療計畫、回診,也是一種場面構成,你大概知道會怎麼進行,所以你不會幻想牙醫拿虎口鉗打開你的嘴巴(可能第一次去會吧?),後續也就比較能安心參與。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與蔡兄的隨意對話探索了各種有趣的社會議題,從健保政策到全民運動的鼓勵。透過他們的閒聊,作者提出了針對目前臺灣社會的觀察與建議,試圖引發公眾對政策執行的思考,並對未來的可能性進行展望。這些小人物的想法雖然非正式,卻充滿了幽默與智慧,值得一讀。
最近一邊工作一邊看風水世家的重播。很多人不是很認同八點檔,覺得沒營養,劇情又灑狗血,但我無聊的時候還是會聽、會看。 原因無他,就是想看看編劇多麼異於常人,看看這些角色的個性、遇到的事情。總讓我有些感想、有些啟發,值得分析。 最近看到楊愛眉做人第三者,最後失戀回老家。
Thumbnail
幾年前在徐漢強導演執導的熱賣電影《返校》中,有一位說話口音純正如土生土長台灣人的香港演員備受關注。幾年後,她的名字因為同為演員的男友劉俊謙而再次成為話題。她是蔡思韵,被香港媒體以「稀有動物」稱呼的科班出身演員,最近即將來台灣參與多部戲劇演出。在正式進組拍攝前,剛好有機會和她聊聊,無論是從她言談中流露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深刻探討了人性、情感、面對生活及態度的主題。主要角色簡慶芬不斷與自己做對比,進而對比自己與他人的生活。文章描述了她對社會期望、親友關係和自身價值的掙扎。全文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探索了人心的癥結,以及選擇的最終結果。故事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所面對的內心掙扎和選擇。
Thumbnail
這部大熱門劇情關係中的遺憾、工作升遷的挫敗感和糾纏的伴侶關係顯示了現代社會的寫實與不完美。這篇文章討論了每個角色在劇中所呈現的不同面向,並提供了茉莉花原精的植物療癒力。該劇能引起觀眾共鳴,因為它貼近生活,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性與價值。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找到了,不必努力讓人喜愛的我:40則插圖日誌×40則心靈諮商,活得越來越輕鬆! 沒有一種關係是只要單方面忍讓就好;在隱忍的過程裡,你就已經過得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