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用行動證明數學並非「不會就是不會」

2023/03/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戴阿德勒眼鏡看電影】
3月14日除了是白色情人節,也是國際數學日。我們在小學階段都學過,3.14 是圓周率(π)的近似值,國際數學聯盟(IMU)在2019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制定,正式通過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國際數學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Mathematics)。
近幾年,國內一些喜愛數學的團體特別在這個日子舉辦活動。例如科教館與中華民國數學會串連一些大學科系及組織主辦國際數學日活動,推廣數學與各領域、想法和創意做連結。
然而,數學卻是許多人成長過程很害怕的科目之一。許多人都聽過「數學不會就是不會」,雖是玩笑話,卻是很多人的心聲,而且時至今日,仍存在著「因為是女生,所以數學不好」的刻板印象。
我想起幾年前在女性影展看過的紀錄片《學數學的女孩們》。這部電影主要呈現兩位學有專精又揚名國際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如何走上研究數學這條路,又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之中取得平衡。
「平等」是我在這部片看到的第一個重點。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男女是平等的,她們應該被賦予發展她們潛能的機會;電影中的兩位數學家皆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專研在數學領域中,不受限性別的影響,反而更看見自己穩定持續的優勢能力。
研究數學是合作而非競爭。片中的主角提到,數學是團體互相討論激盪、一起解決問題,並不是同儕間的彼此競爭,若要競爭是針對數學題目;想起國中階段和同學沈迷於因式分解的解題,同學會挑選有難度的題目做挑戰,先解出來的人要教其他人,這也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社會情懷(social feeling)」,強調合作與貢獻,沈浸在數學領域中,我們看到彼此合作,也能貢獻自己能力彼此幫助。
片中主角們兼顧工作、家庭與友誼的平衡生活。我們的文化經常要求女性在事業與家庭中做選擇,兩位數學家皆以具體行動實踐阿德勒心理學的人生三大任務,即是工作、親密關係與友誼,在工作上努力精進,與伴侶建立家庭、攜手合作於數學等相關領域,並提攜後輩研究生,鼓勵他們人生就像三腳架,必須發展研究之外的生命面向,才會是穩定的。
學數學沒有性別限制,學不同學科或技能,也需要跳脫原本的刻板印象。阿德勒曾分享自身經驗,在他小時候數學也不好,老師甚至認為他只能做裁縫,他並未受限於此,讓潛能充分發揮,因而有了不同的人生發展。
因此,和孩子一起看看這部勵志的紀錄片,鼓勵孩子克服眼前的挑戰,讓潛力得以有空間成長,開展屬於自己的生涯方向。
    心所是,靜行式
    心所是,靜行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