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用行動證明數學並非「不會就是不會」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戴阿德勒眼鏡看電影】

3月14日除了是白色情人節,也是國際數學日。我們在小學階段都學過,3.14 是圓周率(π)的近似值,國際數學聯盟(IMU)在2019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制定,正式通過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國際數學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Mathematics)。

近幾年,國內一些喜愛數學的團體特別在這個日子舉辦活動。例如科教館與中華民國數學會串連一些大學科系及組織主辦國際數學日活動,推廣數學與各領域、想法和創意做連結。

然而,數學卻是許多人成長過程很害怕的科目之一。許多人都聽過「數學不會就是不會」,雖是玩笑話,卻是很多人的心聲,而且時至今日,仍存在著「因為是女生,所以數學不好」的刻板印象。

我想起幾年前在女性影展看過的紀錄片《學數學的女孩們》。這部電影主要呈現兩位學有專精又揚名國際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如何走上研究數學這條路,又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之中取得平衡。

「平等」是我在這部片看到的第一個重點。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男女是平等的,她們應該被賦予發展她們潛能的機會;電影中的兩位數學家皆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專研在數學領域中,不受限性別的影響,反而更看見自己穩定持續的優勢能力。

研究數學是合作而非競爭。片中的主角提到,數學是團體互相討論激盪、一起解決問題,並不是同儕間的彼此競爭,若要競爭是針對數學題目;想起國中階段和同學沈迷於因式分解的解題,同學會挑選有難度的題目做挑戰,先解出來的人要教其他人,這也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社會情懷(social feeling)」,強調合作與貢獻,沈浸在數學領域中,我們看到彼此合作,也能貢獻自己能力彼此幫助。

片中主角們兼顧工作、家庭與友誼的平衡生活。我們的文化經常要求女性在事業與家庭中做選擇,兩位數學家皆以具體行動實踐阿德勒心理學的人生三大任務,即是工作、親密關係與友誼,在工作上努力精進,與伴侶建立家庭、攜手合作於數學等相關領域,並提攜後輩研究生,鼓勵他們人生就像三腳架,必須發展研究之外的生命面向,才會是穩定的。

學數學沒有性別限制,學不同學科或技能,也需要跳脫原本的刻板印象。阿德勒曾分享自身經驗,在他小時候數學也不好,老師甚至認為他只能做裁縫,他並未受限於此,讓潛能充分發揮,因而有了不同的人生發展。

因此,和孩子一起看看這部勵志的紀錄片,鼓勵孩子克服眼前的挑戰,讓潛力得以有空間成長,開展屬於自己的生涯方向。

#國際數學日

#學數學的女孩們

#戴阿德勒眼鏡看電影

#阿德勒心理學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所是,靜行式的沙龍
0會員
12內容數
2023/09/25
舞台劇《倒數婚姻》 舞台布幕上秀出大大的「倒數婚姻」主題字樣,我才終於看懂美術設計的巧思。每個字都方正,卻藏著部分左右顛倒的鏡像效果,看似對又好像錯、看似正又好像反,鏡映關係中彼此的渴望與脆弱。 這部戲劇採用倒敘手法,從婚姻觸礁回溯到相愛初衷,探索著「我們的婚姻,從哪裡開始出了錯?」
Thumbnail
2023/09/25
舞台劇《倒數婚姻》 舞台布幕上秀出大大的「倒數婚姻」主題字樣,我才終於看懂美術設計的巧思。每個字都方正,卻藏著部分左右顛倒的鏡像效果,看似對又好像錯、看似正又好像反,鏡映關係中彼此的渴望與脆弱。 這部戲劇採用倒敘手法,從婚姻觸礁回溯到相愛初衷,探索著「我們的婚姻,從哪裡開始出了錯?」
Thumbnail
2023/04/02
昨晚公視台語台首播的《#阿波羅男孩》,改編自故事工廠兩年前首演的舞台劇《#星空男孩》。兩者的故事主軸差異不大,從主要照顧者、手足的角度切入,探討自閉症家庭議題。 電影的好處是可以從大螢幕近距離觀看演員們的細緻表情與情緒轉折。
Thumbnail
2023/04/02
昨晚公視台語台首播的《#阿波羅男孩》,改編自故事工廠兩年前首演的舞台劇《#星空男孩》。兩者的故事主軸差異不大,從主要照顧者、手足的角度切入,探討自閉症家庭議題。 電影的好處是可以從大螢幕近距離觀看演員們的細緻表情與情緒轉折。
Thumbnail
2023/03/31
自閉症相關議題是我關注的焦點之一。進入諮商領域,我一直有機會與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兒童互動,我真心認為他們是優質的生命,有著豐富的學識以及對待事物獨特的眼光。 然而,他們在適應生活上遇到極大的挑戰。 故事工廠推出新作品《星空男孩 Space Boy》描繪出自閉症的特質及其家人互動的狀況。
Thumbnail
2023/03/31
自閉症相關議題是我關注的焦點之一。進入諮商領域,我一直有機會與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兒童互動,我真心認為他們是優質的生命,有著豐富的學識以及對待事物獨特的眼光。 然而,他們在適應生活上遇到極大的挑戰。 故事工廠推出新作品《星空男孩 Space Boy》描繪出自閉症的特質及其家人互動的狀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3月14日除了是白色情人節,也是國際數學日。我們在小學階段都學過,3.14 是圓周率(π)的近似值,國際數學聯盟(IMU)在2019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制定,正式通過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國際數學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Mathematics)。 近
Thumbnail
3月14日除了是白色情人節,也是國際數學日。我們在小學階段都學過,3.14 是圓周率(π)的近似值,國際數學聯盟(IMU)在2019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制定,正式通過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國際數學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Mathematics)。 近
Thumbnail
❥ 自共學數學 ❥ 生活中的數學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 自共學數學 ❥ 生活中的數學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到底數學怎麼考試?同學說:有讀定理嗎?它是邏輯工具,有工具才能寫出邏輯通順的想法。
Thumbnail
到底數學怎麼考試?同學說:有讀定理嗎?它是邏輯工具,有工具才能寫出邏輯通順的想法。
Thumbnail
金石堂非讀BOOK試讀徵文活動:《拜託了!數學先生3:畢業前夕的戀愛不等式》|【感動完結篇】  數學,在求學階段,或許是一部分人頭痛的學科,卻也可能是一部分人愛不擇手的樂趣,又或者是像我一樣,很希望沉浸在數學解題的「破關爽度」裡,可偏偏總和數學  公式、原理原則背道而馳。至於作者向井湘吾 想在《拜託
Thumbnail
金石堂非讀BOOK試讀徵文活動:《拜託了!數學先生3:畢業前夕的戀愛不等式》|【感動完結篇】  數學,在求學階段,或許是一部分人頭痛的學科,卻也可能是一部分人愛不擇手的樂趣,又或者是像我一樣,很希望沉浸在數學解題的「破關爽度」裡,可偏偏總和數學  公式、原理原則背道而馳。至於作者向井湘吾 想在《拜託
Thumbnail
「數學除了是升學中的考試,也應該要很有趣」,對於數感實驗室創辦人賴以威來說,數學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喜歡與不喜歡,就只是一個學習科目。對於聞「數」倒退三步的孩子們來說,與其叫他們「算數學」,不如教他們「玩數學」。數感實驗室就是這樣的存在,以數學的思維凝視歷史、生活甚至是愛情。
Thumbnail
「數學除了是升學中的考試,也應該要很有趣」,對於數感實驗室創辦人賴以威來說,數學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喜歡與不喜歡,就只是一個學習科目。對於聞「數」倒退三步的孩子們來說,與其叫他們「算數學」,不如教他們「玩數學」。數感實驗室就是這樣的存在,以數學的思維凝視歷史、生活甚至是愛情。
Thumbnail
關於性別的不公允,並不是只有女性應當思考或推動的議題,也是婦女節的今日,無論性別都該思索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關於性別的不公允,並不是只有女性應當思考或推動的議題,也是婦女節的今日,無論性別都該思索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自學生現在學些什麼,媽媽早就看不見他的車尾燈,別說要教他,連聽他說都是莫明其妙,我們之間是怎麼溝通的呢?
Thumbnail
自學生現在學些什麼,媽媽早就看不見他的車尾燈,別說要教他,連聽他說都是莫明其妙,我們之間是怎麼溝通的呢?
Thumbnail
在「系列文章:學數學的意義在哪?(上篇) 」裡以家長關心的問題「如何學好數學」作結,但只知道學數學的基本方法並不足夠,因為學數學好比一趟漫長的旅途,除了要有旅行的工具之外,還要有動力、耐心、目標,才有可能不斷的往前走下去,因此這篇關注的問題,將會是「為何要學數學?」以及「數學之美」。
Thumbnail
在「系列文章:學數學的意義在哪?(上篇) 」裡以家長關心的問題「如何學好數學」作結,但只知道學數學的基本方法並不足夠,因為學數學好比一趟漫長的旅途,除了要有旅行的工具之外,還要有動力、耐心、目標,才有可能不斷的往前走下去,因此這篇關注的問題,將會是「為何要學數學?」以及「數學之美」。
Thumbnail
  「怎麼學好數學?」可能是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而「為什麼要學數學?」則是許多同學們的疑惑。「數學」在很多人心中就像一個大魔王,好像遇到他就束手無策,只能等著挨打。這系列文章希望以輕鬆的口吻,來回答上述學生、家長的常見問題,並給予一些建議。
Thumbnail
  「怎麼學好數學?」可能是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而「為什麼要學數學?」則是許多同學們的疑惑。「數學」在很多人心中就像一個大魔王,好像遇到他就束手無策,只能等著挨打。這系列文章希望以輕鬆的口吻,來回答上述學生、家長的常見問題,並給予一些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