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城專題】文化傳承的危機與轉機——福海宮搬遷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撰文:林瀚雲

丨一縷輕煙

咖啡的香氣散發在屋子裡,沙發上坐著幾人暢快地聊著,採訪告了個段落,我們一邊品嚐著手中的咖啡,一邊聽竹圍里的陳義盛里長分享當地趣聞。須臾,里長送我們出服務處,沿小路走進香火鼎盛的福海宮,並請福海宮總幹事為我們講解,總幹事很熱情的領著我們走遍廟的各個角落,一尊神像一個爐的說著,談話間爐裡的香飄揚起來,勾勒出二三往事。
福海宮前的晚霞(圖片來源/凱拔森林)

  • 註 1:陳義盛里長任期已於2022年底屆滿,本篇採訪時里長尚在任職中,故以此稱之。

丨福海宮從何而來

福海宮坐落於熙來攘往的竹圍市街中心,這裡最早為渡海來台的漳州人所建立的聚落,因此寺廟內供奉原鄉守護神開漳聖王的軍師輔信王公為主神,在地俗稱「竹圍王公」,又因為輔信王公多年來神蹟顯赫,深受大園沿海信眾愛戴,發展至今遠近馳名,與大園仁壽宮並稱「大園雙廟」。
百餘年歷史的廟宇最初誕生時頗負傳奇色彩,1853年6月,竹圍人陳佑為弘揚輔信王公信仰,隻身渡海前往福建漳浦,希望從當地輔信王公廟中分靈回台灣供奉,然而抵達漳浦後非但遭到當地人拒絕,還日夜守在輔信王公神像旁,唯恐被趁亂拿走。無奈之下陳佑只得駕船返台,卻於返程途中突遇大風浪,幾乎造成船隻翻覆,陳佑本人也陷入昏迷,此時朦朧中王公現身說道:「既秉志而來,何無功而返?」陳佑瞬間驚醒,卻發現船隻安然無恙的停在漳浦港口,領悟王公意思的陳佑立刻奔向王公廟,此時守護神像的當地百姓全都酣然入睡,於是順利手捧神像回到船上,駛回基隆港。
回台後起先將王公神像安放於陳佑竹圍的住家供鄉里民眾拜謁,隔年由陳佑、李德龍、李天財倡議,竹圍、沙崙、海口三地群眾積極響應,建廟計畫迅速展開,同年8月廟宇主體竣工,稱為「福海宮」。
日據時代的福海宮,收錄於《大園庄誌》(圖片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然而福海宮最初的樣貌已不復見,1895年日軍侵台,烽火造成部分廟殿損毀,後幾經增建,卻又於1990年遭遇大火,全殿幾乎化為灰燼,眾多神像受損。正當信眾十分憂心時,發現輔信王公完好無恙,僅鬍鬚些微受損,一時王公大顯神跡的故事傳開,媒體爭相報導,鄰里間也傳為佳話。災後,得益於輔信王公保護百姓的形象深植人心,短時間內募集捐款達三億之多,重建計畫順利進行,而新落成的廟宇迄今仍屹立於竹圍街上。

丨飛輦轎、過金火

百餘年來的代代相傳,使福海宮保留許多從清治時期傳承下來的民俗活動,其中「飛輦轎、過金火」的儀式更被桃園市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民間信仰認為過火能去除身上的汙穢,得到神明保佑,因此福海宮每年會於農曆三月初八輔信王公誕辰日,在地上鋪滿金紙並放火燃燒,過程中法師會撒下鹽和米,由信眾手扛著乘坐神明的輦轎通過焚燒的金紙堆,稱為「過金火」,場面十分震撼。
農曆三月初八的過金火儀式(圖片來源/小田)
在過金火前,需先將輔信王公神像從廟內請出安置在輦轎上,再以香、金火清潔,之後進行起輦儀式,由四位扛轎人員手持輦轎快速旋轉,隨著旋轉速度加快,外側的扛轎人員蹬起雙腿,全身離地如在空中飛舞,表示輔信王公已經降駕於輦轎上,而又因為起輦過程中扛轎人員如飛翔一般的姿態,得名「飛輦轎」。飛輦轎後王公會指示過金火的時間、點火者的生肖等事項,完備後各頂輦轎出發前往過火場,開始過金火的儀式。
飛輦轎儀式中,外側扛轎人員騰空飛起(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產網)
2021年4月19日(農曆3月8日),一年一度的輔信王公誕辰在廟門外搭起棚架慶祝,遠近信眾及神轎陣頭紛紛前來參與此次盛會,連各家媒體也於現場報導飛輦轎和過金火的儀式,一時盛況空前,這是繼疫情之後首次重現,卻也成為廟門前的絕響,因為廟方已經決議配合航空城搬遷,離開深耕百年的故里。

丨決定背後的故事

螢幕前的讀者若設身處地,在自家家園收到徵收令時,恐怕任誰都不會輕易割捨的下充滿回憶的房屋,對於一座廟宇而言同樣也是,因此在航空城徵收案最初浮上檯面時,廟方選擇先和政府協商討論。「王公給我們指示說,要去徵求廟裡四周圍100米。」總幹事說到,當初輔信王公指示力求保留周圍100米的土地,廟方也盡力透過各種管道展開溝通,但最後因為規劃上的問題,僅能預留周圍19公尺的土地。「以後來你們可以想像,航空城現在那個7-11那邊以後是倉庫喔,倉庫是在那邊,過火的場地都是跑道。」總幹事指著廟門外面跟我們說,僅剩周遭19公尺的土地,將使福海宮面臨飛機不分晝夜在寺廟上方起降產生的安全疑慮,以及信眾遷離之後如何回寺廟參拜、燒金紙等傳統儀式能否照舊舉行的問題。這些不禁讓廟方思考,留在原地是否稱得上好選擇,身為廟宇裡的一份子,他們也希望輔信王公能給出一個答案。
「輔信王公是地理師,所以他應該有想到說不行。」總幹事提到,輔信王公原本的職業是地理堪輿師,精通風水,因此祂應該能理解寺廟面臨的情況,並從中選擇最合適的出路。果真在獲悉留在原址僅能保留19公尺的土地後,輔信王公在廟方擲筊下以聖筊告訴祂同意搬遷的決定。
不過廟方內部也有希望留在原址的不同聲音,並質疑前次擲筊的公正性,所以最後決定在信徒大會上請民意代表、里長、記者共同見證,由德高望重的前總幹事為代表,針對同意搬遷與不同意搬遷的意見分別在輔信王公神像前擲筊,以聖筊較多的意見為王公旨意。在眾人見證下,同意搬遷在十次擲筊中擲出7次聖筊,而原地保留僅擲出4次聖筊,決議遷離現址。
福海宮旁的香行貼上停業公告(圖片來源/林瀚雲)

丨等待未來的那天

2022年4月8日(農曆3月8日),一年過去,又來到輔信王公的生日,但這時Omicron疫情再次捲起,搬遷廟宇也進入倒數時程,王爺因此決定慶典從簡辦理,除了幾間王爺老朋友的宮廟進香,謝絕此前來自四方的轎頭與會,少了往年的熱鬧氣息,多了些寂寥的味道。
僅僅一個多月後,位於蘆竹的臨時紅壇興建完成,5月29日,桃園市長鄭文燦、福海宮主委廖德發帶領超過千位信眾以徒步方式將廟內600餘尊神明由大廟請至臨時紅壇安放,正式宣告一個階段的結束。10月11日,廟方將福海宮原址內的物品全數清空,此後大門深鎖,靜靜等待推土機的到來。
目前福海宮的主體建築尚未剷平,但封上的大門內人去樓空,還是讓部分民眾感到不捨,但無論如何日子終將繼續,而輔信王公也仍持續於蘆竹的臨時紅壇服務大眾,預計將等到海軍基地整地完畢,新廟落成之後再搬遷至新址,回到竹圍人的身邊,至於飛輦轎儀式中扛轎員飛舞的英姿,將好一段時間看不見了。
深冬的北風呼呼地吹,航空城的故事還將繼續。
丨參考資料
宮廟巡禮(大園區 福海宮),https://reurl.cc/EXjyKg(最後瀏覽日:28/11/2022)。
竹圍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https://reurl.cc/Z1eg7A(最後瀏覽日:28/11/2022)。
無數神蹟曾在此降臨:超過百年,守護航空城的竹圍福海宮,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Chuwei-and-Dayuan-Faith(最後瀏覽日:28/11/2022)。
輔信王公聖誕 福海宮舉辦「飛輦轎、過金火」,https://reurl.cc/06vGo9(最後瀏覽日:28/11/2022)。
百年老廟4/19「飛輦轎過金火」 大園福海宮:現址「最後一次」,https://reurl.cc/WqxgaO(最後瀏覽日:28/11/2022)。
配合桃園航空城遷廟 百年竹圍福海宮輔信王公6/3安座,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945070(最後瀏覽日:28/11/2022)。
竹圍福海宮因航空城暫遷蘆竹 安座大典信眾參拜不捨,https://reurl.cc/Ayjan8(最後瀏覽日:28/11/2022)。
桃園竹圍福海宮最後清空 信徒回憶湧心頭,https://reurl.cc/DXj7nm(最後瀏覽日:28/11/202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越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制度的爭議下,所影響的是數萬名居民的未來生活。 同樣是面對尚存有諸多疑慮的土地徵收計畫,非政府組織與當地居民的抗議焦點其實有著些許出入:非政府組織將爭議集中於徵收計畫本身的合憲性與程序正義,最近更成功提起了多個行政訴訟,訴請法院撤銷徵收處分⋯⋯
在大致了解航空城徵收計畫的現存爭議後,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台灣人權促進會的副秘書長余宜家專員進行本次專題的採訪。余專員是台權會的居住權專員,長期致力於居住正義的追求,在樂生療養院爭議以及本次的桃園航空城土地徵收案中,都能夠看見她的身影。在本篇報導,我們將透過余專員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抗爭經驗,
近年來桃園航空城的開發案持續佔據各大媒體的新聞版面,舉凡經濟、民生、環境、人權,幾乎各方面的議題皆引發許多討論。但回過頭來看,航空城的計畫本身到底涵蓋哪些項目,而執政者又希望藉由開發航空城達成什麼目的呢? 上一篇文章簡單介紹了竹圍的前世今身,今天就讓我們再花一點時間來看看,這個台灣史上區段徵收面積
航空城的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生命遷移的軌跡,有太多故事來不及打包帶走,被留在人煙褪去的市街上。多年以後,當一切塵埃落定時,還有誰記得,嶄新的機場跑道下,也曾是哪戶人家未關上的窗。 接下來我們會用一系列的文章帶大家走進航空城背後的故事,看看徵收戶這幾年來面臨的難處,並從中反思現行徵收制度的合理性。
安居於一隅——中途之家的經營 給了魚,也要給釣竿 總結
「假釋出獄之後,就沒事了嗎?」「保護管束究竟在做什麼呢?」「服刑完畢的同學又是怎麼復歸社會的?」懷抱對於觀護工作、更生保護的好奇,本文訪談曾任觀護人20餘年鄭添成先生;以及在民間自費購屋,於淡水、北投一帶經營「中途之家」,提
制度的爭議下,所影響的是數萬名居民的未來生活。 同樣是面對尚存有諸多疑慮的土地徵收計畫,非政府組織與當地居民的抗議焦點其實有著些許出入:非政府組織將爭議集中於徵收計畫本身的合憲性與程序正義,最近更成功提起了多個行政訴訟,訴請法院撤銷徵收處分⋯⋯
在大致了解航空城徵收計畫的現存爭議後,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台灣人權促進會的副秘書長余宜家專員進行本次專題的採訪。余專員是台權會的居住權專員,長期致力於居住正義的追求,在樂生療養院爭議以及本次的桃園航空城土地徵收案中,都能夠看見她的身影。在本篇報導,我們將透過余專員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抗爭經驗,
近年來桃園航空城的開發案持續佔據各大媒體的新聞版面,舉凡經濟、民生、環境、人權,幾乎各方面的議題皆引發許多討論。但回過頭來看,航空城的計畫本身到底涵蓋哪些項目,而執政者又希望藉由開發航空城達成什麼目的呢? 上一篇文章簡單介紹了竹圍的前世今身,今天就讓我們再花一點時間來看看,這個台灣史上區段徵收面積
航空城的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生命遷移的軌跡,有太多故事來不及打包帶走,被留在人煙褪去的市街上。多年以後,當一切塵埃落定時,還有誰記得,嶄新的機場跑道下,也曾是哪戶人家未關上的窗。 接下來我們會用一系列的文章帶大家走進航空城背後的故事,看看徵收戶這幾年來面臨的難處,並從中反思現行徵收制度的合理性。
安居於一隅——中途之家的經營 給了魚,也要給釣竿 總結
「假釋出獄之後,就沒事了嗎?」「保護管束究竟在做什麼呢?」「服刑完畢的同學又是怎麼復歸社會的?」懷抱對於觀護工作、更生保護的好奇,本文訪談曾任觀護人20餘年鄭添成先生;以及在民間自費購屋,於淡水、北投一帶經營「中途之家」,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水仙宮是一座具有300年歷史的古老廟宇,見證了府城和安平之間內海的變遷與臺灣社會的發展。從最初的樸素小廟到現在繁榮的市場中心,水仙宮反映了當地居民對宗教信仰的重視及文化的延續。文章深入探討水仙宮的歷史背景、重要事件及其在當地的影響,並展現如今市場的熱鬧景象。
Thumbnail
關於福德正神的傳說有很多,民間有兩種普遍說法:其一為有傳福德正神姓張名福德、另傳土地公爲周朝士大夫的家仆的兩種說法。不論何種說法都說明福德正神深入台灣人心中,台灣的各個都市中又以桃園市福德正神密度最高、因此桃園市也有全台灣唯一土地公文化館。據統計,光是桃園區平均每平方公里大就有七座。桃園市有十三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從八里再坐渡輪回到淡水,進入老街,赫然發現淡水福佑宮正在進行整修,不過不像三峽興隆宮是原地重建,因此,兩廂的神明依然在原處,而媽祖則移至後殿供奉。 淡水福佑宮 建立時間:1782年(大清乾隆四十七年)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00號 源頭:湄洲
Thumbnail
俗話說:「田頭田尾土地公」。台灣土地公信仰一直是潛移默化深入民眾心理,尤其土地公的信仰堪稱最源遠流長。土地公信仰緣起於泛靈信仰裡的自然崇拜,初始的自然崇拜為了對自然萬物的酬謝與感恩。福德正神是神明系統中最低神位、卻也是神明系統最深植人心的神明。綜觀福德正神廟宇規模可大、可小。這篇來介紹全台灣最高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2023-24 環島訪媽祖特典源頭 在第一天走到大溪時,發現大溪天后廟其實位於大溪福仁宮後殿,因此,在宮內攝影之前,還是先行擲笅向主祀的聖王公詢問能否攝影一事,結果聖王公表示祂也要一集獨立的介紹,所以就開闢了特典系列,筆者想,在這次行程中,一定還是會有機會拜訪非主祀媽祖的宮廟,而這些宮廟都會一律放
Thumbnail
這張速寫是從竹南慈祐宮上方上畫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慈祐宮的正殿、三川殿、以及左右護龍。慈祐宮的正殿屋頂為歇山式,正脊上有雙龍搶珠的剪黏裝飾,十分華麗。三川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正面有五門,門額上有精美的石雕。左右護龍的屋頂為硬山式,各有三門。 慈祐宮位於臺灣苗栗縣竹南鎮,是竹南地區的重要信仰中心。慈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這是好久以前畫的,就站在馬路邊對面的花台上畫的,為了要呈現出廟的美感,所以把兩邊的樓房去掉了,改成樹木。背景也虛化只留椰子樹,單純的一個廟,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現在好像還在修整修的樣子,看不到完整的樣貌,所以也算是一種紀念。 淡水福佑宮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是淡水最早的廟宇,建於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
Thumbnail
水仙宮是一座具有300年歷史的古老廟宇,見證了府城和安平之間內海的變遷與臺灣社會的發展。從最初的樸素小廟到現在繁榮的市場中心,水仙宮反映了當地居民對宗教信仰的重視及文化的延續。文章深入探討水仙宮的歷史背景、重要事件及其在當地的影響,並展現如今市場的熱鬧景象。
Thumbnail
關於福德正神的傳說有很多,民間有兩種普遍說法:其一為有傳福德正神姓張名福德、另傳土地公爲周朝士大夫的家仆的兩種說法。不論何種說法都說明福德正神深入台灣人心中,台灣的各個都市中又以桃園市福德正神密度最高、因此桃園市也有全台灣唯一土地公文化館。據統計,光是桃園區平均每平方公里大就有七座。桃園市有十三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從八里再坐渡輪回到淡水,進入老街,赫然發現淡水福佑宮正在進行整修,不過不像三峽興隆宮是原地重建,因此,兩廂的神明依然在原處,而媽祖則移至後殿供奉。 淡水福佑宮 建立時間:1782年(大清乾隆四十七年)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00號 源頭:湄洲
Thumbnail
俗話說:「田頭田尾土地公」。台灣土地公信仰一直是潛移默化深入民眾心理,尤其土地公的信仰堪稱最源遠流長。土地公信仰緣起於泛靈信仰裡的自然崇拜,初始的自然崇拜為了對自然萬物的酬謝與感恩。福德正神是神明系統中最低神位、卻也是神明系統最深植人心的神明。綜觀福德正神廟宇規模可大、可小。這篇來介紹全台灣最高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2023-24 環島訪媽祖特典源頭 在第一天走到大溪時,發現大溪天后廟其實位於大溪福仁宮後殿,因此,在宮內攝影之前,還是先行擲笅向主祀的聖王公詢問能否攝影一事,結果聖王公表示祂也要一集獨立的介紹,所以就開闢了特典系列,筆者想,在這次行程中,一定還是會有機會拜訪非主祀媽祖的宮廟,而這些宮廟都會一律放
Thumbnail
這張速寫是從竹南慈祐宮上方上畫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慈祐宮的正殿、三川殿、以及左右護龍。慈祐宮的正殿屋頂為歇山式,正脊上有雙龍搶珠的剪黏裝飾,十分華麗。三川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正面有五門,門額上有精美的石雕。左右護龍的屋頂為硬山式,各有三門。 慈祐宮位於臺灣苗栗縣竹南鎮,是竹南地區的重要信仰中心。慈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這是好久以前畫的,就站在馬路邊對面的花台上畫的,為了要呈現出廟的美感,所以把兩邊的樓房去掉了,改成樹木。背景也虛化只留椰子樹,單純的一個廟,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現在好像還在修整修的樣子,看不到完整的樣貌,所以也算是一種紀念。 淡水福佑宮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是淡水最早的廟宇,建於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