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正向循環(3):有熱情就有取捨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前某大學校長在臉書上的說法,讓我感到相當魔幻。
他先是指出「上課沒人在聽」的普遍現象,譬如完全漠視邏輯真值表與形上學概念,再歸結於「學習意義喪失」,解法是讓學生做些特別的事來重拾學習動力。
一是正念練習平台,鼓勵大家多做冥想、瑜珈或禪修之類的活動。
二是生命設計週,要求學生規劃自己的人生藍圖並經驗分享。
這兩點看來雖然有點跳躍,卻已有不少國外實證案例支持,大體上值得嘗試,也是我願意尊敬他之處。
但真正魔幻的是,據我估計,認真做了這些事的學生們,只會更加漠視邏輯真值表與形上學概念,以及其他類似的專業知識。
這裡存在一種結構性問題,叫做有熱情就有取捨:你越是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教師的某些專業知識就越難與之對接,因為每個學生要的會越來越不一樣,也會越來越要求即時回饋。
(雖然目前我沒有數據佐證這點,只能靠自己的有限觀察,但我相信這可以透過問卷普查之類的方式來澄清。期待哪天有人去做這類研究。)
換個方式說,當整體市場越來越強調使用者體驗,而企業的主力產品越來越不受青睞時,企業應該是檢討顧客說你不懂這哪裡好,還是開發全新產品來符合多數人需求呢?
這問題放到網路討論上,結論絕對是一面倒。但由於某些因素,教育體制還在抵抗市場思維。
另外講講我自己的看法。「失去學習熱情」這類修辭,會很自然地導向一種認知:現在學生越來越不會學習與思考,或越來越不懂學習的真正意義。
但就我十年以來面對中學生的經驗,現在學生一直有在學習與思考,甚至有越來越強的趨勢,只是他們思考的方向或內容,並不是某些人要的。
或至少是,極端值變多了:強的人可以超強,而擺爛的人可以超擺爛。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生於一個網路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
資訊多到接收不完的結果是,能讓你持續成長的知識近乎無限,能讓你原地踏步的東西也近乎無限;加上自由發展的風氣盛行,等於說人們可以輕鬆選擇,我要花多少時間心力在累積技能上,又花多少時間心力在重複娛樂上。
譬如我喜歡看的電競遊戲世紀帝國二,雖說相對冷門,但有位Youtube主播從零開始,兩三年之間做到月收一二十萬,大比賽時千人在線。
那你說,看過這主播跌跌撞撞,不斷請教國外玩家、不斷升級自家設備的人,如果認為這樣學習非常有熱情,自己也想走類似路線的話,他們會更想接觸不同知識,還是一開始就放棄某些知識呢?
又如我這學期兼課,教到一位曾破記錄的運動國手,在上課筆記中,他說在「必要知識—技能提升—穩定產出—循環強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需要學英文會話,出國比賽才能順利溝通,但最花心力的是運動技能的提升。
那麼,因為想全力效仿類似模式,從而漠視許多學院知識的人,究竟是學習意義喪失,還是學習熱情高漲呢?
也就因為如此,單單從上課專心程度看,你很難區分學生是「對任何領域都沒有熱情」,還是「很有某熱情所以放棄其他領域」。
或許曾有那麼一段時間,富有學習熱情的人,真的什麼都很想學。但在這個資訊爆炸、分工精細的時代,「有熱情就有取捨」已勢在必行,學習的正向循環也才會更快成型。
而我相信,這一切都是圍繞著網路主導的資訊與文化模式而有。也直接導致,就算古典哲學放到現代仍有重要意義,也最好使用網路時代的詞彙、案例與呈現方式,否則認知成本會非常高。而認知成本高,就帶來學習意願低。
網路是個造成世代文化斷裂的東西,而教育可說首當其衝,因為教育現場就是不同世代必須頻繁互動之處。但在我看來,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的人似乎不太多,據此來設計彌合策略的人更少。
當然我也不是說自己就有什麼好策略,但在蒐集資訊的階段,至少可以從判斷這事做起:那些很有學習熱情,但不認為學院知識能幫助自己者,究竟佔多大比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2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把各種學習上的、大大小小的、已有或將有的正向循環,全部統合在一起。
踏入學習的正向循環:積極嘗試➡放空休養➡投入增長➡解鎖領域➡新的積極嘗試。
把各種學習上的、大大小小的、已有或將有的正向循環,全部統合在一起。
踏入學習的正向循環:積極嘗試➡放空休養➡投入增長➡解鎖領域➡新的積極嘗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大學是自由聽課的,進入異派的世界。 學習是因為對知識的好奇心還是對知識的虛榮心? 引不起自己的一丁點興趣或「感動」便是對自己沒有任何意義的學習。 該如何陶冶自己的人格,比學生該學些什麼還重要。 在本書中我看見作者心目中身為學生的熱血,而這些熱血來自於「犯錯」,不是違反倫理道德或法律,而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有的人上課與學習是為了尋找同類並相互支持、增進彼此。 有的人上課則為了在課堂上與同類較勁以彰顯自己的優越。 參與共修學習是為了接觸自己眼界之外的人生百態、看見更多世間萬物風貌,以培養我們內在的謙遜與和善之心,而非增長桀驁不馴、不可一世的狂妄之心。 「我感覺上那些程度的課都在浪費時間跟錢...
許多人在學校或職場上因為熱忱的失落而感到迷茫。本文討論了選擇的迷失、薪水與熱忱的平衡、誤會與現實、以及面對現實的勇氣。最後提出找到熱忱的關鍵,均衡期望、尋找工作中的意義和價值等建議。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領薪層面來看,積極的爭取消極活著的條件,就是現今的大學生態。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大學是自由聽課的,進入異派的世界。 學習是因為對知識的好奇心還是對知識的虛榮心? 引不起自己的一丁點興趣或「感動」便是對自己沒有任何意義的學習。 該如何陶冶自己的人格,比學生該學些什麼還重要。 在本書中我看見作者心目中身為學生的熱血,而這些熱血來自於「犯錯」,不是違反倫理道德或法律,而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有的人上課與學習是為了尋找同類並相互支持、增進彼此。 有的人上課則為了在課堂上與同類較勁以彰顯自己的優越。 參與共修學習是為了接觸自己眼界之外的人生百態、看見更多世間萬物風貌,以培養我們內在的謙遜與和善之心,而非增長桀驁不馴、不可一世的狂妄之心。 「我感覺上那些程度的課都在浪費時間跟錢...
許多人在學校或職場上因為熱忱的失落而感到迷茫。本文討論了選擇的迷失、薪水與熱忱的平衡、誤會與現實、以及面對現實的勇氣。最後提出找到熱忱的關鍵,均衡期望、尋找工作中的意義和價值等建議。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領薪層面來看,積極的爭取消極活著的條件,就是現今的大學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