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的英雄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鄭問先生過世好些年了。年長之後,漫畫便看得少。手邊三千餘冊中英文書籍,漫畫屈指可數(這麼說近乎白描,倒不僅是比喻)。但有兩位漫畫家的作品是我較為著意追購或補購的。一位是陳某,另一位即是鄭問。很巧,前者便受後者不小影響。

就作品而論,鄭問的成名作是《深邃美麗的亞細亞》,我個人最喜愛的則是《東周英雄傳》。《亞細亞》為鄭問贏得「亞洲至寶」美譽。現在想起來,這之中難免參雜出版社宣傳話術。但要是實際看過漫畫,大概也不得不驚異於畫裡嘆未曾有的淋漓筆力。尤其是,對比鄭問早年那部連漫畫家自己都戲稱要把看過的人「滅口」的《戰士黑豹》,更可見一位認真的創作者於質的大躍進。少作可悔,然因此方蘊生後續大作,卻也可無愧。

《深邃美麗的亞細亞》凡五冊,自成一奇詭天地。收妖王、倒楣王、理想王、完美王、潰爛王,陌生背景裡的陌生名號,在陌生筆觸下有了以水墨染就的筋骨血肉。然則,見識尚淺的讀者在觀止之餘,或也隱隱感到隔閡。偶見登場的裸體女妖,更使小小讀者微覺發熱與靦腆。相比之下,《東周英雄傳》的歷史架構至少教人有所依傍。初讀時,以養士著稱的信陵君,和推辭俸祿的介之推,都不算冷僻。而潁考叔、養由基等我不熟悉的人物,也因身處可堪指認的「東周」時空,不致使人排拒。當然,這樣的感受多半不耐推敲。畢竟,載於史書的過往年代,可能和理想王的國度一樣迢遙難及。

等上大學修了《左傳》課,我才驚覺鄭問先生「害我不淺」。以潁考叔為主角的〈黃泉相見〉一篇,開頭便是少林寺僧人汲水練武。粗具歷史知識的人都曉得,這是時地錯置,可歸入藝術創造的範疇。但我若不是讀了史冊原典,還真不知道潁考叔本就是鄭國官員,哪裡會是目不識丁的老叟,得依靠畫於衣袖的圖樣,方不致在勸諫鄭莊公時忘詞。

話說回來,我也許寧可相信,莊公年間、少室山前,果真有這麼一群僧人在天寒地凍中修練。根柢淺的,練得氣喘吁吁,還嘲笑不遠處一名老者腳步虛浮,功夫不濟。而那根柢深厚,於冰冷湖水中如如不動的,早就明白緩步前行的潁考叔並非為了鍛鍊功法而長途跋涉。他所求的,是以清甜山泉博得「母親的歡顏」。

追悼鄭問先生的新聞媒體,都尊稱先生是武俠漫畫的「宗師」。不過我倒覺得,「宗師」自在往返於寫實與寫意的畫風,用來描摹人物與靜景最為合適,既可揮灑磅礡氣勢,又能刻繪細膩情態。但用於呈現倏起倏落的武打招式,有時顯得紛繁散亂。有位香港漫畫編劇在接受紀錄片《千年一問》製作團隊訪談時便說:「老師的構圖或起稿固然很厲害,但如果你要他像香港漫畫技擊那些,其實未必能發揮他所長。……如果我舉個例,老師較像是以前古龍的那些電影,大家站著,好有型的擦身而過這樣……。」

我更愛看,鄭問先生以幾筆線條勾勒法相莊嚴與老拙憨厚。愛看他筆下的秦穆公憑仁心獲野人相助;雙臂皆斷的齊國老太史仍自以嘴咬住如椽史筆;面團團的富家翁仰慕墨子,保留墨子砌好的牆作紀念。還有,秦始皇從小到大那一字眉,總讓我想起蠟筆小新。這些人物,有形有神,「好有型」。

老實說,鄭問先生的作品不乏缺點。很多創作有頭無尾,就連結構較為完整的《深邃美麗的亞細亞》也稍嫌草率收場。或許,這就如同《東周英雄傳》也包含衛懿公這等亡國之君。說到底,英雄未必得智勇兼備,只須有凡夫俗子所不及,且為之擊節歌哭的特質即可。或許,我們不必苛求創作者完美無缺。


民國一百○六年三月三十日初稿,
  一百一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增訂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初稿刊於《中華日報》副刊「鵲廬有光」專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鵲的沙龍
31會員
187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南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3
於古人筆記注意到唐代有位富豪叫王元寶,其名直觀反映世俗想望,頗讓我懷疑是旁人所取渾名,本名反倒不傳。
Thumbnail
2024/09/03
於古人筆記注意到唐代有位富豪叫王元寶,其名直觀反映世俗想望,頗讓我懷疑是旁人所取渾名,本名反倒不傳。
Thumbnail
2024/08/11
舞台上男歌者緩步邁出,雄渾低沉地唱出生年不永的感概:「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Thumbnail
2024/08/11
舞台上男歌者緩步邁出,雄渾低沉地唱出生年不永的感概:「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Thumbnail
2024/07/05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Thumbnail
2024/07/05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 很多人從小還沒聽過三國,就在課堂上學過鄭玄這個名字。但實際玩轉三國?卻誰也不認識鄭玄。 然而,蜀書探秘中,我們發現有許多「鄭學」的弟子。這些不同的學術思想型態,就像一隻隻檯面下的黑手,挪動著三國的局勢變化。 所以,就讓我們先來認識經學的鄭玄,接著還有易學的京房喔。
Thumbnail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 很多人從小還沒聽過三國,就在課堂上學過鄭玄這個名字。但實際玩轉三國?卻誰也不認識鄭玄。 然而,蜀書探秘中,我們發現有許多「鄭學」的弟子。這些不同的學術思想型態,就像一隻隻檯面下的黑手,挪動著三國的局勢變化。 所以,就讓我們先來認識經學的鄭玄,接著還有易學的京房喔。
Thumbnail
有兩位漫畫家的作品是我較為著意追購或補購的。一位是陳某,另一位即是鄭問。
Thumbnail
有兩位漫畫家的作品是我較為著意追購或補購的。一位是陳某,另一位即是鄭問。
Thumbnail
(我的確一度猶豫過,該不該把這一篇文章歸類在小說類?  我重新思索,到底『小說』是什麼?  後來我再次認知到,小說的本質,不正是說書人那樣的故事講述嗎?  因此,歡迎各位聽我說古了。) 底下的歷史故事,我只能說一個大概大略。 更正確的詳細內容,還是要請各位自己翻閱史書。 如果我要一字一句都說到完全正
Thumbnail
(我的確一度猶豫過,該不該把這一篇文章歸類在小說類?  我重新思索,到底『小說』是什麼?  後來我再次認知到,小說的本質,不正是說書人那樣的故事講述嗎?  因此,歡迎各位聽我說古了。) 底下的歷史故事,我只能說一個大概大略。 更正確的詳細內容,還是要請各位自己翻閱史書。 如果我要一字一句都說到完全正
Thumbnail
呂祖謙在《東萊博議》裡罵莊公「雄猜陰狠」,設局引自己的弟弟上鉤,以便一舉剷除。授課的先生也抱持相同的看法,認為莊公用心不單純,證據是《左傳》裡頭的「公聞其期」四字。
Thumbnail
呂祖謙在《東萊博議》裡罵莊公「雄猜陰狠」,設局引自己的弟弟上鉤,以便一舉剷除。授課的先生也抱持相同的看法,認為莊公用心不單純,證據是《左傳》裡頭的「公聞其期」四字。
Thumbnail
注意到則消息,說是鄭問《深邃美麗的亞細亞》的影視版權給買下了,正籌備翻拍劇集。對此,我的感受有點複雜。
Thumbnail
注意到則消息,說是鄭問《深邃美麗的亞細亞》的影視版權給買下了,正籌備翻拍劇集。對此,我的感受有點複雜。
Thumbnail
我一直都看不懂,吳書第八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系列包含了張紘、嚴畯、程秉、闞澤與薛綜,共五人。 在玩光榮三國志的時候,這五位都可說是建設的好夥伴。 大概都比劉備軍的三小編,簡雍孫乾麋竺這些人,要來得高明一點。 這五個人,陳壽的總評便是「一時儒林」。 事實上就是東吳的「地下學派」。
Thumbnail
我一直都看不懂,吳書第八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系列包含了張紘、嚴畯、程秉、闞澤與薛綜,共五人。 在玩光榮三國志的時候,這五位都可說是建設的好夥伴。 大概都比劉備軍的三小編,簡雍孫乾麋竺這些人,要來得高明一點。 這五個人,陳壽的總評便是「一時儒林」。 事實上就是東吳的「地下學派」。
Thumbnail
左思(約250~305),字太沖,西晉著名文學家,赫赫有名的《三都賦》就是他耗近十年心思的大作,,也是成語「洛陽紙貴」的由來。另外,其《詠史詩》、《嬌女詩》也很有名。今天要來看《詠史詩八首之七》。在這首詩中,舉了四個名人,主父偃,朱買臣,陳平,司馬相如,在這些明珠蒙塵,尚未得到賞識騰達時,主父偃,
Thumbnail
左思(約250~305),字太沖,西晉著名文學家,赫赫有名的《三都賦》就是他耗近十年心思的大作,,也是成語「洛陽紙貴」的由來。另外,其《詠史詩》、《嬌女詩》也很有名。今天要來看《詠史詩八首之七》。在這首詩中,舉了四個名人,主父偃,朱買臣,陳平,司馬相如,在這些明珠蒙塵,尚未得到賞識騰達時,主父偃,
Thumbnail
《千年一問》的導演王婉柔,自稱不是鄭問的書迷,卻在兩個多小時的紀錄片裡,細膩而傳神地把這位國寶級畫家,栩栩如生刻在我們心底。
Thumbnail
《千年一問》的導演王婉柔,自稱不是鄭問的書迷,卻在兩個多小時的紀錄片裡,細膩而傳神地把這位國寶級畫家,栩栩如生刻在我們心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