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群組親友談政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跟群組裡的親友討論政治?對我來說,不是「如何」的問題,而是盡量避免。

如何跟群組裡的親友討論政治?對我來說,不是「如何」的問題,而是盡量避免。

被拉進親友LINE群組,一開始可能是因為聚會聯絡,畢竟這麼方便的工具,連聚會地點都可以投票,重要文字資料可以開記事本,共享的照片也可以設定相簿,如果是想讓所有人知道的事情才會張貼在群組,若可以單獨找某人討論,就盡量不要耽誤大家的時間,我以為這是最起碼的默契。

群組就像真實人際關係裡的各種大小圈圈,只是將關係拉到網路,將對話變成訊息文字跟貼圖而已,溝通模式改變,但有些察言觀色的功夫還是不能輕忽。最怕的是在群組之中要忍受那些與自己政治立場不同的長輩圖或假新聞,又要忍住不跟貼文者爭辯,雖然可以將群組通知設為靜音,可是怕錯過什麼,還是會滑進去看看裡面到底有沒有「戰」起來,真是要命的自虐。一旦有人忍不住跟貼文者開戰,等同於撕破臉,如果往後不再有機會碰面,退出就退出,沒什麼好怕的。比較煩惱的是那種加入的時候不能表示願意與否,一旦有退出的想法時,又怕得罪群組裡的什麼人,有些群組就是退不得,退了就立刻被詢問「你怎麼了?」「是不是按錯鍵了?」「要不要再重新把你加回來?」一旦端出人情,就算如何鐵石心腸,瞬間也找不出理由搪塞,畢竟往後還是會見面,譬如親戚的婚禮,同學會的場合,老同事的聚餐,見面就是尷尬。

如何跟群組裡的親友討論政治?對我來說,不是「如何」的問題,而是盡量避免。畢竟親友的組合,不是基於什麼政治理念相同,而是在人生某一階段建立了交情,或像親戚家人終其一生都切不斷的血緣。就好像現實生活之中,一場親戚娶媳婦或嫁女兒的喜宴上,如果長輩們突然大 喊「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的口號,立場不同的晚輩也只能陪笑。又譬如同事群組中,上司不斷轉貼假新聞,下屬其實也不太敢把新聞事實查核過的連結放上去,畢竟那些狂貼假新聞的同事,有可能是工作邏輯十分清楚的人,之所以對假新聞失去判斷的智慧,完全是因為假新聞可以給他們戰鬥力和幸福感,這是群組對話之中很難彼此說服的黑洞。

我自己在忍無可忍的狀態之下,是可以退出群組的,被問起的時候,就推說不知道為何被系統踢出去,而且要加也加不進來了,雙手一攤,就此結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米果的沙龍
1.6K會員
193內容數
完全不想走上勵志人生的光明大道
米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5
青,在日文之中,泛指藍色或綠色, 譬如青い芝生:綠色草皮 青空:藍色天空 中文的青色應該是藍色的意思吧,台灣話的青色卻是綠色
Thumbnail
2024/06/05
青,在日文之中,泛指藍色或綠色, 譬如青い芝生:綠色草皮 青空:藍色天空 中文的青色應該是藍色的意思吧,台灣話的青色卻是綠色
Thumbnail
2024/06/05
看到網路有人討論「物件」算不算中國用語。 日文有物件,中文有物件,台灣話也有物件。
Thumbnail
2024/06/05
看到網路有人討論「物件」算不算中國用語。 日文有物件,中文有物件,台灣話也有物件。
Thumbnail
2024/05/23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2024/05/23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討厭的人面前「隱身」之餘,又不會得罪人,社群媒體解決了真實社交所作不到的「快意人生」。自由的發言的同時,也可保持部分隱私。在虛擬世界拉上一道又一道的封鎖線,形成一個封閉的場域,天天浸泡在同溫層的糖水裡,思維也越發固化。
Thumbnail
在討厭的人面前「隱身」之餘,又不會得罪人,社群媒體解決了真實社交所作不到的「快意人生」。自由的發言的同時,也可保持部分隱私。在虛擬世界拉上一道又一道的封鎖線,形成一個封閉的場域,天天浸泡在同溫層的糖水裡,思維也越發固化。
Thumbnail
被拉進親友LINE群組,一開始可能是因為聚會聯絡,畢竟這麼方便的工具,連聚會地點都可以投票,重要文字資料可以開記事本,共享的照片也可以設定相簿,如果是想讓所有人知道的事情才會張貼在群組,若可以單獨找某人討論,就盡量不要耽誤大家的時間,我以為這是最起碼的默契。
Thumbnail
被拉進親友LINE群組,一開始可能是因為聚會聯絡,畢竟這麼方便的工具,連聚會地點都可以投票,重要文字資料可以開記事本,共享的照片也可以設定相簿,如果是想讓所有人知道的事情才會張貼在群組,若可以單獨找某人討論,就盡量不要耽誤大家的時間,我以為這是最起碼的默契。
Thumbnail
近來發生兩件與Line有關的事,令人非常無奈。
Thumbnail
近來發生兩件與Line有關的事,令人非常無奈。
Thumbnail
在現行的公司行號裡,會因為不同的任務屬性而建立很多社群媒體的群組,一方面能將關於這個任務的資訊做一個統一的收集,另一方面也可快速的做聯繫,在這個變動快速的工作場域中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在群組裡,不免會因為意見的不同而有所衝突,一旦你因為無法容忍跟你不同的意見而擅自退群,這個舉動將對你百害而無一
Thumbnail
在現行的公司行號裡,會因為不同的任務屬性而建立很多社群媒體的群組,一方面能將關於這個任務的資訊做一個統一的收集,另一方面也可快速的做聯繫,在這個變動快速的工作場域中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在群組裡,不免會因為意見的不同而有所衝突,一旦你因為無法容忍跟你不同的意見而擅自退群,這個舉動將對你百害而無一
Thumbnail
偶爾會將臉書好友或追蹤適度斷捨離,不會給我按讚,現實生活也沒有交集,我對他的生活也沒興趣,沒有維持臉書好友的必要。 LINE群組也是。 因為有一陣子想交新朋友,加入了志同道合的主題群組。興趣可能是一時興起,過一陣子便覺得動輒數百的群組訊息,生活忙碌便懶得細看,常常是直接刪除數百訊息,要聊時常也不起勁
Thumbnail
偶爾會將臉書好友或追蹤適度斷捨離,不會給我按讚,現實生活也沒有交集,我對他的生活也沒興趣,沒有維持臉書好友的必要。 LINE群組也是。 因為有一陣子想交新朋友,加入了志同道合的主題群組。興趣可能是一時興起,過一陣子便覺得動輒數百的群組訊息,生活忙碌便懶得細看,常常是直接刪除數百訊息,要聊時常也不起勁
Thumbnail
自我思維的拉扯   群組建立與如何使用 遴選群組的指標 傳承力量的延續
Thumbnail
自我思維的拉扯   群組建立與如何使用 遴選群組的指標 傳承力量的延續
Thumbnail
接續前篇,這次談談分組討論中的微妙的心理變化還有默默反抗日本政府的人們
Thumbnail
接續前篇,這次談談分組討論中的微妙的心理變化還有默默反抗日本政府的人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