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的糾結
前幾年由於疫情肆虐,許多大型活動一延再延。當生活步調漸漸恢復正常時,同學會的邀約「紛至沓來」,在今年的八月和九月各有一場。對社恐來說,這種高強度的社交試煉能免則免,光是想像就足夠駭人。在回復之前一直反覆糾結,最終仍說服自己參加。
直到出門前不安仍未消散,腦中開始浮現各種奇葩問題,生怕這又是一場尬到「腳趾摳地」的聚會。但奇妙的是,所有的疑慮就在我看到眼前這些熟面孔時,徹底消失。
雖然有些人已多年未見,但再次相聚時默契仍在,我們總是能精準地猜出對方的反應。大家聊過去、聊近況、聊工作、聊八卦、聊生活。即便多年沒聯絡,彼此間的情感未曾被時間沖淡,反而更能體會友情的珍貴。
正當現場氣氛正熱烈時,突然有人提到今天未到場的A,「最近A好像要結婚了,她婚紗照拍得還滿美的耶。」一直以來大家對她的印象都是「高冷」、「有距離感」,畢業之後她似乎也沒和任何人聯繫。
話音未落所有人紛紛拿出手機,議論聲此起彼伏。但這時坐在對面的C疑惑地說,「我為什麼都看不到啊? 是不是被她封鎖了?」我和她旁邊的同學互看了一眼,一時不知要如何回應,好在此時服務生端著一碗威尼斯墨魚飯走來,友人的錯愕暫時被眼前的食物化解。
人際關係中的無奈
生活中這類情形不算少見,久未聯絡的同學、前公司的同事、過去的男/女朋友,面對這類早已遠離自己生活圈的「故人」,取消追蹤/刪好友也所難免。所有的疏離早有預兆,僅靠單方面維持的關係,終究無法維繫。種種疑惑只能放在心裡,畢竟打破砂鍋問到底很不「大人」,也不體面。
現實的人際關係中摻雜太多無奈與尷尬,你避不開也逃不掉。尷尬的公司聚餐、大型年會、同學會等活動,隨時在考驗你的應變能力,常常得戴上假面具與其周旋。而社群媒體則不同,你能在專屬的空間內恣意表達,它更賦予你前所未有的權力-封鎖他人,你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做不到的。
隱藏自己/窺探他人
自社群媒體橫空出世後,人與人間的距離瞬間被拉近,你隨時隨地都能夠和他人互動,人們也習慣展示自己的生活。按讚來示好,留言表支持,即便你忘記他是誰,你們的關係也僅限於社群媒體中的好友,那也無妨。
但你不想讓某些人看到自己的生活,同時不想讓對方察覺,針對種種矛盾心態,社群媒體提供各種解方,讓你展開雙手進入虛擬世界。
在這裡,你永遠有選擇權,不想看到對方,可以!在IG上你也可以選擇噤聲等更不著痕跡的方法。不想讓對方看到自己的貼文,可以!將貼文設置典藏,或設置摯友名單,篩選名單內的人,只有這些人能看到。
在方方面面都設想周到,讓你沒有任何顧慮。
巨嬰
在討厭的人面前「隱身」之餘,又不會得罪人,社群媒體解決了真實社交所作不到的「快意人生」。自由的發言的同時,也可保持部分隱私。在虛擬世界拉上一道又一道的封鎖線,形成一個封閉的場域,天天浸泡在同溫層的糖水裡,思維也越發固化。
封閉的網路生態生成一個又一個巨嬰,每當與別人意見相左時,立刻展開語言攻防戰。他自稱戰神,立誓要贏下每一場戰役,在網路中安營紮寨,到哪都能看到他的留言。在生活中自然也不能屈居下風,他辯才無礙,尋常話題都能爭得面紅耳赤。
他無法接受不同的聲音
流於表面
而跟隨社群而來的海量資訊,對擴展視野毫無益處,人們的目光始終停留在眼前的畫面上。一張張精心挑選的照片,精緻的妝容、完美的肌肉線條乃至微笑的幅度,背後都經過嚴密的計算與調整。在眾人的凝視與讚嘆下,他們努力營造自己的完美生活,這種凝視早已嵌入他們的肌理,形成一種極強的驅力。
真的看不出來?
C後來分享了她對封鎖的看法,她表示自己也會定期刪好友,扣除掉一些真正不和的人,其餘大多是沒有繼續聯絡的,無關討厭與否。一些人則分享了自己的社群觀察,他們表示就算對方不是封鎖/刪除自己,而是選擇一些較隱蔽的方法,久而久之也能感覺得出來。
在你發現似乎很久沒看到某(些)人的動態,他(們)的主頁不再更新,時間彷彿靜止在過去的某個點。
嗯,是該說再見的時候了。
這場同學會下來,強烈意識到我的自我防衛,它牢牢地將我囿於舒適圈中,排斥任何陌生的體驗,以社恐之名逃避,並以出糗威嚇之,成功地將生活圈摺疊再折疊,放到一個最安全的角落。
參加同學會算是一種對自己的反叛,我顛著腳尖到恐慌區反覆試探,發現這邊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危險,自己最後還能全身而退。
嗯,是該踏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