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人際觀察-在封鎖與被封鎖之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社恐的糾結

前幾年由於疫情肆虐,許多大型活動一延再延。當生活步調漸漸恢復正常時,同學會的邀約「紛至沓來」,在今年的八月和九月各有一場。對社恐來說,這種高強度的社交試煉能免則免,光是想像就足夠駭人。在回復之前一直反覆糾結,最終仍說服自己參加。

直到出門前不安仍未消散,腦中開始浮現各種奇葩問題,生怕這又是一場尬到「腳趾摳地」的聚會。但奇妙的是,所有的疑慮就在我看到眼前這些熟面孔時,徹底消失。

雖然有些人已多年未見,但再次相聚時默契仍在,我們總是能精準地猜出對方的反應。大家聊過去、聊近況、聊工作、聊八卦、聊生活。即便多年沒聯絡,彼此間的情感未曾被時間沖淡,反而更能體會友情的珍貴。

正當現場氣氛正熱烈時,突然有人提到今天未到場的A,「最近A好像要結婚了,她婚紗照拍得還滿美的耶。」一直以來大家對她的印象都是「高冷」、「有距離感」,畢業之後她似乎也沒和任何人聯繫。

話音未落所有人紛紛拿出手機,議論聲此起彼伏。但這時坐在對面的C疑惑地說,「我為什麼都看不到啊? 是不是被她封鎖了?」我和她旁邊的同學互看了一眼,一時不知要如何回應,好在此時服務生端著一碗威尼斯墨魚飯走來,友人的錯愕暫時被眼前的食物化解。

raw-image

人際關係中的無奈

生活中這類情形不算少見,久未聯絡的同學、前公司的同事、過去的男/女朋友,面對這類早已遠離自己生活圈的「故人」,取消追蹤/刪好友也所難免。所有的疏離早有預兆,僅靠單方面維持的關係,終究無法維繫。種種疑惑只能放在心裡,畢竟打破砂鍋問到底很不「大人」,也不體面。

現實的人際關係中摻雜太多無奈與尷尬,你避不開也逃不掉。尷尬的公司聚餐、大型年會、同學會等活動,隨時在考驗你的應變能力,常常得戴上假面具與其周旋。而社群媒體則不同,你能在專屬的空間內恣意表達,它更賦予你前所未有的權力-封鎖他人,你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做不到的。

隱藏自己/窺探他人

自社群媒體橫空出世後,人與人間的距離瞬間被拉近,你隨時隨地都能夠和他人互動,人們也習慣展示自己的生活。按讚來示好,留言表支持,即便你忘記他是誰,你們的關係也僅限於社群媒體中的好友,那也無妨。

但你不想讓某些人看到自己的生活,同時不想讓對方察覺,針對種種矛盾心態,社群媒體提供各種解方,讓你展開雙手進入虛擬世界。

在這裡,你永遠有選擇權,不想看到對方,可以!在IG上你也可以選擇噤聲等更不著痕跡的方法。不想讓對方看到自己的貼文,可以!將貼文設置典藏,或設置摯友名單,篩選名單內的人,只有這些人能看到。

在方方面面都設想周到,讓你沒有任何顧慮。
raw-image

巨嬰

在討厭的人面前「隱身」之餘,又不會得罪人,社群媒體解決了真實社交所作不到的「快意人生」。自由的發言的同時,也可保持部分隱私。在虛擬世界拉上一道又一道的封鎖線,形成一個封閉的場域,天天浸泡在同溫層的糖水裡,思維也越發固化。

封閉的網路生態生成一個又一個巨嬰,每當與別人意見相左時,立刻展開語言攻防戰。他自稱戰神,立誓要贏下每一場戰役,在網路中安營紮寨,到哪都能看到他的留言。在生活中自然也不能屈居下風,他辯才無礙,尋常話題都能爭得面紅耳赤。

他無法接受不同的聲音

流於表面

而跟隨社群而來的海量資訊,對擴展視野毫無益處,人們的目光始終停留在眼前的畫面上。一張張精心挑選的照片,精緻的妝容、完美的肌肉線條乃至微笑的幅度,背後都經過嚴密的計算與調整。在眾人的凝視與讚嘆下,他們努力營造自己的完美生活,這種凝視早已嵌入他們的肌理,形成一種極強的驅力。

真的看不出來?

C後來分享了她對封鎖的看法,她表示自己也會定期刪好友,扣除掉一些真正不和的人,其餘大多是沒有繼續聯絡的,無關討厭與否。一些人則分享了自己的社群觀察,他們表示就算對方不是封鎖/刪除自己,而是選擇一些較隱蔽的方法,久而久之也能感覺得出來。

在你發現似乎很久沒看到某(些)人的動態,他(們)的主頁不再更新,時間彷彿靜止在過去的某個點。

嗯,是該說再見的時候了。

這場同學會下來,強烈意識到我的自我防衛,它牢牢地將我囿於舒適圈中,排斥任何陌生的體驗,以社恐之名逃避,並以出糗威嚇之,成功地將生活圈摺疊再折疊,放到一個最安全的角落。

參加同學會算是一種對自己的反叛,我顛著腳尖到恐慌區反覆試探,發現這邊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危險,自己最後還能全身而退。

嗯,是該踏出去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日光福利社-avatar-img
2023/08/20
說的真好,多數時候我們都活在自己的同溫層裡,曾經覺得很惆悵,關於自己很欣賞的朋友沒有同樣的看重自己,後來發現,每個人的時間與精力都有限,我們總能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像跳雙人舞一樣,調整所謂的「最適距離」,對於曾經陪我們走一段,後來漸行漸遠的朋友,心神領會與祝福,然後頭也不回。
日冕-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04
日光福利社 要掌握這種距離真的不容易,尤其彼此的圈子不一樣之後,步調也完全不同。我之前也常糾結這類問題,後來才慢慢釋懷了,這種過於在乎外界的感覺消失之後,好像類似的問題也減少了。
小步隨安-avatar-img
2023/08/16
看完日冕的文章,總是可以讓我思考一陣。值得收藏。
日冕-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20
小步隨安 謝謝小步~~希望這篇看起來不像抱怨文哈哈。
野口夏-avatar-img
2023/08/13
真的,現代人際關係好像真的就是這樣呢!
日冕-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20
野口夏 對呀,有時覺得網路反而讓人與人間的的距離更遠了。
avatar-img
日冕的沙龍
90會員
52內容數
日冕代表什麼? 日冕,是太陽最神秘且強大的能量之環。 它象徵我們在黑暗中也能持續閃耀的靈魂核心,是蛻變、重生、整合與顯化之力的具象化。 現在,邀請你走進「日冕」,讓每一篇文章帶給你不同啟發。
日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出超過80件作品,涵蓋其代表性雕塑〈蜘蛛〉、繪畫、裝置藝術等,深入探討藝術家以藝術療傷,將個人痛苦轉化為普世情感的創作歷程。
Thumbnail
2025/04/26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展出超過80件作品,涵蓋其代表性雕塑〈蜘蛛〉、繪畫、裝置藝術等,深入探討藝術家以藝術療傷,將個人痛苦轉化為普世情感的創作歷程。
Thumbnail
2025/03/24
過去發生的事,待一段時日後,將所有情緒抽乾,真空後保存在記憶深處。即使當初深陷其中,現在看來不過是荒謬的鬧劇,將它們串起、風乾,品嚐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Thumbnail
2025/03/24
過去發生的事,待一段時日後,將所有情緒抽乾,真空後保存在記憶深處。即使當初深陷其中,現在看來不過是荒謬的鬧劇,將它們串起、風乾,品嚐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Thumbnail
2025/03/1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問責鏡」、「幫助心智長出厚繭」、「餅乾罐」等方法,提升自我紀律,克服人生困境,並重新定義自身的極限。作者以自身經歷為例,分享其克服貧窮、暴力和歧視等逆境,最終在各項極限挑戰賽事中獲得佳績的過程。文章也提供三週計劃表等實用技巧,協助讀者提升效率、實現目標。
Thumbnail
2025/03/1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問責鏡」、「幫助心智長出厚繭」、「餅乾罐」等方法,提升自我紀律,克服人生困境,並重新定義自身的極限。作者以自身經歷為例,分享其克服貧窮、暴力和歧視等逆境,最終在各項極限挑戰賽事中獲得佳績的過程。文章也提供三週計劃表等實用技巧,協助讀者提升效率、實現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討厭的人面前「隱身」之餘,又不會得罪人,社群媒體解決了真實社交所作不到的「快意人生」。自由的發言的同時,也可保持部分隱私。在虛擬世界拉上一道又一道的封鎖線,形成一個封閉的場域,天天浸泡在同溫層的糖水裡,思維也越發固化。
Thumbnail
在討厭的人面前「隱身」之餘,又不會得罪人,社群媒體解決了真實社交所作不到的「快意人生」。自由的發言的同時,也可保持部分隱私。在虛擬世界拉上一道又一道的封鎖線,形成一個封閉的場域,天天浸泡在同溫層的糖水裡,思維也越發固化。
Thumbnail
後來我從大量網路ID中脫逃。沒有社群網站的連結、不以社群網站社交,似乎是自找麻煩地讓自己失去了友情與他人漸行漸遠而變得再不熟悉!卻讓那些不用社群聯繫的關係更加鮮明!像戀人一樣,分手了就解除關係,再不用看著別人的日子,感覺自己唐突地總是像個局外人!
Thumbnail
後來我從大量網路ID中脫逃。沒有社群網站的連結、不以社群網站社交,似乎是自找麻煩地讓自己失去了友情與他人漸行漸遠而變得再不熟悉!卻讓那些不用社群聯繫的關係更加鮮明!像戀人一樣,分手了就解除關係,再不用看著別人的日子,感覺自己唐突地總是像個局外人!
Thumbnail
一個人,若是時間太過充裕的時候,會想要做些麼?當一個人感到寂寞的時候,會做些麼去抒發自己的感受?去打擾曾經存在的人? 然後看著回應的訊息,然後被封鎖後,會比較好過? 何苦呢。難道還讀不明白字裡行間的意義嗎?沒有情愫就是沒有,到底哪來的自信還認為自己那麼有魅力? 真心不懂得對方的想法,原來是那
Thumbnail
一個人,若是時間太過充裕的時候,會想要做些麼?當一個人感到寂寞的時候,會做些麼去抒發自己的感受?去打擾曾經存在的人? 然後看著回應的訊息,然後被封鎖後,會比較好過? 何苦呢。難道還讀不明白字裡行間的意義嗎?沒有情愫就是沒有,到底哪來的自信還認為自己那麼有魅力? 真心不懂得對方的想法,原來是那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前幾年,曾經樂於從自己的社群裡破千百的通知裡,瀏覽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社群帳號。黑色的夜間模式介面,讓瀏覽像是一場深夜的城市野遊,開著汽車無視號誌地飛駛穿梭在街道間,身體突在天窗之外,對著空氣胡亂比手畫腳;帳號的公開與不公開,如同看進一幢幢明暗的大樓,有時候能看見透著光的窗戶裡有人正在做些什麼。
Thumbnail
前幾年,曾經樂於從自己的社群裡破千百的通知裡,瀏覽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社群帳號。黑色的夜間模式介面,讓瀏覽像是一場深夜的城市野遊,開著汽車無視號誌地飛駛穿梭在街道間,身體突在天窗之外,對著空氣胡亂比手畫腳;帳號的公開與不公開,如同看進一幢幢明暗的大樓,有時候能看見透著光的窗戶裡有人正在做些什麼。
Thumbnail
  你以為你能擺脫它的糾纏。你穿梭於社交活動與社群軟體,並伸腳探入一圈又一圈的群體,你試圖被劃分入內,找尋共鳴或存在感;感覺棲身於群體中,就能躲避掉某些東西。但每當寂靜的深夜降臨、手機無新訊息提示,甚至即便你身處喧鬧的聚會中,它仍如影隨形的閃現,也許你不曾擺脫掉它。
Thumbnail
  你以為你能擺脫它的糾纏。你穿梭於社交活動與社群軟體,並伸腳探入一圈又一圈的群體,你試圖被劃分入內,找尋共鳴或存在感;感覺棲身於群體中,就能躲避掉某些東西。但每當寂靜的深夜降臨、手機無新訊息提示,甚至即便你身處喧鬧的聚會中,它仍如影隨形的閃現,也許你不曾擺脫掉它。
Thumbnail
大概有那麼長那麼久的時間,我都想要證明「社群網站」的人際關係就是吹彈可破的單薄,彷彿我是多麼大的受害者,在指控著這些世界裡的人際關係是多麼可笑的自以為是!也許連我也不知道,像這樣在另一個平行宇宙走在街道上、人群裡,可能比較適合我生存。
Thumbnail
大概有那麼長那麼久的時間,我都想要證明「社群網站」的人際關係就是吹彈可破的單薄,彷彿我是多麼大的受害者,在指控著這些世界裡的人際關係是多麼可笑的自以為是!也許連我也不知道,像這樣在另一個平行宇宙走在街道上、人群裡,可能比較適合我生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