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令人哭笑不得的情況,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具體什麼樣?來打個比方。
有個人緩慢拖著腿,表情極痛苦的爬進醫院,醫生護士一看不得了,馬上診斷出是骨折患者,需要緊急治療。病人覺得自己挺好,還能動不是嗎?就是走路不方便點,沒感覺痛就好,還能回去做事呢!請醫生多開些止痛藥和維他命,不接受治療,自覺情況沒那麼糟吧?
好不容易人都到醫院了,卻不治癒,寧可讓腿繼續惡化,直到不得不去處理為止。
若平時還好,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不過,在探索課程中,以這樣不真誠的態度,始終逃避問題,造成對一切毫無知覺,甚至自我陶醉,覺得學得還不錯、很有進步,最終卻必然一無所獲,問題無法改善。 就像如上例子,人都到醫院了,卻只是到此一遊。
本來各式的心靈工具,就是為了協助人去發現自我,但為什麼有人投入很長的時間,交叉重覆檢視都無效?那就是該自我檢討的時候了。
確實,探索都需要一段適應期,由淺入深,2-3年都算正常,若有時間,未知的自己是根本發掘不盡的,重點是要能夠真誠的打開心胸、傾聽他人觀察回饋,及接納檢視的結果。若一、二個逆向評論或可僅是參考,但若結果、觀點一致的和自己相左時,是否該開始捫心自問,已走入盲點而不自知?
因此,若想早日擺脫自我感覺良好,惟有真心接受客觀的回饋意見,並細心體會工具的檢視結果為輔。否則,不如先放空一段時間,等過陣子有較好的心理準備時,再重頭來過。以免依舊“身在雲中不知處”,不時以“有幾年的探索經驗”來自欺欺人,相較會更實際得多。
以上純屬個人的碎碎念,姑妄聽之、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