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去年在錄製孤味配樂時,我外婆安詳離開人世,那些天往返在錄音室與殯儀館現場,心中總是思念,一是想著已經寫好的音樂怎樣能讓樂手們好表現,二是從小帶大我的外婆。

我是外婆帶大的孩子,出生後就住在太平商場裡的永樂亭,大約到五六歲才搬回家和父母同住。那時我和外婆睡在永樂亭的三樓,記得我的床緊夾在她的床和一大片綠色室內窗牆中間,我自己有個小床頭櫃在頭頂上,有個小抽屜放我的零用錢,紅色紙鈔十塊錢皺巴巴。

外婆大概算是剛烈的人,我小學參加棒球隊運動受傷,隔天她直接到校長室請校長讓我退出棒球隊,說真的,校長一頭霧水。在充滿食材的永樂亭裡,她指揮大大小小工作,摺紙盒,上鐵門,磕瓜子,炒豆子,綁公賣局的啤酒,搬煙,泡海蔘魚翅,曬尤魚曬烏魚子,我也從小就跟著做。

記憶中有很多日本熟客常常回台灣找外婆的永樂亭買貨,那時有好多烏魚子秘制的手法,這些味道和做法都在我記憶中,我應該找天來回憶重現這些外婆的怪招請朋友們吃吃看~~

工作中我和傑導常常聊著,怎樣不會太多又可以有風格?是不是有台南味?真是困難又危險的拿捏,一不小心就會鄉土劇。後來我想到這片中波光粼粼台南的海,覺得這閃動應該是台灣人島民記憶深處的共覺,所以在作曲的時候大多鋪了一層薄薄的弦樂或管樂閃動,像情感回憶畫面的一閃而逝,等著我們捕捉。

謝謝傑導與工作同仁們和我一起度過這奇妙的旅程,讓我們在故事中找到很多自己珍貴的回憶。

另,有朋友詢問什麼是加贈曲。這些是開拍前我和傑導用來討論和定色的作品,後來我們選用了『早市如往常』的色澤,也分享給大家^^~

今年的金馬獎和金馬影展,我的作品還有入圍最佳動畫長片易智言導演的『廢棄之城』,楊力州導演的紀錄片『愛別離苦』,朱詩鈺導演的『動保蝙蝠俠』,莊翔安導演的影集版『返校第 1-2 集』,希望帶給大家不同的娛樂與感受,謝謝大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龍年裡的沙龍,魔物獵人裡一定被痛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47年二月,我的外婆在大稻埕永樂町一如往常的開店,剛過完年的他們應該正忙著整理過年食材剩餘的貨品,準備要給元宵節太平永樂町的店家,酒店,廟宇辦桌的材料,外公騎摩托車去中山分局上班,努力在日文和台語之間學著新的北京話。 因為要交貨給辦桌師傅,山一般多的海蔘要在天井中用冷流水沖三天三夜,魷魚魚翅也要
外公林根旺是大稻埕老醫生人稱清風仙林清風的最小兒子,清風仙五個孩子有四個都在大稻埕行醫,目前還找的到的遺跡據說在打鐵街一帶(寧夏夜市),他的弟弟林常是列車長,沒有子嗣的他據說長的像廖添丁,也因此常常在月台上和警部追逐,家裡的小孩子常聽到他跳上火車瀟灑地向警察問候三字經的故事。 根旺過繼給林常,在公
這似乎是雙女人的手。
上火車前尿急得很,進車站的廁所小便。 
胃食道逆流舔逼
結婚16年了,已經好多年沒辦事了。
1947年二月,我的外婆在大稻埕永樂町一如往常的開店,剛過完年的他們應該正忙著整理過年食材剩餘的貨品,準備要給元宵節太平永樂町的店家,酒店,廟宇辦桌的材料,外公騎摩托車去中山分局上班,努力在日文和台語之間學著新的北京話。 因為要交貨給辦桌師傅,山一般多的海蔘要在天井中用冷流水沖三天三夜,魷魚魚翅也要
外公林根旺是大稻埕老醫生人稱清風仙林清風的最小兒子,清風仙五個孩子有四個都在大稻埕行醫,目前還找的到的遺跡據說在打鐵街一帶(寧夏夜市),他的弟弟林常是列車長,沒有子嗣的他據說長的像廖添丁,也因此常常在月台上和警部追逐,家裡的小孩子常聽到他跳上火車瀟灑地向警察問候三字經的故事。 根旺過繼給林常,在公
這似乎是雙女人的手。
上火車前尿急得很,進車站的廁所小便。 
胃食道逆流舔逼
結婚16年了,已經好多年沒辦事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記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外婆家,外婆家在虎尾,那時還是個安靜純樸的小鎮,不是現在有「小台北」之稱的熱鬧小城。 有次我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挨家乞討。討至阿姨家門口時,阿姨善心,捨了些忘了是食物還是銀錢給他,乞丐便在門口大聲祝頌了些感謝與祝福的話。雖然不是每戶人家都會捨,也有會驅趕的,而乞丐也不是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小學時期,我跟隨姑姑的方式生活,姑姑是國文老師、古箏老師,同時也是在家居士。憑藉打坐,我開始看見觀世音菩薩的影像,並且隨身攜帶大士佛像卡片。除此之外,我對神祕學充滿興趣,進而產生了一些奇異的經歷。後來我意識到夜半的腳步聲,其實來自於車禍過世的父親。後來,我被奶奶帶去見星雲法師,確認有神佛緣分。
對於外婆,印象好像有點深刻,又好像有點模糊 小時候,父母常會帶我們去外公家,但很奇怪,對於以前的記憶,我完全沒有印象,很多人在多年以後,都可以清楚的講出過往,而我,很多過去,像是一片空白,曾經有發生什麼事,去過什麼地方,就像是失去了記憶一般 學生時期住校,有一段時間不在家,出社會後,也一直忙工作
Thumbnail
小時候印象中的鄉下對照都市的繁華,從沒改變被世界繁華遺忘的面貌;我盯著屋角混凝土牆掉落後裡面露出的紅磚瓦,想起以前我們孩子時在大爐、大灶、塌塌米跑來跑去的模樣;曾經得爬上屋瓦才摘得到龍眼的碩壯龍眼樹若現在還在,不知這已經改成洋房的高度,搆得到還搆不到一串串的碩大龍眼? 
Thumbnail
這忽然來襲的滋味,暑夏的溫度、食材的顏色、手的觸感與臉額上的汗滴、腳下老舊的電風扇,回憶茂生之處,許多人事物隨著年月,只能是想念。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Thumbnail
我有一個阿姨,從我有印象以來,我們家和她們家就住在附近,小時候我們家買房子跟她家住在隔壁棟,後來搬到另一條路上我們又跟她住在樓上樓下,我問我媽為什麼要住這麼近,我媽說這樣姐妹可以互相照應,畢竟我媽小時候,姐姐都很照顧她,現在離鄉背井出外工作,住附近外婆來也方便。後來我出社會後,阿姨有段時間住香港,就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
Thumbnail
久違的表哥來到家中,進門一句「阿姑姑好無?」, 瞬間勾起幼年時的回憶。 「阿姑姑」是在外婆家常聽到對老媽的稱呼,表哥是舅舅的兒子,雖然他說從小看著我長大,但我對這個表哥印象稀微,不過他早逝的爸爸我倒是留有深刻的印象。溫柔的舅舅對小孩極好,他一家彼時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就是傳統的大家庭。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記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外婆家,外婆家在虎尾,那時還是個安靜純樸的小鎮,不是現在有「小台北」之稱的熱鬧小城。 有次我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挨家乞討。討至阿姨家門口時,阿姨善心,捨了些忘了是食物還是銀錢給他,乞丐便在門口大聲祝頌了些感謝與祝福的話。雖然不是每戶人家都會捨,也有會驅趕的,而乞丐也不是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小學時期,我跟隨姑姑的方式生活,姑姑是國文老師、古箏老師,同時也是在家居士。憑藉打坐,我開始看見觀世音菩薩的影像,並且隨身攜帶大士佛像卡片。除此之外,我對神祕學充滿興趣,進而產生了一些奇異的經歷。後來我意識到夜半的腳步聲,其實來自於車禍過世的父親。後來,我被奶奶帶去見星雲法師,確認有神佛緣分。
對於外婆,印象好像有點深刻,又好像有點模糊 小時候,父母常會帶我們去外公家,但很奇怪,對於以前的記憶,我完全沒有印象,很多人在多年以後,都可以清楚的講出過往,而我,很多過去,像是一片空白,曾經有發生什麼事,去過什麼地方,就像是失去了記憶一般 學生時期住校,有一段時間不在家,出社會後,也一直忙工作
Thumbnail
小時候印象中的鄉下對照都市的繁華,從沒改變被世界繁華遺忘的面貌;我盯著屋角混凝土牆掉落後裡面露出的紅磚瓦,想起以前我們孩子時在大爐、大灶、塌塌米跑來跑去的模樣;曾經得爬上屋瓦才摘得到龍眼的碩壯龍眼樹若現在還在,不知這已經改成洋房的高度,搆得到還搆不到一串串的碩大龍眼? 
Thumbnail
這忽然來襲的滋味,暑夏的溫度、食材的顏色、手的觸感與臉額上的汗滴、腳下老舊的電風扇,回憶茂生之處,許多人事物隨著年月,只能是想念。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Thumbnail
我有一個阿姨,從我有印象以來,我們家和她們家就住在附近,小時候我們家買房子跟她家住在隔壁棟,後來搬到另一條路上我們又跟她住在樓上樓下,我問我媽為什麼要住這麼近,我媽說這樣姐妹可以互相照應,畢竟我媽小時候,姐姐都很照顧她,現在離鄉背井出外工作,住附近外婆來也方便。後來我出社會後,阿姨有段時間住香港,就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
Thumbnail
久違的表哥來到家中,進門一句「阿姑姑好無?」, 瞬間勾起幼年時的回憶。 「阿姑姑」是在外婆家常聽到對老媽的稱呼,表哥是舅舅的兒子,雖然他說從小看著我長大,但我對這個表哥印象稀微,不過他早逝的爸爸我倒是留有深刻的印象。溫柔的舅舅對小孩極好,他一家彼時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就是傳統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