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釀專題|《可可夜總會》:請記得我,雖我已遠遊他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平常可能很少人會注意到,但其實「收放家人遺照」這件事,各家是有不同習慣的。上個月家中兩位爺爺接連過世,我才發現我們家是「不吊」派。「不吊」派,意味著那張在喪禮上被花簇擁著的照片,會在經歷一連串完整儀式、被雙手恭敬地捧著隨神主牌位一同被請回家之後,立刻被用報紙包好收進牛皮紙袋中,從此塞在陰暗的角落。奶奶說,吊在牆上過於彆扭,也害怕睹物思人。

外公家則有不一樣的處理。因家中沒有設神明廳,所以外公遺照被放在小桌子上,點兩盞紅燭,算是充當簡易版的祠堂。阿姨們仍習慣在與外公對視時撇開眼神,沒猜錯的話,過了七七四十九日後總還是會將照片收起來的。在這之前,我對死亡的印象等同於零,不吊照片的傳統倒是替我解釋了生者的留戀,不過之中逃避、暫緩的情緒佔大多數,死者的形象反而因此變得稀薄。

raw-image

《可可夜總會》(Coco)則不然。電影開始一個懸而未解的家族「詛咒」──主角米高(Miguel)的高祖父據稱因懷有音樂夢而拋家棄子,高祖母獨自以鞋立家,從此將音樂拒斥在外,這對熱愛音樂的墨西哥家族而言,無疑是一大「詛咒」。接著畫面後移,李維拉家族(Riveras)的遺照整齊端放在靈堂上,此時正值亡靈節前夕,依節慶習俗,必須在靈堂上擺放已故者的相片,才能於盛大的節慶當天「召喚」祂們前來相聚。

靈堂的擺設繽紛華麗,成堆的萬壽菊中間整齊插上幾支白色蠟燭,還配有五顏六色的緞帶。若撇除逝者的黑白照,一見這些盛大的象徵,恐怕也很難直接聯想到:這就是專為亡靈所設的殿堂。

raw-image

《可可夜總會》的盛大背後所乘載的,不只是「親情」二字能夠帶過,故事裡,生者也必須拼盡全力去讓亡者知道:生的世界仍有人記得祂們。這背後也許是皮克斯(Pixer)想帶出之更為複雜的哲學命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被後人記得」是否就是所謂的終極意義?以亡靈作為主幹,不僅滿足了觀者對於死後世界未知的探索欲,同時也不將答案說死,請觀影人自由心證、對號入座──這次我們不僅要談「死」,甚至還要高調談「死」。

raw-image

令人再熟悉不過的「我是為你好」

即使血濃於水、且在同一個屋簷下過日子,但作為生者總有些有別於死者的困擾,這點從米高與曾祖母的爭執所牽涉的親情問題即可窺探一二。死者對生者所下的「詛咒」,讓後世子孫必須永遠謹記音樂所帶給這個家庭的苦難與偏見,從而遠離音樂。而這樣的壓迫,隨著時間而代代相傳,作為包裝的替代詞就是那句千篇一律的「我會管你,也是為了你好」。

這樣「以上對下」的壓迫,在以往皮克斯的親情動畫電影中較少作為主軸呈現,《天外奇蹟》(Up,2009)中丈夫卡爾(Carl)即使知曉兒時與亡妻艾莉(Eille)著迷的「仙境瀑布」可能並不存在,仍毅然踏上尋夢之旅,讓卡爾得以在心中實踐了與亡妻的另一次「相遇」,此時包容、真愛是主軸;以超級英雄為亮點的《超人特攻隊》(The Incredibles,2004),則相對弱化了家庭共有的元素,以正向、合作作為故事的關鍵。

raw-image

攤開來說,這樣的處理的確危險而赤裸,甚至一不小心便可能籠罩一層濃厚的教育意味,情緒勒索的嫌疑橫生。許多影評皆在米高的音樂理想與家中詛咒的衝突之下提到「理解家人」,從而與最終高祖父母的大和解產生呼應,但我以為,這樣的解釋過於直觀論斷,或許回歸到最初曾祖母的顧慮,將其納入考量,也能產生另一新意。「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在電影中一閃而過,卻勾起了我內在的關懷(或言「背骨」):對我好什麼?怎樣才能算作「好」?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4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曾經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邀,為「可可夜總會」這部皮克斯動畫電影做映後導讀,我坐在第一排,影片放映到中場,就聽到此起彼落很明顯的啜泣聲,電影播完,站在台前環視全場,發現一大半的觀眾眼睛都紅紅的。     總覺得這些年上映的動畫片,很多都是拍給大人看的,雖然對孩子而言,還是很具吸引力,畢竟看熱鬧也是種享
Thumbnail
曾經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邀,為「可可夜總會」這部皮克斯動畫電影做映後導讀,我坐在第一排,影片放映到中場,就聽到此起彼落很明顯的啜泣聲,電影播完,站在台前環視全場,發現一大半的觀眾眼睛都紅紅的。     總覺得這些年上映的動畫片,很多都是拍給大人看的,雖然對孩子而言,還是很具吸引力,畢竟看熱鬧也是種享
Thumbnail
《可可夜總會》的盛大背後所乘載的不只是「親情」二字,皮克斯想帶出的是更複雜的哲學命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被後人記得」是否就是所謂的終極意義?以亡靈作為主幹,本片不僅滿足了觀者對於死後世界未知的探索欲,同時也不將答案說死,請觀影人自由心證、對號入座──這次我們不僅要談「死」,甚至還要高調談「死」。
Thumbnail
《可可夜總會》的盛大背後所乘載的不只是「親情」二字,皮克斯想帶出的是更複雜的哲學命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被後人記得」是否就是所謂的終極意義?以亡靈作為主幹,本片不僅滿足了觀者對於死後世界未知的探索欲,同時也不將答案說死,請觀影人自由心證、對號入座──這次我們不僅要談「死」,甚至還要高調談「死」。
Thumbnail
《可可夜總會》中亡靈世界是靠記憶在運作,人生走到盡頭並非真正的死亡,被遺忘才是死亡的終點。幾年後再看這部電影時,我想思索的是:「什麼是真正的離開和消逝?什麼是真正的流傳和記得?」
Thumbnail
《可可夜總會》中亡靈世界是靠記憶在運作,人生走到盡頭並非真正的死亡,被遺忘才是死亡的終點。幾年後再看這部電影時,我想思索的是:「什麼是真正的離開和消逝?什麼是真正的流傳和記得?」
Thumbnail
中年後,日子益發飛快,隨便一件往事,都可以追溯十年以上的時間,關於死後的人生,各個宗教有各自不同的見解,然而,無論是不斷輪迴的未來世,抑或天堂,與未知的死後相比,此生的生命,都極為短暫;宇宙之間,能量恆定,善出者善返,反之亦然,在有限的生命裡,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可可夜總會》教我要思考的事。
Thumbnail
中年後,日子益發飛快,隨便一件往事,都可以追溯十年以上的時間,關於死後的人生,各個宗教有各自不同的見解,然而,無論是不斷輪迴的未來世,抑或天堂,與未知的死後相比,此生的生命,都極為短暫;宇宙之間,能量恆定,善出者善返,反之亦然,在有限的生命裡,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可可夜總會》教我要思考的事。
Thumbnail
《可可夜總會》的故事即圍繞著墨西哥最重要節慶之一的亡靈節展開。我們在動畫中看到了斑斕的色彩、慶典的氛圍,以及對已逝家人們的敬愛與懷念,在這樣的日子裡,沒有悲傷,沒有哀悼,只有一家團聚的快樂與溫馨,初步建立了對亡靈節的第一印象。
Thumbnail
《可可夜總會》的故事即圍繞著墨西哥最重要節慶之一的亡靈節展開。我們在動畫中看到了斑斕的色彩、慶典的氛圍,以及對已逝家人們的敬愛與懷念,在這樣的日子裡,沒有悲傷,沒有哀悼,只有一家團聚的快樂與溫馨,初步建立了對亡靈節的第一印象。
Thumbnail
維持皮克斯動畫的水準,表面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內在傳遞傳統家庭價值的故事,過程有笑有淚,當然仔細分析,不若皮克斯過往,少了些精采絕倫的轉折與角色,即使未達經典作品高度,仍然表現不俗。
Thumbnail
維持皮克斯動畫的水準,表面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內在傳遞傳統家庭價值的故事,過程有笑有淚,當然仔細分析,不若皮克斯過往,少了些精采絕倫的轉折與角色,即使未達經典作品高度,仍然表現不俗。
Thumbnail
2017/11/24二個大人一起來西門町看卡通,以下是觀片心得,有嚴重劇透,請慎入。 死亡對所有人來說,總是個想逃避又避不開的議題,大人所依循的慎終追遠儀式要怎麼灌輸給下一代,讓他們能認同並傳承下去,而不是被視為迷信而嗤之以鼻。
Thumbnail
2017/11/24二個大人一起來西門町看卡通,以下是觀片心得,有嚴重劇透,請慎入。 死亡對所有人來說,總是個想逃避又避不開的議題,大人所依循的慎終追遠儀式要怎麼灌輸給下一代,讓他們能認同並傳承下去,而不是被視為迷信而嗤之以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