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夜總會」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7/11/24二個大人一起來西門町看卡通,以下是觀片心得,有嚴重劇透,請慎入。

死亡對所有人來說,總是個想逃避又避不開的議題,大人所依循的慎終追遠儀式要怎麼灌輸給下一代,讓他們能認同並傳承下去,而不是被視為迷信而嗤之以鼻,本片從一個小孩的角度看家族禁忌、看祭祖儀式、看個人理想與家族事業接班的衝突,如何內化這一切傳統,再變成可以終身依循的理念,進而往下下代傳遞。


故事是從一張廣告傳單開始的,可可按捺不住血液裡的基因及音樂天份,想報名市集廣場音樂比賽,但長久以來音樂一直是家族不想碰觸的傷口,比賽用的吉他眼睜睜地就被奶奶給摔壞了!沒樂器就沒資格參賽,可可的腦筋動到了已故知名樂手紀念館裡的展示樂器,就是圖片中的那支白色吉他。

故事背景設定墨西哥小鎮,伊美黛女士在樂手老公不告而別之後,被迫成為單親媽媽,獨自靠著製鞋技藝讓自己的家族開枝散葉,獨自撐起一片天。這一天小男孩可可一家人在奶奶的指揮下,上上下下正如火如荼地積極準備一年一度的亡靈節祭典,沒想到一個出奇不異的閃失,一趟充滿著神奇際遇、音樂舞蹈、曲折離奇的事件,就此峰迴路轉地展開了。


亡靈節:傳說只要在這一天把已故親人的照片放在供桌上,親人就可以透過萬壽菊鋪成的橋樑回到陽間,看看親友及享用豐盛的大餐,其實就像我們的清明節加中元節再加重陽節的總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起分享電影戲劇、小說創作與生活大小事的絮語
52會員
989內容數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2025/03/05
無意間曾在類似「5分鐘看完一部電影」影片中,知道了這部電影,直到近日才有機會完整地看完全片。 故事很簡單,一切都是從一個失聯二十年的「女」同事寄來的信開始的,昆妮說自己罹癌了,現在住在安寧療養院,哈洛陷入了回憶中,至今都不知昆妮不告而別的原因。 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旅程,因為一封在某個星期二早晨寄
Thumbnail
2025/03/05
無意間曾在類似「5分鐘看完一部電影」影片中,知道了這部電影,直到近日才有機會完整地看完全片。 故事很簡單,一切都是從一個失聯二十年的「女」同事寄來的信開始的,昆妮說自己罹癌了,現在住在安寧療養院,哈洛陷入了回憶中,至今都不知昆妮不告而別的原因。 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旅程,因為一封在某個星期二早晨寄
Thumbnail
2025/01/01
舞台劇真的如預計時程在11點左右結束,接下來的謝幕儀式,我無法自控地歡呼、用力鼓掌,高舉的雙手痠了,掌心也拍痛了,但仍忍不住繼續鼓掌、喝采,真的太精彩了,相同角色的扮演者還被安排一起謝幕。 最後導演賴聲川先生出現了,他感性地謝謝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也謝謝一起跨年的觀眾們,這真是我經歷過最特別的跨年
Thumbnail
2025/01/01
舞台劇真的如預計時程在11點左右結束,接下來的謝幕儀式,我無法自控地歡呼、用力鼓掌,高舉的雙手痠了,掌心也拍痛了,但仍忍不住繼續鼓掌、喝采,真的太精彩了,相同角色的扮演者還被安排一起謝幕。 最後導演賴聲川先生出現了,他感性地謝謝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也謝謝一起跨年的觀眾們,這真是我經歷過最特別的跨年
Thumbnail
2025/01/01
之前我一直誤以為本劇與暗戀桃花源有前後傳的關係,到了現場才知道,這是全新的大戲,演員在一開場就傾巢而出,或外或慢地在正方型走道區行走,有男有女,有長者、有青壯年,有人光鮮亮麗,有人風塵僕僕,我是如此的靠近演員,甚至近到可以感受到他們急行經過時,帶起的氣流如風吹過。 突然間大家都停了下來,宛如接龍般
Thumbnail
2025/01/01
之前我一直誤以為本劇與暗戀桃花源有前後傳的關係,到了現場才知道,這是全新的大戲,演員在一開場就傾巢而出,或外或慢地在正方型走道區行走,有男有女,有長者、有青壯年,有人光鮮亮麗,有人風塵僕僕,我是如此的靠近演員,甚至近到可以感受到他們急行經過時,帶起的氣流如風吹過。 突然間大家都停了下來,宛如接龍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什麼選這部片?   這部片很適合用來談家庭的各種議題,不論東方或西方文化都有的議題。家庭規則的議題、家庭忠誠的議題、原諒家人的議題。也可以看到死亡焦慮的議題。 這部片大概在講什麼?   講一個孩子(米格爾)很喜歡音樂,卻出生在禁止音樂的家庭...
Thumbnail
為什麼選這部片?   這部片很適合用來談家庭的各種議題,不論東方或西方文化都有的議題。家庭規則的議題、家庭忠誠的議題、原諒家人的議題。也可以看到死亡焦慮的議題。 這部片大概在講什麼?   講一個孩子(米格爾)很喜歡音樂,卻出生在禁止音樂的家庭...
Thumbnail
曾經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邀,為「可可夜總會」這部皮克斯動畫電影做映後導讀,我坐在第一排,影片放映到中場,就聽到此起彼落很明顯的啜泣聲,電影播完,站在台前環視全場,發現一大半的觀眾眼睛都紅紅的。     總覺得這些年上映的動畫片,很多都是拍給大人看的,雖然對孩子而言,還是很具吸引力,畢竟看熱鬧也是種享
Thumbnail
曾經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邀,為「可可夜總會」這部皮克斯動畫電影做映後導讀,我坐在第一排,影片放映到中場,就聽到此起彼落很明顯的啜泣聲,電影播完,站在台前環視全場,發現一大半的觀眾眼睛都紅紅的。     總覺得這些年上映的動畫片,很多都是拍給大人看的,雖然對孩子而言,還是很具吸引力,畢竟看熱鬧也是種享
Thumbnail
《可可夜總會》的盛大背後所乘載的不只是「親情」二字,皮克斯想帶出的是更複雜的哲學命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被後人記得」是否就是所謂的終極意義?以亡靈作為主幹,本片不僅滿足了觀者對於死後世界未知的探索欲,同時也不將答案說死,請觀影人自由心證、對號入座──這次我們不僅要談「死」,甚至還要高調談「死」。
Thumbnail
《可可夜總會》的盛大背後所乘載的不只是「親情」二字,皮克斯想帶出的是更複雜的哲學命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被後人記得」是否就是所謂的終極意義?以亡靈作為主幹,本片不僅滿足了觀者對於死後世界未知的探索欲,同時也不將答案說死,請觀影人自由心證、對號入座──這次我們不僅要談「死」,甚至還要高調談「死」。
Thumbnail
客家人是元宵過後就會掃墓祭祖,那天一早陪老爸去祭祖,當天上山天氣晴朗,雲海中隱約可以見到台北101,很像仙境,雖著太陽出來,蒸發了霧氣,我的心也跟著寧靜與開闊。打算把這幾年掃墓的心情,整理記錄下來,讓自己記憶更深刻。 其實,一直這種家族祭祖暨掃墓行程,近年來老爸就只會找我。我們家族是傳統客家人,那
Thumbnail
客家人是元宵過後就會掃墓祭祖,那天一早陪老爸去祭祖,當天上山天氣晴朗,雲海中隱約可以見到台北101,很像仙境,雖著太陽出來,蒸發了霧氣,我的心也跟著寧靜與開闊。打算把這幾年掃墓的心情,整理記錄下來,讓自己記憶更深刻。 其實,一直這種家族祭祖暨掃墓行程,近年來老爸就只會找我。我們家族是傳統客家人,那
Thumbnail
《還有愛的日子》中這份返照人心的光,若陽台吊起的光碟片,隨著不停轉動的命運指向了另一岸,對死亡同樣感到困惑的妙子,從消極悲觀轉為主動做出選擇,散發著人性的光輝入水,折射成一道道可愛、可敬又撫慰我心的飽滿能量。
Thumbnail
《還有愛的日子》中這份返照人心的光,若陽台吊起的光碟片,隨著不停轉動的命運指向了另一岸,對死亡同樣感到困惑的妙子,從消極悲觀轉為主動做出選擇,散發著人性的光輝入水,折射成一道道可愛、可敬又撫慰我心的飽滿能量。
Thumbnail
這是電影中對於死亡的解釋,只有當一個人不再被記得時,才是真正的迎接死亡。這是多麼浪漫的一個解釋,肉體的消亡並非是生命的終點,離開的人用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活在我們的回憶中。
Thumbnail
這是電影中對於死亡的解釋,只有當一個人不再被記得時,才是真正的迎接死亡。這是多麼浪漫的一個解釋,肉體的消亡並非是生命的終點,離開的人用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活在我們的回憶中。
Thumbnail
2017/11/24二個大人一起來西門町看卡通,以下是觀片心得,有嚴重劇透,請慎入。 死亡對所有人來說,總是個想逃避又避不開的議題,大人所依循的慎終追遠儀式要怎麼灌輸給下一代,讓他們能認同並傳承下去,而不是被視為迷信而嗤之以鼻。
Thumbnail
2017/11/24二個大人一起來西門町看卡通,以下是觀片心得,有嚴重劇透,請慎入。 死亡對所有人來說,總是個想逃避又避不開的議題,大人所依循的慎終追遠儀式要怎麼灌輸給下一代,讓他們能認同並傳承下去,而不是被視為迷信而嗤之以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