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 家庭自製黃耆水,煮飯熬粥蒸蛋 】

節氣飲食|【 家庭自製黃耆水,煮飯熬粥蒸蛋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家庭自製黃耆水,煮飯、熬粥、蒸蛋 】

春季,有“春夏養陽”的養生治則,日常可以黃耆、黨參等中藥材,運用於飲食中,補氣升陽,增強免疫力。

引薦居家自製成"中藥汁"、"茶飲",可以方便地運用於日常飲食當中,就是簡單的藥膳。

➤「黃耆,藥材介紹」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
【功效】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性,利水消腫,托瘡生肌。有利於增強免疫力,補氣利水消腫,止汗,降壓,增加活力,預防感冒,抗衰老,幫助皮膚傷口癒合...... 等。

➤「居家藥膳」

《 黃耆當歸虱目魚湯 》
-- 春日增加免疫力·抗過敏·益氣·養血 --

這道口味清爽的藥膳,常運用於好發過敏、風寒感冒、鼻炎 ...... 等的體質與季節。

▪︎ 說明:
以黃耆:當歸= 3 : 1 的比例,先煮藥汁。再加入些許薑絲,與魚片ㄧ同煮熟(可略加少許米酒),便是ㄧ道清甜的家常補湯。

➤「如何熬煮黃耆水?」
▪︎ 材料:
1。黃耆 1兩 + 水 300c.c.(或一個馬克杯250~350c.c.)
2。黃耆 1兩 + 紅棗 1兩 + 枸杞 1兩 + 當歸 1片 + 水 1000~1500c.c.

▪︎ 熬煮方法:
1。藥材放入濾網,冷水稍加沖洗,以乾淨水浸泡約半小時;
2。浸泡水不需倒掉,直接煎煮滾沸後,小火再煮約15~20分鐘;
3。瀝去藥渣,備用。(平日可用製冰盒,先製成小冰塊備用)
※容易上火者,不用當歸。可酌加菊花(最後放)。

<相關原典參考>
*「黃耆甘溫純陽,其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壯脾胃,三也;去肌熱,四也;排膿止痛,活血生血,內托陰疽,為瘡家聖藥,五也。」--《珍珠囊》
*「時珍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人參補中,黃耆實表。」—《本草綱目》

raw-image


avatar-img
Botree的沙龍
28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清明民俗點心:草仔粿(鼠麴草、艾草) ➤「春季民俗點心寶」 清明,常見以糯米與草藥製作成的〝草仔粿〞,內包蘿蔔絲、香菇、或綠豆、芋頭、紅豆等鹹、甜味餡料,美味可口。 其中的香草藥,便是清明前後,鄉野間常見的鼠麴草、艾草,也有人用桑葉、苧麻葉、鼠麴舅... 等替代來製作。 ➤「認識藥草」: •《本草綱
【 中醫五行養肝方法,與飲食 】(3)滋水涵木 《五行生克的變化》 「五行」,是中醫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調養原則依據著五行相生相克為基礎而變化。肝系的保養,最常見的五行養肝方法有三種: (一)抑木扶土法; (二)佐金平木法; (三)滋水涵木法。 平日可依這些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性,以及身體在季節變
【 中醫五行養肝方法,與飲食 】(2)佐金平木 《五行生克的變化》 「五行」,是中醫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調養原則依據著五行相生相克為基礎而變化。肝系的保養,最常見的五行養肝方法有三種: (一)抑木扶土法; (二)佐金平木法; (三)滋水涵木法。 平日可依這些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性,以及身體在季節變
清明民俗點心:草仔粿(鼠麴草、艾草) ➤「春季民俗點心寶」 清明,常見以糯米與草藥製作成的〝草仔粿〞,內包蘿蔔絲、香菇、或綠豆、芋頭、紅豆等鹹、甜味餡料,美味可口。 其中的香草藥,便是清明前後,鄉野間常見的鼠麴草、艾草,也有人用桑葉、苧麻葉、鼠麴舅... 等替代來製作。 ➤「認識藥草」: •《本草綱
【 中醫五行養肝方法,與飲食 】(3)滋水涵木 《五行生克的變化》 「五行」,是中醫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調養原則依據著五行相生相克為基礎而變化。肝系的保養,最常見的五行養肝方法有三種: (一)抑木扶土法; (二)佐金平木法; (三)滋水涵木法。 平日可依這些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性,以及身體在季節變
【 中醫五行養肝方法,與飲食 】(2)佐金平木 《五行生克的變化》 「五行」,是中醫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調養原則依據著五行相生相克為基礎而變化。肝系的保養,最常見的五行養肝方法有三種: (一)抑木扶土法; (二)佐金平木法; (三)滋水涵木法。 平日可依這些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性,以及身體在季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