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歲月靜好:蔣勳 日常功課
作者:蔣勳
出版:時報文化
一開始是在怎樣的因緣際會從還書車上拿下這本書呢?
我已經不記得了,那一片刻的想法。
佛教經典《仁王經》中提到:「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也許是某個恍惚、一個念頭閃過而拿下這本書吧。
蔣勳老師的「孤獨六講」很有名,我曾經買來送人,自己卻未曾讀過。本以為會百般聊賴地看完這本書,然後歸還。實際上讀第一遍,中段以前還沒什麼感覺,畢竟散文這種東西,作者個人意識很強烈,讀者吃不吃得下去全憑感覺,頻率對了就有共鳴,頻率不對就當一場美麗的錯誤,彷彿下大雨時借個屋簷躲雨,雨停了道聲謝謝就離開。
我多半利用通勤時間閱讀,在捷運上人擠人,看書已是不易,難免心浮氣躁,但當我閱讀這本「歲月靜好」到一半時,心漸漸平靜下來,然後細細閱讀裡面的文字,竟是越讀越有感覺,讀完後又重頭再讀一遍。
這個反差,我自己都很驚訝。
這本書收錄蔣勳老師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受台灣好基金會邀請到池上駐村,每天在田野間走路,隨手用手機拍下照片,搭配文字,按照二十四節氣整理,成為手中這本貫穿一年四季的修行功課。順順地閱讀,彷彿陪著蔣勳老師走一趟人間、漫步一年四季,淺嚐七情六慾;時而欣賞花開花落、日升月降,時而品茶聽泉聲,散步看雲停。
在我情緒不好或壓力很大的時候,過往那些繚繞不去的人事物會一一出現──可能是傷害或被傷害,愛或恨,自己的失誤或他人的舉動──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出現,重複撕裂傷口,或者重演他們犯的錯來撫平我的內心,更甚者,想像當他們傷害我時給予回饋或報復,讓我知道在受傷的當下我是有能力反擊的。
當我知道自己有這個狀況時,每當他們出現,我就會喃喃自語告訴自己要放下要和解,有時候很有效,他們待不了多久,但也有時候必須等我反擊了才會消失。
在看「歲月靜好」時內心很平靜,他們也沒有來煩我,一個字一個字細細咀嚼,好像周圍的嘈雜、摩肩擦踵、車廂搖晃......等都生發在另一個世界,書裡的世界,只剩下小小的我、拉長的影子與書。
世間所有生滅,不為人們的眷戀停留,天地間原無悲無喜,無憎無愛,而天上落雨,本就不分善惡,是我們擅自定義,做出區隔。
我不確定這份平靜可以維持多久,但我感謝透過閱讀帶給我片刻的安寧。
最後附上杜甫的「江亭」: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
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
啊,好像真的可以體會「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呢。
(本文同步更新於個人臉書)
寫在最後:
下個月,同期的同事要調走了,原本每天中午一起吃便當的飯友瞬間少了一人。大家都想調動,只有我不想,一時之間感覺無依無靠。
最近也開始啟動上半年例行業務,每組按照各自進度忙碌著,我的組員都不在北部,所以我得獨自完成很多前置作業,呈現要快也快不起來的狀態,整個人不上不下,要快也不是,要廢也不是。
同事朋友一胎二胎三胎接著生。
中醫幫我把脈,說我是真的累了。
我也這麼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