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701
文/ 趙敏 文/ 林慧貞 圖片提供/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短延時強降雨已成近年趨勢,6月初開始的連續大雨,造成不少地區農損嚴重、土石流掩埋道路,許多農民在坡地種果樹,若以裸地栽培,遇到又大又急的雨勢,表土容易沖蝕流失。
農業試驗改良單位研究,若在果園適當留一些草,不僅能減緩土壤流失、提高土壤孔隙、增加排水性,還能增加有機質,加上天氣愈來愈熱,草生栽培有助於維持土壤恆溫、恆濕,是面對氣候劇烈變化的緩解方式之一。
草生栽培方式大致可分成種植雜生草類後定期修剪,以及種植單一草類。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作物改良課果樹研究室副研究員張汶肇說,前者經過定期修剪,生長勢強的草種長得快,多割幾次就留下來成為園區的優勢種,剩下的則是其他零星草種。
至於單一草類栽培,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指出,建議選擇具淺根性、繁殖速度快、耐陰、耐旱、耐踐踏及越冬性佳的草類在果樹行間種植,當特定草類達到高覆蓋率後,可抑制其他惡性雜草。
草生栽培優點多,高雄場曾研究,果園採草生栽培,除了具水土保持功能,也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割下的草覆蓋在土壤還能增加有機質。
高雄場與多個轄區內的果園合作栽培示範區調查結果顯示,草生栽培1年後,土壤孔隙度提高5到10%,且增加土壤的排水性及通氣性,有機質含量還提升0.3到0.5%,有助於果樹生長。
張汶肇也提到,果園栽植草生植物,可緩衝土壤的日夜溫差和季節性高溫劇烈變化,維持土壤溫度與濕度。
根據臺南場技術專刊《果園草生栽培管理》調查結果顯示,果園栽植匍根大戟作為地被植物,冬季時,比裸地栽培的表土溫度增加攝氏3到4度、夏季降低攝氏5到8度,但對土壤深度10公分及20公分的溫度變化較不明顯,因此,草生栽培可減緩冬夏季土溫的劇烈變動,維持土壤溫度恆定性,有利於果樹根群生長。
各農改場有推薦不同的草生栽培草種,例如紅龍果園可種植馬蹄金、怡心草、金腰箭舅和匍根大戟等草種;也有專家建議可種綠肥大豆臺南7號,保水又固氮。
不過張汶肇說,每個園區的優勢草種不太一樣,農民可視需求決定留下或引進哪些草種。
在臺南種紅柚的麻豆果樹產銷班第12班班長施新侑1991年開始種紅柚,因不想使用除草劑而採草生栽培,最初園區以當地的自然草種匍根大戟為主,但病蟲害較多;後來改引進四瓣馬齒莧,現在則以四瓣馬齒莧和耐陰的馬蹄金比例最多。
施新侑認為,這兩種草種易斷,地上高度最高也才10幾公分,與其他雜草比起來相對好處理,他的果園面積約0.25公頃,算小型果園,採用人工割草。另外,草生栽培能讓土壤結構變得鬆軟、適合培養蚯蚓,也具水土保持功用,遇到下雨時,表土較不會流失。
臺南文旦柚農陳純仁的果園也採草生栽培,他的文旦柚樹齡平均為31年,最初建園就以自然草種兩耳草為主,不僅割下的兩耳草能增加土壤有機質,還能保持良好的排水性。6月初豪雨因有植被覆蓋,表土不易流失,雨後果園也較不泥濘。
陳純仁的果園草種還隨季節變換而有不同,夏天以牛筋草居多,秋冬涼爽則以兩耳草為主。他提到,草生栽培能緩解日夜土壤溫差,冬天保暖,夏天也可幫土壤降溫,利於果樹生長。
除了做好草生栽培管理,張汶肇說,果園若能導入符合行株距和果樹高度的農機具,割草時既省工又省力。例如陳純仁最早是用背負式割草機,1甲地要花1週才能割完,後來改用自走式割草機,現今則全面用乘坐式割草機,不到半天就能處理完畢,而且機械割過的果園整齊美觀,賞心悅目。
雖然草生栽培有許多優點,但對於剛接觸的農友仍有一定門檻。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曾指出,建園初期所需的人力較多,每分地約需40工時;在地被植物完整覆蓋前,要經常拔雜草,以促進新植草種快速生長,每分地約需60工時;成園後,雜草較不易入侵,管理工時可降至每月每分地4工時。
「農民應量力而為,草生栽培的主體仍是果樹,草只是協助改善環境、土壤和植株生長的角色。」張汶肇建議,如果農民擔心引進草種建立園區會花太多時間和成本,反而疏忽果樹管理,一開始可先以當地就有的自然草種為主,多割幾次草,逐漸減少自己不喜歡的草種,維持喜歡的或優勢的草種,草相會愈趨單純化。
假如果園面積太大,買到的草種數量又有限,張汶肇建議應循序漸進,可採逐年分區建立草生栽培園區。例如果園有5分地,買的草種數量只夠1分地,可先將草種「集中火力」種在1分地,讓草大量密集生長,再分株或採種到其他4分地,成效較快,也能避免分散栽種過於稀疏,導致想要的草種被果園內原本的雜草覆蓋。
病蟲害也是考量關鍵,有些草是果樹病蟲害的寄主,若貿然種植,後果不堪設想,在臺南種紅龍果的林育賢就是苦主。前年他在果園種四瓣馬齒莧,沒想到竟成紅龍果致命蟲害「根瘤線蟲」的溫床,果園幾乎全軍覆沒,最後只好全部砍掉重練,心酸地看著其他農民開心採收。
高雄場指出,不論是雜生草相還是單一草相的草生栽培,只要種植方式正確,對土壤性質改善、環境生態保育和果樹生長都有幫助。
張汶肇補充,有些農民擔心雜草可能帶來病蟲害,但如果草相愈豐富,連帶吸引不同物種,生態系自然會相互制衡,這時再稍加留意某些作物的關鍵生長期,其實不需要過於擔心,若農民有疑問,可事先請教農改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