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記__做中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反思一個問題

人們以自己的速度成長
這要尊重
尤其"做中學"這件事
非得親身體驗才會知道痛

那麼人類的傳承到底要傳承什麼呢

長輩與晚輩之間到底要傳承什麼呢




關於零極限的清理
是更清楚能操作了

每一件事全是我的責任
是我可以清除的有感力與承擔
(而不是都是我的錯 呵)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小寶小寶 三師兄比你年老,給你幾句話 過去的就該放水流,不應有恨 縱然歷史讓人學到的教訓就是 人從來沒有從歷史學到了教訓 於是,過去是無法回溯的河流 沉積下來的才屬我們最該珍惜 一直念過前朝舊恨,於今無益 世異時移,我們該朝向前路走 走新路線,邁新腳步,向前走 不管將來如何,都該
Thumbnail
不過撇開時代悲劇,畢竟每一個世代都有自己的課題,有什麼是我們值得跟上一代學習的?我覺得是腳踏實地,相信「累積」的力量。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到學校學知識學技能,習得很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在個人身上就是取得學位,謀得好工作,得到好前途,可以養兒育女,栽培下一代。運用在眾人事務上就是建設與創新,為國家帶來更大的進步。可是,這些知識如果沒有轉成智慧,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學越多煩惱越多。比如,學到一門新技術,就想用這個獨門技術
Thumbnail
人生中 過的不長 但也不短暫 只是有些醒悟與體會 卻在我心中 深深的種下 了 一刻烙印 某些時候 讓人悲嘆萬千 也許 看來是事小 但卻能夠影響到 人千千萬萬的心 看開 與放開 這是我所需要去追求的 一個課題 或許 要花很久的時間 我想我應該也還
Thumbnail
孩子, 如果我曾經, 用時間,青春,金錢,生命, 努力的灌溉你這棵小樹苗, 在未來, 你不一定要回饋我什麼, 只需好好的成長茁壯, 為自己而活, 直到你如同當年的我一樣, 肩負起你的責任, 繼續前行.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小時候,小孩總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 對於禁錮自己的諸多思想,諸多排斥 總是大言不慚的以為世界就該蝦米款 成長後,自己大了,卻忘了父母老了 總以為父母仍該是記憶中的堅強模樣 生老病死苦,是人都得面對的生死觀 未對死亡做好建設的人,難輕易放手 對什麼有執念,對什麼就越緊抓不放 宛若翻舟即將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責任需要承擔,然而我們也需要思考能否為自己承擔、為自己作主。這篇文章討論了責任的種種,以及我們如何回到自己,為自己的身分來承擔責任。
不屬於你的問題,那麼你能做的並不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自生自滅,你能做的是,接受他們不需要你理,勇於處理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處理自己問題的能力,這一個是他對自己的生命之愛,也是對你的愛。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小寶小寶 三師兄比你年老,給你幾句話 過去的就該放水流,不應有恨 縱然歷史讓人學到的教訓就是 人從來沒有從歷史學到了教訓 於是,過去是無法回溯的河流 沉積下來的才屬我們最該珍惜 一直念過前朝舊恨,於今無益 世異時移,我們該朝向前路走 走新路線,邁新腳步,向前走 不管將來如何,都該
Thumbnail
不過撇開時代悲劇,畢竟每一個世代都有自己的課題,有什麼是我們值得跟上一代學習的?我覺得是腳踏實地,相信「累積」的力量。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到學校學知識學技能,習得很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在個人身上就是取得學位,謀得好工作,得到好前途,可以養兒育女,栽培下一代。運用在眾人事務上就是建設與創新,為國家帶來更大的進步。可是,這些知識如果沒有轉成智慧,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學越多煩惱越多。比如,學到一門新技術,就想用這個獨門技術
Thumbnail
人生中 過的不長 但也不短暫 只是有些醒悟與體會 卻在我心中 深深的種下 了 一刻烙印 某些時候 讓人悲嘆萬千 也許 看來是事小 但卻能夠影響到 人千千萬萬的心 看開 與放開 這是我所需要去追求的 一個課題 或許 要花很久的時間 我想我應該也還
Thumbnail
孩子, 如果我曾經, 用時間,青春,金錢,生命, 努力的灌溉你這棵小樹苗, 在未來, 你不一定要回饋我什麼, 只需好好的成長茁壯, 為自己而活, 直到你如同當年的我一樣, 肩負起你的責任, 繼續前行.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小時候,小孩總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 對於禁錮自己的諸多思想,諸多排斥 總是大言不慚的以為世界就該蝦米款 成長後,自己大了,卻忘了父母老了 總以為父母仍該是記憶中的堅強模樣 生老病死苦,是人都得面對的生死觀 未對死亡做好建設的人,難輕易放手 對什麼有執念,對什麼就越緊抓不放 宛若翻舟即將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責任需要承擔,然而我們也需要思考能否為自己承擔、為自己作主。這篇文章討論了責任的種種,以及我們如何回到自己,為自己的身分來承擔責任。
不屬於你的問題,那麼你能做的並不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自生自滅,你能做的是,接受他們不需要你理,勇於處理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處理自己問題的能力,這一個是他對自己的生命之愛,也是對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