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佛陀在哪裡?我十二歲出家之後,每日早晚禮拜,總希望佛陀能現身給我看一下。我也常常講說佛陀的事蹟,甚至寫《釋迦牟尼佛傳》,我也很用心去體會佛陀住世時,他的語言、行動、教化、心理、生活;寫作過程,想到佛陀的慈悲、苦心,自己也很感動,多次一面寫一面流淚。

後來有機會到世界各地去弘揚佛法,在飛機上瞭望藍天白雲,就想:「佛陀!您在空中現身給我看一下吧!」有時候坐船,在海洋上飄,就想:「佛陀!您在海上應化給我看一下吧!」近四十年來,我八次到印度,總在佛陀證悟的菩提樹下,在佛陀入涅槃的拘尸那城,在靈鷲山上佛陀的說法台邊徘徊、沉思。為什麼?我希望找尋佛陀的聖跡,了解佛陀是什麼樣子。當我第一次到菩提迦耶菩提道場正覺大塔時,有一個感覺:「就讓我死在這裡吧!」好像死在這裡,我就能陪伴佛陀了。到了拘尸那城,看見緬甸寺廟裡供奉一尊丈六金身的佛陀涅槃像,我巡繞、禮拜,捨不得離開。

但我始終沒有看過佛陀,他也沒有跟我講過話。直到最近二十年來,我不再去尋找佛陀,也不問佛陀在哪裡了。為什麼?我感覺到佛陀就在我的身邊,我走路,他跟著我走路;我吃飯,他跟著我一起吃飯。佛陀一直都在陪伴著我。原來,當我心中有佛時,佛陀就與我同在;而我自己更直下承擔:

「我是佛!」

當心中存有「我是佛」,在待人處世上就會產生很大的提示作用。例如:與人說話,想到是佛陀在 說話,我就要講慈悲的愛語;看到怯弱的眾生,想到是佛陀在面對他們,我就要站在他們的立場著想,給予信心、希望。

raw-image


我到各地主持皈依典禮,也都會問信徒:「你們敢說『我是佛』嗎?」當大眾回答「我是佛」時,我就會告訴他們:「回到家裡,夫妻不可以吵架。吵架的時候,心想:『我現在是佛祖了,怎麼可以吵架罵人?』假如你喜歡抽菸、喝酒,當煙癮來了,或是想要喝酒的時候,就想:『我是佛了,佛有抽菸、喝酒嗎?』

如此一想,自然就不能抽菸、 喝酒。所以,只要肯承擔『我是佛』,人生就會不 一樣。」

因為一個人心中有佛,所謂「朝朝共佛起,夜夜伴佛眠」,日日夜夜有佛伴隨左右,眼睛所見是佛的世界,耳朵聽聞是佛的聲音,鼻子所嗅的是佛的清淨戒香,舌頭所觸及的是禪悅妙食,心意所感的皆是佛國淨土的喜樂;身口意所展現的,都如佛心的慈悲柔軟。把佛融入我們的身心,久而久之,我們也被雕塑成一尊佛了。

終日尋春不見春,我數十年尋佛不見佛,在萬尺的雲端之上,在無窮的時空裡,苦苦尋佛的蹤跡,驀然回首,原來佛在我的心中。

(佛光山法堂書記室供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6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於佛光山的因緣,源於2015年與同事前往拜會世界神明聯誼會秘書長,當時我們就坐在佛陀紀念館前的問道館內,暢聊宗教交流。 與佛陀的因緣則就更早了,小時候我時常跟著母親到妙雲蘭若(嘉義的一處佛寺學堂),她去念經,而我則喜歡窩在圖書館內,看橫山光輝老師的《三國志》漫畫。
Thumbnail
我於佛光山的因緣,源於2015年與同事前往拜會世界神明聯誼會秘書長,當時我們就坐在佛陀紀念館前的問道館內,暢聊宗教交流。 與佛陀的因緣則就更早了,小時候我時常跟著母親到妙雲蘭若(嘉義的一處佛寺學堂),她去念經,而我則喜歡窩在圖書館內,看橫山光輝老師的《三國志》漫畫。
Thumbnail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釋迦牟尼佛於菩薩因地時所作.讚佛偈 如果說,台灣有什麼名勝之地是聲名如雷貫耳、沒去過會使人吃驚的,除了日月潭、阿里山之外,那應該就是佛陀紀念館了。 這一次的高雄之旅,抱著「讓孩子們親近佛法」的念頭,選擇了佛陀
Thumbnail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釋迦牟尼佛於菩薩因地時所作.讚佛偈 如果說,台灣有什麼名勝之地是聲名如雷貫耳、沒去過會使人吃驚的,除了日月潭、阿里山之外,那應該就是佛陀紀念館了。 這一次的高雄之旅,抱著「讓孩子們親近佛法」的念頭,選擇了佛陀
Thumbnail
今天參加農禪法青的維摩詰經活動,原本去年就想參加了,卻撞到了世賢的婚禮。所謂的法青大概是18-40歲,所以來的其實主要都是已經在工作的人,性質和大學社團不太一樣。 一進到禪堂,我的目光就被堂前的佛像吸引住了,是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像,佛眼垂憐、面帶微笑,大概是在描繪佛陀進入
Thumbnail
今天參加農禪法青的維摩詰經活動,原本去年就想參加了,卻撞到了世賢的婚禮。所謂的法青大概是18-40歲,所以來的其實主要都是已經在工作的人,性質和大學社團不太一樣。 一進到禪堂,我的目光就被堂前的佛像吸引住了,是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像,佛眼垂憐、面帶微笑,大概是在描繪佛陀進入
Thumbnail
……最近德國人貢覺圖吉仁波且說出的一段話,證實 佛陀一直在法界中觀照佛弟子。 佛陀曾經答應過要為他內密灌頂,雖然 佛陀圓寂了,但是至尊偉大的 佛陀,果然親自出現在他的面前,告訴他你的本尊將會負責你的內密灌頂。貢覺圖吉仁波且後來得到了他的本尊證實,頓時讓他的疑慮一掃而空。……
Thumbnail
……最近德國人貢覺圖吉仁波且說出的一段話,證實 佛陀一直在法界中觀照佛弟子。 佛陀曾經答應過要為他內密灌頂,雖然 佛陀圓寂了,但是至尊偉大的 佛陀,果然親自出現在他的面前,告訴他你的本尊將會負責你的內密灌頂。貢覺圖吉仁波且後來得到了他的本尊證實,頓時讓他的疑慮一掃而空。……
Thumbnail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您正在看我嗎?看過我的照片?似曾相識的感覺? 遠眺近看都歡迎。 不論認不認識,我先自我介紹: 大家吉祥!我住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家叫我「佛光大佛」。 我今年才11歲,已是全世界最大的銅鑄坐佛。 我的身高地基加身體總共108公尺、等於一般建築36層樓,「真的是高人一等」。
Thumbnail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您正在看我嗎?看過我的照片?似曾相識的感覺? 遠眺近看都歡迎。 不論認不認識,我先自我介紹: 大家吉祥!我住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家叫我「佛光大佛」。 我今年才11歲,已是全世界最大的銅鑄坐佛。 我的身高地基加身體總共108公尺、等於一般建築36層樓,「真的是高人一等」。
Thumbnail
... 確實比之前發出的涼氣多了很多,原本想把前後兩組放在一起做對比,但一放在一起,前組的氣馬上被引,變了跟後組一樣的氣,無法做個對比. 風聲,是來自竹間,風從竹間吹過流轉,於是發出聲音。信徒等一行人,在聽著佛陀教導,佛陀指著竹,說:「竹樹有葉無花,並不以花爭艷,只以淡薄觀世。」。
Thumbnail
... 確實比之前發出的涼氣多了很多,原本想把前後兩組放在一起做對比,但一放在一起,前組的氣馬上被引,變了跟後組一樣的氣,無法做個對比. 風聲,是來自竹間,風從竹間吹過流轉,於是發出聲音。信徒等一行人,在聽著佛陀教導,佛陀指著竹,說:「竹樹有葉無花,並不以花爭艷,只以淡薄觀世。」。
Thumbnail
文/星雲大師 節錄於《佛法真義2》〈佛陀在哪裡?〉 圖/慧融法師
Thumbnail
文/星雲大師 節錄於《佛法真義2》〈佛陀在哪裡?〉 圖/慧融法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