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甚麼?》
耶魯大學的快樂課程新聞介紹影片,大家都收過多次轉貼分享了吧。
看了內容我還蠻有感的,其一是原來這幾年我的學習是一直往這個方向去做的,一方面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往美好人事物的方向前進,而另一方面也體會到,其實這些看似簡單的幾件事,要切實落實生活中不是那麼容易的。
我注意到的是,耶魯課程的原名是「心理學與美好生活」,那麼為何被學生私下暱稱「快樂課」?有人用文字列出了其中
幾項做法,我覺得很棒的是,這些做法裡面也是有其層次的,如果可以逐一去落實,那麼就可以理解為何被暱稱為「快樂課」
其中提到的「讓自己沉思、放空、發呆」,或許有些人是不大習慣的,尤其我們社會一直告訴我們要珍惜光陰、懂得善用時間,也使得我們汲汲營營去做一些自己也搞不懂的活動來填滿生活,然後誤以為那是充實、有意義。所以願意把自己放空,真正給自己一些時間空間,那麼才是往美好生活之路的開始吧!
而另一個做法是每日寫下「感恩」的事,這個也看似簡單的事,但是如果有真正去做了,才可以從中體會到更多(日後有機會在分享這部分心得,包括我從過程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懂得看見感謝等等)。通常我們得到別人幫助也會道謝,可是這是因為我們得到好處才有的謝謝,或者有人會推行「觀功念恩」,那麼甚麼是「功」?生活中我們可以看見多少的「功」才開始去感謝。影片中舉例「大便通暢」真的會去感恩嗎?如同日出日落、花開花謝般,似乎有很多事我們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這些年我也有個發現,人們看似希望有美好快樂的生活,但是大都期望別人來給自己這些美好快樂。這也因為大部分的人不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因為自己不快樂,所以無形中也不允許別人快樂(這個我們也都不自覺)。有些人也經驗過「當自己快樂時,身邊的親友會說你好自私」,當你聽到這樣的話,你會是如何看待的。
其實,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不盡相同,這種透過從「看見感恩」開始,讓快樂之情從心中自然地升起,我想這也是耶魯學生去選讀這門課程後的真實體會才有的暱稱吧。先從自身很基本簡單的事做起,再擴展到最後提到的快樂秘訣:「給予」。整個教導是自主性的、從自己做起,這些都是透過自己的意願就可以做到的改變;從被動到主動為自己做些甚麼開始,而不是一直在等待中、期待中受苦,從這一點點過程找回自己的力量,相對也是「離苦得樂」。
從「靜心、感恩、給予…」似乎有著學習不完的細節和層次,但是因為從不斷學習和做中會有一種淡淡的「盈滿」和「喜悅」,或許這也是推動著我願意往這個方向走的動力之一,如果你也感受到了,讓我們一起攜手並進吧!
影片連結:快樂課程新聞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sZTtD6G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