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潛意識的力量》III 成功與快樂是什麼?愛情的吸引力法則是?

2022/10/29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用聽的讀本文:
想用Apple, Spodify, Google, Youtube聆聽本集👉傳送門

這集是「潛意識的力量」這本書的最後一集了,在這本書後半部的章節,作者講到更多比較是人生觀的內容,就像這集標題所寫的,我們生來就想追求或被鼓勵追求的成功跟快樂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要如何擁有?
此外,對於如何創造和諧的人際關係、愛情婚姻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年老生命,今天也會一併跟大家分享本書的論點。

何謂成功

首先,先來聊「成功」這件事,我感覺從小我們所接觸的媒體跟文化,將成功這件事所連結的東西,都先置入在我們的腦海裡了,成功的模樣是什麼呢?不外乎有錢、有權力、影響力、有良好的名聲地位、受到人們崇敬或喜愛,所謂的「成功人士」也就是擁有這些東西的人,所以「成功」是一種帶有物質跟權力傾向,且和他人及社會給予我們的評價習習相關的事。
當然,我想很多人應該也注意到或體會到,用外在成就或他人評價所衡量的「成功」,並不保證一個人的心靈,也會感到同樣的富裕及滿足。我們更應該弄清楚的是,追求成功的背後,我們到底真正追求的是什麼?世俗的成功,真的能帶給我們快樂跟滿足嗎?
作者認為,成功並非單指事業、經濟或任何其他單一層面的事,而是在「生活」這件事上,得以長時間感到平靜、歡喜。意思就是,「成功」實際上是個人生活的心理狀態。
我們可以回過來想想,自己每天生活的心理狀態,多數時候究竟如何呢?我突然就想到曾經聽過一個笑話,大意是指,天下沒有哪種生物會像人類一樣,那麼愛自找煩惱、跟自己作對,雖自稱萬物之靈,但人類卻過的比大多數生物更不快樂、不自在。

成功與工作的關係

不過作者也並不是說,我們只要滿足心理需求,就是過的成功。他認為我們的生命,還要對他人有所助益才是成功,而多數時候,我們就是透過「工作」來施展有益他人的作為,因此做自己喜愛、滿足且能幫助他者的工作,是成功的必要條件。這也是因為工作幾乎佔據我們多數的時間,如果我們無法從工作上得到正面的心理狀態,那就作者觀點,也難以稱之為成功。
從另個角度來看,由於成功跟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和自己喜愛的事物有關,這也表示我們無需所有人都往同一個方向跑,而應該去探詢、發展個人獨有的成功之道。
成功並不是建立在跟他人競爭極度有限的東西上,我們不用透過競賽去搶奪成功,因為真正的成功在我們自己的心中,而從外在來看,是無法完全知曉一個人成功與否的。
一但認清了成功來自個人生活的心理狀態,我們最終想要的,其實是得以長時間感受平靜與歡喜,我們也就能減少競爭的焦慮感,更專注於創造內在心靈長期的滿足,因此作者也說:成功的人,是對心理、靈性層次有深刻理解的人。

選擇快樂

至於快樂是什麼呢?既然作者說成功蘊含著滿足跟歡喜了,那我們要如何看待快樂呢?
作者認為,快樂是一種心智狀態,我們都可以選擇快樂、喜悅,不需要任何外在東西,才能獲得快樂,很多人不相信快樂這麽容易取得,以為要達成某件事後,才會得到快樂,譬如畢業之後、找到工作之後、買了房子之後、贏得比賽、升職等等,結果這些得來不易的「快樂」卻都很短暫。
如果一個人的心靈跟精神狀態無法把快樂當成一種習慣,那麼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給你快樂,金錢、工作、戀愛、婚姻、孩子,不論是什麼,其實都不會讓你快樂,也不會讓你不快樂。
因為外在事物並非如我們以為的,是我們快樂與否的原因,他們其實是果,不是因,只有當我們經常選擇快樂,將自己的想法停靠在平靜、從容跟感恩上,也就是能夠運用內在的力量,為自己移開心中路障,那麼快樂就會成為我們反覆能升起的一種自然習慣,不用發生什麼事情,我們也能自動回歸快樂狀態。
關於快樂的另一個關鍵是,你必須真心地想要快樂。
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模式已經習慣了,必須透過外物滿足來取得快樂,或享受痛苦、悲傷以及這些狀態帶來的好處,反而對快樂感到不自在、也沒有信心的話,就是在抗拒把快樂當成習慣。

我們心中的樹樁路障

我想不少人應該都能從日常生活裡,想到幾個活生生特愛擔憂、時常不開心的人物案例吧,又或者自己在某個人生階段,也是處於難以選擇快樂的狀態。
剛作者提到我們要把快樂當成一種習慣,習慣替自己移開心中的路障,這裡說的路障,往往是我們經歷過的某個舊有障礙,深植在心中變成了我們的恐懼陰影。 書中有個故事是這樣的:農夫有天駕著一匹馬出門,結果這匹馬在路途中,被路邊樹樁旁的一條蛇嚇到,從那之後,每次經過那截樹樁就不肯再前進,農夫後來將樹樁拔起燒掉,但依舊沒用,馬兒還是每次走到樹樁曾經存在過的地方,就會停下無法跨越。曾經的驚嚇,變成牠永遠的恐懼,牠的心理留在過往的經驗記憶裡,而不是現在。
我們是不是也跟馬兒一樣,過往有什麼被嚇到的驚嚇記憶,悄悄成為了我們現在的路障。

如何不當自己的敵人

某個俗諺說: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恐懼(也就是自己)。有些恐懼是正常的,但受困於不正常的恐懼會使我們的生命停滯、阻塞。不正常的恐懼可能是小時候影響我們的人傳授給我們的,這些恐懼並非現實,而是我們心中的一個想法,這表示我們害怕的其實是自己的想法。
很多時候,人們還會將恐懼擴散,對於某些人事物特別容易情緒化,或展現出本能般的恐懼行為,甚至放縱自己對恐懼的想像力,過度的被自己的恐懼控制。
作者認為,不正常的恐懼只是自己的一個想法,通往快樂的路上沒有路障,我們現在就可以把恐懼釋放,選擇直視恐懼的虛假,並用自己能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信念來取代它。
他提出幾個克服恐懼的技巧:
一是用建設性的想法取代恐懼信念,如面對考試的恐懼,自我暗示說「我對於需要知道的事情都有完美的記憶。」。
我自己也曾用過這個技巧,在我以前剛開始搭飛機時,常會浮現墜機的恐懼,尤其每次機身開始搖晃我就像書中所說的,開始放縱自己的想像力,跳入根本非屬現實的墜機情節裡。
後來我看了《當下的力量》那本書後,才學習嘗試在搭飛機時,把注意力從恐懼上移開,聚焦在當下的每一秒,然後強化真實有建設性的正面信念,如飛機是很安全的交通方式,氣流造成的晃動就跟行車偶有顛簸一樣正常。所以即便遇到亂流晃動,我也不會再放任心思隨意幻想可怕的未來,而只把精神單純放在當下的晃動本身。
當我感覺自己成功不再被墜機的恐懼困擾時,便體會到作者說的,不正常的恐懼只是自己的一個想法,我們害怕的是自己的想法。而改變我們內心的處境,只在我們願意正視、戳破恐懼與否。
第二個技巧則是運用想像,將恐懼的事情轉化成愉悅的進行式。如你想學游泳卻又怕溺水,那在實際游泳前先想像自己享受游泳的感覺,想像你在游泳時的愉快跟放鬆。我們想像的正面感受越鮮明、逼真越好,因為這會促使我們渴望去進行這些愉悅的事。
第三個技巧是用對立的念頭抵銷恐懼的暗示,也就是預期美好發生,而不是聚焦恐懼之上,有意識的強化自己的渴望。如在登台表演前,抱著我終於實現表演的夢想,而非關注自己可能會失誤或得壞評的可能。

覺察自己與他人心中的樹樁

我個人覺得,以上這三個技巧都算是教導人們有意地選擇正向心念,如何不當自己最大的敵人。關於恐懼造成我們不快樂及生命的阻塞,其實影響了我們各個領域的經驗,工作、人際關係都是。
當我們反省自己身上的恐懼時,也會漸漸能看到別人所帶有的恐懼,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從別人身上也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能夠同理別人在某些時空下因恐懼造成的失控,也許對方看起來在針對你或某個很特定的事件,但實際上他正在與自己心中的樹樁奮戰,外在的人事物只是我們內心恐懼方便投射的對象罷了。
因此作者說認識自己的恐懼,學著不當自己最大的敵人時,我覺得從另一面來說,也是學著不把別人當敵人或妖魔看。
這本書後面在講到人際關係時,也會說到,我們要為自己看待別人的方式負責,因為我們對別人的想法只是自己的想法;相對地,我認為也可以說,他人對我們的想法也是他人的。
我想舉一個大學時的親身經驗,我大學時曾修過某堂教育學分的課程,老師要求每個人期中期末都要上台報告,老師則會針對報告講評,我在期中上台報告時,得到老師的稱讚,有一位同學則被老師糾正了報告選題的錯誤;我記得這位同學報告時會用比較誇大、引人注目的方式報告,但在內容上就像老師所糾正的,是偏離主題的。
後來期末報告時,當我上台報告沒多久,這位同學就舉手,當時我覺得很奇怪,因為期末報告沒有同學發問的橋段,而且報告時間也有嚴格要求,但這位同學就一直舉著手,於是我就問這位同學有什麼想說的,他則對我報告中某個詞彙的定義提出質疑,我解釋完之後,因為太專注在時限內報告完內容,所以沒有注意到這位同學在聽完我的解釋後,表現出很明顯的憤怒,並用誇張、引人注目的聲響直接離開教室,好像是在對我提出的解釋表達抗議—她的行為表現,是下課時另一位同學跟我說的,她覺得這位不滿我解釋的同學實在很無禮、又很鬧。
我還蠻慶幸自己在報告時,有察覺到不對勁,我的潛意識裡可能感覺到這位同學是想嗆我,並不是理性的發問,而原因我猜測,是我期中表現太好被老師欣賞,而他卻被老師否定糾正,也許她心中有不平衡的感覺在,當我又站在講台報告時,她心裡那種不舒服的感受又出現了。
這時,我就無需太過執著把對方的嗆聲當成對我的攻擊,也許表面上看起來是,但其實剖開來看,我是他內心恐懼所投射的對象。
假如我只注意表象去跟對方較真,那就是把他的課題也當成了我的問題。把對方也當成敵人或妖魔來面對,我不但會因此失去情緒上的平衡,也會在報告表現上失常。所以,我當時才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報告上,對這位同學的後續反應,採取最低的關注度,完全沒意識到他激烈的反應,只注意到了我報告的對象—其他同學偷笑跟面面相覷的表情。

別把他人的課題當自己的功課

我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很妙,我當時選擇性注意跟忽視的狀態,就跟心理學著名的實驗「看不見的大猩猩」一樣,實驗中,當受試者為了要專注在影片的某個地方時,多數會產生部分視盲的現象,忽略了有隻大猩猩曾從螢幕上晃過去的詭異現象。這跟我報告當時的狀態可說是完全一致,我下意識地屏障了目標焦點以外的資訊接受。
不過我認為自己當時也是因為有一個準時完成報告的壓力跟目標在,所以比較容易轉移當下注意力到報告上,而不去管他人負面的態度跟作為。
但在日常生活裡的人際關係或是為人處世,就需要更多的覺察,去看到別人的恐懼,就像看到自己所有的恐懼的影子,我們都一樣,有自己的功課跟學習,但也不用處處把別人的功課,加入成自己的新功課。
這種將別人的課題或評價與自己切割的作法,又跟現代很暢銷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講到的部分觀點很相似,也跟潛意識的力量作者強調的,我們對他人的評價都只是我們自己的想法一樣,點出我們人際互動上應有的醒悟。

你對別人的想法只是你的想法

既然說到了人際相處,就來講本書作者的看法。 他在書中提到,在你的宇宙裡,你是唯一的思考者,而且你的思想是有創造力的,你對別人的想法只是你自己的想法,你實際上是在自己的生命經驗,創造你對別人的想法跟感受,並進一步產生了反應跟行動,這些最初都從我們的心智開始發生。因此,你要為自己看待別人的方式負責,對方反而不需要為你怎麼看待他們負責,聖經有句話是「你們怎麼判斷人,也必怎麼被判斷。 」。
而我們對他人的負面思想是一種精神毒藥,由我們自己創造、服用,因為這些負面思想跟情緒,會逐漸潛入個人的潛意識裡,造成現實生活的困境跟疾病(這在本書第一集談健康時有提到)。
我們想要別人對我們有什麼感覺,就要對別人有同樣的感覺;想要別人如何對待你,就要如何待人。要明白每個人都想要被愛、被珍惜,感受重視與尊重,如果我們打擊一個人的這些面向,理所當然也很難得到該人的善意。

面對負面能量者的方式

但如果是我們先面對到他人的不友善(就像我大學時的課堂經驗),又或者我們身邊有所謂的「能量吸血鬼」又該如何是好呢?
作者表示,那我們要認清自己有選擇平靜的能力,不用讓他人影響自己原有和諧的感受,就像是為自己建造出一層防護;並試著同情、體諒受到負面情境而變得難搞討厭的人。
另外,試著原諒也就是體諒的表現,祝福他們能獲得平靜,不用再以自私的方式行事。我們傳送出的體諒也將啟動他人改變的過程,而我們也更能專注自己理想的實現,不用一天到晚受外在的人事物的綁架。 當然,我們也不用姑息別人情緒性的吵鬧或勒索,不要當別人的腳踏墊,被佔盡便宜或奴役,我們可以表現出仁慈的態度,但心意堅決,不用被他人激怒或惹惱,因為我們假使以類似的負面態度回應對方,就是與對方散發的負面,融合為一。
在人際溝通上,每個人也都有權利和自由不同意他人的看法,我們要學習讓情緒變得更成熟,接納不同意見的表達,不必發脾氣、或用負面情緒相互影響控制。
我覺得如果只聽作者前面告訴我們要選擇快樂,並把快樂當成習慣,其實會感覺有點單薄,在日常生活裡也很難維持這種正向信念,因為選擇快樂聽起來像是一種事後的情緒調控,我們畢竟還是感受到了明顯的不舒服;但如果連書中人際相處的內容一同消化,就比較能從更廣的觀點,去覺知我們自以為被他人引發的負面情緒,其實很多都是不必要跳入的陷阱,我們時常無意識地配合彼此,扮演對方課題的對手,因而才升起相應地負面情緒。
作者建議的不外乎就是要我們回過來關注自己的心智作用,當我們有了新的認知,並跳脫慣性反應時,就有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而多次反覆打破自己的舊有慣性後,就能逐漸培養新的反應習慣。

愛情的吸引力與婚姻的真諦

接下來,來說說作者對愛情及婚姻的看法,不過這裡要補充一下,作者並沒有針對「愛情」單獨寫一章,他對愛情的觀點是放在婚姻這章裡面談論的,而且也比較貼近婚姻伴侶關係裡的愛情,並不是浪漫戀愛關係的愛情。
作者在書中寫道一句話:「我們的心智在精神上、情緒上跟什麼結合,就是一種婚姻」,對他而言,「婚姻伴侶」所代表的結合,也就包括了彼此心智的結合對應。
因此,愛情裡的吸引力法則是—我們會吸引跟自身潛意識信念相應的人;婚姻伴侶就像是我們對自我的概念、評價跟藍圖。
如果你想吸引到誠懇、有愛心的伴侶,你自己就必須誠懇、有愛心。你必須在自己的心態裡,建立起跟你心目中理想伴侶相應的心理。
當我們祈禱、暗示潛意識幫助我們吸引理想伴侶時,我們不光只是祈禱對方所帶有的特質,也要祈禱自己能夠帶給對方的感受跟禮物,譬如在祈禱時說出,我知道我能讓伴侶感到生命充實與光明。
作者又說,婚姻並不保證幸福,假使雙方未能理解並實踐婚姻的真諦,即真心恩愛,真誠地融合、互相尊重。
我們不該依賴另一半獲取平靜、愛、財富、安全感、榮耀或任何東西,這些東西我們自己要靠心智的力量達到自我滿足。一個人若因為有所欠缺,而想藉愛情或婚姻來滿足,那這種關係就缺乏真心、誠實跟真愛,這種愛情或婚姻是一場騙局、偽裝。
我覺得作者對於婚姻的要求與其說是道德感很重,不如說是講究真誠,因為他並無很守舊的認為離婚是件負面的事。
反而,他認為假使一方默默怨恨對方卻都不說,就是不忠;而沈浸在對伴侶的怨恨、惡意跟敵視中,其實精神上已經跟對方離婚了。更不用說,假如一方出現暴力行徑,那作者更是認為離婚比起活在謊言裡,才是真誠且道德的選擇。
從這幾點看來,作者所指的婚姻是一種偏向神性的結合,是兩個人最真誠的內在情感彼此恩愛融合,外在的婚姻形式則不是作者所強調維繫的。

如何永保年輕

節目最後一段,想聊本書最後一章「如何永保年輕」,我覺得這章還蠻特別的,提到了關於年長這件事應該用何種方式看待,對我們更有益。 雖說現代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但比起古人,我們對於年齡增長、變老這件事似乎有更多負面的觀點跟恐懼,年老彷彿代表各方面都漸漸往衰敗的方向走,許多人用盡現代先進方法想延緩老化、留住青春,也因此給自己身心帶來不少壓力。另一方面,社會也認為人就要在年輕時多奮鬥、闖盪出成功,老年則要安樂享福,保守的過日子。
作者認為,人們總是恐懼外貌、身體的衰老,卻沒注意心靈跟精神的層面是不會衰老的。但當我們恐懼年老退化,就難以保持心靈的年輕。所謂老糊塗、年老無用的恐懼,都是我們在進行長期的自我催眠,要知道我們所思所想的潛意識會自動實現;所以,我們應該反過來,想像自己成功、安詳、智慧、快樂、善良、有自信的模樣,這些都是不會變老或衰亡的特質。
我們都可以徹底實踐活到老、學到老、並持續地貢獻。實際上,回顧歷史跟現代周遭,有太多的案例顯示人類創作的高產期,同樣可以發生在年老時,不論是科學界、藝術界或其他領域。
此外,我們的性格、信念與心智的品質,一樣不會衰老。從心靈跟精神層面來看,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在一條沒有終點的道路向前邁進。而老年可說是進入了人生的制高點,大自然讓我們的身體慢了下來,才有機會去認真冥想神聖的事物、思考真理,我們的心智更容易進入靈性跟精神的運動,並得到遠大於年少時期的歡喜。
作者以如何永保年輕作為本書結尾,也算是在鼓勵人們掙脫年齡的限制,同時別被身體老化及死亡的恐懼綁架,這是人類長久以來共有的終極恐懼,因為我們的確無法免除死亡,但在作者的信仰裡,超越身體的靈性生命是永恆的,因此關於年老這件事,我們也應關注心靈跟精神的成長與富足。
--
那這本書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邊結束了。
如果你對節目有任何想法,或感受想分享,歡迎點任意門中的任一個社群留言給我。喜歡這個節目的話,也歡迎你在蘋果podcast上評分,或分享給更多對心靈有興趣的同伴。
謝謝你的聆聽,我們下次再見!

本集提到的內容:
📘《潛意識的力量》
作者:約瑟夫.墨菲 Joseph Murphy
博客來連結:https://reurl.cc/rRoMgr
📘《當下的力量》
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
博客來連結:https://ppt.cc/fswVpx
📘《被討厭的勇氣》
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博客來連結:https://ppt.cc/f76qrx
🦉看不見的大猩猩實驗
https://bookzone.cwgv.com.tw/change/topic/details/10252


謝謝閱讀&Bles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8會員
58內容數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