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有些系教出來的學生沒那個價值」個人一點想法

2023/05/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期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在政大演講談到低薪問題,他有提到因為教育部的魄力與執行低下讓該退場的科系沒退場而導致大量的大學生畢業的起薪過低,好。說到這,本人沒有要談任何政治問題,我想要就另一個角度去陳述我的個人看法,就是「文化」。
(新聞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289022)
先不說哪些科系該被淘汰,很複雜跟專業,我沒那個能力,我只想就我觀察與主觀去闡述另一個看法,當然,是我的看法。(很重要,沒有要拉架),我想針對部分藝術類與文學類科系發表一些淺見。
其實是....終歸到底→「台灣沒有文化」,支撐不起這些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
講到這可能有些人會跳腳,但移民台灣就歷史不過短短數百年,初來台灣的羅漢腳只關注生存議題,而生存與實用主義的DNA就烙印在台灣人的身上,反映在我爸那一代的人就是不在意東西美不美觀(→也沒有判斷能力XD),只在意實不實用,能用就好的價值觀。
去看台灣街景,到處都是林立的招牌,醒目、看的到最重要,東西也不用很漂亮,實用最重要,衣服?能穿就好。食物?能吃粗飽最重要。
反映在教育上→
「學語文出來幹嘛?」「畫畫又不能當飯吃」「學這個要幹嘛?」
一定要幹嘛嗎?一定要對將來有幫助嗎?不能只是單純的「想學」或想「接觸看看」嗎? 實用主義的價值觀透過上述早已烙印在許多台灣人身上。
有一次我看法國藝術相關報導,發現許多台灣人在那邊發展,因為比起在台灣,在那邊對這些學藝術的台灣人而言更有機會,是說一堆有錢人會買他們的東西嗎?當然不是,而是很多法國人不論受教育多高多低,本身就有愛好藝術的一份心,所以不論薪資高低,他們會量力而為的去購買會讓他們心情好的藝術品。
「因為藝術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因為如此,報導中的台灣人才能在那邊慢慢地立足,就算有語言障礙,他們還是在他鄉扎根,比起在台灣社會面臨的質問,在那邊,他們終於建立自信感,法國肯定與讚美那些藝術人,此外,作品被消費使他們能夠生存,若是在台灣→「這能用嗎?」「買這幹嘛?擺哪?」「這能吃嗎?」
台灣老一輩總認為藝術與語文是那些收入不斐的知識份子與上層階級的享受,跟普通老百姓一點干係都沒有。
所以法國到現在還有許多保存良好的藝術作品與古堡與古鎮,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歷史與文化,他們也驕傲於此,大家也有共識願意一起維護,所以不能隨意裝潢住宅,甚至不能變動,因為要維持舊有的外觀。
說到吃,因為早期的匱乏與求存的環境,實用主義下,台灣人非常重視「吃」
因為早期生活不易,故生存恐懼下就在乎吃粗飽,至於食物是否美觀?料理程序是否繁雜不是那麼重要,不要浪費食物最重要。所以台灣遍地都是小吃,就是所謂的「小吃文化」,但你說要發展成國際精緻佳餚,就顯得不足,我也很愛吃小吃,沒有要論戰的意味,但我相信應該知道我要表達什麼。
所以反映在各行各業,大家在乎理工科與相關應用的實用科系,至於文化,沒有~~台灣自己都不重視藝術文人,卻希望可以提升台灣的軟實力,除了台灣的人情味沒話說外,軟實力包含影視娛樂與社會文化、大小街頭與街景都是其中一部分,但完全不吸引人。
我就是高雄旗山人,旗山老街都知道吧?已經被小吃與招牌占滿囉~~觀光客人手一杯飲料或什麼食物,邊走邊吃,至於老街舊式洋樓,你很難說美,因為被招牌淹沒,所以與其說是老街,就當是散步吃小吃的地方吧!(我家門口常有垃圾與檳榔渣紙杯),台灣街頭容易淪為夜市文化(沒轍~)。
沒有美感也是很有趣的實用主義特徵,以前我爸幫我買的東西實在是醜,但他總說可以用跟便宜就好,但其實過不久就壞了。另一個例子來探討缺少美感就是「吉祥物」,全台都有類似的吉祥物,可以上網搜尋。我還記得旗山的猥瑣吉祥物「金蕉之王」又被稱為「屌面人」,朋友要求下還特地載他去參觀,因為實在太衝擊了,一定要親眼看看,給他朝聖一下。
剛好之前偶然看到台灣83歲作家張良澤表述台灣的文化特色只剩下吃的,「好像豬一樣」(這是他說的→撇清)。他認為台灣特色不能只有台積電與小吃,應該多注重精神層面,讓台灣文學藉由園區被保留下來。→(講的是重一點,但不無道理。但我覺得園區是治標不只本,因為就算建好也沒人參觀)
學無用武之處的藝術人文本科生出來沒處放,當然薪資低。因為台灣重視科技產業,沒有什麼人文產業,所以不是沒那個價值,而是結構先行,答案是沒那個環境。
說起環境,鄰近韓國的野心令我折服,廣大的娛樂產業,他們的漫畫平台短短幾年就行銷全世界,源源不絕的韓國藝術畢業生透過漫畫或小說,讓不同商業平台翻譯成各國語言去行銷世界,當日本還在緩步更改成漫畫電子書時(還是不方便的左右看),韓國已趁勢追擊。
要講的篇幅太多,今天先這樣→總覺得已經損失很多台灣價值,在這邊我先道個歉,如果有傷到某些人的話X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