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出現大量文盲大學生?》川普為何要廢了教育部?

《為何美國出現大量文盲大學生?》川普為何要廢了教育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美國:一個讓你能在街上碰到大學畢業生,卻答不出「每年的第三個月是幾月?」的國度。

你以為我在開玩笑?我也是這麼希望的。


根據美國教育統計中心(NCES)2022年資料,美國全國高等教育入學率約為62%,每年大約有200萬人獲得大學學位。但同時,美國成人的功能性文盲率高達21%——意思是,有約4300萬人「能讀會寫,但無法理解基本資訊的意義」,像是看不懂醫藥標籤、地鐵圖,甚至連一封正式email都要google三次。


※澄清一下,我標題所謂的文盲不是傳統認知的不識字,而是上面所述的功能性文盲。


這些人不是沒上學,他們可能是你LinkedIn上的朋友、你的美國業務聯絡人、你正在對帳的那個「四年制文盲」。



川普與巨嬰們~ ❤️

川普與巨嬰們~ ❤️



一、教育部到底是教育還是搞文化或意識形態輸出?


美國教育部(DOE)創立於1980年(卡特總統時期),至今已花費數千億美元的預算,但你很難找到具體證據說它讓美國學生變得更有知識。

反而是:

  • 學生越來越「自信滿滿,知識貧乏」;
  • 小學教性別認同,高中還不知道地球有幾大洲;
  • 批改標準不是根據正確與否,而是「你有沒有受傷的感覺」。


另外,教育部是聯邦機構,但:

  • 管不了實際教學(那是州政府的事)
  • 卻持續灌輸聯邦的意識形態
  • 川普與保守派認為教育部已經成為「進步主義洗腦部門」。




二、川普的態度很直接:廢了它,讓地方自己教。

川普的主張:

“We want to bring education back to local communities and parents, not unelected Washington bureaucrats.”

意思是:

教育要回歸地方、家庭,而不是由聯邦政府統一制定標準,搞出一堆「性別中立廁所」、「1619種族課綱」、「打壓白人特權」等議題。



三、大學怎麼成了文憑印刷工廠?


讓我們看看「高等教育」的崩壞路線:


  1. 錄取門檻一路下修: 不要求SAT、不看成績,只要你願意繳錢,學校幫你安排四年「人生體驗營」。美國有成千上萬間所謂「大學」,很多其實只是掛名學院或技職學校(community colleges、for-profit colleges),但頒發的也是「學位」。


2. 課程簡化成溫柔按摩: 期末報告可以寫你對貓的感情,然後拿到B+,只要你有敘事張力與創傷背景。


3.教授怕學生、學生怕功課、大家都怕真相: 因為一旦你告訴學生他真的寫得很差,他可能就去TikTok上開罵:"This is academic violence!"


4.學術標準淪陷,全部向「政治正確」看齊。不少學生非常激進,要嘛貼標籤給反對他們論點的人「種族歧視」「patriachy 父權」「反同」各種標籤應有盡有XD~~


5.這些學校為了賺錢,降低錄取門檻、簡化課程內容,只要繳學費就能畢業。


→結果:出現了許多讀完四年,卻連基礎邏輯與文法都不通的「大學生」,但也背負高額的學費負債。


四、公立 vs 私立教育體制問題

~來~上表~比較快~

raw-image

問題在於

  • 公立學校常被所謂的「進步派」滲透,強推「種族多元」、「性別教育」、「去中心化」等理念,卻犧牲了閱讀、數學、歷史等基礎科目
  • 私立名校雖然師資好,但學生多為中上階層,不代表整體教育品質能拉高全國平均。
  • 最終導致社會出現兩極化的斷層:一邊是思辨能力優秀的極少數,一邊是知識水平類似小學生的「大學畢業生」。




五、那麼結果是什麼?競爭力打折扣,客戶還要倒貼鐘點教學費


來看一組震撼數據:

根據OECD《2023國際成人素養報告》,美國在「實用數學與閱讀理解」的成人能力評比中,僅排名第17名,輸給了波蘭、愛沙尼亞、捷克,甚至日本中學生平均程度都勝過美國大學生。


而在2024年一份針對企業雇主的調查中,有高達68%的美國公司表示「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邏輯與語言能力,需要進行額外訓練」——訓練什麼?

→當然是教學阿~~例如怎麼用Excel做簡單表格。 怎麼正確寫Email。 怎麼開會。怎麼做開會紀錄(邏輯不好)。


結果就是: 美國客戶溝通成本高出至少10%。 有接案者直接坦言:「報價要多10%,因為對帳過程要先教學,就像上一對一家教課。」


反映在實務上就是:


  1. 年輕人對基本常識一問三不知
    他們會說:「我是非二元性別」,但不知道第三個月是三月。 他們能講「社會正義」,但看不懂地圖、時鐘、契約條款。
  2. 企業需要「重教一次」才敢用人
    一堆大學生進公司,還要主管從「如何用Excel」、「怎麼寫郵件」、「怎麼開會」開始教。
  3. 國家競爭力下降
    工程、科學、數理領域大量靠外國人,自己人反而搞不清楚。 你叫他設計工程製圖,他可能會說:「我今天很焦慮,能不能早點下班?」




六、結語:學位不是能力,教育不是感受訓練營


今天的美國,很多人手握大學學歷,心智卻停留在小學三年級。

這不是說笑,而是整個體制允許、甚至鼓勵的產物。

你問:「怎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早就不在乎學生會不會寫作文,而是怕他「感覺被冒犯」。 我們不再培養批判力,而是訓練「如何躲開壓力」

教育本該教人面對世界,但現代的教育只教一件事:你是對的,其他人都錯。

這不是教育的勝利,是被放大的過敏反應


所以囉~~川普想要美國再次偉大或是製造業回流,ㄟ~~~這個嘛,請不到本土美國人就算了,他們還可以偷偷請「非法移民」,but....按照台灣壓榨勞工那一套,說不定還會讓公司吃上不少官司咧~

avatar-img
Aeron雜七雜八的日常
10會員
5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昨天看到北檢針對柯文哲案,真是毫無下限,我的焦點不是柯文哲是否有罪(看我過去的發言就知道對他無感但也不厭惡),而是司法程序充滿瑕疵(抖),一旦可以這樣操作,那以為不論是誰將無任何保障,誰又信任司法,國家民主體制將千瘡百孔。 緣由:北檢偵訊副市長,針對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
川普的關稅戰看似振興美國製造業,實則忽略美國美元體系結構性矛盾。本文剖析川普策略、特里芬困境、製造業迴流困境,以及關稅戰的反效果,最終指出真正讓美國強大的並非貿易戰,而是全球資金流入及對美元的信任,而川普的政策正逐步侵蝕這些基礎。
川普貿易戰引發全球經濟衰退擔憂,臺灣身處其中,面臨出口困境。本文分析川普操盤全球資金的策略,以及臺灣經濟在此局勢下的脆弱之處,並提出臺灣企業與政府應採取的因應策略,包含轉型為內需加微型出口的雙軌模式、政府協助企業拓展國際通路,以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等。
昨天看到北檢針對柯文哲案,真是毫無下限,我的焦點不是柯文哲是否有罪(看我過去的發言就知道對他無感但也不厭惡),而是司法程序充滿瑕疵(抖),一旦可以這樣操作,那以為不論是誰將無任何保障,誰又信任司法,國家民主體制將千瘡百孔。 緣由:北檢偵訊副市長,針對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
川普的關稅戰看似振興美國製造業,實則忽略美國美元體系結構性矛盾。本文剖析川普策略、特里芬困境、製造業迴流困境,以及關稅戰的反效果,最終指出真正讓美國強大的並非貿易戰,而是全球資金流入及對美元的信任,而川普的政策正逐步侵蝕這些基礎。
川普貿易戰引發全球經濟衰退擔憂,臺灣身處其中,面臨出口困境。本文分析川普操盤全球資金的策略,以及臺灣經濟在此局勢下的脆弱之處,並提出臺灣企業與政府應採取的因應策略,包含轉型為內需加微型出口的雙軌模式、政府協助企業拓展國際通路,以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