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指的社交障礙,不完全是以醫學上社交恐懼、焦慮等症狀,其中包括本身性格內向、害羞的人,甚至是不擅長主動與人交流的人。
更廣泛的說也會因為環境、場地、明暗、聲音的影響,造成沒辦法安心、放心的和人交流。
我遇過許多有這樣困擾的人,然而有少部份人曾試著去主動、去嘗試參加活動、融入團體,而這少部份的人,有真的實際成功的卻寥寥無幾……
這些有過困擾的人,不論有沒有試著努力,最後都會回歸到只能自己找網路上的資源,以及私下和人一對一交流。
看似完全由自己下的決定,但也有些人表達的頗有“迫於無奈”的感受。
曾因為我的文章,而私下找到我交流的人,最多也最常見的就是對於“求同排異”的共鳴感。
其中不乏許多新手,乃至自己已經觀察幾年的資深者,為什麼呢?
雖然理解,但不認同他們的思維想法,就是異類。
上一篇文章無論認同或反對論,我都有看,而我這邊統一回應是:「預料之中的反應」
畢竟不同的角度,看法本就不同,哪邊聲音更多也在預料之中。
舉例一:「明明網路上有很多資源啊,一抓一大把,新手怎麼還是會踩雷?我不懂耶。」
舉例二:「XXX黑的很有名啊,怎麼還能騙到人?」
舉例三:「新手要怎麼更深入了解圈子?參加活動啊,不然呢?」
常見的狀況,常讓人無法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問題一再發生?
這其實都不難理解,只是多數人習慣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事情,而不是站在不同角度去理解事情。
一個簡短的小故事體現出差異。
小明從小到大衣食無憂,人緣也很好,但也不是說他就不需要靠自己努力去獲得想要的,只是他不需要特別努力,就能獲得很多他想要的,而他無法理解為何有人不能像他一樣。
小明:「是不是其他人不夠努力?還是那少部份人不合群?難怪一直失敗,難怪他想法跟我們不一樣。」
小強也是從小到大衣食無憂,但可能是天生也可能是後天因素,形成的社交障礙,人緣一直不怎麼好,往往很多事情他努力了好久都還是以失敗告終,雖然不是每次都如此,小強雖然能夠理解努力之後的成功是多麼棒的一件事情,但往往都是憑著自己一個人的努力去完成。
小強:「我知道我很努力了,即便不擅長社交、人緣不好,我也還是努力去做了,但總有人認為,一定是我不夠努力、不合群,才會多以失敗告終,我是少數,但我的聲音就不該被重視嗎?」
看到這裡如果有些人直接就認為我是小強,那就錯了,我曾經是小明,後來因故成了小強,我家兩個丫頭也差不多都是如此。
小強也可能慢慢的變成小明,而往往變成小明之後,就會忘了自己身為小強時所遭遇的難處。
換了個位置,就換了腦袋的概念。
而社交障礙衍生的有受過傷害、正在受傷、正準備受傷、少數的人運氣不錯,碰到了好的支配者或好的臣服者,可以免於受到傷害。
運氣在人生中,也佔有一定的份量。
A:「哇~~這個遊樂場的設施好多元喔,,食衣住行育樂都有,我要通通玩一遍。」
B:「你玩吧,我不敢,我幫忙看著東西就好。」
A:「有什麼好怕的,就一起玩啊」
B:「人太多了,還是算了。」
C:「很多元是沒錯,但是也很封閉。」
A:「這樣哪裡封閉了,很自由啊。」
C:「因為你只有這個遊樂園。」
ABC三個人物各自代表著不同思維,這應該從對話就能看得明白了。
有捷運且交通便利的城市,對比沒有捷運且交通不便利的城市。
前者可能不能理解後者怎麼生活,後者卻可能理解前者怎麼生活。
再者現在的手機搜尋功能,會依照個人的習慣、興趣、喜好,再依照搜尋的精細度去給出盡可能適合個人的答案。
如果今天是一支新手機新的帳號,能搜尋得到跟前者相應數量、深度的資訊嗎?
答案是:不能
我自己有兩支手機兩個帳號,我實際試過了。
更何況新手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又該如何去獲得資訊?
這還得先排除參加活動、加入某個小圈圈這些答案後,再去思考。
說著自由多元,不封閉之前,先思考一下,你是站在圈內說這些,還是圈外。
BDSM說穿了是西斯的延伸型態,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會選擇各自適合的型態。
“圈子”二字何嘗不是種封閉思維。
而“圈子”二字,其實應該只為了方便讓人理解不同生活型態使用,不是樹立保護區使用。
昨夜久違的哭了,難過於不是擔心無法完成想要完成的事情。
而是難怪在擔心計畫趕不上變化,而留下遺憾,無論是人心、或者環境。
我雖不擅長感性的言詞,但曾有人說過,我生錯了時代,如果些出生,我應該能成為文豪吧。
而如果生在古代,即便成不了文豪,也能成為武人。
所以我早就打算以小說的形式,去一點一滴的描繪出屬於我們家的BDSM,以小說的故事,述說情感,以我的風格、用我的方式,並且盡可能的去做到讓BDSM不再限於“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