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

含有「社恐」共 4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河合隼雄大師的書,最近看的是《影子現象學》, 真的,大師的書我只能說讚。   他提到「解離性恍惚」,是說:   「當事人在某段期間內的行為, 雖然從外觀上看起來某種程度是普通而平常的, 但事後當事人卻完全不記得。」   看到這邊,等一下,這不就是我嗎! 我也常常,應該說幾乎每次,
一月,約很多人吃飯,新舊朋友、親人同事。 每次被別人問近況,我都會習慣性地說太多。 其實我對對方沒什麼好奇心,更不想別人來批評或指點我。 只是覺得很久沒見了,過去的情份散了會好可惜。 食之無味,但菜單好貴,位很難訂。 聊自己好像比較不會得罪人,不用批評時事,又不用賣弄機智...
「影子」在國語辭典上如下解釋: 光線無法穿透物體所形成的陰影。 【例】人影隨太陽而轉移,中午時已在腳底下。 在鏡子、水面等物中映出的影像。 【例】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湖中,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蹤跡。 【例】我們四處找尋失蹤的狗,就是不見牠的影子。 從科學角度來解說「影子」的產生: 影子的
Thumbnail
真然-avatar-img
2025/03/23
題目很有趣,文章更是精采!謝謝您
心18-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3
真然 謝謝真然的鼓勵,感恩😊
今年二月十七日,是富邦美術館的免費展覽截止日期,我肯定要去一趟,嘗試激發我的創作靈感,可⋯⋯可是,我是個社恐啊!獨自出門就要和不同的陌生人接觸、說話,但⋯⋯免費的福利不香嗎?左思右想後,決定擺脫恐懼,到美術館裡一探究竟風和自然的藝術。進入展覽現場觀賞作品時,一仰頭我便驚訝道:「我⋯⋯竟然看見風了!」
Thumbnail
有人說,這些病症的根源不在外界,而在我們自己。
什麼?能免費參觀富邦美術館內,新宮晉老師的個展!社恐的我立即決定踏出家門,前往寧靜之地。老實說,我不懂畫、草圖和立體藝術,甚至不知這位老師是何許人也,就如此莽撞地踏入館內,我並不抱著能夠學習什麼的希望,僅是想產生新的寫作靈感,可令我意外的是,我竟能從他的作品中望見徐徐微風,忽然,湧現平靜的感受⋯⋯。
Thumbnail
不同年齡層觀看《哪吒》電影,產生不同世代的共鳴,本文透過家庭短劇,呈現各年齡層對人生、職場、愛情等議題的觀點,探討世代差異與溝通的重要性,並強調共情與理解是跨越代溝的關鍵。
Thumbnail
4/5哪吒之魔童鬧海
付費限定
"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最困擾我們的並不是他人的眼光,更多是「這樣做到底對不對」的念頭,我到底該怎麼做才不會惹人厭,怎樣做才能增進好人緣,人脈廣就代表能有更多資源。 為了"好人緣"這個詞,我們常產生大量內耗,有時連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都不敢直接拒絕,還要左彎右拐委婉表明,長久下來累積非常多不愉快。
Thumbnail
氣泡水-avatar-img
2024/12/19
很棒的文章👍 “人” 本來就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也不一定需要讓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 反而能吸引頻率相同的人,不知道用 “去蕪存菁” 來比喻恰當嗎?🤭相同頻率的人,相處起來也會比較舒服。
好學-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2
氣泡水 說得很好!不過我這篇比較不是在講去蕪存菁這個概念,而是在拆解"好人緣、好人脈"這種迷思,並解析"怕得罪人、想討好人"背後更深層的情緒,幫助更多容易社恐的人更輕鬆做自己。
很多上過傾古華語課的學生,當我告訴他們我是社恐、內向、i人時,幾乎是一面倒的不相信!連我前同事們都直呼不相信,他們一直覺得我是個外向E人。殊不知,我只是拿出我「工作模式」的一面而已。我認為要是我是學語言的學生,老師太過無趣,上課也會很無聊,於是我從最表面的語氣、語調開始著手......模擬並解決問題
Thumbnail
在網路看到一段話,也許要做到需要些意志力。 越來越幸運的徵兆,✨ 我們來看一下,您對應有幾條。✨ 1:內心越來越平和, 能夠接納各種不完美。✨ 2:不再害怕困難, 來什麼就迎接什麼。✨ 3:情緒越來越穩定,無論發生什麼, 都不影響要做的正事。✨ 4:社交越來越簡單,只留同頻的人, 遠離白眼
十月-avatar-img
2024/11/05
雅米-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5
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