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前段主要講兄弟相爭,後段講母子之情。
開首提到主角莊公出生時難產,母親討厭他,偏愛弟弟共叔段,甚至要求父親廢長立幼。待莊公上位後,二人心存不義,共叔段不斷擴張勢力範圍,招兵買馬,而母親則相約在城內接應,裏應外合。然而,莊公亦非泛泛之輩,他早就洞察到共叔段的野心。遲遲不動作只是在等候時機,欲一舉殲滅叛國之徒。
莊公顯然是心狠手辣,他處心積累二十二年,想要迫走弟弟。雖然弟弟有二心,但作為兄長,他卻沒有盡己責,導其向善,反而縱容弟弟做謀反事,可謂居心叵測。在我看來,原生家庭對人的一生影響重大,試想像一個孩子在家中得不到母愛,眼見弟弟獨佔母親的愛,難以不生妒忌之情。於是多年以來妒忌不斷累積,成了恨。弟弟出走後,母親也被莊公放逐,更言「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所以我認為一切錯誤應歸咎於母親,她的偏愛,直接促成手足相殘的局面。
後來,莊公給一位地方官食物,地方官故意留下一些給母親。莊公頓有感觸,後悔自己做出驅逐母親的不孝之舉。於是地方官出計,讓他們在地道見面,二人和好如初。這證實了莊公確實缺乏母愛,他對弟弟之舉,甚至想置他於死地。可是對待母親,他卻可以不計前嫌,明明母親也是造反派,甚至可說是始作俑者,實在只有缺乏母愛能解釋得通。莊公大概是把一切的責任都怪罪於弟弟,證實莊公亦非甚麼明辨是非的人。
箇中關係固然複雜,莊公是王,與他們二人本是君臣關係,臣子不忠,自然是大逆不道。還有母子關係的孝,對共叔段的兄弟關係,父子關係。莊公顯然是責無旁貸,雖他們對莊公不義,但莊公也沒有盡其兒子,兄長的責任。尤其是長兄為父,「父為子隱,直在其中。」莊公恐怕最後也沒有原諒,接回弟弟,又豈能算是心胸廣闊呢?至於知錯能改,也只有對母親的部分,勉強挽回個孝子的名聲罷了。所謂人性重生,更是名過其實。
這件事中三人都有責任,母親沒有盡教子之責;兄長沒有盡孝道,幼弟之責;弟弟沒有盡為人臣忠誠之責。而文章僅以莊公角度敍事,顯然是不公允的。
有人以鄭伯克段于鄢比喻中港,中台關係顯然是不恰當,倘若「中」是莊公,「港、台」是弟弟,母親的角色便被忽略,母親本是超脫二者的角色,舉足輕重,斷章取義者之行,簡直匪夷所思,是比喻不恰當,強詞奪理的經典示範。況且中華民國是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早成立,誰是兄?誰是弟?相信不言而喻,若以母親喻人民(當時人民更偏愛共產黨),二人均為不孝之子,不相伯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