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晚買房愈買不起」? 他勸房價上漲時:別急著「小換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陳泰源

在2021~2022年這段期間,因為美國無限QE、熱錢湧入,導致台灣房市全面飆漲,有位房產線記者問我:「身為有殼一族,職業還是房仲,面對這一波房市熱潮,應該很開心吧?」這段話看似有邏輯,我卻是百感交集。

raw-image

我回想起2015~2018年間,跌跌不休、低迷不振的房市,當時我接到很多外區賣房的委託案,近一點的有台北市內湖東湖、文山區,遠的甚至到台中七期、南投埔里,我都接過。

這類賣家多半的想法是:因為我是銷售高總價的仲介,對於那些有錢的客戶而言,外區的房子相對便宜許多,如果我能介紹「盤子」去買,說不定還能創造當地的新高單價呢!

殘酷的事實是,他們的房子,根本早已委託當地房仲銷售多時仍賣不動,才會對銷售豪宅、外地的我,抱存一絲希望。

案例1

用距離換空間 好地段留給有錢人

有一名住在台北市東湖、即將搬家去新北市汐止的屋主,跟我分享他的經驗:他當初住在離大直比較近、也比較貴的西湖,後來房價一直漲,加上家裡的東西越來越不夠放,便由西湖轉到內湖去;之後生小孩、人口數增加,又從內湖換到較遠的東湖,最後買到汐止去,居住空間雖然越換越大,可是卻離台北市中心越來越遠,雖然同樣是住新屋,但因地段不同,房價相對便宜許多。

因此他深信,一定也有像他這樣的人,希望我能將高總價客戶介紹去東湖買他的房子,幫助他脫手變現。一開始,我被說服了,但後來都賣不太動,於是我覺察出這個邏輯有個盲點,那就是:真正懂房地產的人,不會選在房市火熱時進場。

案例2

房產沒有神話 不可能只漲不跌

過去房價高漲的年代,很多豪宅從1億元喊到2億元,每坪單價從200萬元喊到接近300萬元,價格堪稱「雲端級」,有錢還買不到!要嘛過去從不釋出,就算有,也是屋主的朋友或鄰居買走,根本流落不到房仲市場。有的屋主甚至只是拿出來「試水溫」,若買方真的出價達標,又突然收起來不賣,隔沒幾個月,重新調整價錢再賣,這就是讓人覺得可惡的炒房亂象!

然而,2015年底開始市場一片唱空,輿論一路喊跌,同為大直河景第一排、比鄰而居的「代官山」與「輕井澤」這2棟知名豪宅社區,在2016年忽然同時有多戶在賣,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越賣越低。

從2014年3月「代官山」成交單價232.7萬起算,2015年「輕井澤」每坪單價分別下修為:5月209.2萬元、12月180萬元,到了2021年,北市豪宅沒有享受到美國撒熱錢的紅利,9月時更跌至單坪165.7萬元,最高與最低行情價差高達67萬元,以單戶百坪計算,2021年買比2014年便宜了6,700萬元!光是忍住不買房,1年就替自己省下近千萬元的購屋金!

買屋、賣房,你該這樣做!

越晚越買不起房?別再自己嚇自己!
已經買到房子的我,由於購買的時間點是在2020年10月,可說是起漲點,從實價登錄資訊看出,前屋主是小賠賣給我,這部分我感到慶幸;身為屋主,我不是炒短線的投資客,沒有要賣房,而是要長期持有,透過繳房貸把買房當存錢,所以這波漲幅對我來說,就只是紙上富貴,因此無感。

身為房仲的我,房價漲越高,買得起的人越少,而且多數屋主都想賣天價,成交困難度也提高。除此之外,覺得房子「很好賣」、不想給仲介賺的自售屋主也變多;而中南部因為房價基期較低,讓資金潮脫北,房市呈現「北冷南熱」,更讓身為北部房仲的我開心不起來。

假設我是換屋族,房價上漲時,仍堅持買房,為了「由小換大」而被迫「由蛋黃搬至蛋白區」,我會覺得可惜。例如藝人林舒語,為了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間,有買房的急迫性,因此2021年棄守原本住在北市東區的核心地段,轉移到汐止山上的別墅。
再舉個例子,我的房子是 1,000 萬元,我想買的房子是 2,000 萬元,同樣漲幅 10%,我的才增值100萬元,別人的卻增值200萬元;相對的,房價若下跌10%,我的房子才虧100萬元,別人卻虧了200萬元,一來一回間,買房換屋,反倒替自己省了100 萬元的支出……

看懂這個邏輯了嗎?別再被業者帶風向,陷入「越晚越買不起房」的恐慌裡,記住:

① 房價漲,是賣房的最佳時機;下跌時,才是買房、換屋的大好時機。

② 別再說屋主都希望房價一直漲、房仲是炒房的幫兇了!起碼我不是,我真的不是。

(作者介紹/房仲作家、東龍不動產專任委託部經理陳泰源;全文出處/《這個房仲太狠了!》

raw-image

★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實價登錄比價王立場。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猜你也想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 Grey的沙龍
42會員
775內容數
不定時分享房地產知識的一個網站。
E. Gre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5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住展雜誌彙整台北市2024年進場預售新案,各行政區實價資訊中的最低單價社區,12區中的文山、士林、萬華、北投、中正5區還可在單坪百萬元以內購得,以文山與士林兩區最難得,竟有6字頭的佛心價。而其餘7區皆突破百萬元,松山與大安區最低單價分別是117.5萬元與
Thumbnail
2025/03/15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住展雜誌彙整台北市2024年進場預售新案,各行政區實價資訊中的最低單價社區,12區中的文山、士林、萬華、北投、中正5區還可在單坪百萬元以內購得,以文山與士林兩區最難得,竟有6字頭的佛心價。而其餘7區皆突破百萬元,松山與大安區最低單價分別是117.5萬元與
Thumbnail
2025/03/14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資訊中心資料顯示,2024年首季60歲至80歲購屋核貸案件達2386件較2014年同期成長64%,65歲至80歲成長幅度竟擴大至1.3倍!且內政部最新統計,65歲以上長者居住的住宅數量,全國達69.5萬宅,創下新紀錄;全國平均屋齡已達33年,也同步創新高
Thumbnail
2025/03/14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資訊中心資料顯示,2024年首季60歲至80歲購屋核貸案件達2386件較2014年同期成長64%,65歲至80歲成長幅度竟擴大至1.3倍!且內政部最新統計,65歲以上長者居住的住宅數量,全國達69.5萬宅,創下新紀錄;全國平均屋齡已達33年,也同步創新高
Thumbnail
2025/03/14
財政部日前發布訊息,從今年5月開始,根據房屋稅2.0新制度將首次徵收,並將對自住及出租房屋的納稅義務人提供減稅優惠。 房屋稅或地價稅必須在開徵前的40天內提出申報(也就是說,房屋稅應在每年3月22日前申請;地價稅應在9月22日前申請,若該截止日遇假日則順延),才能自當期(年)開始享受優惠稅率。
Thumbnail
2025/03/14
財政部日前發布訊息,從今年5月開始,根據房屋稅2.0新制度將首次徵收,並將對自住及出租房屋的納稅義務人提供減稅優惠。 房屋稅或地價稅必須在開徵前的40天內提出申報(也就是說,房屋稅應在每年3月22日前申請;地價稅應在9月22日前申請,若該截止日遇假日則順延),才能自當期(年)開始享受優惠稅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文/陳泰源 在2021~2022年這段期間,因為美國無限QE、熱錢湧入,導致台灣房市全面飆漲,有位房產線記者問我:「身為有殼一族,職業還是房仲,面對這一波房市熱潮,應該很開心吧?」這段話看似有邏輯,我卻是百感交集。 房地產市場向來穩賺不賠?圖/Freepik 我回想起2015~2018年間,跌跌不休
Thumbnail
文/陳泰源 在2021~2022年這段期間,因為美國無限QE、熱錢湧入,導致台灣房市全面飆漲,有位房產線記者問我:「身為有殼一族,職業還是房仲,面對這一波房市熱潮,應該很開心吧?」這段話看似有邏輯,我卻是百感交集。 房地產市場向來穩賺不賠?圖/Freepik 我回想起2015~2018年間,跌跌不休
Thumbnail
房地產營業額大減,是賣不出去?還是沒屋可賣? 房仲業者的經營危機,是無法成交?還是擴張過度? 事實上中古屋市場成交狀況仍然火熱,只是投資新寵從預售屋、新成屋轉向高齡中古屋,你掌握到投資密碼了嗎?
Thumbnail
房地產營業額大減,是賣不出去?還是沒屋可賣? 房仲業者的經營危機,是無法成交?還是擴張過度? 事實上中古屋市場成交狀況仍然火熱,只是投資新寵從預售屋、新成屋轉向高齡中古屋,你掌握到投資密碼了嗎?
Thumbnail
前(109)年疫情開始延燒台灣,認真思考如果要為了學區買房,勢必要提前個幾年,裝潢要時間、找工作要時間,盤點自己的身家則是進行式; 去(110)年痛定思痛,美國實在太邪惡,反覆操弄幾次QE,沒有借款、槓桿的人會輸很慘,那麼還是加入遊戲(不過連續升息的這個時間點,又跟當時不同...)
Thumbnail
前(109)年疫情開始延燒台灣,認真思考如果要為了學區買房,勢必要提前個幾年,裝潢要時間、找工作要時間,盤點自己的身家則是進行式; 去(110)年痛定思痛,美國實在太邪惡,反覆操弄幾次QE,沒有借款、槓桿的人會輸很慘,那麼還是加入遊戲(不過連續升息的這個時間點,又跟當時不同...)
Thumbnail
今年房市利空壟罩,交易量萎縮,以預售屋市場最為冷清,房仲業者觀察這股冷風更吹進豪宅市場,在大環境持續變動下,北市第三季僅23筆交易揭露,創近3年新低。 根據台灣房屋統計,近3年北市各季億級豪宅交易量,前年(2020年)第一季55筆,逐季成長到當年第四季達114筆,為近3年最高峰;去年(2021年)上
Thumbnail
今年房市利空壟罩,交易量萎縮,以預售屋市場最為冷清,房仲業者觀察這股冷風更吹進豪宅市場,在大環境持續變動下,北市第三季僅23筆交易揭露,創近3年新低。 根據台灣房屋統計,近3年北市各季億級豪宅交易量,前年(2020年)第一季55筆,逐季成長到當年第四季達114筆,為近3年最高峰;去年(2021年)上
Thumbnail
『價格遠遠高於價值的台灣房市』 ——————————————————————— 人權宣告: 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別過度較真。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也就隨
Thumbnail
『價格遠遠高於價值的台灣房市』 ——————————————————————— 人權宣告: 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別過度較真。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也就隨
Thumbnail
『2021被錢塞爆的台灣房市』 ——————————————————————— 人權宣告: 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別過度較真。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也就隨
Thumbnail
『2021被錢塞爆的台灣房市』 ——————————————————————— 人權宣告: 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別過度較真。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也就隨
Thumbnail
來討論房價之前,要先知道一件事 房價並非由單一事件所決定的,他可能跟很多事有關係,但並無法由誰完全決定 我們看到的都是果,去瞭解因才能預測未來 但如果單考量某個部分,又過度高估影響力,就會失準 所以房價喊跌喊了二十年了,從千萬豪宅喊到五千萬豪宅 跌還漲自己評估@@ 更直白一點講,新聞就是反指標
Thumbnail
來討論房價之前,要先知道一件事 房價並非由單一事件所決定的,他可能跟很多事有關係,但並無法由誰完全決定 我們看到的都是果,去瞭解因才能預測未來 但如果單考量某個部分,又過度高估影響力,就會失準 所以房價喊跌喊了二十年了,從千萬豪宅喊到五千萬豪宅 跌還漲自己評估@@ 更直白一點講,新聞就是反指標
Thumbnail
因為美國量化寬鬆資金氾濫,前2年房市狂漲,周圍的朋友有房的沒房的都在看房買房,就怕手中的現金因為通膨越來越薄,想買房保值。直到2022年房市走勢開始不明朗。 前幾天朋友間的聚會,聊到未來房市走向: S姐說:「建材貴、人工貴、土地稀缺價格更貴,再加上通貨膨脹的預期,房價也只能越來越貴了。
Thumbnail
因為美國量化寬鬆資金氾濫,前2年房市狂漲,周圍的朋友有房的沒房的都在看房買房,就怕手中的現金因為通膨越來越薄,想買房保值。直到2022年房市走勢開始不明朗。 前幾天朋友間的聚會,聊到未來房市走向: S姐說:「建材貴、人工貴、土地稀缺價格更貴,再加上通貨膨脹的預期,房價也只能越來越貴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