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筆者從上週金聯平價住宅投標以63搶1的超低機率鎩羽而歸以後,今天在法院投標室一樣高朋滿座,甚至在高雄某房仲體系內,也連續數周假日有爆量成交的盛況,市場感受到的氛圍似乎跟前述新聞有很大的落差,為何如此?
原來,所謂營業額大減,並非來自於物件高掛、乏人問津,而是供不應求、沒屋可賣,只要是價格合理,適宜居住的房屋,在中古市場炙手可熱,就筆者觀察,市場有剛性需求購屋者仍然很多,無論景氣如何,他們仍需要買房,在預收屋、新成屋價格高不可攀的情況下,紛紛轉向屋齡更高的中古屋懷抱,因此去年以前市場新成屋、中古屋呈現k型發展的趨勢,這兩條線在今年開始收攏,乏人問津的高齡中古屋開始快速成交,出現實實在在的補漲行情。
因此概略總結目前市場現況
預收屋、新成屋:單坪35萬以上,購屋者已無力追價,然而高通膨下建商也無利潤可降價,因此價格上不去、下不來,成交量萎縮厲害,代銷苦哈哈。
新古屋(屋齡20年以內):單坪25~35萬,價格逼近新成屋,已經到達購屋者能負擔極限,但咬牙忍耐一下仍免強買得起,銷售期拉長,但仍賣的動。
中古屋(屋齡20年以上):單坪14~20萬,除了價格與前兩者拉開以外,虛坪少,使用空間大,已經成為想住市中心剛性需求者的唯一選擇,也因此在最近價格開始補漲。
目前高齡中古屋價格混亂,市場上要找值得投資的案件,仍所在多有,決勝點除了仲介的經營,另外就是裝修成本的控制,這有可能已經是房價低檔整理的尾端,待高齡中古屋價格調整到與新古屋有合理價差,屆時不是房價全面下跌,就是要在迎來另一波房市上漲期,以台灣金融市場的健康、強勁的就業現況、以及開始補漲的薪資,筆者還是認為這波修正期可能不會很久。
滿滿人潮的投標室,筆者只能在門口向內觀望,幸好有得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