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生活記錄:善於傾聽,增加你的職場優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qgLdb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027生活記錄:善於傾聽,增加你的職場優勢!

今天來分享兩本書的閱讀筆記,都有提到「傾聽」,覺得可以用主題式的方式書寫,增加不同書籍間的連結。


之前有分享一本⟪安靜是種超能力⟫,講述內向者在職場上如何應對,作者也分享了很多很實用的方法,讓內向者把劣勢轉為優勢,讓自己的能力被看見,為自己的職涯加分。

書中有一個章節⟨將內向的優點表現在工作上⟩,介紹了四種內向者的優勢,我擷取書中內容,因為作者引用了多位學者話語,我稍加刪減整理,分享給大家。

(1)深度思考

相較於外向者的「報酬取向」生存策略,內向者比較傾向「避免危險、節省力氣、減少失敗」。

因此,內向者通常不會說出未經思考的話,也不喜歡衝動行事,在表達意見前會深思熟慮,這樣可以讓聽者產生好感,覺得自己被重視,而且言之有物。所以,因為這樣的特質,內向者會在事前充分準備,你不會看到內向者因遲到而慌張抵達現場,或是趕在截止時間前踩線。

(2)善於傾聽

傾聽是有效溝通的重大要件之一,內向者擅長觀察,並懂得弦外之音。他們會吸收、理解資訊並深度思考,因此更能了解什麼對他人是重要的、哪些資訊是有意義的、背後的脈絡是什麼。

雖然善於察言觀色的內向者也容易放大他人想法,有時也會因此為自己帶來壓力,但因為內向者總是可以知道對方的想法與需求,因此在職場上,這樣的能力非常有利於談判。

(3)專注穩定

比起外向者,內向者更能維持深度、專注的狀態,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最重要的任務上,也因為如此專注在任務上,因此工作無關的社交,他們就會去避免。

另外,因為內向者「穩定」的特質,不會注重短期的結果,相較於外向者適合短期可以看到成效的專案,內向者是「成功需要等待」的代言人。

(4)具有恆毅力

內向者較不易輕言放棄,反而可以針對目標,持之以恆,這種特質即為「恆毅力」,這是比天賦、智商、家庭收入更能預測未來成功的指標。有辦法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創造深度、罕見的成果,才是真正可以轉換成市場價值的能力。

因此,隨著年資增加與位階晉升,專業、高階人力越需要這種能力。因此,比起回覆信件、開很多會議,高階經理人能否成功,更需要看他是否能有能力主導深入、有意義與價值的長期專案,而這正是內向者的專長。


當我看到「善於傾聽」的時候,我的腦袋立刻連結到⟪表達力決定你是誰⟫這本書。其實在職場上,無論內向者還是外向者,都需要與人進行互動溝通,而讓聽者愉快地接受,才是溝通的重點。因此,回應對方之前,是否能聽懂對方的話中之意,就是一個很大的重點。

而⟪表達力決定你是誰⟫的作者林依柔老師,也在書中很明確地告訴讀者,想要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學習先當一名好的傾聽者、聽懂對方的言下之意,才能提升溝通效率。

因此書中有一個章節⟨超暖心傾聽三部曲⟩,我也整理一下閱讀筆記,放在這篇文章中,用來提醒自己,也可以補充⟪安靜是種超能力⟫那篇內向者優勢的閱讀筆記,分享給大家。

(1)第一部曲:想聽

傾聽首要關鍵,就是你「想不想聽」的態度,再來就是「放下自我的成見」。所以依柔老師建議大家,傾聽對方說話之前,先透過「看著對方」、「面帶微笑」,以及「適當回應」這三個狀態的調整,讓他人感受到你的「想聽」。

所以,請放下手上正在進行的事情,調整好你的姿態,身體面向對方,眼睛看著他,帶著「我準備好了」的傾聽狀態,用微笑展現你的親和力,並給予說話者適當的回應,就能建立良好溝通的第一步。

(2)第二部曲:聽完

溝通時最怕「還沒說完被打岔」,你自以為的「好意、建議、感同身受」的分享,實則是對說話者的不尊重。還沒說完就不停問問題,也容易打斷說話者的思緒和耐心。

因此,把話「聽完」是展現一種我們願意理解他人的貼心,有時候對方也許可能只需要一個分享的聽眾,讓他在說話的過程,默默梳理自己的問題。所以,身為傾聽者,不要急於給他意見,把話好好聽完,就是一種最棒的溝通了!

(3)第三部曲:聽懂

想聽懂對方的話語,需要一點「解碼」的能力,但基本上願意耐心傾聽,解碼的過程也相對容易。所以,在傾聽的過程中,做出正確的「聽懂回應」,就是重要關鍵。

首先,先回應對方的「情緒」來確認你的感受,讓對方覺得自己有被「理解」的感覺。接著,回應對方的「資訊」,隨時「確認」,這樣不但有助於對方聚焦思路,也能使溝通過程更順利。最後,也可以用紙筆記錄,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積極,順便把關鍵詞記錄下來,有助於之後回應,也防止說話者中途被打岔而亂了思緒。


無論在生活,還是在職場,「善於傾聽」是一項重要能力,一個好的傾聽者,能掌握說話者的重點,才能做出適當的回應。雖然不管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這都是必備的技能,但相較於「講多於聽」的外向者而言,內向者在這部分也許還是會較佔優勢。

雖然我是個內向者,但有時候我在傾聽過程也是會思緒亂飄,抓不住重點,而我周圍的外向者朋友,反而比我更能聽懂話中之意。因此,我認為「傾聽力」是可以「刻意練習」的,尤其在專注力如此稀缺的現在,能夠專心聽對方說話,至少已經讓對方感受到誠意,如果能聽懂又回應適當,在職場工作上肯定更加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徐曉梅的沙龍
54會員
293內容數
寫作是需要長時間訓練,希望用這個方式,建立每天良好的寫作習慣。
徐曉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進入新團隊,首要先建立信任感 這是一則Podcast筆記,再加上ChatGPT的幫忙,進而生成的一篇文章。 我的筆記是: 進入一個新的團隊,雖然拉攏團隊成員的關係是很重要的一件,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先讓團隊成員知道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自己空降擔任幹部職的時候,資深的團隊成員可能不服從。 這時候降
2024/11/19
進入新團隊,首要先建立信任感 這是一則Podcast筆記,再加上ChatGPT的幫忙,進而生成的一篇文章。 我的筆記是: 進入一個新的團隊,雖然拉攏團隊成員的關係是很重要的一件,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先讓團隊成員知道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自己空降擔任幹部職的時候,資深的團隊成員可能不服從。 這時候降
2024/11/18
不要讓拖延成為習慣 我有個同事,他有一堂課被安排在第四節課,所以只要上完那堂課,他到餐廳用餐的時間約莫都會落在12點20分左右,有時甚至快到30分才會匆匆趕到。 詢問原因,他總是說因為下課要將椅子位置復原,這會花一點時間,不過他會請班上學生幫忙。他雖然知道自己到餐廳會晚一些,但總覺得,沒關係啦,
2024/11/18
不要讓拖延成為習慣 我有個同事,他有一堂課被安排在第四節課,所以只要上完那堂課,他到餐廳用餐的時間約莫都會落在12點20分左右,有時甚至快到30分才會匆匆趕到。 詢問原因,他總是說因為下課要將椅子位置復原,這會花一點時間,不過他會請班上學生幫忙。他雖然知道自己到餐廳會晚一些,但總覺得,沒關係啦,
2024/11/17
守護牙齒:從牙周健康到琺瑯質保護的全面指南 我自己本身因為自體免疫疾病的關係,連帶影響眼乾口乾的症狀。除了眼睛會定期回診之外,定期回牙科診所洗牙,這也是定期該做的事情。 因為免疫疾病的關係,我自己牙齒的狀況並不是非常健康,目前只希望能藉由勤於刷牙、減少吃加工食品,並搭配定期洗牙去除結石,希望牙持
2024/11/17
守護牙齒:從牙周健康到琺瑯質保護的全面指南 我自己本身因為自體免疫疾病的關係,連帶影響眼乾口乾的症狀。除了眼睛會定期回診之外,定期回牙科診所洗牙,這也是定期該做的事情。 因為免疫疾病的關係,我自己牙齒的狀況並不是非常健康,目前只希望能藉由勤於刷牙、減少吃加工食品,並搭配定期洗牙去除結石,希望牙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猶記小學的時候只要一被老師點到問問題,我總是緊張到結巴支支吾吾,在事後懊惱著明明很熟悉答案,但當下腦中瞬間空白,老師常給我的評價是我安靜害羞需要大方一點。出社會後做了MBTI 16型人格測試中,發現我的內向偏好極高,那時從事顧問工作的我第一反應只想隱藏這個特質,因為在需要常面
Thumbnail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猶記小學的時候只要一被老師點到問問題,我總是緊張到結巴支支吾吾,在事後懊惱著明明很熟悉答案,但當下腦中瞬間空白,老師常給我的評價是我安靜害羞需要大方一點。出社會後做了MBTI 16型人格測試中,發現我的內向偏好極高,那時從事顧問工作的我第一反應只想隱藏這個特質,因為在需要常面
Thumbnail
我們在選擇職業時,通常會將自身性格特質列入考慮,自認內向不善交際的人可能會傾向選擇較不需要與人互動的工作,但是內向就等於不善交際嗎?都不能做需要跟人往來的工作嗎?這世界上有那麼多不用人際互動的職缺嗎?
Thumbnail
我們在選擇職業時,通常會將自身性格特質列入考慮,自認內向不善交際的人可能會傾向選擇較不需要與人互動的工作,但是內向就等於不善交際嗎?都不能做需要跟人往來的工作嗎?這世界上有那麼多不用人際互動的職缺嗎?
Thumbnail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安靜是種超能力".雖然我不是屬於"安靜"的人!但還是很想看看安靜的人"超能力"在哪? 其實我從小就是個很吵的人.跟妹妹在家時通常一人能分飾兩角嘰哩呱拉講不停!妹妹則是觀眾!負責"笑"! 身邊也是有認識一些很安靜的人!通常我視他們為"內向者"!我也是有內向者的好朋友!只是數量不多~
Thumbnail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安靜是種超能力".雖然我不是屬於"安靜"的人!但還是很想看看安靜的人"超能力"在哪? 其實我從小就是個很吵的人.跟妹妹在家時通常一人能分飾兩角嘰哩呱拉講不停!妹妹則是觀眾!負責"笑"! 身邊也是有認識一些很安靜的人!通常我視他們為"內向者"!我也是有內向者的好朋友!只是數量不多~
Thumbnail
雖然我是個內向者,但有時候我在傾聽過程也是會思緒亂飄,抓不住重點,而我周圍的外向者朋友,反而比我更能聽懂話中之意。因此,我認為「傾聽力」是可以「刻意練習」的,尤其在專注力如此稀缺的現在,能夠專心聽對方說話,至少已經讓對方感受到誠意,如果能聽懂又回應適當,在職場工作上肯定更加分!
Thumbnail
雖然我是個內向者,但有時候我在傾聽過程也是會思緒亂飄,抓不住重點,而我周圍的外向者朋友,反而比我更能聽懂話中之意。因此,我認為「傾聽力」是可以「刻意練習」的,尤其在專注力如此稀缺的現在,能夠專心聽對方說話,至少已經讓對方感受到誠意,如果能聽懂又回應適當,在職場工作上肯定更加分!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個性內向就是個劣勢,拼命地想把自己武裝成外向者,但披著那副盔甲真的令人心情沈重。讀完這本書,一定會讓你卸下盔甲,重新好好認識自己,即使是內向者,一定也有不可取代的職場優勢,只要好好地善用,並善用「成長心態」不要自我侷限,一定也會找到自己適合的工作,大放異彩!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個性內向就是個劣勢,拼命地想把自己武裝成外向者,但披著那副盔甲真的令人心情沈重。讀完這本書,一定會讓你卸下盔甲,重新好好認識自己,即使是內向者,一定也有不可取代的職場優勢,只要好好地善用,並善用「成長心態」不要自我侷限,一定也會找到自己適合的工作,大放異彩!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內向者不見得不善言詞;外向者不見得能言善道,因講話是種技巧,是訓練來的,跟內向外向無關,那是取決於邏輯思考力。每個人的天賦優勢不同,透過性格的認識,不是為了設限,而是讓我們更有彈性,能去做各種拿捏。全然去選擇與享受自由,但這個的背後就是承擔與負責。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內向者不見得不善言詞;外向者不見得能言善道,因講話是種技巧,是訓練來的,跟內向外向無關,那是取決於邏輯思考力。每個人的天賦優勢不同,透過性格的認識,不是為了設限,而是讓我們更有彈性,能去做各種拿捏。全然去選擇與享受自由,但這個的背後就是承擔與負責。
Thumbnail
【內向的人有福了,4寶典+2法則,工作、社交煩惱通通遠離你!】 「內向者V.S.外向者」、「如何區分自己傾向於內向者或外向者」、「內向者的三點優勢特質」、「內向者職場生存的四個寶典」、「內向者人際交往的兩大法則」,最後則是「給內向者的一封信」。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2/02(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內向的人有福了,4寶典+2法則,工作、社交煩惱通通遠離你!】 「內向者V.S.外向者」、「如何區分自己傾向於內向者或外向者」、「內向者的三點優勢特質」、「內向者職場生存的四個寶典」、「內向者人際交往的兩大法則」,最後則是「給內向者的一封信」。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2/02(三)早上7:30發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