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語日常#52-傳達惆悵的蒸機汽笛聲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以前待過的「舊打狗驛故事館」,不確定是何時起,至少是2016年我到館的幾年前,就開始有大型活動時安排CT259蒸汽機車鳴放汽笛的作法。比如自己第一次遇到,是2014年4月19日的「"煤"妁之緣」活動,正式歡迎來自台電林口電廠的L02柴油機車到館展示。

日後,除了較長時間的保養維修,這輛車始終維持在可動態運轉的狀態,不僅是館舍的精神象徵,也在多年後成為高雄市區地面鐵路的亮點。

台電運煤用L02機車,2014年自林口搬家到高雄

台電運煤用L02機車,2014年自林口搬家到高雄

4月19日當天掛上紅彩球的L02機車

4月19日當天掛上紅彩球的L02機車

其實所謂的「蒸機鳴笛」,不是真的用蒸汽機車燒煤後產生的水蒸氣去鳴笛,想也知道在公園閒置二十多年的老骨董,一堆零件被偷走,怎麼可能維持在可操作的狀態。這輛CT259來到舊打狗驛後的鳴笛,是把汽笛放在原始位置,但從室內空壓機拉管線連接,使用外接的高壓空氣產生響亮笛聲。

最早必須從室內手動搬管線出來用,前幾年管線改"地下化"後,變成從車底旁的管線出口連接,輕鬆很多,不過把汽笛搬上車的過程仍得小心翼翼。

CT259蒸機的汽笛固定在車身右側

CT259蒸機的汽笛固定在車身右側

過去幾年,鳴笛表演經常安排在連假,或者到館志工較多的假日進行,偶爾遇到特殊貴賓來館時也有。後來大概是從2017年12月31日開始,變成常態在跨年夜的午夜讓蒸機鳴笛,與高雄港船隻一同"大鳴大放",形成一個慣例。

舊打狗驛跨進的2021年的午夜當晚

舊打狗驛跨進的2021年的午夜當晚

然而,安排蒸機鳴笛的緣由,不全然都是好事,至少在我印象裡,有兩次是帶著遺憾與感慨來進行的。

第一次是2021年4月8日,大家穿著深色衣服把汽笛裝上CT259,看準時間,在上午09:28完成鳴笛作業,同一時間台鐵全線運轉中的列車也同步鳴笛,只因在無數表達悼念的笛音之後,將迎來「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的頭七。

2021年4月8日鳴笛時刻的天空

2021年4月8日鳴笛時刻的天空

第二次是最近,在2023年的4月18日上午11:00,用一聲笛音,感謝前台鐵工會理事長郭約義老先生,對台灣鐵道文化發展的巨大貢獻。一個月前,他在病床上安然離世,駕駛著自己再熟悉不過的蒸汽機車,駛向遙遠天邊。

在這間館舍的大家,習慣稱他為「郭顧問」,或「郭老師」。自台鐵退休,並對台鐵機車瞭若指掌的他,常親自從北部到高雄,針對館內蒸汽機車與柴油機車的保養狀況給予建議,甚至教導志工們鐵路運轉的知識跟規範。近期從之前上司的社群媒體知道他臥病在床,狀況不太好,沒想到這麼快就走了。

2023年4月18日,兩輛機車為紀念郭約義老師而鳴笛

2023年4月18日,兩輛機車為紀念郭約義老師而鳴笛


不曉得這相隔一個月響起的汽笛聲,天上的他有沒有聽得一清二楚?

這樣說來,四月這天的鳴笛,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過度感傷,畢竟我們知道,郭老師已不再被病痛折磨,而他過往投入心力灌溉的地方,也用獨特的方式讓他知道,此刻仍持續成長且穩定運作著。

郭約義老師在2014年的號誌旗教學照片

郭約義老師在2014年的號誌旗教學照片

從郭約義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感謝他無論是身為台鐵職員,抑或是退休後,都熱衷於台灣鐵道文化的經營與保存上,傳遞著不變的職人精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4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2025/02/24
想不到上次發文已經快一年前了,可盡力做好自己日常工作的同時,我沒有忘記「方格子」的存在喔!
Thumbnail
2025/02/24
想不到上次發文已經快一年前了,可盡力做好自己日常工作的同時,我沒有忘記「方格子」的存在喔!
Thumbnail
2024/03/29
不知不覺進入工作單位的"淡季",看著同事陸續安排出國旅行,或是聽已回來的朋友分享心得,不禁思考快5年沒去日本,且經常身陷焦慮情緒的自己,到何時才會有下一趟出國。
Thumbnail
2024/03/29
不知不覺進入工作單位的"淡季",看著同事陸續安排出國旅行,或是聽已回來的朋友分享心得,不禁思考快5年沒去日本,且經常身陷焦慮情緒的自己,到何時才會有下一趟出國。
Thumbnail
2023/07/30
關於2023年7月跑去某個單位面試後,從那段經驗裡得來的小小總結,用以提點自己。
Thumbnail
2023/07/30
關於2023年7月跑去某個單位面試後,從那段經驗裡得來的小小總結,用以提點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 今天買了 中部的定期卡☾TPASS中彰投苗☽搭火車公車 及腳踏車, 一趟環保旅行。
Thumbnail
​​ 今天買了 中部的定期卡☾TPASS中彰投苗☽搭火車公車 及腳踏車, 一趟環保旅行。
Thumbnail
2020年12月23日,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為臺灣鐵路環島電氣化最後一英里路,導演蕭菊貞電氣化前最後的時光裡,留下珍貴的鐵道人文紀錄片。 一段長98.2公里的枋寮到台東的南迴線,眾人以它為生,也以它為樂,它乘載了眾人的記憶。
Thumbnail
2020年12月23日,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為臺灣鐵路環島電氣化最後一英里路,導演蕭菊貞電氣化前最後的時光裡,留下珍貴的鐵道人文紀錄片。 一段長98.2公里的枋寮到台東的南迴線,眾人以它為生,也以它為樂,它乘載了眾人的記憶。
Thumbnail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敘述關於台灣南迴鐵路從開通到結束的一群人的共同記憶,開墾鐵道的原住民工人、駕駛不好駛的火車鐵道員、還有依靠火車來去從年輕到老的乘客、或是後來追逐火車最後倩影的鐵道宅。在全面電氣化即將淘汰舊火車,有著台灣人的記憶和多少悲歡離合,老照片張張出現不只是回憶,也是台灣一幕幕鐵路史。
Thumbnail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敘述關於台灣南迴鐵路從開通到結束的一群人的共同記憶,開墾鐵道的原住民工人、駕駛不好駛的火車鐵道員、還有依靠火車來去從年輕到老的乘客、或是後來追逐火車最後倩影的鐵道宅。在全面電氣化即將淘汰舊火車,有著台灣人的記憶和多少悲歡離合,老照片張張出現不只是回憶,也是台灣一幕幕鐵路史。
Thumbnail
大概沒有人像我這麼自戀的,一直覺得這條鐵道與我有關,所以特別找個時間去看蕭菊貞導演的「南方,寂寞鐵道」紀錄片,看到鏡頭升空,火車行駛在山海之間的畫面,我想起的更多了,是的,誰沒有一段火車記憶呢?
Thumbnail
大概沒有人像我這麼自戀的,一直覺得這條鐵道與我有關,所以特別找個時間去看蕭菊貞導演的「南方,寂寞鐵道」紀錄片,看到鏡頭升空,火車行駛在山海之間的畫面,我想起的更多了,是的,誰沒有一段火車記憶呢?
Thumbnail
舊打狗驛故事館每逢活動或特定假日時,經常安排鳴放CT259蒸汽機車的外接汽笛吸引目光,可自己印象裡,也有過兩次帶著遺憾的鳴笛緣由,包含上個月,以汽笛聲紀念一位終身鐵道職人的長輩。
Thumbnail
舊打狗驛故事館每逢活動或特定假日時,經常安排鳴放CT259蒸汽機車的外接汽笛吸引目光,可自己印象裡,也有過兩次帶著遺憾的鳴笛緣由,包含上個月,以汽笛聲紀念一位終身鐵道職人的長輩。
Thumbnail
370蒸汽機車結束10:30牽引觀光火車的任務後,改由德馬牌柴油機車繼續執行。鮮黃色身影穿梭烏樹林糖廠及新港東線上,成為假日下午時分固定的糖鐵風景。
Thumbnail
370蒸汽機車結束10:30牽引觀光火車的任務後,改由德馬牌柴油機車繼續執行。鮮黃色身影穿梭烏樹林糖廠及新港東線上,成為假日下午時分固定的糖鐵風景。
Thumbnail
烏樹林糖廠的370蒸汽機車,是台糖多年前復駛的首輛蒸機,使我曾在2011年12月,從斗六騎車至烏樹林,只為拍攝蒸機在假日行駛的身影。曾經,那是個還能跟「熱血」畫上等號的時期。
Thumbnail
烏樹林糖廠的370蒸汽機車,是台糖多年前復駛的首輛蒸機,使我曾在2011年12月,從斗六騎車至烏樹林,只為拍攝蒸機在假日行駛的身影。曾經,那是個還能跟「熱血」畫上等號的時期。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