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待過的「舊打狗驛故事館」,不確定是何時起,至少是2016年我到館的幾年前,就開始有大型活動時安排CT259蒸汽機車鳴放汽笛的作法。比如自己第一次遇到,是2014年4月19日的「"煤"妁之緣」活動,正式歡迎來自台電林口電廠的L02柴油機車到館展示。
日後,除了較長時間的保養維修,這輛車始終維持在可動態運轉的狀態,不僅是館舍的精神象徵,也在多年後成為高雄市區地面鐵路的亮點。

台電運煤用L02機車,2014年自林口搬家到高雄

4月19日當天掛上紅彩球的L02機車
最早必須從室內手動搬管線出來用,前幾年管線改"地下化"後,變成從車底旁的管線出口連接,輕鬆很多,不過把汽笛搬上車的過程仍得小心翼翼。

CT259蒸機的汽笛固定在車身右側
過去幾年,鳴笛表演經常安排在連假,或者到館志工較多的假日進行,偶爾遇到特殊貴賓來館時也有。後來大概是從2017年12月31日開始,變成常態在跨年夜的午夜讓蒸機鳴笛,與高雄港船隻一同"大鳴大放",形成一個慣例。

舊打狗驛跨進的2021年的午夜當晚
然而,安排蒸機鳴笛的緣由,不全然都是好事,至少在我印象裡,有兩次是帶著遺憾與感慨來進行的。
第一次是2021年4月8日,大家穿著深色衣服把汽笛裝上CT259,看準時間,在上午09:28完成鳴笛作業,同一時間台鐵全線運轉中的列車也同步鳴笛,只因在無數表達悼念的笛音之後,將迎來「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的頭七。

2021年4月8日鳴笛時刻的天空
第二次是最近,在2023年的4月18日上午11:00,用一聲笛音,感謝前台鐵工會理事長郭約義老先生,對台灣鐵道文化發展的巨大貢獻。一個月前,他在病床上安然離世,駕駛著自己再熟悉不過的蒸汽機車,駛向遙遠天邊。
在這間館舍的大家,習慣稱他為「郭顧問」,或「郭老師」。自台鐵退休,並對台鐵機車瞭若指掌的他,常親自從北部到高雄,針對館內蒸汽機車與柴油機車的保養狀況給予建議,甚至教導志工們鐵路運轉的知識跟規範。近期從之前上司的社群媒體知道他臥病在床,狀況不太好,沒想到這麼快就走了。

2023年4月18日,兩輛機車為紀念郭約義老師而鳴笛
不曉得這相隔一個月響起的汽笛聲,天上的他有沒有聽得一清二楚?
這樣說來,四月這天的鳴笛,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過度感傷,畢竟我們知道,郭老師已不再被病痛折磨,而他過往投入心力灌溉的地方,也用獨特的方式讓他知道,此刻仍持續成長且穩定運作著。

郭約義老師在2014年的號誌旗教學照片
從郭約義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感謝他無論是身為台鐵職員,抑或是退休後,都熱衷於台灣鐵道文化的經營與保存上,傳遞著不變的職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