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再遇學生時期的過客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年的現在,Facebook似乎已非主流社群媒體,可我仍繼續使用,即使發文頻率不如以往。如果Instagram用得不多,那自然只能在Facebook上,才能找到以前朋友的足跡與現況。
幸運的是,最近因發文的關係,我意外地,跟兩位仍住高雄,但可能已超過十年未見面的大學同學,再次碰頭。
由於自2016年服役結束後,經過近半年的沉澱,進入同時工作及寫論文的一年,生活領域就開始在這兩個範圍打轉。畢業後全心在高雄工作,也只有偶爾跟大學社團朋友在台北碰上一面,生活圈逐漸以港都為主。這段時光的人際互動,自然就以工作遇到的人為主。
坦白說自己不是外向個性,也非社交能力很強的人,而且在高雄生活安定後,也鮮少在社群媒體發表近況,那人生存在著無數不再互動的過客,實屬當然。至少那些相遇時刻,當下有好好相處就夠了。
所以,我很高興因一些契機而再次跟這些人聚首,且多年無交集的生活,也相對帶來許多能深談的故事。可要說碰面後,有什麼讓我覺得很洩氣的點,就是她們好像都沒變老似的,不誇張地說。
一位是在春節前夕碰面的系上同學,我們約在中央公園附近的餐廳吃飯。她畢業後回到高雄,就做著第二份工作直至今日,是在我看來,很少數老家在南部,卻從未到中北部發展及就業過的人。能在故鄉成家立業,實屬難能可貴。
她知道我幾年前來高雄工作,只是不確定疫情後這段期間是否還在,直到在貼文底下詢問才得到答案。
相對的,我同樣有從Facebook知道她畢業後的近況,然而真正見到本人,依然忍不住"無禮"的對她說:「妳真的比大學時期瘦好多!」這句話充分展現自己難忍的忌妒,畢竟這幾年真的莫名胖很多。總之大概是年紀到了,除了聊近況,我們也聊保健相關話題,以及對生活作息的一些想法。
最重要的,我也趁機把系上同學的近況好好的"惡補"一下,人家可是還有再跟很多人聯繫,甚至有LINE群組。
另一位是春節後才碰面的社團學妹,說是學妹,其實年紀沒差幾個月。她在某篇貼文按讚,我才想起她也是住在高雄的大學同學,且多年前曾因生活問題而短暫用訊息詳談過。因此,在我問她要不要碰面聊聊時,她果斷答應。
不過,當我們在假日熱河路上的早餐店碰頭時,我問她記不記得之前的事,她說一點印象都沒有。這樣很好,當「記憶是痛苦的根源」時,能忘掉最理想。
學妹目前在高雄市區的公家機關任職,原來大約幾年前聯繫後不久,就已調職而不必再每天往返市區及北高一帶。因為大學時曾是同社團,在補足她近況之餘,順便跟她講了我同屆那些社員的情況。好在有利用去年八月空檔,在疫情爆發後第一次上台北聚會。
而這麼久沒碰面,我覺得最"過分"的衝擊,是她跟大學時比不僅外型沒有變,反而因打扮跟髮型,有變年輕的感覺。所以過這麼多年,成長最慢的人卻是老得最快的人,只能這樣狠狠挖苦自己了。
以上是春節前後,兩次跟可能超過十年未碰面同學再次相見的經驗。我想一方面是近期生活較穩定,二來多少也清楚明白,在高雄的日子大概不會始終持續,那趁這段期間與住在這個城市的朋友多碰面,算是一件好事吧。
唉!希望自己待在"殼"裡的時間能相對再少一點點囉。
avatar-img
41會員
149內容數
鐵道獨旅隨筆,關於乘車可見的風景、車站為起點的巡禮、曾經的鐵道路基之上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乘零|獨旅的漫行 的其他內容
身為動漫迷,卻從未買過幾百元景品的我,2023年第一次在網拍預購,購買了腳色形象及服裝設計十分對到我喜好「春服鹿乃」。此刻終於有第二個景品,能跟多年前日本遊客送我的「拉尼八世」作伴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聖誕節,高雄的流行音樂中心一如去年,再度從海音館頂部長出一棵聖誕樹,配合著半小時一次的燈光秀,閃耀著愛河口的夜晚。
人生的缺口,部分是行動後結果不如預期所帶來的。若影響深遠,容易形成一道陰影,比如慘不忍睹的第一次告白之類的。關於這些缺口,不求和解,只求隨時間看淡一切,並帶著釋然繼續走下去。
在尚不知職訓課程結訓後將迎來何種光景之時,自己已從身旁五花八門來歷的學員們,知曉某些不可能經歷到的生命歷程,是如何將她們帶到這門課的入口處。
【方格子徵文】在大半都是「要是當初沒......」之類遺憾與感慨的人生裡,也曾差點在時限前選擇離開學校,最後轉念留了下來,並盡力完成論文後順利畢業。在這路途終點得到的,是象徵美好結局的「還好當時.......」。
見識過他人人生「尋路」的果斷後,會覺得自己只是在「循路」的機制裡,一板一眼的盡力走完全程,從沒有真正「尋路」過,也不知自己喜歡或適合什麼。實際上,那不過是不同取捨後的選擇而已,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尋路」的勇氣。
身為動漫迷,卻從未買過幾百元景品的我,2023年第一次在網拍預購,購買了腳色形象及服裝設計十分對到我喜好「春服鹿乃」。此刻終於有第二個景品,能跟多年前日本遊客送我的「拉尼八世」作伴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聖誕節,高雄的流行音樂中心一如去年,再度從海音館頂部長出一棵聖誕樹,配合著半小時一次的燈光秀,閃耀著愛河口的夜晚。
人生的缺口,部分是行動後結果不如預期所帶來的。若影響深遠,容易形成一道陰影,比如慘不忍睹的第一次告白之類的。關於這些缺口,不求和解,只求隨時間看淡一切,並帶著釋然繼續走下去。
在尚不知職訓課程結訓後將迎來何種光景之時,自己已從身旁五花八門來歷的學員們,知曉某些不可能經歷到的生命歷程,是如何將她們帶到這門課的入口處。
【方格子徵文】在大半都是「要是當初沒......」之類遺憾與感慨的人生裡,也曾差點在時限前選擇離開學校,最後轉念留了下來,並盡力完成論文後順利畢業。在這路途終點得到的,是象徵美好結局的「還好當時.......」。
見識過他人人生「尋路」的果斷後,會覺得自己只是在「循路」的機制裡,一板一眼的盡力走完全程,從沒有真正「尋路」過,也不知自己喜歡或適合什麼。實際上,那不過是不同取捨後的選擇而已,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尋路」的勇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先淺談我自己的背景, 我是一個念非常普通的大學(甚至會被一些人稱作學店)。 近日,與一個認識接近15年的老朋友聊到她工作上的事, 對方是公館大學,現在是一名律師, 一路上,我們這種學店生根本只是單純把她當一個念台大的國中同學,僅此而已。 相信大家都有熟到爛掉的老朋友, 聊得話題早就不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記得同學會,總是盼著見到你,可你常常沒出現;升大學的暑假,大家騎機車去集集,你沒出現,我很失望,盼望著坐在你機車後座, 或許你那次來了,我們便能在一起了(我很想你,那時候),也不會有後來的若即若離;大一那年,期待你的聯絡,多想擁抱你的一年, 等了一年,有點心灰意冷,你一個訊息都沒有,這是要當普通朋友
Thumbnail
「我有事要去台中,你那邊借我住一晚,可以嗎? 」許久未見的學姐打電話來找他,提了這個要求。 他在想,學姐在想什麼?
⋯⋯記得在我還上大學的時候,由於校園比較方便溫習及學習氣氛較好,所以在一段時期也會坐在一些設有枱椅、望著戶外的角落裏做功課或溫習,而身旁就有些學生及職員穿插,他們的數目會隨着學校不同的季節而有所增減。記得每逢去到考試的季節,人流便會變得十分疏落,這時學校的每個角落也會變得份外寧靜⋯⋯
Thumbnail
返鄉投票的我,見到睽違已久高中同學,平時除了時空、工作忙碌的關係,兩人分隔兩地,總難見上一面,大家不免感到好奇:「現在不是有社群通訊軟體嗎?可以使用視訊,在空中聊天呀!」很神奇的是,我的高中同學不使用智慧型手機,只用傳統一般手機,要找到她我得土法煉鋼,直接打手機、或傳簡訊留言説:「我在神不知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本來相處得好好地,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我們之間好像哪裡變了,有些生疏,明明就很常見面和線上聊天,但有些事情妳好像不會跟我說了。 是因為不同校了的關係嗎? 我知道畢業了,隨著交友圈不同,疏遠到沒什麼聯絡的情況也是有,但我們還是有在聯絡,只是我說的多,妳回的少,是課業忙碌嗎?感覺高中真的好競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先淺談我自己的背景, 我是一個念非常普通的大學(甚至會被一些人稱作學店)。 近日,與一個認識接近15年的老朋友聊到她工作上的事, 對方是公館大學,現在是一名律師, 一路上,我們這種學店生根本只是單純把她當一個念台大的國中同學,僅此而已。 相信大家都有熟到爛掉的老朋友, 聊得話題早就不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記得同學會,總是盼著見到你,可你常常沒出現;升大學的暑假,大家騎機車去集集,你沒出現,我很失望,盼望著坐在你機車後座, 或許你那次來了,我們便能在一起了(我很想你,那時候),也不會有後來的若即若離;大一那年,期待你的聯絡,多想擁抱你的一年, 等了一年,有點心灰意冷,你一個訊息都沒有,這是要當普通朋友
Thumbnail
「我有事要去台中,你那邊借我住一晚,可以嗎? 」許久未見的學姐打電話來找他,提了這個要求。 他在想,學姐在想什麼?
⋯⋯記得在我還上大學的時候,由於校園比較方便溫習及學習氣氛較好,所以在一段時期也會坐在一些設有枱椅、望著戶外的角落裏做功課或溫習,而身旁就有些學生及職員穿插,他們的數目會隨着學校不同的季節而有所增減。記得每逢去到考試的季節,人流便會變得十分疏落,這時學校的每個角落也會變得份外寧靜⋯⋯
Thumbnail
返鄉投票的我,見到睽違已久高中同學,平時除了時空、工作忙碌的關係,兩人分隔兩地,總難見上一面,大家不免感到好奇:「現在不是有社群通訊軟體嗎?可以使用視訊,在空中聊天呀!」很神奇的是,我的高中同學不使用智慧型手機,只用傳統一般手機,要找到她我得土法煉鋼,直接打手機、或傳簡訊留言説:「我在神不知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本來相處得好好地,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我們之間好像哪裡變了,有些生疏,明明就很常見面和線上聊天,但有些事情妳好像不會跟我說了。 是因為不同校了的關係嗎? 我知道畢業了,隨著交友圈不同,疏遠到沒什麼聯絡的情況也是有,但我們還是有在聯絡,只是我說的多,妳回的少,是課業忙碌嗎?感覺高中真的好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