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20 代的年輕人:你們是從那裏學來「政治正確」的觀念?
從社群媒體學的。那稱讚他人的外貌可以嗎?政治正確嗎?
生長在台北的50代,高中前還籠罩在戒嚴的各種限制裡,還分著本省人、外省人、山地人、客家人,進了高中看著大學生的野百合運動,才慢慢開了眼界、腦界。再活20年後,好不容易用智慧型手機不再嫌自己的手指粗,再老10歲後,使用雲端、自己換新機都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是,對於性別、膚色的刻板印象和分別心,還是在一不注意時說了出口,被年輕人白眼......
情境一
台北午後,坐在咖啡廳裡,文花原本無意識的眼神忽然停在點餐櫃檯前,過了幾秒,心裡還是沒有答案,很小聲問了一起喝下午茶的女兒喬伊斯:「你看那個人是男的還是女的?」
這樣的對話出現過幾次,從女兒國中、高中、大學,得到的答案從:「男(女)的啊!」文花:「真的嗎?」喬回:「對啦...」
直到喬伊斯不耐煩回嘴:「知道他是男的還是女的幹嘛?!」還換來「真是無言」的眼神...
我知道,我都知道,我真的都知道,但是就是改不過來想知道對方性別的想法,一不小心控制不住就問了出來,也不是這個問題接下來我會有什麼批評,最多就是:哇!我真的分不出來。
脫口而出的性別刻板印象,被孩子給予無言眼神的對待是我同輩友人的共同經驗。
情境二
加州,在夏天涼爽的太陽照射下,文花來到喬伊斯就讀的大學,喬伊斯想介紹這學期開始交往的印度籍男友給媽媽認識,就約了一起吃午餐。前往餐廳的路上,喬伊斯和男友看到另一位也是印度籍的男性友人,打了招呼繼續往前。
趁著男友中途去洗手間的空檔,文花問女兒:「妳怎麼跟那麼黑的男的在一起?」喬伊斯耐著性子說:「他是印度南部的人本來就比較黑。」文花:「那剛才你們打招呼的那個同學也是印度來的吧?」喬伊斯不知媽媽的用意,還是照實回答:「對啊,他是北印度的人,比較白。」隔了二秒,文花:「那妳怎麼不跟白一點的人在一起?」
我知道對深膚色的偏見甚至歧視很普遍存在在長輩的族群,我媽媽82歲了,跟喬伊斯說不要跟黑人在一起,她覺得黑人髒髒的,我可以理解,可是到我這個年代,是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了,甚至覺得不應該說出口。
可是以另一個角度來說,「我是在跟我女兒講話,難道不能說真心話嗎?」
查詢維基百科: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多指在言辭、行為、政策中出於顧忌意識形態、價值觀和輿論壓力而優先照顧某些觀念的自我審查「意識」,通常表示過分避免冒犯社會某些群體。難就難在「意識」二字,意思就是說需要內化到連想都要正確的程度!太難嗎?跟下一代誠實說出政治不正確的想法會被看不起,選擇覺得不會被批評政治不正確的朋友討論一下總可以吧?年輕人也不是從學校學來的,而是從社群媒體裡看到針對膚色、性別等議題的討論慢慢學來的。身為多活了30 年的成熟長輩,讓我們一起互相提醒注意,要受年輕人歡迎是要不停學習且願意接受批評,再說,能夠想到、做到政治正確,代表自己的內心更包容、尊重,總是好事。
稱讚他人的外貌可以嗎?政治正確嗎?
在錄製這集 Podcast 的時候有一個話題難得在我們4人之間僵持不下,起因是在2021年東京奧運期間我稱讚英國跳水選手很帥,被女兒說「不行」,她的論點是一位運動員應該會希望被稱讚他的體能表現,而不是外貌,而且不應該助長「外貌紅利」。當真沒想到連「稱讚他人」都要先先想清楚對方的專長、職業,或許只有偶像、模特兒才適合稱讚他們長得帥、長得美(要先確定對方的性別認同?)。好啦!不是我一個50代獨自力抗三個20代喔!歡迎大家去聽我們的EP07《50代不懂的政治正確》,真的錄到心很累!
後記:為了把政治正確這一集整理成文章,純粹好奇想到現在的小學生呢?學校到國中時期才有上關於性別氣質、性別認同等課程內容,剛好身邊有小學生可以問,結果是現在的小學也還沒有教什麼是政治正確。感覺網路原生代的父母更難當了,不像50代還有得推託:我到30歲還沒有wi-fi,40歲才有智慧型手機......
歡迎留言或搜尋 IG:38huaping 看文花的看劇短評 & 2050.comm 跨世代溝內容分享
本文內容節錄、引申自 EP07|50 代不懂的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