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轉職後的四十歲樂觀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十六天 彷彿三個月,我思考了工作志趣,創業可行性,曾經悲觀的想著我是不是被汰舊換新的一群中年女子,有再多的工作經驗,面臨的可能數位化的老人下場,這十六天我剪短了長髮,清掉六大袋的舊衣,整理二天衣櫃, 丟了二大箱的食譜.育兒書,在過去不懂如何照顧小孩買的書本,在孩子長大也漸漸失去這些用處,似乎在跟我的過去四十歲道別,回想在國中時期,家裡裝了數據機網路,第一次看到有網路的我,感激著爸爸因為我們進入高職,需要學習新的資訊而感到父母親的用心,還記得在高職時期,媽媽幫我報名資訊課程,學習DOS,黑黑的畫面,讓我好像覺得自己學了一個新的網路時代,好像比別人又更懂了一點,我第一次學習怎麼用黑色大大的碟片存檔案,後來又學到3.5磁片,漸漸從以前報名的資訊程,到現在AI的數位時代,後期的科技浪潮就彷彿當時的我,看到DOS資訊技術一直改變的世界,不怕工作找不到,只怕跟不上世界。
在當需要對自己負責,分配資源預算,如何掙錢才能扭轉中年失勢的時代,在第十五天我也找到了工作,但工作是一回事,剛好在這一個月的空白期,才發現應該必要為自已的職涯與收入扭轉,拓展自己的業外,才不能讓現在的我跟十五年前的我或是現在的年輕人一樣都在掙一樣的薪水。
通膨來自高薪?似是高薪來自通膨,不管是何故,只要成長速度太高,就要想辦法增強競爭力,不管是自己或是市場,亦或相同。
提高競爭力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先要好的心理素質,在這十幾天的空白期,我自覺我是屬於樂觀派,但面臨中年失業,也要十幾天的時間整理自己的狀態,把好久沒有讀的書拿出來,把閒置的空間清出來,把多餘的豐功偉業放掉,才發現是時候更新自己的能力,提升自我技術,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樂觀的往前。
盤點自己的資源,不再浪費,大量使用自已已經擁有,不再重工重購,精簡資源,把有限能力放在眼前唯可做的事物。
再過一陣子,我們面對是遇到一樣的挑戰,世界沒有變它依然跟從前一樣給我下戰帖又像一陣風一樣消失變成我們只能接受的型態,唯一不變我們樂觀的接受世界的變化,創造符合現代人需要的產物,例如規格統一的手機架就是個例子不是嗎?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稍喘口氣,又回到積極斷捨離的日子。不等媽媽和妹妹在群組探頭問到底什麼時 候才會收好,我即理直氣壯回答:羞旦几欸,姐收的可是 50 年的東西。 半世紀的東西到底怎樣取捨、又怎樣鋪陳較好?由於最近正迷占星,面對滿屋子的己 身雜物(我先生東西很少),用一種新的對自己的認識論做框架,倒不失為一種構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Thumbnail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你有中高齡憂鬱嗎? 本書提供面臨「焦慮」與「停滯期」的中高齡上班族,「重新啟動」職業生涯的科學工作方法...掌握擺脫「中高齡憂鬱」的方法,就等於擁有「終身受用」的資產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算算離開職場已半年,在這之前,滿腦子的退休模式,想要如何如何,也如期的退休,但只做到一樣,去山上種菜,現在也開始陸續採收一些不完美的菜,但閒閒沒事的日子也蠻多的,就有興起找工作的念頭,可是這些工作都不是自己去找的,前東家就因為後來的員工,做不來,有新求職者,就會找我去支援,畢竟我做了22年之久,也不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稍喘口氣,又回到積極斷捨離的日子。不等媽媽和妹妹在群組探頭問到底什麼時 候才會收好,我即理直氣壯回答:羞旦几欸,姐收的可是 50 年的東西。 半世紀的東西到底怎樣取捨、又怎樣鋪陳較好?由於最近正迷占星,面對滿屋子的己 身雜物(我先生東西很少),用一種新的對自己的認識論做框架,倒不失為一種構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Thumbnail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你有中高齡憂鬱嗎? 本書提供面臨「焦慮」與「停滯期」的中高齡上班族,「重新啟動」職業生涯的科學工作方法...掌握擺脫「中高齡憂鬱」的方法,就等於擁有「終身受用」的資產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算算離開職場已半年,在這之前,滿腦子的退休模式,想要如何如何,也如期的退休,但只做到一樣,去山上種菜,現在也開始陸續採收一些不完美的菜,但閒閒沒事的日子也蠻多的,就有興起找工作的念頭,可是這些工作都不是自己去找的,前東家就因為後來的員工,做不來,有新求職者,就會找我去支援,畢竟我做了22年之久,也不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