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何干】1993—蒂娜透納R.I.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蒂娜透納,R.I.P

導演:布萊恩吉布森Brian Gibson

演員:安琪拉貝瑟特、勞倫斯費許朋

今天,許多的國際或音樂新聞都聚焦在一件事情上:搖滾教母蒂娜透納Tina Turner過世了!蒂娜透納在流行音樂史上的地位及影響力自不待言,但是在2009年就退休的蒂娜透納,許多新世代的人早就忘了這麼一號人物。對於想要了解搖滾女獅王—蒂娜透納的人,1993年根據她的自傳改編的電影【與愛何干】是個很好的入門。【與愛何干】的電影原片名是來自蒂娜透納的名曲「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這首歌是她的1984年的冠軍單曲,也是隔年葛萊美獎了年度最佳唱片、年度最佳歌曲、以及最佳流行樂女歌手三項大獎,可謂風光至極。這首蒂娜透納的代表作品,背後藏著蒂娜透納前半生經歷的艱辛與勇氣。

raw-image

1939年出生於田納西的蒂娜透納,16歲就開始出道演唱,1958年,和樂手艾克透納Ike Turner組成「Ike & Tina Turner Revue」並結婚,60年代以後,兩人的音樂從節奏藍調逐漸拓展到鄉村及搖滾音樂,商業及音樂成績也常和當時也是夫妻檔的桑尼雪兒Sonny & Cher相提並論;但不同於桑尼和雪兒,艾克透納私底下,日漸耽溺於毒癮,也常會家暴蒂娜透納。1978年,蒂娜透納無法忍受艾克透納的家暴虐待,終於訴請離婚。為了可以脫身,蒂娜透納只選擇保留藝名,放棄共同財富,也因如此,蒂娜透納還因取消演出和唱片合約,揹負許多官司,事業跌落谷底。

兩位歌壇傳奇人物,蒂娜透納和雪兒在70年代常有合作演唱的機會。

兩位歌壇傳奇人物,蒂娜透納和雪兒在70年代常有合作演唱的機會。

【與愛何干】電影大抵根據蒂娜透納在1986年出版的自傳『我,蒂娜」(I, Tina)』編寫,電影除了有蒂娜透納曲折傳奇的前半生,附帶許多動聽的蒂娜透納金曲,另一個亮點就是「黑豹太后」,也就是飾演蒂娜透納的女演員安潔拉貝瑟特Angela Bassett對於她演出這個角色的詮釋,當年她就以精彩的表演拿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以及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她也是90年代唯一一部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非裔美籍女演員。

raw-image

蒂娜透納在舞台上表演模式及爆發力,常被譽為是舞台女獅王,【與愛何干】安琪拉貝瑟特的演出,根本就是一比一複刻了蒂娜透納在舞台上的能量和魅力(尤其是蒂娜透納有名的手臂二頭肌)。電影除了講她個人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難,以及她對愛情的複雜情緒,觀影過程也可以體會在半個世紀前,一位非裔女人如何在家庭—無論原生或婚姻家庭的虐待和困境下,舞台上仍保持堅強意志和對音樂的熱愛。

raw-image

在【與愛何干】問世的1993年,當時的非裔美人演員並沒有太多的主角露臉或話語權,音樂人物傳記電影也不像現在那麼地蓬勃;藉由回顧蒂娜透納的前半生,可以看到從一名人生不同階段都失愛的人,蒂娜透納自我發展的過程,付出了什麼樣的努力。而這樣的轉變過程,一如蒂娜透納的音樂發展,從傳統節奏藍調歌手到搖滾樂的教母,蒂娜透納之所以為人津津稱道,就在於她將自己衝破男權桎梏過程的成長,同步在她的音樂風格探索路上產生蛻變。漸漸地,她成為了一個堅強的象徵,激勵著其他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並不讓困難阻擋前進的步伐。

這就是為什麼「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這首歌曲如此重要,以愛之名的仁慈寬容善良,終究在一次次的傷害中,激發反抗,那一刻就是「與愛何干」…

What’s love got to do, got to do with it?

愛情和這個有什麼關係,有什麼關係?

Who needs a heart when a heart can be broken?

當心已經被傷害破碎後,誰還需要那顆心?

離婚後的蒂娜透納,以44歲的「高齡」,毫無畏懼地踏入「本該」屬於年輕人的搖滾領域,在舞台上直接且不受拘束的釋放著情感,不被模板或標籤去定義,打破許多人對於搖滾、女性、非裔美人的刻版印象,蒂娜透納只做她自己,她不用悲觀憤世嫉俗,也可以戰勝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在音樂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重點是這樣獨特嗓音和激情四溢的表演風格,也影響後來流行樂壇,成為無數音樂人的靈感來源。這就是搖滾精神!

懷念這個在八、九十年代陪伴過我的搖滾女獅王!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現場版,這是蒂娜透納2009年的告別巡演唱會的演唱。一個70歲的阿嬤唱成這樣,真的很叫人肅然起敬!(重點是還穿著迷你裙)

關於蒂娜透納,你還可以聽—

「River Deep, Mountain High」

1966年,蒂娜透納在The Ike & Tina Turner Revue時期的作品。滾石雜誌將它列為史上500大單曲的第33名。這影片是1989年蒂娜透納在搖滾名人堂的演唱,影片中出現的人無論台上台下,全是流行音樂歷史課本上赫赫有名的大咖。蒂娜透納生平兩次入選搖滾名人堂,一次是1991年以Iko & Tina的名義,一次是2021年以個人名義進入搖滾名人堂。


「Proud Mary」

1971年的搖滾經典,雖然是翻唱,但蒂娜透納真的把它唱成自己的代表作品。


「We Don't Need Another Hero」

其實我剛開始認識蒂娜透納,並不是來自歌曲,而是來自1985年的電影【衝鋒飛車隊續集】(實際是第三集),也就是之前的【瘋狂麥斯】系列。她在電影裡演的安特蒂姨娘Aunty Entity,根本不作第二人想。


「Golden Eye」

1995年,皮爾斯布洛斯南版的007電影,首度現身在世人眼前,找來蒂娜透納丹綱主題曲的演唱,重點是這首歌竟然是U2的Bono和The Edge寫的,從一開始的管絃編曲到步步迭進的蒂娜透納歌聲,很有1964年007電影【金手指】或雪莉貝西Shirley Bassey的味道。


「The Best」

1989年,蒂娜透納翻唱了邦妮泰勒Bonnie Tyler這首同名單曲,在商業上完全輾壓邦妮泰勒版,不僅是當年百事可樂廣告的主題曲,多年來在大小不同的運動賽事,許多球隊或運動員都會用這首「The Best」來當成出場曲、激勵自己。2022年九月,網球天后小威廉絲Serena Williams在美國公開賽退出網壇時,美網就是放這首「The Best」來向她致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3/05/31
感謝分享!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的沙龍
45會員
437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2024/10/11
十年前,部落格有個點點名活動,回答過一個「我最愛的100部電影」的題目。現在2024年,又經過了十年,想到這件事,回頭找當年回答的貼文,幸好還在。加了20部電影,當作備存文章。 現在重看這份名單,有沒有改變?沒差多少,畢竟年紀這麼大了,觀影的品味跟習慣早就根深蒂固。喜歡的還是喜歡,不愛的還是不
Thumbnail
2024/10/11
十年前,部落格有個點點名活動,回答過一個「我最愛的100部電影」的題目。現在2024年,又經過了十年,想到這件事,回頭找當年回答的貼文,幸好還在。加了20部電影,當作備存文章。 現在重看這份名單,有沒有改變?沒差多少,畢竟年紀這麼大了,觀影的品味跟習慣早就根深蒂固。喜歡的還是喜歡,不愛的還是不
Thumbnail
2024/08/27
聖修伯里的【小王子】裡寫了一句:「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那如果這句話倒過來說,「所有的小孩都曾經是大人…」最近「又」重看了兩部關於小孩子突然成長進入大人的世界,一部是1988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飛進未來】,一部是2004年珍妮佛嘉納主演的【三十姑娘一朵花】...
Thumbnail
2024/08/27
聖修伯里的【小王子】裡寫了一句:「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那如果這句話倒過來說,「所有的小孩都曾經是大人…」最近「又」重看了兩部關於小孩子突然成長進入大人的世界,一部是1988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飛進未來】,一部是2004年珍妮佛嘉納主演的【三十姑娘一朵花】...
Thumbnail
2024/05/13
【惡女花魁】是2007年的電影,作者是以華麗視覺攝影著稱的蜷川實花,這部電影是她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改編自安野夢洋子的漫畫「煙花夢」。劇情講述被賣到吉原遊郭的女孩清葉成長為吉原花魁日暮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5/13
【惡女花魁】是2007年的電影,作者是以華麗視覺攝影著稱的蜷川實花,這部電影是她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改編自安野夢洋子的漫畫「煙花夢」。劇情講述被賣到吉原遊郭的女孩清葉成長為吉原花魁日暮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塔爾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女性指揮家之一,柏林愛樂的首席指揮家、女性主義的霸權、音樂界的獨裁,面對自己的樂團,不用直接命令,大家就都會害怕她而服從,可以任意更動樂手、還有助理指揮。甚至把自己私人助理所有伺候,都當成應該的。猶如女皇帝般的存在。  
Thumbnail
塔爾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女性指揮家之一,柏林愛樂的首席指揮家、女性主義的霸權、音樂界的獨裁,面對自己的樂團,不用直接命令,大家就都會害怕她而服從,可以任意更動樂手、還有助理指揮。甚至把自己私人助理所有伺候,都當成應該的。猶如女皇帝般的存在。  
Thumbnail
《TÁR塔爾》(Tár,風格化記作TÁR)由凱特·布蘭琪主演,William Todd Field編導,問鼎2023各大獎項,也開啟凱特布蘭琪的職涯新里程。 電影開頭以字幕方式呈現工作人員名單,讓觀眾靜心一場國家院級式的展演。 故事講述一位獲獎無數的女指揮家莉迪亞·塔爾(Lydia Tár)由盛而
Thumbnail
《TÁR塔爾》(Tár,風格化記作TÁR)由凱特·布蘭琪主演,William Todd Field編導,問鼎2023各大獎項,也開啟凱特布蘭琪的職涯新里程。 電影開頭以字幕方式呈現工作人員名單,讓觀眾靜心一場國家院級式的展演。 故事講述一位獲獎無數的女指揮家莉迪亞·塔爾(Lydia Tár)由盛而
Thumbnail
既然導演欣然表明為凱特.布蘭琪量身打造《塔爾》劇本,必是看準且大大運用了她的中性氣質及對年輕女性之吸引力,以完滿角色並合理化劇情;那麼,縱使並非電影最大重點,但其中的幽微性張力,以及性與利益掛勾後反噬自身的風險,想必值得剖析與探討。接下來,讀者們不妨跟著我直球切入,從塔爾與她的幾個女人們談起。
Thumbnail
既然導演欣然表明為凱特.布蘭琪量身打造《塔爾》劇本,必是看準且大大運用了她的中性氣質及對年輕女性之吸引力,以完滿角色並合理化劇情;那麼,縱使並非電影最大重點,但其中的幽微性張力,以及性與利益掛勾後反噬自身的風險,想必值得剖析與探討。接下來,讀者們不妨跟著我直球切入,從塔爾與她的幾個女人們談起。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八位非裔音樂家,包括20年代的藍調歌手Bessie Smith 和 Ma Rainey,60s、70s的爵士樂手Miles Davis、John Coltrane 和女歌手 Nina Simone,還有80s和90s的惠妮休斯頓和NWA,他們都是著名的非裔音樂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八位非裔音樂家,包括20年代的藍調歌手Bessie Smith 和 Ma Rainey,60s、70s的爵士樂手Miles Davis、John Coltrane 和女歌手 Nina Simone,還有80s和90s的惠妮休斯頓和NWA,他們都是著名的非裔音樂家。
Thumbnail
"佩特·班納塔(Pat Benatar)(本名 Patricia Mae Andrzejewski,1953年1月10日-) 是獲得四次葛萊美獎的美國搖滾女歌手,並擁有六張白金,四張金唱片的紀錄。班納塔於2004年獲得進入搖滾名人堂的資格。" (以上取自維基百科) 或許還算有一點世俗稱羨的社經地位
Thumbnail
"佩特·班納塔(Pat Benatar)(本名 Patricia Mae Andrzejewski,1953年1月10日-) 是獲得四次葛萊美獎的美國搖滾女歌手,並擁有六張白金,四張金唱片的紀錄。班納塔於2004年獲得進入搖滾名人堂的資格。" (以上取自維基百科) 或許還算有一點世俗稱羨的社經地位
Thumbnail
「人生中打不倒你的折難,都會變成激勵因子,童年時期的愛缺乏、壞標籤,遇到對的時機,可造就通往成功的鑰匙。 潔西卡雀絲坦因飾演本片傳教士的太太塔米,獲得了第94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致得獎感言時,不忘感謝台下飾演她的丈夫的安德魯加菲爾德,他本人則以另一部歌舞片「最後倒數」,入圍了最佳男主角獎項。
Thumbnail
「人生中打不倒你的折難,都會變成激勵因子,童年時期的愛缺乏、壞標籤,遇到對的時機,可造就通往成功的鑰匙。 潔西卡雀絲坦因飾演本片傳教士的太太塔米,獲得了第94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致得獎感言時,不忘感謝台下飾演她的丈夫的安德魯加菲爾德,他本人則以另一部歌舞片「最後倒數」,入圍了最佳男主角獎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