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父黃仁勳2023台大畢典致詞(摘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I教父 #黃仁勳 #Nvidia #台大畢典致詞

演講影片:https://youtu.be/_sftvrqIfIU

中文參考:https://reurl.cc/WGLEZ9

💡Strategic retreat, sacrifice, deciding what to give up, is at the core, the very core of success. 戰略性的撤退,決定該放棄什麼,是決定成功的核心關鍵。

💡In 40 years, we created the PC, Internet, mobile, cloud, and now, the AI era. What would you create? 在過去的40年裡,我們創造了電腦、網路、手機、雲端,現在則是人工智能時代。你將創造什麼?

💡 Whatever it is, run after it like we did. Run! Don’t walk. Remember, either you’re running for food, or you are running from becoming food. 無論是什麼,像我們一樣,創造之後努力向前奔跑,不要緩慢行走。請記住,你要嘛是為了覓食而奔跑,要嘛是為了逃離被當作食物而奔跑。

💡And oftentimes, you can’t tell which, either way, run! And for your journey, take along some of my learnings, that you will have the humility to confront failure, admit a mistake, and ask for help. You will endure pain and suffering, needed to realize your dreams. And you will make sacrifices to delicate yourself to a life of purpose and doing your life’s work. 而往往,你無法分辨是哪一種情況。不管怎樣,就努力奔跑吧!在你的旅程中,從我的經驗記取一些教訓。謙遜地懂得適時求助,忍受過程中的痛苦和折磨,以實現你的夢想。做出犧牲,致力於你的人生志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ngLingLing的沙龍
2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3年5月27日,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站在台大舞台說出的這句「奔跑吧,別緩行!」,還猶言在耳。 AI的崛起,人們為了不被取代,只能拼命向前,努力抓取線上提供的大量知識與學習資源,但,在拼命學習知識的同時,你是否有停下腳步?好好評估這些所學是否真的有助於目前的工作?
Thumbnail
2023年5月27日,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站在台大舞台說出的這句「奔跑吧,別緩行!」,還猶言在耳。 AI的崛起,人們為了不被取代,只能拼命向前,努力抓取線上提供的大量知識與學習資源,但,在拼命學習知識的同時,你是否有停下腳步?好好評估這些所學是否真的有助於目前的工作?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好像常常被科技的變化快速震懾到,追著時事跑也不知道到底未來跑到哪裡去,甚至常常覺得跟不上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想脫穎而出、不被時代淘汰,要把握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好像常常被科技的變化快速震懾到,追著時事跑也不知道到底未來跑到哪裡去,甚至常常覺得跟不上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想脫穎而出、不被時代淘汰,要把握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2023年5月27日,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站在台大舞台上勉勵畢業生,「奔跑吧,別緩行!」,不只為了食物而奔跑,更是為了不被當作食物而奔跑。 但,在2016年,躍遷的作者古典已經提出,在未來的動盪的時代,想要成功,必須具備「邊奔跑,邊思考」的能力。
Thumbnail
2023年5月27日,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站在台大舞台上勉勵畢業生,「奔跑吧,別緩行!」,不只為了食物而奔跑,更是為了不被當作食物而奔跑。 但,在2016年,躍遷的作者古典已經提出,在未來的動盪的時代,想要成功,必須具備「邊奔跑,邊思考」的能力。
Thumbnail
(本文為 2023-6-2 阿緱文化論壇個人紀錄,當代新媒體創新應用協會主辦) 各位師長先進、各位貴賓大家好; 大約三十年前我剛回國任教的時候,面試我的師長問了一個問題:"你從美國回來,為什麼要回台灣最偏鄉的屏東教書,不選擇資源豐富的台北?" 我的回答是:"屏東或台北,到矽谷的距離是一樣的,到紐約的
Thumbnail
(本文為 2023-6-2 阿緱文化論壇個人紀錄,當代新媒體創新應用協會主辦) 各位師長先進、各位貴賓大家好; 大約三十年前我剛回國任教的時候,面試我的師長問了一個問題:"你從美國回來,為什麼要回台灣最偏鄉的屏東教書,不選擇資源豐富的台北?" 我的回答是:"屏東或台北,到矽谷的距離是一樣的,到紐約的
Thumbnail
寫這個專題介紹時,真的很掙扎!明明不希望收費,卻又希望"較少"的人看到此一專題,考過職業考試或是比過科學競賽的人就知道:失去了先機,就等於失去了競賽的資格。 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在無形的"人生跑步機"上奔跑了,可能軌道有些不同,也可能有時候轉換軌道,但無論你是用何種速度向前奔跑,我們都參與了......
Thumbnail
寫這個專題介紹時,真的很掙扎!明明不希望收費,卻又希望"較少"的人看到此一專題,考過職業考試或是比過科學競賽的人就知道:失去了先機,就等於失去了競賽的資格。 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在無形的"人生跑步機"上奔跑了,可能軌道有些不同,也可能有時候轉換軌道,但無論你是用何種速度向前奔跑,我們都參與了......
Thumbnail
2016當AI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了南韓棋王時,世人意識到AI發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來,現在已不是驚訝電腦也會分土豆的年代,而是AI竟發展到有辦法擊敗造物主人類。此新聞一出,世人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專家學者們也提出了各自看法,當未來AI逐漸普及後,重複性高的勞力工作將逐漸被取代。
Thumbnail
2016當AI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了南韓棋王時,世人意識到AI發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來,現在已不是驚訝電腦也會分土豆的年代,而是AI竟發展到有辦法擊敗造物主人類。此新聞一出,世人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專家學者們也提出了各自看法,當未來AI逐漸普及後,重複性高的勞力工作將逐漸被取代。
Thumbnail
因為covid疫情的關係,反倒促進遠端工作相關技術,與不需要大量人為介入的AI技術的成長。 在AI領域深根多年的李開復在2018年就提出,未來的30年將有45%以上的工作將會被AI人工智慧取代。 但科技的發展難道就是為了造就更多人失業? 更何況現在程式設計的缺額是粥多僧少。 這與蘇老師的想法一致。
Thumbnail
因為covid疫情的關係,反倒促進遠端工作相關技術,與不需要大量人為介入的AI技術的成長。 在AI領域深根多年的李開復在2018年就提出,未來的30年將有45%以上的工作將會被AI人工智慧取代。 但科技的發展難道就是為了造就更多人失業? 更何況現在程式設計的缺額是粥多僧少。 這與蘇老師的想法一致。
Thumbnail
在天下出版的《造局者:思考框架的威力》書中可得知,人類心智與動物不同,擁有三大特性:尋找因果關係、想像各種可能的後果、懂得取捨限制條件,這裡先不談書中如何推論,我們只要知道這三項特性最終合成一個人類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定義事件/問題框架。​
Thumbnail
在天下出版的《造局者:思考框架的威力》書中可得知,人類心智與動物不同,擁有三大特性:尋找因果關係、想像各種可能的後果、懂得取捨限制條件,這裡先不談書中如何推論,我們只要知道這三項特性最終合成一個人類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定義事件/問題框架。​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眼光在哪,成就就在哪裡,Just do it http://mrjamie.cc/2013/08/13/herd-mentality/ 要當領頭羊還是跟隨的羊群,複製別人還是做自己 從小我們台灣教育就灌輸我們要聽話,不能太能有自己的想法,把每個人都塑造成     Yes Man ,大部分公司只要
Thumbnail
眼光在哪,成就就在哪裡,Just do it http://mrjamie.cc/2013/08/13/herd-mentality/ 要當領頭羊還是跟隨的羊群,複製別人還是做自己 從小我們台灣教育就灌輸我們要聽話,不能太能有自己的想法,把每個人都塑造成     Yes Man ,大部分公司只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