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孫山九次,第十次竟然直接成了狀元的明末官員文震孟。(兼論八股文主宰科舉考試的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明末官員「文震孟」(1574年-1636年),字文起,乃明代知名書畫家「文徵明」的曾孫。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文震孟二十歲即中舉,獲得了考進士的資格,少年得志,意氣風發。

但等待他的,卻是三十年的沉潛歲月。開啓了九次考進士都落榜的過程。

(古代進士三年考一次,因此他人生最精華的三十年,二十歲到五十歲就在不斷的落榜中度過!)

明代天啟二年(1622年),第十次參加進士考試,終於獲得了主考的賞識,上了會試榜單。

而當年十五歲,傳說目不識丁,只喜歡當木匠的天啓皇帝,在殿試上,竟然點了文震孟,成了壬戌年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的狀元,授翰林院從六品修撰。

(小木匠皇上八成是聽主考官的推薦點了狀元,一般進士,大概會先分發為縣丞或縣令,才正八品或從七品)。

參加了十次會試,前九次名落孫山,第十次就成魁首狀元了,難道文震孟在第十次會試時突然孔子附身,文章大進步了?當然不是,這是運氣!

為什麼?

(下面介紹明代科舉流程,請耐心的看完這個冷知識。)

如果由制度上看明代科舉制度,其實規劃上非常有理想性。

進士科舉考三天:

第一天:作七篇八股文,七篇作文題目是由四書、五經中挑一句話作題目,是看考生如何闡發聖賢在四書五經中的義理,借此來考察考生的對四書五經的背誦及理解程度。

第二天:考「判詞」(法院判決書)、「詔」(皇帝命令)、「表」(對上級、皇帝的公文)。檢驗考生的行政文書寫作能力。

第三天考「策論」,考察考生對於國家政策意見。

如果主考官都能完全的綜合三天所有的文章,再來選拔人才,那就真的有機會選出才能出衆之人。

但到了最後,科舉考試卻產生了考生只要八股文第一篇文章,甚至於只要第一篇第一段的破題,能得到主考官讚賞,就算剩下的文章普通,也能高中的弊端。

因為三天科考,一個考生有十一篇文章。進士會試,應考的擧人,少則六、七千,多則上萬人。這樣至少有十萬篇文章出爐。

考官(主考一人,副主考一到二人)及閱卷官(三十到四十人左右),要在十多萬篇文章中,利用大約半個月的閱卷期間,要挑出三百個進士,時間很趕,所以形成了很多主考官及閱卷官只看完八股文第一篇第一段,就趕著下決定是否淘汰的習慣。

(如果破題第一段閱卷官覺得不好,閱卷官就直接拿下一個人的考卷了,根本不會想仔細的看完全文!)

因此主考官成了關鍵人物,只要你八股文第一篇文章寫得能得到主考官的認同,八成就能上榜。(除非考生剩下的文章全部爛到不行!)

因此八股文的第一篇就成為了十分重要的敲門磚,許多考生變成了只專心學八股文,尤其是要寫出投合主考官心意,能通關的八股文。

而晚明時期,王陽明等人主張新儒學,有許多才智之士,接受了這思想,也用來寫八股文。運氣好的,踫上欣賞這種新思想的主考官,就能榜上有名。但運氣不好者,主考官思想保守,則一定名落孫山,蹉跎人生。

好比文震孟,考了十次,才踫上欣賞他的主考官,把他從落第九次考生,一下子拉拔成第一名的狀元。

結論:考試規定很完善的進士考試規定,卻因為考官們為了趕閱卷時間,造成了明清兩代,考出了一堆只會作八股文,不懂人情世事的官員!

(間接造成了「師爺」這種專門幫官員處理事務的私人幕僚的大量出現)

考八股文要背熟四書五經

#良好的制度需好良好的執行者。

avatar-img
178會員
421內容數
這裏是老安生活中雜七雜八的生活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安的雜文 的其他內容
元泰定帝「也孫鐵木耳」是元朝的第6位皇帝,也是蒙古帝國的第10位大汗。 他的曾祖父是世祖忽必烈,祖父為真金太子,父親是晉王甘麻剌。也孫鐵木耳早年承襲父親的晉王之位,在漠北鎮守。
自從1999年雍正王朝播出之後,網路上紛紛出現許多宮鬥、宅鬥的小說,電視劇,而常常會有後宮爭寵的橋段,如利用麝香、紅花……等藥材令對手滑胎、小產,或長效型毒藥令對手衰弱而亡。 後來看了一組數據,發現古代衛生條件低下,自然死亡率高得嚇人!根本不用宮鬥、宅鬥。大部份人都活不到四十歲!
某一年的農民曆拿到手之後,隨手翻一翻,看到書後面有介紹各行業的祖師爺守護神,一瞄之下嚇一跳!發現檳榔西施想生意好,需要去拜大文學家韓愈! 韓愈之所以被稱為「檳榔守護神」有幾種說法,有一說是其剛到(廣東)潮州時水土不服,身體出了許多狀況,當地百姓推薦他可以嚼食檳榔,韓愈照做後,水土不服的狀況果真舒緩了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此詞〈如夢令〉,宋代才女李清照雖然只用短短六句,卻將惜春傷春之情表現的委婉別緻,2019年,大陸女作家「關心則亂」的〈庶女明蘭傳〉改編成連續劇,使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劇名。高潮迭起的內容,加上如此奇特的劇名
#事物的價值在你了解與接受後才能顯現 今年的大年初五,老安到北台灣某一間佛教寺院附設的書局當義工,負責維持書架及展示架的整齊及回應遊客的洽詢。 快中午的時候,有一位中年媽媽帶著女兒進來參觀,媽媽在書架上找了本書瀏覽起來,而女兒則在休息區的椅子坐下來,然後就順手將智慧型手機拿出來使用。此時的媽媽看到了
元泰定帝「也孫鐵木耳」是元朝的第6位皇帝,也是蒙古帝國的第10位大汗。 他的曾祖父是世祖忽必烈,祖父為真金太子,父親是晉王甘麻剌。也孫鐵木耳早年承襲父親的晉王之位,在漠北鎮守。
自從1999年雍正王朝播出之後,網路上紛紛出現許多宮鬥、宅鬥的小說,電視劇,而常常會有後宮爭寵的橋段,如利用麝香、紅花……等藥材令對手滑胎、小產,或長效型毒藥令對手衰弱而亡。 後來看了一組數據,發現古代衛生條件低下,自然死亡率高得嚇人!根本不用宮鬥、宅鬥。大部份人都活不到四十歲!
某一年的農民曆拿到手之後,隨手翻一翻,看到書後面有介紹各行業的祖師爺守護神,一瞄之下嚇一跳!發現檳榔西施想生意好,需要去拜大文學家韓愈! 韓愈之所以被稱為「檳榔守護神」有幾種說法,有一說是其剛到(廣東)潮州時水土不服,身體出了許多狀況,當地百姓推薦他可以嚼食檳榔,韓愈照做後,水土不服的狀況果真舒緩了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此詞〈如夢令〉,宋代才女李清照雖然只用短短六句,卻將惜春傷春之情表現的委婉別緻,2019年,大陸女作家「關心則亂」的〈庶女明蘭傳〉改編成連續劇,使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劇名。高潮迭起的內容,加上如此奇特的劇名
#事物的價值在你了解與接受後才能顯現 今年的大年初五,老安到北台灣某一間佛教寺院附設的書局當義工,負責維持書架及展示架的整齊及回應遊客的洽詢。 快中午的時候,有一位中年媽媽帶著女兒進來參觀,媽媽在書架上找了本書瀏覽起來,而女兒則在休息區的椅子坐下來,然後就順手將智慧型手機拿出來使用。此時的媽媽看到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集句聯發明者北宋「王安石」創造一種比較自由的不局限於作者、文體、年代的詩文集合的創作手法;以工巧為重,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清朝才子「何文煥」在其所撰《歷代詩話》說:“荊公(王安石)始為集句詩,多者至百韻,皆合前人之句,語意對偶往往親切過於本詩”。王安石可為集聯之集大成者。 維基百科記載:何文
Thumbnail
曾經歷「烤季」洗禮的人,應該很難忘記炎暑酷熱如火爐,五內翻騰如沸湯,忐忐煎熬,內外交加,極度考驗肉體與意志、絕不想再次體驗而生鬥志的滋味
「五老榜」的特殊性,嚴格來說不在多人老年及第,而在得第者隨獲官職。
宮崎市定《科舉史》舉羅大經《鶴林玉露》一則軼事來說明「科舉考試很難通過,因此常常有老年考生參加」。
Thumbnail
高第,可以看成西漢科舉的狀元。但現在是東漢,東漢玩法不一樣:是先內定,再中狀元。 涼茂,就是一個被曹操「內定」的人才。但你讀三國根本不會認識他。 曹操選了這個人的原因,也將正式掀開魏書十一的序幕……
Thumbnail
本日籤詩:正德君遊蘇州 「吉慶平安百事諧,婚姻買賣皆如意。前程祿馬自朝來,日出東風便見財。」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的主人翁,也是一個皇帝,也在鄉野奇譚中,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當然也包含風流韻事。他的故事還被編寫成戲曲、連續劇、和電影,是個生活多采多姿的皇帝。這個皇帝就是明武宗
Thumbnail
戲裡出現的第一位反派人物是安天祥,官職是九門提督,代表劇情是以清朝作為背景⋯⋯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史,負責文書的史官。引伸為喪失活力,文縐縐的迂腐之輩。彬彬,物相雜之狀。  孔子的意思,質實多於文采,疏于禮樂,就像未進化的野人。而文采多於質實,就像史官一樣循規蹈矩和文縐縐的了。只有質實和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天元大世界。 北域。 蜀山劍派。 “孟凡,這次的雜役弟子考覈,你是倒數第一名,按照慣例,末位淘汰,你將會被逐出蜀山劍派。” 孟凡看着眼前出現的蜀山劍派執事,臉上露出了一絲驚訝。 他穿越到這個世界還沒有滿兩天,這就要被逐出宗門了? 這開局劇本不對啊! 融合了宿主記憶的他稍微回憶了一下,有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集句聯發明者北宋「王安石」創造一種比較自由的不局限於作者、文體、年代的詩文集合的創作手法;以工巧為重,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清朝才子「何文煥」在其所撰《歷代詩話》說:“荊公(王安石)始為集句詩,多者至百韻,皆合前人之句,語意對偶往往親切過於本詩”。王安石可為集聯之集大成者。 維基百科記載:何文
Thumbnail
曾經歷「烤季」洗禮的人,應該很難忘記炎暑酷熱如火爐,五內翻騰如沸湯,忐忐煎熬,內外交加,極度考驗肉體與意志、絕不想再次體驗而生鬥志的滋味
「五老榜」的特殊性,嚴格來說不在多人老年及第,而在得第者隨獲官職。
宮崎市定《科舉史》舉羅大經《鶴林玉露》一則軼事來說明「科舉考試很難通過,因此常常有老年考生參加」。
Thumbnail
高第,可以看成西漢科舉的狀元。但現在是東漢,東漢玩法不一樣:是先內定,再中狀元。 涼茂,就是一個被曹操「內定」的人才。但你讀三國根本不會認識他。 曹操選了這個人的原因,也將正式掀開魏書十一的序幕……
Thumbnail
本日籤詩:正德君遊蘇州 「吉慶平安百事諧,婚姻買賣皆如意。前程祿馬自朝來,日出東風便見財。」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的主人翁,也是一個皇帝,也在鄉野奇譚中,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當然也包含風流韻事。他的故事還被編寫成戲曲、連續劇、和電影,是個生活多采多姿的皇帝。這個皇帝就是明武宗
Thumbnail
戲裡出現的第一位反派人物是安天祥,官職是九門提督,代表劇情是以清朝作為背景⋯⋯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史,負責文書的史官。引伸為喪失活力,文縐縐的迂腐之輩。彬彬,物相雜之狀。  孔子的意思,質實多於文采,疏于禮樂,就像未進化的野人。而文采多於質實,就像史官一樣循規蹈矩和文縐縐的了。只有質實和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天元大世界。 北域。 蜀山劍派。 “孟凡,這次的雜役弟子考覈,你是倒數第一名,按照慣例,末位淘汰,你將會被逐出蜀山劍派。” 孟凡看着眼前出現的蜀山劍派執事,臉上露出了一絲驚訝。 他穿越到這個世界還沒有滿兩天,這就要被逐出宗門了? 這開局劇本不對啊! 融合了宿主記憶的他稍微回憶了一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