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數據揭露的「台北當代」真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台北當代藝博會辦了四屆,是值得做一點趨勢分析了。


運用Google Trends,我們發現:剛閉幕兩週的台北當代全球搜尋熱度還遜於2019年第一屆、2020年第二屆,但是是隨著疫情結束而復甦了。(附圖一)比較有趣的,卻是搜尋熱度地區排行榜上,香港的熱度還勝過台灣。香港固然有亞洲最盛大的Art Basel,卻對台灣的藝術市場熱情不減。這與台北故宮的全球搜尋熱度也以有北京故宮分院的香港稱冠如出一轍。

raw-image


Google Trends的台灣搜尋結果,卻呈現了截然不同的現象。台北當代藝博在此間搜尋最高峰出現在第二屆之后與第三屆舉辦前,在第一界、第三屆、本屆舉辦期間反而未見突出。(附圖二)如果把搜尋縮限到Google新聞搜尋熱度,則台北當代藝博的本地搜尋熱度反倒節節下滑。(附圖三)我們認為:以上現象應該是與主辦單位的文宣策略有關--即:重海外、輕境內。

raw-image
raw-image


即使是「重海外」,對照同一個主辦人籌辦的新加坡藝博(Art SG),我們發現台北當代這五年以來吸引的關注度不但從來沒贏過,尤其在Art SG舉辦期間的熱度更碾壓台北當代!(附圖四)以國別比例來看:美、英、日關注Art SG的程度也都大勝台北當代。我們無從知曉主辦單位的文宣預算與力道分配如何,但這是否表示各國對新加坡成為下一個亞洲的國際藝術市場重鎮寄望甚殷呢?

raw-image


台北當代藝博的「國際性」表現在在本屆台北當代90家參展畫廊中,有74家未在台灣設立據點的純境外畫廊。但我上這74家畫廊的官網瀏覽,竟然發現只有51家在官網宣佈參展台北藝博。這固然可能有些畫廊是習慣不發佈藝博會參展動態,但確實不乏如Ota Fine Arts 在官網列出參展Art SG, Rossi & Rossi 列出參展TEFAF 紐約與香港巴賽爾,卻對參展台北當代不置一辭的。反倒是對岸的畫廊不但提前如實公佈,且來台參展提出的作品與策展都是誠意十足。往好的方面想:是台北當代興辦伊始,國際地位尚待鞏固。但主辦單位是否需要檢討一下為什麽業者遠渡重洋展出,卻藏頭露尾不願大方曝光呢?


我應用Opview觀察台北當代在台灣的聲量,發現本屆台北當代藝博在本地掀起了一些漣漪(附圖五),但今年的聲量與網路好感度卻不及去年。(附圖六)尤其今年的聲量大部份發生在新聞報導而非社群網站(附圖七)以性別聲量來看,女性與男性是2:1(附圖八)這現象對日後的主辦單位與參展單位,或許有些啟發。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台北當代畢竟是台灣舉行最重要的面向全球的國際藝博會。除了交易面的問題,實在能揭露不少值得深思的趨勢。不管說「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樣的藝博會需要再精益求精地扎根茁壯,讓台灣的藝術生態鏈更無遠弗屆地開枝散葉!


#台北當代藝博會

#Taipei_Dangda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ng-Ywe Lyau的沙龍
24會員
148內容數
Benedetto Croce once said: “History is contemporary” Aesthetic value, affection, and ability to reflect Zeitgeist are core to my connoisseurship and curation.
Kang-Ywe Lya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Thumbnail
2025/04/12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在今(18)日舉行「2024 TRENDY TAIPEI 潮臺北」記者會,臺北市長蔣萬安和文化局長蔡詩萍皆親自出席,並公佈活動的前導影片和亮點。其中具指標性的數位創意盛事數位亞洲大會(DigiAsia)將於9月3日至5日,於台北君悅酒店舉行。
Thumbnail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在今(18)日舉行「2024 TRENDY TAIPEI 潮臺北」記者會,臺北市長蔣萬安和文化局長蔡詩萍皆親自出席,並公佈活動的前導影片和亮點。其中具指標性的數位創意盛事數位亞洲大會(DigiAsia)將於9月3日至5日,於台北君悅酒店舉行。
Thumbnail
2024/5/5我參加了臺灣國際建築•建材•廚具空間設計展,這次展覽主要呈現建築設計領域在全球暖化、人口結構變化以及人工智慧科技等趨勢下的新發展方向,以五大概念引領未來生活空間設計,展示臺北城市的創意設計能量。
Thumbnail
2024/5/5我參加了臺灣國際建築•建材•廚具空間設計展,這次展覽主要呈現建築設計領域在全球暖化、人口結構變化以及人工智慧科技等趨勢下的新發展方向,以五大概念引領未來生活空間設計,展示臺北城市的創意設計能量。
Thumbnail
亞洲藝術市場的年度盛會--巴塞爾香港藝博會熱鬧開鑼。此番台灣畫廊不但創紀錄的十家獲邀展出,而且畫廊協會十數家同野也群赴觀摩。業者的看展與酬酢照幾乎洗版我的臉書。看來台灣藝術業者春風得意、收穫滿滿了。
Thumbnail
亞洲藝術市場的年度盛會--巴塞爾香港藝博會熱鬧開鑼。此番台灣畫廊不但創紀錄的十家獲邀展出,而且畫廊協會十數家同野也群赴觀摩。業者的看展與酬酢照幾乎洗版我的臉書。看來台灣藝術業者春風得意、收穫滿滿了。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台北當代藝博會辦了四屆,是值得做一點趨勢分析了。 運用Google Trends,我們發現:剛閉幕兩週的台北當代全球搜尋熱度還遜於2019年第一屆、2020年第二屆,但是是隨著疫情結束而復甦了。(附圖一)比較有趣的,卻是搜尋熱度地區排行榜上,香港的熱度還勝過台灣。
Thumbnail
台北當代藝博會辦了四屆,是值得做一點趨勢分析了。 運用Google Trends,我們發現:剛閉幕兩週的台北當代全球搜尋熱度還遜於2019年第一屆、2020年第二屆,但是是隨著疫情結束而復甦了。(附圖一)比較有趣的,卻是搜尋熱度地區排行榜上,香港的熱度還勝過台灣。
Thumbnail
某天登入外國圖庫網站,看到南韓網友打”Google”關鍵字,下載......
Thumbnail
某天登入外國圖庫網站,看到南韓網友打”Google”關鍵字,下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