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小時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每坐文湖線經過六張犁站時,我總會想起小時候去外婆家時,那時六張犁還有不少田地呢。後來漸漸有了平房,平房拆掉變大樓,田地消失後,變成熱鬧的道路,小吃店、熱炒店、文具行都一一進駐,旁邊還有個黃昏市場及小公園,總是熱鬧滾滾、人聲鼎沸。
時間真是個無情無義的傢伙,永遠靜悄悄的往前一路走,頭也不回,它才不管你累不累,也不給你休息的機會,就是不停的往前走;直到某一天,你才發現,眼前景色、人事已非,自己已經落隊太久太遠,小時的那份純真、純樸,早已不復存在。
看到別人的小孩,講話天馬行空、天真爛漫,不意外,因為我們也曾經是那樣的純真,用純真的心、純真的雙眼看待這世界,所有的事物,永遠都很單純。我仍然記得,小學之前最熱門的卡通是無敵鐵金剛,那時家裡的電視還是映像管的,而且那台電視螢幕中間有個拉門,要往兩邊拉開才能看。
那時我很喜歡拿磚塊在空地上,憑著腦裡的印象畫出無敵鐵金剛,而且樂此不疲。那個年代,很純真,一般百姓的生活雖然是困難,至少是無憂無慮,很少有夫妻只生兩個小孩的,幾乎都是三四個起跳,是吧?生活雖然不輕鬆,但只要認真打拚,也能養家活口。
那個年代,好懷念。或許是多數人都很窮,人與人之間沒那麼多算計、不會比來比去、鄰居彼此都認識,感情好得不得了,三不五時串門子、多煮了一些菜,也不吝於分享給左鄰右舍,好懷念。那個年代,公車哪來的冷氣,車上還有車掌小姐呢,好懷念。那個年代,大家瘋看港劇《楚留香》,再小幾歲時,全台每晚守在電視機前觀看《星星知我心》,婆婆媽媽每集都看到一把鼻涕一把淚,好懷念。

我們共同的記憶

若要說多數台灣五六級生的共同記憶,大同的廣告歌曲絕對是其中一個了。「大同大同國貨好,大同電視最可靠……大同大同服務好,大同產品最可靠」的歌詞,相信很多人都朗朗上口。大同寶寶是該公司推出的吉祥物,很多人家中櫃子或客廳,可能都還有磁器寶寶的存在;大同電鍋也是很多人愛用的產品,在微波爐還沒普及前,單單一個電鍋就能輕易解決煮飯及熱菜的困擾,而且還能蒸蛋、蒸饅頭等等,真是妙用十足。
慢慢的,上了國中後,錄影帶問世,VHS及Beta兩種規格都有,家裡還得有迴帶機,要重看的時候就得靠這個啦。就是那個時期,看遍了能看講得出來的港劇,舉凡金庸的武俠小說,像是《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每個人都愛看,甚至《新紮師兄》系列,梁朝偉及張曼玉出道時的生澀模樣,至今仍讓人印象深刻。
那個年代,好純真,好懷念。

純真和你我漸行漸遠

隨著年紀增長,拚命念書、擠進大學窄門,人與人之間的那個純真,也愈來愈遠。當兵一年十個月期間,就慢慢能體會到,「你要去適應環境、而不是等環境來適應你」的道理,在充滿絕對紀律及壓力的部隊裡,很多人都變了,包括我自己也是,變得更市儈了、變得更無情了、變得更成熟了、變得更實際了。
若硬要用個時點來劃分,我會說,小學畢業前,我的人生無憂無慮,能吃到一碗綠豆甜湯,就是幸福;能在電視前準時觀看無敵鐵金鋼,就是幸福。當兵可以算是工作前的先修班,先給你一些磨練,正式進入職場後,不難發現,那份純真,離你我愈來愈遙遠。
工作忙著賺錢,想著怎麼能加薪、升官,學著如何在老闆面前求表現、學著當別人來搶功時要怎麼捍衛自己的地盤、學會怎麼在討人厭的同事前虛情假意、甚至學會要如何把別人鬥垮。
小時候的那份率真、那份純真、毫不假飾的種種,似乎都成過往雲煙,身處功利至上、充滿算計的職場,讓人學會了武裝自己、保護自己、為求利益而出賣靈魂,我呢,遇上長官天外飛來的瘋狂指令,以前一不小心臉就垮下來,還會據理力爭,後來我學會了以退為進的生存之道,「我覺得你說的也不無道理,我們不妨試試看,日後再看要如何調整。」明知對方講的根本不通,官大學問大,當面不給人家情面的政治不正確做法,絕對與自殺行為沒有兩樣。
職場廿多年,學會了世故、學會了武裝、學會了姿態放軟、學會了收斂、學會了山不轉路轉的道理,學會了,偶爾不做自己
小時候的純真,我好懷念。民國60~70年的那段日子,我好懷念。我好懷念以前的自己,我好懷念以前大家和樂融融、誰也不會跟誰爭什麼的日子。
時間不能倒流,分分秒秒滴滴答答的往前走,一路不回頭。想念那份純真,不妨去老宅咖啡廳坐坐,推開店門口,就像是任意門一樣,重溫一下小時候的那份純真,好懷念。
歡迎追蹤本專題或到臉書粉專《JC Talks》,一同精彩活出人生下半場!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21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再登入,自我對話第二彈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38會員
585內容數
人生50才開始,進入人生下半場,用輕鬆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期待人生下半場能活得精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裡丨心裡 的其他內容
有句話說,君子報仇、三年不晚;小人報仇,一天到晚。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公司、在家中,都可能遇到很愛記仇、小心眼的人。因為一點點芝麻蒜皮的小事而記恨在心,更厲害的是,竟然能記很多很多年。
我們常常聽到「小動作」這三個字。情人之間,熱戀期間彼此展現的小動作,既貼心,又十足的濃情蜜意,盡在不言中。咖啡店或速食店用餐完畢,大部分客人都會很主動的把餐盤、垃圾都拿去回收區,即使店家沒有貼出告示,還是很多人都會記得這個小動作,給後面的人方便,也展現素質。
為了這個作品集的前言(因為我不確定將來會不會出版,所以我就先用作品集、而不用書來稱呼了),我想了好久,遲遲無法決定如何下筆。
有句話說,君子報仇、三年不晚;小人報仇,一天到晚。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公司、在家中,都可能遇到很愛記仇、小心眼的人。因為一點點芝麻蒜皮的小事而記恨在心,更厲害的是,竟然能記很多很多年。
我們常常聽到「小動作」這三個字。情人之間,熱戀期間彼此展現的小動作,既貼心,又十足的濃情蜜意,盡在不言中。咖啡店或速食店用餐完畢,大部分客人都會很主動的把餐盤、垃圾都拿去回收區,即使店家沒有貼出告示,還是很多人都會記得這個小動作,給後面的人方便,也展現素質。
為了這個作品集的前言(因為我不確定將來會不會出版,所以我就先用作品集、而不用書來稱呼了),我想了好久,遲遲無法決定如何下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永保安康」也許會令人勾起了許多、許多的回憶…, 讓我想到以前在台南念書的時光,每天坐著火車,來回各個小站間。像「永康」、「保安」這樣的小站很容易叫人忽略,但沒想到今天卻變成熱門的景點,變成了祝福人家的標語了!
Thumbnail
科技現代化的今日,上餐廳都有機器人帶位和點餐,想喝一杯咖啡,機器人也能為我們結帳、煮咖啡和打包。精簡人力的美意是節省成本增加效率,可是原本美好的人情往來就有可能因此消失,社會越進步,人與人之間越冷漠。 大城市進步,而在鄉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依然深度連結,雖然沒有大城市方便,公車尖峰時刻一小時一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一段不一樣的童年。而我的童年生活剛好是在台灣產業正在轉型發展的時代…十大建設後的經濟起飛、都更計畫、教育改革…等。就像周杰倫的一首歌唱到 : 「那童年的希望是一台時光機 我可以一路開心到底 都不換氣 戴竹蜻蜓 穿過那森林 打開了任意門找到妳 一起旅行 所有回憶 在小叮噹口袋裡 一起盪鞦韆的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放學最開心的事,就是傍晚6點的卡通時間。在那個年代,電視頻道只有三台,中視、華視還有台視,電視節目都一定的時刻安排。傍晚6點是卡通,晚上7點是新聞,8點則是婆婆媽媽們最愛的八點檔連續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Thumbnail
回憶濃厚,從民權路到中正路,每條路都有讓人深刻的故事。從第一次送花到最愛的涼麵,都是關於新店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永保安康」也許會令人勾起了許多、許多的回憶…, 讓我想到以前在台南念書的時光,每天坐著火車,來回各個小站間。像「永康」、「保安」這樣的小站很容易叫人忽略,但沒想到今天卻變成熱門的景點,變成了祝福人家的標語了!
Thumbnail
科技現代化的今日,上餐廳都有機器人帶位和點餐,想喝一杯咖啡,機器人也能為我們結帳、煮咖啡和打包。精簡人力的美意是節省成本增加效率,可是原本美好的人情往來就有可能因此消失,社會越進步,人與人之間越冷漠。 大城市進步,而在鄉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依然深度連結,雖然沒有大城市方便,公車尖峰時刻一小時一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一段不一樣的童年。而我的童年生活剛好是在台灣產業正在轉型發展的時代…十大建設後的經濟起飛、都更計畫、教育改革…等。就像周杰倫的一首歌唱到 : 「那童年的希望是一台時光機 我可以一路開心到底 都不換氣 戴竹蜻蜓 穿過那森林 打開了任意門找到妳 一起旅行 所有回憶 在小叮噹口袋裡 一起盪鞦韆的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放學最開心的事,就是傍晚6點的卡通時間。在那個年代,電視頻道只有三台,中視、華視還有台視,電視節目都一定的時刻安排。傍晚6點是卡通,晚上7點是新聞,8點則是婆婆媽媽們最愛的八點檔連續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Thumbnail
回憶濃厚,從民權路到中正路,每條路都有讓人深刻的故事。從第一次送花到最愛的涼麵,都是關於新店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