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有用嗎?18歲後又過了13年,我終於理解如何利用藝術展覽,激發寫作靈感的3個有效方法】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你會看藝術展覽嗎?

13年前我大學一年級,參加台北新藝術博覽會Art Revolution Taipei第一屆,就深深被藝術給震撼到。但當時也只是看,並沒有在展覽後,留下太多紀錄。

這樣其實很可惜,沒有把當初的悸動留下。

13年後,我終於理解如何利用藝術展覽,激發寫作靈感的3個有效方法:

  • 方法1 - 當場閱讀資料,紀錄在當下氛圍的自己:進入展廳時,你會看到一堆關於展覽的文字資料。我以前是忽略,但其實現場閱讀這些資料的氛圍很獨特!紀錄下當時的感覺,不論是否有沒有用,其實都是一種內心昇華
  • 方法2 - 每看一件展品,就用語音記錄1分鐘:以前看展覽像是在踩點,每個點都過去就心滿意足。現在的我,更懂得快慢。每看一件展品,我就會用iPhone上的Day One日誌,紀錄1分鐘自己看完的心得。這些語音,之後都還會在未來遇見自己。
  • 方法3 - 用第2種媒介,再體驗一次展品的幕後花絮:展場當下我們體會作品,回到日常後,我們可以再用音頻,影片,再體驗一次展品的幕後花絮。其他看展人的心得分享,作品創作者的故事與訪談,都讓我們可以重新連結看展時的自己,豐富內在的自己。

你也開始能享受參觀藝術展覽了嗎? 分享你的最佳實踐,一起探討如何充分利用藝術展覽,來捕捉靈感和激發寫作創意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4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3
任何一位希望利用碎片時間寫作的創作者, 都能從這篇文章中受益。 無論是提高寫作效率, 還是發現新的靈感來源, 這裡有三個理由讓你嘗試在長途公車上寫作。 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獨特的寫作方式, 讓寫作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理由1 - 擺脫寫作環境的限制 在長
2024/06/13
任何一位希望利用碎片時間寫作的創作者, 都能從這篇文章中受益。 無論是提高寫作效率, 還是發現新的靈感來源, 這裡有三個理由讓你嘗試在長途公車上寫作。 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獨特的寫作方式, 讓寫作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理由1 - 擺脫寫作環境的限制 在長
2024/06/03
選譯筆記是每位熱愛閱讀的學習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能幫助你在浩瀚資訊中提取精華, 提升理解與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 透過選譯筆記,你能以計劃性的方式累積專業知識。 ▋進階技巧1 - 精準紀錄觀點 選譯筆記不同於完整翻譯, 重點在於摘錄文章中引發你共鳴的觀點
2024/06/03
選譯筆記是每位熱愛閱讀的學習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能幫助你在浩瀚資訊中提取精華, 提升理解與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 透過選譯筆記,你能以計劃性的方式累積專業知識。 ▋進階技巧1 - 精準紀錄觀點 選譯筆記不同於完整翻譯, 重點在於摘錄文章中引發你共鳴的觀點
2024/05/29
無論你是需要工作上的寫作, 或者生活上的寫作, Create by Doing (CD)法都能幫助你克服寫作障礙。 CD法鼓勵即時創作, 讓你的想法更清晰、更豐富。 這裡有3個使用CD法達成日更目標的重要理由。 ▋秘密1 - 先寫再定標題,降低寫作壓力 CD
2024/05/29
無論你是需要工作上的寫作, 或者生活上的寫作, Create by Doing (CD)法都能幫助你克服寫作障礙。 CD法鼓勵即時創作, 讓你的想法更清晰、更豐富。 這裡有3個使用CD法達成日更目標的重要理由。 ▋秘密1 - 先寫再定標題,降低寫作壓力 CD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你會看藝術展覽嗎? 13年前我大學一年級,參加台北新藝術博覽會Art Revolution Taipei第一屆,就深深被藝術給震撼到。但當時也只是看,並沒有在展覽後,留下太多紀錄。 這樣其實很可惜,沒有把當初的悸動留下。 13年後,我終於理解如何利用藝術展覽,激發寫作靈感的3個有效方法:
Thumbnail
你會看藝術展覽嗎? 13年前我大學一年級,參加台北新藝術博覽會Art Revolution Taipei第一屆,就深深被藝術給震撼到。但當時也只是看,並沒有在展覽後,留下太多紀錄。 這樣其實很可惜,沒有把當初的悸動留下。 13年後,我終於理解如何利用藝術展覽,激發寫作靈感的3個有效方法:
Thumbnail
欣賞藝術,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能力,我終於在今年找回這個感受力啦!
Thumbnail
欣賞藝術,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能力,我終於在今年找回這個感受力啦!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其實我可以理解大家想看懂藝術的心情,但絕大多數,是無法一言以蔽之,儘管有語音導覽、專人解說或是藝術品旁邊的小板板,似乎都還是不足以讓你透徹一件作品背後的想法。 其實有時候,我自認,藝術家也不知道是從哪想出的靈感,而是在一筆一畫之間有了感悟,用心去畫、去創作。 那到底要怎麼看待藝術?
Thumbnail
其實我可以理解大家想看懂藝術的心情,但絕大多數,是無法一言以蔽之,儘管有語音導覽、專人解說或是藝術品旁邊的小板板,似乎都還是不足以讓你透徹一件作品背後的想法。 其實有時候,我自認,藝術家也不知道是從哪想出的靈感,而是在一筆一畫之間有了感悟,用心去畫、去創作。 那到底要怎麼看待藝術?
Thumbnail
本篇主要是有章美術館《現在幾點鐘》描述時間性的展覽,及其他小展覽的觀看紀錄。以鐘錶數字指稱時間之外,你該如何描述時間? 時間這抽象的概念透過藝術展現,又會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本篇主要是有章美術館《現在幾點鐘》描述時間性的展覽,及其他小展覽的觀看紀錄。以鐘錶數字指稱時間之外,你該如何描述時間? 時間這抽象的概念透過藝術展現,又會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壞習慣:過度放大感覺,明明沒感覺還會努力擠感覺〕 自從在美國留學學習動畫開始,去了藝術之都舊金山,深入實地學習,將藝術融入我的生活後,我才發現從前我並不懂得欣賞藝術。
Thumbnail
〔壞習慣:過度放大感覺,明明沒感覺還會努力擠感覺〕 自從在美國留學學習動畫開始,去了藝術之都舊金山,深入實地學習,將藝術融入我的生活後,我才發現從前我並不懂得欣賞藝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