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討厭的人格,也許背後的真相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生活中的連結就是我們與人之間的關係,關係的好壞有一環是如何用我們的眼光看對方(對方也是)。而影響我們的眼光,跟我們成長的環境、生長的背景息息相關。最近聽了瓦基閱讀前哨戰的《MBTI 我,和我的使用說明書》讀後心得和作者專訪,讓我對於「討厭」的人格或型態,有了另一個看法。
作者雪力提到,這個世界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我們不需要所有人都很實際,這會無法創新;也不需要每個人都是領導者,不然團體如何運作。雪莉鼓勵讀者在開始 MBTI 之前,拋下已經吸收的社會價值觀,坦承面對自己,唯有找到自己,才能發揮潛能,在生活中進入心流狀態,認可自己的價值。
而什麼是MBTI?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由一對母女 Myers 和 Briggs 創造的一種心理評估工具。她們希望透過這個工具,讓人們更了解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原型」是什麼樣子。簡單來說,MBTI 是一種心理評估的工具,用來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特質和可能的盲點,同樣的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MBTI類似一份問答,從問答之中可以推斷出你是屬於16種人格裡的哪一種類型。
網路上也可以找到MBTI的免費測驗,歡迎參考: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ch
我認為知道MBTI 可以幫助自己看到自己的特質,也發現不同人擁有的特質。這些特質並不是好或壞,只是不同的特質而已。不是絕對,是相對應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裡面讓我最有省思點的,是作者雪力提到每個人都可能有「最討厭的類型」,他說這是因為我們討厭的人通常具有我們「試圖壓抑」的特質。
我開始反思我自己討厭的類型,例如我討厭「軟癱」的人。
也許在我的背景中,我認為每一個你所獲得的都需要付出某些程度的努力,相對於不需要努力就能獲得「收穫」的狀態,我是很難接受的。
而從雪力的分享中,我試圖去找出為什麼討厭的理由,除了不喜歡軟癱感之外,可能更多的思考的面向,是我的人格底部,其實有一個軟癱的內在小孩,但是因為我的主性格不喜歡他,所以我不斷壓抑著,而當我的眼前出了一個軟癱的人,這個就會變成我的觸發點,看到因為軟癱而無法進步的狀態,就會容易不耐煩。透過這段提醒,可能實際上我也正壓抑著我內心想要軟癱的樣子。
於是我試著去理解,這個背後的討厭,壓抑自己的比例有多少? 是否我除了給自己壓力之外,也造成了身邊其他人的壓力?如果社會是多元的面貌,那回到我自身討厭的課題,也應該試著接受這些面向,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可以更坦然與平靜看待眼前發生的一切,而非一再的自以為是。
學習用更開闊的眼界看這個世界,看見更多元的模樣。
#2023日更計畫
avatar-img
59會員
263內容數
看見日常,覺察自己。學著說出自己的自我成長,感受成長蛻變時刻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美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每天都累得跟狗一樣,人生的體驗就是疲憊。 如果每天都在埋怨跟抱怨,人生的體驗就是bullshit。 如果每天都在衝刺與忙碌,人生的體驗就是亂到不行。 ———————— 如果每天都實踐ㄧ小步,人生的體驗就是步步踏實。 如果每天能多把專注力放在自己一些,人生的體驗就是看見自己、重視自己。 如果每天都
人一生最多擁有的時候是「獨身」,或稱之為「孤獨」。 因為有很多時候是沒有人能隨時在你旁邊的,你思考、執行,發現問題,解答問題。自己面對一切一切沒有辦法立刻找到解答的那些時刻,說穿了還是只有自己能夠陪伴自己。 在這樣的時刻,誰來幫你?如果沒有求救,沒有人會知道。甚至我們可能需要在臉書、IG等公開的社群
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數以千萬計的資訊流傳,當大腦要做出是否接受,或是為什麼不接受,總會花上好一番功夫。資訊量很龐大與是否接受這兩件事相乘後,是一個光想到這就備感疲憊的一件事。 省時間與省力氣中,到底省了什麼? 我們的大腦很聰明,會用最省力的方式求生存,於是我們看得越多,大腦也越容易轉成省力模式,
一件好事,你願意用多少時間,感受它的美好?一件好事,你願意用多少時間,細細品味,慢慢感受? —————— 不管做的冷製皂,還是MP皂,或是其他各式各樣的皂,雖然製程不同,但共通性就是都需要時間醞釀。 想要看起來更加燦爛奪目,則需要等待更多的時間,包含一層一層堆疊顏色、亮粉,等到皂液跟顏色、氣味融合後
相信大家都有買保險的經驗,姑且不管買保險的用意為何,其中一個目的應該是降低損害,在真正意外來臨時,傷害的程度可以少一點。個人買保險為了分散風險,那公司買保險,除了分散風險,還有其他的用意嗎? 臉書上有個好市多的非官方社團,裡面討論著有哪些東西必買、不要買、哪些好康的活動提醒著會員朋友要記得搶購、哪些
這個禮拜台灣有著兩件讓令人心碎的新聞,其中一件是發生在本週四中捷的吊臂傷亡事件。整件事讓人有很多的反省與檢討,相關調查也跟著後續展開,但這些檢討、開罰、重罰、到場慰問都是事情發生了才進行的步驟,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們可以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就能做的?多做一點事前預防,讓遺憾的事盡量能夠不要再發生? 隨
如果每天都累得跟狗一樣,人生的體驗就是疲憊。 如果每天都在埋怨跟抱怨,人生的體驗就是bullshit。 如果每天都在衝刺與忙碌,人生的體驗就是亂到不行。 ———————— 如果每天都實踐ㄧ小步,人生的體驗就是步步踏實。 如果每天能多把專注力放在自己一些,人生的體驗就是看見自己、重視自己。 如果每天都
人一生最多擁有的時候是「獨身」,或稱之為「孤獨」。 因為有很多時候是沒有人能隨時在你旁邊的,你思考、執行,發現問題,解答問題。自己面對一切一切沒有辦法立刻找到解答的那些時刻,說穿了還是只有自己能夠陪伴自己。 在這樣的時刻,誰來幫你?如果沒有求救,沒有人會知道。甚至我們可能需要在臉書、IG等公開的社群
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數以千萬計的資訊流傳,當大腦要做出是否接受,或是為什麼不接受,總會花上好一番功夫。資訊量很龐大與是否接受這兩件事相乘後,是一個光想到這就備感疲憊的一件事。 省時間與省力氣中,到底省了什麼? 我們的大腦很聰明,會用最省力的方式求生存,於是我們看得越多,大腦也越容易轉成省力模式,
一件好事,你願意用多少時間,感受它的美好?一件好事,你願意用多少時間,細細品味,慢慢感受? —————— 不管做的冷製皂,還是MP皂,或是其他各式各樣的皂,雖然製程不同,但共通性就是都需要時間醞釀。 想要看起來更加燦爛奪目,則需要等待更多的時間,包含一層一層堆疊顏色、亮粉,等到皂液跟顏色、氣味融合後
相信大家都有買保險的經驗,姑且不管買保險的用意為何,其中一個目的應該是降低損害,在真正意外來臨時,傷害的程度可以少一點。個人買保險為了分散風險,那公司買保險,除了分散風險,還有其他的用意嗎? 臉書上有個好市多的非官方社團,裡面討論著有哪些東西必買、不要買、哪些好康的活動提醒著會員朋友要記得搶購、哪些
這個禮拜台灣有著兩件讓令人心碎的新聞,其中一件是發生在本週四中捷的吊臂傷亡事件。整件事讓人有很多的反省與檢討,相關調查也跟著後續展開,但這些檢討、開罰、重罰、到場慰問都是事情發生了才進行的步驟,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們可以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就能做的?多做一點事前預防,讓遺憾的事盡量能夠不要再發生? 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性格大配對丨你的MBTI人格像那種動物】 MBTI是近年來熱度甚高的性格分析標準,是繼星座後能打開話閘子的話題。那麼MBTI其實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流行呢? MBTI由凱薩琳·庫克·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兒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於1944年發表的一種人格類型的評量工具,根據瑞士精神科醫師兼精神
Thumbnail
MBTI理論認為人格特質相對穩定,MBTI類型在長期、整體上具有一定一致性。即使你經歷變化,基本偏好、取向可能仍然保持相對存在。 MBTI的起源是由伊莎貝爾·布里格斯·梅爾斯和凱瑟琳·布里格斯母女所開發的。她們基於卡爾·榮格心理學理論,希望能夠幫助人們更好了解自己人格特點和與他人互動方式。
Thumbnail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由美國的Katharine Cook Briggs和她的女兒 Isabel Briggs Myers提出的,她們受到榮格對心理類型的見解啟發,設計出這項性格測驗,將人的性格分為16種類型……
Thumbnail
外向型(Extraversion) 內向型(Introversion) 實感型(Sensing) 直覺型(iNtuition) 理性型(Thinking) 感性型(Feeling) 判斷型(Judging) 知覺型(Perceiving)
Thumbnail
MBTI是由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為基礎,試圖瞭解人類的天生認知態度。榮格相信生命源自於對立面的張力,這使得MBTI的結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會隨著後天環境而改變。文章中強調了個體化意識的發展,並提出了關於天生的認知態度以及所處社會情境的思考。
Thumbnail
MBTI提供了一種「人格語言」和「人際框架」,讓人們能夠更深入地瞭解自己和他人。文章探討了MBTI在人際關係和自我認知方面的影響,並提到了MBTI的科學性仍具爭議,以及對心理學知識的推廣。
Thumbnail
人們喜歡算命的原因多樣,包括尋找方向和答案、探索自我、娛樂興趣、信仰需求、社會文化因素和心理支持。算命可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讓人感覺有一個方向或答案可以依循,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和內在需求。無論是出於娛樂還是信仰,重要的是保持理性和開放的態度。 .MBTI My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測試過MBTI人格分析呢?根據維基百科上的資料顯示,MBTI早在1944年發表,由邁爾斯及布里格斯建構而成,她們參考了知名心理學大師榮格的著作,並將原本艱深難懂的榮格認知功能整理得讓人更容易理解,而MBTI評量工具旨在幫助識別健康行為中的感知和判斷模式。第一次知道這個MBTI名詞時,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心理師 最近韓國人很瘋迷MBTI,漸漸的也越來越多人見面會問你MBTI是什麼?比起星座、生肖、人類圖等等,我更喜歡MBTI,畢竟他更有心理學的根據,從不同題目當中去探索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人,但其實真正的MBTI是需要做非常多題目的,網路上免費的少少題的,也不太有辦法很準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性格大配對丨你的MBTI人格像那種動物】 MBTI是近年來熱度甚高的性格分析標準,是繼星座後能打開話閘子的話題。那麼MBTI其實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流行呢? MBTI由凱薩琳·庫克·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兒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於1944年發表的一種人格類型的評量工具,根據瑞士精神科醫師兼精神
Thumbnail
MBTI理論認為人格特質相對穩定,MBTI類型在長期、整體上具有一定一致性。即使你經歷變化,基本偏好、取向可能仍然保持相對存在。 MBTI的起源是由伊莎貝爾·布里格斯·梅爾斯和凱瑟琳·布里格斯母女所開發的。她們基於卡爾·榮格心理學理論,希望能夠幫助人們更好了解自己人格特點和與他人互動方式。
Thumbnail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由美國的Katharine Cook Briggs和她的女兒 Isabel Briggs Myers提出的,她們受到榮格對心理類型的見解啟發,設計出這項性格測驗,將人的性格分為16種類型……
Thumbnail
外向型(Extraversion) 內向型(Introversion) 實感型(Sensing) 直覺型(iNtuition) 理性型(Thinking) 感性型(Feeling) 判斷型(Judging) 知覺型(Perceiving)
Thumbnail
MBTI是由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為基礎,試圖瞭解人類的天生認知態度。榮格相信生命源自於對立面的張力,這使得MBTI的結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會隨著後天環境而改變。文章中強調了個體化意識的發展,並提出了關於天生的認知態度以及所處社會情境的思考。
Thumbnail
MBTI提供了一種「人格語言」和「人際框架」,讓人們能夠更深入地瞭解自己和他人。文章探討了MBTI在人際關係和自我認知方面的影響,並提到了MBTI的科學性仍具爭議,以及對心理學知識的推廣。
Thumbnail
人們喜歡算命的原因多樣,包括尋找方向和答案、探索自我、娛樂興趣、信仰需求、社會文化因素和心理支持。算命可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讓人感覺有一個方向或答案可以依循,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和內在需求。無論是出於娛樂還是信仰,重要的是保持理性和開放的態度。 .MBTI My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測試過MBTI人格分析呢?根據維基百科上的資料顯示,MBTI早在1944年發表,由邁爾斯及布里格斯建構而成,她們參考了知名心理學大師榮格的著作,並將原本艱深難懂的榮格認知功能整理得讓人更容易理解,而MBTI評量工具旨在幫助識別健康行為中的感知和判斷模式。第一次知道這個MBTI名詞時,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心理師 最近韓國人很瘋迷MBTI,漸漸的也越來越多人見面會問你MBTI是什麼?比起星座、生肖、人類圖等等,我更喜歡MBTI,畢竟他更有心理學的根據,從不同題目當中去探索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人,但其實真正的MBTI是需要做非常多題目的,網路上免費的少少題的,也不太有辦法很準確